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贤法师:佛宝论 1、自序

明贤法师:佛宝论 1、自序 

 

  中国人将佛教的信仰统称为“信佛”,这是很朴素的说法,无论是理性的信仰还是名利的诉求,通通称为信佛。有人祈求消灾免祸,他所信的佛便是一位守护者;有人祈求飞黄腾达,他所信的佛就是一位施予者;有人弱小孤苦,他所信的佛就是一位慈悲者。人们有千千万万种祈求,佛的形态便有千千万万个相状。
 
  对佛的信仰,使中国人在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及复杂的世间争斗过程中,勇敢地将良心保存了下来。
 
  “人行善事有佛知”,这是信佛人完全同意的道理,是照亮人类灵魂的明镜。从有了生命的启蒙到生命结束的转逝,信仰就这样因为佛的存在而陪伴中国人度过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生又一生。
 
  中国的信佛人讲究“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以这种态度将福利转让给他人。中国信佛人还讲究“盖棺定论”,不求当世的美誉,全在大众的口碑,以这种为他人负责的信仰,成全自己对生命的希望。信佛,为中国人构建了一个纯和善良的伦理世界。中国人乐意信佛,虽然佛教的三宝主体常常甘处边缘地带,但人们总将他们放在心灵的最中央;虽然历史上也有数次令人震惊的灭佛运动,但老百姓的佛教情感从来不是打击所能摧残的。对佛的信仰,人们刻骨铭心,甚至变成血液,周身流淌。
 
  佛是什么?这个问题,寻求福报的百姓大多不敢深究,而皈依佛陀的弟子们,从来没有忘记。前者将佛陀顶戴起来,后者对佛陀全力审视。在2500年前,印度历史上来到人间的佛,在教导民众的时候,希望大众将他看做人众当中的一员,并遵循他的教诲,改变自身的烦恼,获得生命的解脱之道。在中年时期,他讲述了更为深密的解脱之道,甚至否定常人心目中的伦理与道德。在晚年,他介绍了许多他方的佛世界,并展现了佛陀作为真实的人而具备的两种特殊的品格:人格与神格。佛教的传播将这两种品格完整地呈现在中国人面前,我们既相信佛陀是活生生的人,又相信佛陀是超越凡眼肉胎的人。这两种品格稳定了世间人的轨则,又呈现了出世间佛的高贵,这是任何宗教与哲学思想都无法呈献给人类的双重智慧。
 
  于是,对于佛陀这样平实而又高贵的智慧品格,身为佛陀的弟子,我们要进行了解、考察,并希望在自己信仰的同时给大众带来智慧的福音。于是,我们编写了这部《佛宝论》。
 
  《佛宝论》的组织结构,乃由最先在印度应化的释迦牟尼佛开始,介绍佛作为人类的一员而具备的种种世俗人性的特质,这是基于原始佛教的叙述;继而因为佛陀也发展了自己的思想与学说,所以我们顺应他的弘法之路,进而描述了大乘佛教的佛与佛功德,希望藉由这些描述,能使人们全面地了解佛陀的各类品格。
 
  此后,借助巡礼佛陀八相成道诸圣地的因缘,叙述了佛陀在印度遗留下来的永不消散的风范与永远伟大的生命气息,由此揭示出中国佛教传译而来的历史根据,以与历史完全相应的印度、尼泊尔社会现实一一印证佛陀述说解脱道真理的客观社会背景。
 
  最后,为了让佛陀的踪迹永远成为佛弟子真实的依靠,我们全力塑绘佛陀的伟大形象,让佛陀的光彩永远照耀人间,让佛陀的法炬点亮众生的心田。
 
  因此,《佛宝论》分列了三个篇章。第一个篇章是《佛陀》,我们钩沉出历史上这样一位佛教的教主;第二个篇章是《寻找》,我们在佛陀八相成道的诸圣地巡礼佛陀留下的圣迹;第三个篇章是《延续》,我们将佛陀带了回来,带回我们的故乡,并尽一切力量在我们成长的世间塑绘如法的佛像,期待佛陀依然不舍众生,永利人天,是为所愿!
 
  二〇一一年二月十九日      观音圣诞日      明贤谨序于江西石门山中
 
 

----------------------------------------------------------------------------------------------------------------

更多明贤法师佛学内容

----------------------------------------------------------------------------------------------------------------

转自五明学佛网 http://wuming.xuefo.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