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文经典系佛教

  梵文经典系佛教

  公元前6世纪至5世纪,释迦牟尼在印度创建佛教。公历纪元前后,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经过长期传播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交融,逐渐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

  区不同,加之传播地的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不同,中国佛教形成汉文经典系佛教、藏文经典系佛教、巴利文经典系佛教三大体系。云南的佛教不仅有汉语系、藏语系、巴利语系三大部派,在历史上还有过梵文经典系佛教,是中国惟一佛教三大教派汇集并存的省份,是三大教派的边缘与交融之地。

  梵文经典系佛教约在公元9世纪从印度传入云南。万历《云南通志》卷13载:“赞陀崛哆神僧,蒙氏保和十六年自西域摩伽陀来,为蒙氏崇信。”保和为蒙氏丰佑年号,为公元839年。赞陀崛哆所传为梵文经典的“阿吒力教派”,阿吒力是梵文Acarya的译音,见于云南文献有译作阿遮梨耶、阿?梨、阿遮利夜、阿遮梨、阿左利、阿吒利、阿左梨等。其义为“轨范师”(规范师),就是以规则仪范,依法教授子弟,是弟子的规则师范。[1]

  阿吒力教派属于佛教的密宗。密宗又称“密教”、“秘密教”、“真言乘”、“金刚城”等,是公元七世纪以后印度大乘佛教与婆罗门教相结合的产物,盛行于印度德干高原等地。其主要经典为《大日经》、《金刚顶经》、《密集经》、《喜金刚经》等。通过身、口、意“三密”瑜伽之修法,体现和满足其宗教意识。以高度组织化的仪式、坛场、义轨、规范、咒术和各种神格信仰为其特征。众生只要依法修炼“三密”瑜珈,手结印契(佛教特定的手势)、口诵真言(咒语)、心观佛尊,就能使身、口、意“三业”清净,与佛的身、口、意三密相应,修身成佛。

  由于密宗的义轨十分复杂,对设坛、供养、诵咒、灌顶等都有严格规定,并经阿吒力秘密传授,所以又称为阿吒力教派。

  到宋代大理时期,阿吒力教派盛行于滇云。得道居住在深山寺庙的称为“净戒”;居于家中有妻室的称为“阿吒力”,又叫“师僧”。与印度的密宗多少有些不同。

  在长期传承中与洱海地区的本土宗教相互冲突、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与当地的巫术相结合成为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佛教教派。阿吒力教派还注重儒家学说,研习儒家经典,吸收儒家思想。开始用梵文传播,后来就用汉文传播。

  相传阿吒力僧之行业,大都有神异之术。他们精研内典,密操苦行,通晓梵经,神力广大,能降龙制水、役使鬼神,呼风唤雨、禳灾祈福等。明代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二月巡按云南御使陈天祥上书朝廷说:云南有“阿吒力”、“朵兮薄”二教,其徒数百人,不祝法,不绝荤酒,类僧道而非僧道,有妻妾,生子女,假托事福祈禳,召集良家妇女,宣淫坏俗。他们厚贿中官,蛊惑朝廷,骗取信任,加授都纲都纪官名,铸给印信,流传至今,牢不可破。请求朝廷削其官,追其印,给予惩处。朝廷采纳陈天祥建议,视阿吒力教派为邪教,予以打击。阿吒力教到元代初年已逐渐衰落,到明代末年阿吒力教派一蹶不振趋于消亡。

  阿吒力善于咒术,有佛顶尊胜“陀罗尼”,以此种咒语能灭众生一切恶业,能济幽冥地狱的苦难者,能广利一切群生。在中国其他地方所刻石佛顶尊胜陀罗尼大多为汉语,而在云南则都是梵文。

  阿吒力的护法神为大黑天神。云南的土主庙多供奉大黑天神。塑像三头六臂,青面獠牙,狰狞可畏。自元代阿吒力教派衰落,明代视为邪教予以打击,清初斥为非道非释予以排斥,阿吒力教派逐渐衰亡。大黑天神在云南农村依然供奉,但已不是阿吒力教的神灵,而是当地的土主。

  注解:

  [1] 参见方国瑜《滇史论丛·云南佛教之阿吒力派二三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转自五明学佛网 http://wuming.xuefo.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