世博园区里的上海老建筑 见证城市发展历程

夜晚的船舶馆内部彷佛梦幻工场

编者按: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有许多场馆由老建筑改建而成,这些老建筑被用于展馆、餐馆、博物馆等。中国船舶馆就是案例之一,它在江南造船厂的原址上建成。利用老建筑建造展会场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和遗产保护与更新的有力探索。

在上海世博会浦西园区,游客可以看到一座形似船龙骨的展馆,这是上海世博会最大的企业馆——中国船舶馆。在这里,参观者不仅可以看到古船模型,学习中国的千年造船史,还可以在互动区,通过触摸屏虚拟制造自己喜欢的轮船。

据场馆设计者介绍,中国船舶馆的建设应用了最新的环保技术、智能化灯光的互动效果和先进的多媒体视觉技术,形成绿色环保展示环境,让参观者提前体验未来城市水域生活的美景,人与船舶、人与城市的紧密关系,展现中国造船工业发展前景。

除了设计师所倡导的现代创作理念,该馆的另一大看点在于,中国船舶馆建设在江南造船厂原址上,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百年江南造船厂

江南造船厂历经百年,是19世纪中国工业化发轫的历史见证,厂区里的船坞和码头记载了中国工业140多年的变迁。它的出现,是晚清洋务派追求“自强”“求富”目标的产物。

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始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当时,江海关道丁日昌奉两江总督李鸿章之命,以4万两白银买下位于上海虹口地区的美商旗记铁工厂的全部设备,又以2万两白银购买该厂的库存材料及工具。李鸿章以此为基础,将江海关道丁日昌、总兵韩殿甲分别在上海开设的两个洋炮局合并进来,成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同治六年,江南制造局从虹口迁至城南高昌庙镇(现址),先后建立机器厂、木工厂、轮船厂、枪厂、火药厂、炮弹厂、炼钢厂等13个厂和1个工程处以及库房、栈房、煤房、文案房、工务厅、中外工匠宿舍等,并建有泥船坞1座,共占地70余亩(4.3万平方米),在设备和规模上已具近代工业的雏形。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从事军火生产,中国的第一批机床、第一炉钢,以及无烟火药、步枪、钢炮、铁甲炮艇等,均始出于此。随后,中国第一艘近代机动船舶、第一艘万吨级运输船、新中国第一艘护卫舰、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等,也统统出自这里。

同治七年(1868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设置翻译馆,即中国第一个由政府创办的翻译机构。“盖翻译一事,系制造之根本”,这是洋务派重要人物曾国藩说过的话。徐寿、华蘅芳、傅兰雅等中外译者先后在此翻译了各类书籍160本,涵盖格致、化学、兵制、医学等20多个种类,为当时的人们打开了学习西学的一扇大门,为中国近代科技发展史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三级分类保护法

经过近一个半世纪的风雨历程,江南造船厂积累了丰富的工业遗产,如今走在上海世博园区内,人们能够在造型新颖别致的场馆间看到这些上了年岁的建筑,它们有的矗立了70年,有的“过百岁”。

2009年年末,在整修船厂原海军司令部大楼时,工人们原打算把南立面的两扇窗卸下来进行修缮,竟意外发现了“宝贝”:两块高约2米的石碑,静静地立在窗后,碑文清晰地表明,海军司令部于1931年改建为医院,由时任江南造船所所长的陈绍宽提笔立碑纪念。石碑终于重见天日,也为一段原本模糊不清的历史,提供了回溯的证据。

为了让这些老建筑在世博会期间能够尽量“原汁原味”地展现在游客面前,负责历史建筑修缮的工程负责人介绍,每一幢老建筑都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施工,总投资近1亿元人民币。

为了兼顾建筑自身条件和世博会及城市发展的双向需求,上海世博会采取了不同的保护改造策略,对园区内工业遗产的保留与改造提出了三级分类保护原则:一是文物保护单位与优秀历史建筑,二是保留历史建筑,三是其他保留建筑。

文物保护单位与优秀历史建筑属于法定保护建筑,同时也是永久保留建筑。对于这类建筑,不得拆除,而应积极维修和再利用。历史建筑,指的是除文物保护单位与优秀历史建筑以外,建筑风格、建筑结构、建筑装饰、人文历史等有明显特色的历史建筑,这一类建筑也属于永久保留建筑。对这类建筑,不整体拆除,而予以维修和再利用,进行扩建、改建时应当保持原有风貌特征,并根据各个建筑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以及完好程度,以不同方式进行利用。其他保留建筑则是指建筑风貌一般,但在建筑结构与形式方面,符合世博会对于会展空间或配套服务设施的需求,尚具有较大使用价值的建筑,包括工业建筑、公共及市政建筑两部分。对这类建筑,规划建议参照相应类别的展馆建筑和配套设施的控制规定。

城市未来探索馆

如今在世博会园区的浦西片区,游客可以看到南市发电厂的主厂房被改建为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探索馆”。建于1985年的180米高的烟囱也被保留下来,成为“世博会气象景观塔”。它们是见证了城市发展历程的宝贵遗产,是我们认识一座城市的一扇窗。

转自五明学佛网 http://wuming.xuefo.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