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三藏简史

  佛教与三藏简史

  一、佛教与三藏

  二、第一次圣典结集

  三、上座部

  四、第二次结集

  五、第三次结集

  六、上座部佛教向南传播

  七、巴利语的来源

  八、印度佛教一千五百年

  九、北传佛教

  十、正法五千年

  十一、《律藏》

  十二、《经藏》

  十三、《论藏》

  十四、论藏的来源

  附录:相关文件下载

  附录:佛教历史上的六次结集

  一、佛教与三藏

  什么是佛教呢?佛教,巴利语Buddha sasana。Buddha古音译为「佛陀」,有时也翻成浮屠或勃陀,今天的读音近似为「布特」。Sasana的意思是教导、教诫、教法。所以,Buddha sasana就是佛陀的教法、教导,简称「佛教」。

  不过,在巴利圣典里多数是用「世尊的正法、律」或「如来的正法、律」来指称「佛教」。也就是说,佛陀的教法包含了两个部分,一部分称为法(dhamma),另一部分称为律(vinaya)。「法」在后世被结集为《经藏》和《论藏》,「律」被结集为《律藏》。法跟律的关系是:法是指佛陀教导的法义、法理、义理以及修行的方法。律是行为轨范、规则,也就是出家人的生活规范,哪些应当做,哪些不能做。因此,法跟律就是理论指导和生活规则,这就构成了佛陀的教法。在经典里经常可以看到:于此法、律中出家。它的意思是:依照佛陀的教法和律制来过出家的梵行生活。

  佛陀在世的时候,法与律并没有任何的文字记载,在佛陀入灭大概五百年之后才开始书写成文。第一次书写成文是在斯里兰卡。我们现在所接触到的佛陀正法、律,是通过历代的长老们口口相传,再经过结集、整理成为文字经典,这些都是在佛陀入灭之后才进行的。1956年,在缅甸举行了第六次三藏圣典结集。结集就是大长老们聚集在一起,背诵三藏。现在所有的经典都是经过结集而来的。我们现在就来谈一谈结集。

  二、第一次圣典结集

  我们先讲第一次圣典结集。第一次结集的时间是在佛陀入灭三个月之后。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统说法,佛陀入灭那一年是公元前544年,佛历即以佛陀入灭那一年开始推算。今年(2008年)是佛历2552年,也就是佛陀入灭到现在已经2552年。根据南传上座部的说法,佛陀入灭那天是阳历5月的月圆日,约相当于中国农历的四月十五日,也就是现在的韦萨节(Vesakha day)。两个月之后,即7月月圆日的第二天,僧团开始入雨安居。在雨安居的第一个月时间,僧众对房子进行修理,准备结集的工作。从雨安居的第二个月开始,就在马嘎塔国(Magadha,摩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Rajagaha)进行了圣典的结集。当时的主持人是佛陀的大弟子马哈咖沙巴尊者(Mahakassapa, 摩诃迦叶),一共有五百位大阿拉汉参加。这些参加者都已经断尽烦恼,佛陀在世的时候,他们都亲闻过佛陀的教法,都具足四无碍解智:义无碍解、法无碍解、辞无碍解、辩无碍解,也就是他们通达佛陀的教法,具有很高深的智慧,对佛陀所教导的法,无论是从辞、从字、从意义上都精通了解。而且这五百位大阿拉汉是经过精选的,并不是说只要你是出家人就可以来参加。当时,先由伍巴离(Upali,优婆离)尊者诵出《律藏》,然后再由阿难尊者诵出《经藏》。

  为什么在第一次结集的时候先诵出《律藏》呢?因为在佛陀入灭的时候,马哈咖沙巴尊者并不在场,当时他正赶往古西那喇城(Kusinara)想见佛陀,结果在半途中得知佛陀已经入灭的消息。那些还没有离欲的比库很伤心,但有一个老年出家人名叫苏跋达,他听到佛陀入灭的消息,感到很高兴,说道:「贤友们,你们不要忧愁、不要悲伤,我们已摆脱那个大沙门了,他常使我们起烦恼:『允许你们这样,不允许这样。』现在我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马哈咖沙巴尊者听了之后,决定在非法、非律尚未强大之前,举行法、律的结集。

  到了结集的时候,马哈咖沙巴尊者先征询大家的意见:「贤友们,我们首先结集什么?是法还是律呢?」那些大阿拉汉说:「尊者,律是佛陀教法的寿命,唯有律住世时,教法才能够住世!」因此大家推举持律第一的伍巴离尊者先诵出《律藏》,然后才由阿难尊者诵出《经藏》。

  三、上座部

  在这一次结集将要结束时,发生了一段小插曲。阿难尊者说:「尊者们,世尊在临般涅盘前曾对我说:『阿难,假如僧团愿意的话,在我去世之后可以舍弃微细又微细的学处(khuddanukhuddakani sikkhapadani,小小戒)。』」于是长老们问阿难尊者说:「贤友,当时你有没有问世尊说:『尊者,哪些是微细又微细的学处呢?』」阿难尊者回答说:「尊者们,我没有问世尊说:『尊者,哪些是微细又微细的学处呢?』」于是与会者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长老说:「除了四巴拉基咖(parajika,波罗夷)之外,其它的都是微细又微细的学处。」有些长老说:「除了四巴拉基咖,还有十三僧始终(僧残)之外,其它的都是微细又微细的学处。」有些长老说:「除了四巴拉基咖、十三僧始终、二不定之外,其它的都是微细又微细的学处。」有人说也应包括舍堕,有人说也应包括巴吉帝亚(pacittiya,波逸提)。大家的意见不一。

  这个时候,马哈咖沙巴尊者在僧团中说:「贤友们,请僧众听我说:我们的学处跟在家人有关,在家人也知道:『这个对你们沙门释迦子是允许的,这个对你们是不允许的。』假如我们废除了微细又微细的学处,他们将会说:『沙门苟答马(Gotama,乔答摩)为弟子们制定的学处好像烟一样,当他们的导师在世时就学习这些学处,他们的导师一去世,就不再学习这些学处了。』」

  当时马哈咖沙巴尊者就在僧团中作甘马(kamma,僧团表决会议,古音译作羯磨),强调说:

  "appannattam nappannapeyya, pannattam na samucchindeyya, yatha pannattesu sikkhapadesu samadaya vatteyya."

  「尚未制定者,不应再制;已经制定者,不应废除;只应继续受持所制定的学处!」

  这是对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与教法的基本原则。其实这项基本原则是佛陀在世时曾经反复强调过的,只不过在第一次结集时再由马哈咖沙巴尊者重新提出来,并且得到所有与会的大阿拉汉们的一致通过。因为所有参加第一次结集的比库都是大长老,都是上座,所以他们的这一项决定就称为Theravada。thera意思是长老、上座。vada是观点、思想、学说;Theravada就称为上座部、上座们的观点、主张。上座长老们坚持以下三项原则:

  1、佛陀没有制定的戒律,没有说过的法,我们不应当添加。

  2、佛陀已经制定的戒律,已经说过的法,我们不应当废除,不应当随意窜改、删改。

  3、只应当遵行佛陀所制定的戒律、所教导的法。

  也就是说,上座部佛教认为:只有佛陀才有资格制定戒律。因为佛陀具有一切知智,还有大悲智。唯有同时具足一切知智与大悲智者,才有资格制定戒律。但是除了佛陀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拥有这样的资格,能同时具足这两种智慧,因此我们就只有遵守的份。正因如此,坚持这三项原则的僧团就称为「上座部」。

  当你们看到上座部佛教的比库,看到我们直到今天仍然穿着这一套衣服,会不会觉得怪怪的?在台湾,有一位尊者外出托钵,人家的小孩看到就说:「妈妈,妈妈你看,圣诞公公来了!」我们所穿的这套衣服称为三衣,穿衣的方法都跟佛陀在世时一样。我们所穿的衣服要根据《律藏》的规定来进行裁剪、缝制和染色,对它的尺寸、穿着方法都有规定。当比库要进入俗人住区、村镇的时候,就要像我现在一样,包得严严密密的,只露出头、两只手和两只脚。但是在寺院、野外和山林里,就可以偏袒右肩。同时,在礼佛、礼敬长老的时候,也要偏袒右肩,我想大家在读经典的时候应该看过。当时的比库们想要请法时,先偏袒右肩,再合掌向佛,这是依照佛制的。还有受持离非时食,即过了正午不再吃东西,不能够接受金钱等等,都是按照佛陀在世时所制定的戒律来行持。作为一名忠实的佛弟子,我们只有遵守的份,而没有改变的份。

  因此,凡是坚持这些观点、遵守这种传统的,就称为上座部佛教(Theravada),即上座长老们的观点。

  四、第二次结集

  第二次圣典结集是在佛灭一百年,即佛陀入般涅盘一百年,那时是公元前444年。地点在韦沙离城(Vesali,吠舍离),主持人是亚萨·咖甘嗒咖子(Yasa kakandakaputta),参加者是七百位阿拉汉。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次结集呢?因为当时住在韦沙离城的瓦基族(Vajjiputtaka)比库们向在家人要钱。他们在每个月的斋戒日用铜钵装满水后,放在比库僧众中,开口向前来的在家人要钱:「朋友们,你们给僧众钱吧!僧众们需要资财。」那个时候,有一位从西方地区来的阿拉汉名叫亚萨·咖甘嗒咖子见到之后,对韦沙离的居士们说:「朋友们,请不要给僧众们金钱,金银对沙门释迦子是不允许的,沙门释迦子不能使用金银,沙门释迦子不能接受金银,沙门释迦子放弃珠宝黄金、远离金银。」但那些居士听了之后,仍然将钱布施给僧众。

  当时,瓦基族的比库们将所乞得的钱收齐后,再平分给所有的比库,人人有份,但亚萨尊者不肯接受。那些比库很气愤,指责亚萨尊者骂詈、诽谤有信心的居士,使他们失去信心,要他向居士们道歉,并要举他的罪。于是亚萨尊者就到其它的地方,邀请了许多长老、上座一起来到韦沙离城,共同裁决这件事情。据说当时前来参加裁决的一共有七百位比库。

  由于人数众多,双方各选了四位大长老作为代表,共同判断瓦基族比库们的行为到底符不符合佛陀的教导。当时,在僧团会议中一共讨论了十件有关瓦基族比库认为是允许的戒律问题。比如将盐贮存在器皿中,无盐时可以食用;太阳过了正午二指量还可以继续进食等,但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关于接受金钱这一件事。因为那个时候佛陀入般涅盘才一百年,还有一位受具足戒已经有120瓦萨(vassa,戒龄)的地上僧中长老名叫萨拔咖弥(Sabbakam?),他还是阿难尊者的弟子,于是请他作为僧中的长老。结果,大长老们一致认为瓦基族比库所作的这十种行为是邪法、邪律,偏离导师的教导。当时,参加集会的长老们平息了此事后,决定再结集法与律,于是花了八个月时间重新结集了三藏。

  然而,瓦基族的比库们不肯接受上座僧团的如法决议,他们另外纠集了一万个出家人,说:「他们既然把这些行为说成是邪法、邪律,但是我们人数更多,我们另行作表决。」于是他们另立僧团,另行编辑自己的三藏。

  从那时开始,佛教僧团开始有了部派的分歧。当时,由于参加第二次结集的是以长老、上座为主,因此称为「上座部」(Theravada);而瓦基族方面由于人多势众,因此称为「大众部」(Mahasanghika)。

  佛教僧团在之前的一百年是和合的,在教理上是一味的,到佛灭一百年开始有了分歧。上座部坚持保守佛陀的教法,维持佛陀教导的传统;大众部则认为佛法可以因时因地作一些修改,大家在原则上开始产生分歧。上座部仍然说:「我们应当坚持佛陀的教导,不得随意窜改!」而大众部则说:「佛陀的教导可以因时因地做变通和发展。」这种原则性的分歧到了后来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大家不在一起共住,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井水不犯河水。

  五、第三次结集

  佛灭二百多年,出现了一位闻名的大王,名字叫阿首咖(Asoka,阿育王)。他统一了整个印度,当时的版图甚至比现在印度的版图还要大,包括现在的巴基斯坦、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地方。阿首咖王早年是个暴君,到处征战,也杀害了自己的很多兄弟,最后夺得王位。但是后来他受到佛教出家人的感化,信了佛教。阿首咖王信仰佛教之后,投入很多财力跟精力弘扬佛法,于是成为佛教史上非常有名的护法大王。

  阿首咖王大力弘扬佛法、护持佛法,对比库们非常恭敬,每天都供养大量食物给佛教出家人。很多外道苦于生计,连吃饭都成问题,于是他们也剃了光头,穿上袈裟,冒充比库来接受供养。这些外道冒充比库之后,并不是想认真学习佛法,却把自己的见解和修行方法也带到佛陀的教法中来。他们用自己的观点、方式来解释佛法,仍然修行外道的那一套方法。由于佛陀的正法受到扰乱,当时比库们就不愿意跟这些假僧人在一起诵戒,一起共住。

  阿首咖王知道这件事情后很生气,想要从中进行调停,结果弄巧反拙。因为当时那些外道实在太多了,据说有六万人之众。由于涉及的人数很多,是一件很大的事情,没有一位大威德、大神通的长老是无法镇伏的。于是阿首咖王到阿厚岗嘎山(Ahoganga pabbata)中迎请了当时有名的摩嘎离之子帝思(Moggaliputta tissa,目犍连子帝须)大长老前来整顿僧团。Moggali是他母亲的姓,putta是儿子的意思;古印度人常常会把父母亲的姓名也放进名字里,即某某人的儿子。这位大阿拉汉名叫帝思(Tissa),因为他母亲姓Moggal?,所以叫摩嘎离之子帝思(Moggaliputta Tissa)。

  在淘汰外道、整顿僧团之后,摩嘎离之子帝思长老在当时的首都巴嗒厘子城(Pataliputta)主持举行了第三次圣典结集,并以阿首咖王为外护。这次圣典结集一共有一千位阿拉汉参加。在这一次结集中,完整地诵出了《律藏》、《经藏》和《论藏》三藏。

  六、上座部佛教向南传播

  第三次圣典结集之后,僧团做出决定,派了九个弘法使团到印度国内外各地去弘扬佛法。其中的第八个使团由索纳(Sona)尊者、伍答拉(Uttara)尊者带领到了金地(Suvannabhumi)。金地位于今天缅甸南部的达通(Thaton)至泰国中南部的佛统府一带地区。佛统府的泰语叫Nakorn Pathan,是巴利语Nagara Pathama的泰语转读,意思是第一城或最初城。泰国人相信这是泰国最古老的城市。金地一带地区自古至今都是孟族人(Mon)居住的地区,那里的佛法非常古老,孟族人相信早在阿首咖王时代,佛法就已经传到了那里。这一地区的佛教后来又传到了整个缅甸,成为缅甸佛教的发源地。其中第九个使团由阿拉汉马兴德尊者带领,到了狮子洲(Sihaladipa),即现在的斯里兰卡(Sri Lanka,锡兰)。

  这些弘法使团还到了北印度的迦湿弥罗(Kasmira)、犍陀罗(Gandhara)等地方,又到达印度西海岸的阿巴兰答(Aparantaka)、南印度的马兴萨曼达喇(Mahimsamandala)、案达罗(Andhra)等地方。据阿首咖石刻记载,当时阿首咖王甚至还派使团到达波斯以及欧洲的地中海一带地方。古代波斯也叫安息国,即现在的伊朗。古代有位叫安世高的僧人曾到中国汉地传播佛教并翻译经典,他就是安息国人。在古代那些地方都是佛教兴盛的地区,可惜现在都已经成了伊斯兰教的国家。

  其中,由索纳尊者、伍答拉尊者带领的第八使团到了金地,由马兴德阿拉汉带领的第九使团到了斯里兰卡。由于缅甸、泰国、斯里兰卡都位于印度的南方,因此这一系的佛教叫「南传佛教」。当时阿首咖王所护持的佛教属于上座部一系的佛教,因此传到缅甸、斯里兰卡等地,并一直流传到现代的仍然还是上座部佛教。传统上属于上座部佛教的国家一共有五个,它们是: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流传于这些国家的上座部佛教至少都有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在斯里兰卡和缅甸更有2300多年的历史了。除了这些国家以外,现在印度东北部和孟加拉国国东部一带地区,以及中国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德宏地区,越南南部等地区,在传统上也都流传着上座部佛教。

  七、巴利语的来源

  南传上座部佛教所使用的经典语言称为巴利语。「巴利」原来并不是语言,而是圣典或佛语的意思。巴利语属于古印度中国(Majjhima janapada,并非现在所说的中国)即中印度一带地区的方言。这个地方的中心是马嘎塔国。

  佛陀在世时,马嘎塔国的首都是王舍城。往北行是沙利子(Sariputta,舍利弗)出生的地方,叫那烂陀(Nalanda),后来在那里建成了那烂陀大学,中国的玄奘大师就曾在那里留学。再往北是阿首咖王时的首都巴嗒厘子城,渡过了恒河则是韦沙离。再往西北是我们菩萨出生的伦比尼,还有他的祖国咖毕喇瓦土(Kapilavatthu,迦毗罗卫)。佛陀一生主要行化于这一带地区,包括王舍城、沙瓦提城、仙人落处、鹿野苑、菩提迦耶等,古代称为「中国」。

  佛陀在世的时候,佛陀所说的就是马嘎塔这一带的方言。佛陀是反对讲梵语的。在《律藏·小品·小事篇》中记载,有两个婆罗门出身的兄弟比库向佛陀建议:「尊者,那些比库由不同名、不同姓、不同出身、不同家庭而出家,他们用各自的语言污损佛语。尊者,请让我们用梵语来统一佛语。」梵语是高等种姓所说的话,比较高贵优雅,不像低种姓的人所说的方言那般粗俗。那时佛陀呵斥了这两兄弟,并制定一条学处:

  「诸比库,不得用梵语来统一佛语。若这样做者,犯恶作。诸比库,我允许用自己的语言来学习佛语。」

  从那时开始,比库们都用方言来传诵佛语。佛陀当时所说的方言是哪种呢?是马嘎塔一带的方言,亦即现在所说的巴利语(Palibhasa)或根本语(Mulabhasa)。

  我们再来看看,第一次结集是在王舍城,是当时马嘎塔国的首都;第二次结集是在恒河北岸的韦沙离城,是当时瓦基国的首都;第三次结集也是在马嘎塔国的首都巴嗒厘子城。在阿首咖王的时候,首都虽然已经迁到了恒河南岸,但还是在马嘎塔国。当时这一带地区所使用的语言都叫马嘎底语(Magadhi),即马嘎塔的方言。

  第三次结集之后,以马嘎底语为载体的佛教经典传到了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地方。虽然这些地区原来都有自己的语言,但是为了表示对圣典的尊重,那些长老们不敢随意改变佛陀的语言,于是直接用马嘎底语来传诵经典。乃至到现在,当比库们在诵经的时候,并不用自己的语言,而是用巴利语。

  「巴利语」是佛灭一千年左右才开始使用的名称,古代一直都叫「马嘎底语」(Magadha bhasa)或根本语(Mula bhasa),也叫Buddhavacana,即佛陀的语言。因为语言经常会改变,马嘎底语后来在印度失传了,但是这种语言至今仍然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地被保留和使用着。现在上座部国家的比库们平时并不是讲巴利语,这种语言只是用来诵经,用来记载圣典,所以叫做「圣典语」。圣典叫巴利(pa?i),于是记载圣典的语言就叫巴利语。巴利语的名称是这样来的。我们看一看佛陀在世时的弘法地域,以及第一次结集、第二次结集和第三次结集都在这一带地区,当时所使用的语言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巴利语。

  不过,到了佛灭五百至八百年,婆罗门教开始复兴,特别是到了笈多王朝,当时的国王信仰婆罗门教,他把梵语当成国家统一的规范语言。那个时候,佛教既要与婆罗门教对抗,又受到国家王权的压力,于是,印度的僧人们开始将流传在各地的各种语言版本的佛教经典逐渐改写成梵文,也就是用婆罗门的雅语来统一佛经用语。

  大家若是学过梵文,又学过巴利语的话,就可以看出这两种语言很相似,但它们还是有区别的。巴利语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语言,因为它是民众语,发音简单,语法不难,而且变化也很灵活。但是梵文就不同,特别讲究发音、文法、音韵和格律等,比巴利语复杂得多,读起来也比较好听,有很多连读音。

  八、印度佛教一千五百年

  学过佛教的人都应该知道佛教在印度的大致发展过程吧!有人将佛陀的教法分为三种:1. 正法,2. 像法,3. 末法。在座有很多人都相信现在是末法时期吧?在这里我们先不讲现在是什么时期,先来探讨一下印度的佛教。

  佛教在中印度一带地区大概存在了1500年,但就整个印度来说,则存在了1600年到1700年,因为最后的一二百年只是在东印度一带地方苟延残喘了。

  依照印度佛教大致的发展时期,佛教可分为三期:

  1. 第一期是正法时期。正法(Saddhamma),即纯正的佛法。这一时期大概是500年。

  2. 第二期是像法时期。像法(Saddhammapatirupaka),即相像的、相似的佛法。这个时期,佛教中已陆续出现许多似是而非的佛法。这个时期大概有500年。

  3. 第三期是末法时期。末法,即末流的佛法、枝末的佛法。这个时期大概也是500年。

  这是依照三期教法来划分印度佛教的大致发展过程。

  印顺法师将一切佛法分为「佛法」、「大乘佛法」、「秘密大乘佛法」三类。其中的正法相当于「佛法」,像法相当于「大乘佛法」,末法相当于「秘密大乘佛法」(见《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从历史学来说,正法时期相当于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时期,像法时期相当于大乘佛教时期,末法时期相当于大乘密教时期。

  九、北传佛教

  大概在佛灭500年到1500年期间,佛教逐渐从印度往北,经过北印度的迦湿弥罗、犍陀罗一带地区,传到中亚细亚,即现在的阿富汗、哈萨克斯坦一带,然后经中国的新疆,再沿着丝绸之路一直到达当时的长安,即现在的西安。长安是当时中国的文化与政治中心。因为这条路线是佛教由印度往北传播,所以称为「北传佛教」。由于大乘佛教在中国汉地发扬光大,所以又称为「汉传佛教」。由于汉传佛教所使用的语言是以汉语为主,故也称为「汉语系佛教」。后来,汉传佛教又往东传到了韩国、日本,往南传到了越南。因此,现在汉传佛教包括了中国内地、韩国、日本、越南等国。

  佛教传入藏地的时间是在佛灭1100年到1600年之间,那个时候印度本土的佛教已经发展成「大乘密教」。所以藏传佛教带有浓厚的密教色彩,崇尚念咒、火供等等,这些都反映了印度佛教发展到末期阶段的情形。当时的佛教越过喜马拉雅山,传到了西藏,故称为「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接受的是从佛灭1100年到1600年这段时期的佛法,所以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有很大的区别,跟南传佛教则有更大的不同。

  由于南传佛教接受的佛法是在阿首咖王时代的佛法,所以在教理、戒律方面都是以上座部佛教为主。他们坚持遵守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和佛陀所教导的佛法,不轻易改变。因此,我们现在看到南传的出家人,他们的生活方式、修行方式都跟佛陀在世时差不多。佛陀偏袒右肩,佛陀也托钵,现在南传比库也是偏袒右肩,也要托钵。

  汉传佛教接受的是以「大乘」为主的佛教。大乘佛教主张行菩萨道,强调圆融、慈悲、方便,所以融合了大量的汉地文化和儒道思想,形成带有浓厚中华色彩的汉地佛教。当大乘佛教传到了韩国、日本,则又再多了一些当地的文化特色。

  传到了藏地的佛教也是这样。藏地原来就有一种类似原始多神崇拜的苯教。大乘密教传到西藏之后,大量吸收了当地信仰因素,形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藏传佛教。比如说:藏传佛教非常注重供护法神;汉传佛教虽然也有敬拜鬼神的仪式,但比起藏传则要逊色多了;在南传佛教,比库们连鬼神都不崇拜、不合掌。又比如藏传佛教有庞大的神佛体系,除了诸佛、菩萨以外,还有金刚、明王、度母、空行母、祖师、护法神等等,多不胜数;汉传佛教虽然崇拜诸佛、菩萨、祖师等,但却没有那么多金刚、度母、空行母之类。在南传佛教,除了我们的释迦牟尼佛以外,并没有诸多的神佛信仰,连弥勒菩萨都没有多少信徒。所以,三大传承的佛教存在着这样的区别。

  汉传大乘佛教基本上分布在中国、韩国、日本、越南。藏传佛教主要流传在中国西藏、尼泊尔、不丹跟蒙古一带地区。

  表1:三期佛法与当今三传佛教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十、正法五千年

  我们刚才讲到了佛教在印度1500年期间的三种佛法形态,即正法、像法跟末法。然后又讲到了现在流传在世界上,特别是亚洲地区的三大语系,或者三大传的佛教,即巴利语系佛教,也称为南传上座部佛教;汉语系佛教,也称为汉传佛教;藏语系佛教,也称为藏传的佛教。其中,汉传佛教跟藏传佛教合称为北传佛教,或大乘佛教。这是流传至今的佛教三大语系、三大传承。

  印度佛教可以分为正法、像法跟末法三期。有许多人相信现在是末法时期,是不是?不过,上座部佛教认为现在不是末法时期,现在还是正法时期!因为上座部佛教提到:正法住世5000年。

  这里所说的住世正法与我们刚才所说的正法稍微有点不同。刚才所指的是印度佛教的正法。在那个时期,僧团是和合统一的,在教法、经典上也几乎是一样的,相差不会太大。正法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的。

  但是南传佛教所说的正法是从教法与修行的角度上来说的:

  1. 南传佛教相信三藏圣典还在,佛陀的言教还在;

  2. 现在上座部佛教还有很系统、完整的禅修方法,也就是南传的止观禅修、戒定慧的传承还在;

  3. 在这个时期还可以证果,证得圣道圣果。

  南传上座部佛教讲的正法是从这三个角度来说的。

  这种说法跟北传佛教所说的正像末三期佛法很相似。北传佛教讲到:正法时期是有教、有行、有证;像法时期是有教、有行、无证;末法时期是有教、无行、无证。例如唐代良贲的《仁王护国经疏》卷下说:「有教有行,有得果证,名为正法;有教有行,而无果证,名为像法;唯有其教,无行无证,名为末法。」(大正33, p0520)

  隋代三论宗祖师嘉祥吉藏在《法华义疏》卷五中说:「佛虽去世,法仪未改,谓正法时。佛去世久,道化讹替,谓像法时。转复微末,谓末法时。」(大正34, p0518a)

  北宋释道诚撰的《释氏要览》卷中也说:「若正法时,有教有行有证故。若像法时,像,似也;有教有行,似正法时,则证果者鲜矣。若末法时,空有教,无修行者。」(大正54, p0286a)

  上座部佛教是从三藏经典仍然住世,以及修行乃至证果的角度来说的。目前流传在缅甸、斯里兰卡、泰国一带地区的上座部佛教,三藏圣典仍然很完整。我们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情,阿首咖王是非常有名的护法国王,但在上座部传承的三藏圣典里居然找不到他的名字。这就是证明现在上座部佛教传承的三藏是在阿首咖王时代或更早就定型的,连阿首咖王的名字都没有被加进去。也就是说,巴利三藏最迟是在第三次结集就定型了。所以,巴利三藏是到目前为至最古老、最原始的佛教经典。

  根据上座部佛教,现在还可以修定证得禅那,可以修观提升观智,甚至在今生今世证得圣道圣果,证悟涅盘。一旦证悟圣道圣果,就已经不再是凡夫,而是圣人了。因此,上座部佛教的传承说佛陀的正法能住世五千年。

  在这正法五千年当中,第一个千年可以证悟四无碍解智,也就是在断除一切烦恼的同时,也证得四无碍解智。当然,这并不是说在那个时期每个证果的人都能证得四无碍解智,而是说有这样的可能。

  第二个千年是六通阿拉汉的时期。如果在那个时期证悟阿拉汉果的话,有可能同时拥有六神通。

  第三个千年是可以证得三明阿拉汉的时期。现在是佛灭2500年,所以在我们现在这个时期,如果大家能够很有系统地依照佛陀的教法修行的话,还有机会证悟阿拉汉果,甚至还可以成为三明阿拉汉。是哪三明呢?宿住随念明、死生智证明和漏尽明,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宿命通、天眼通和漏尽通。在近代的缅甸甚至还出现过六通阿拉汉,人们普遍相信他们已经证果了。他们在证果的同时,呈现出很多神通变化,有人看到他们在天上飞,或者从水中出来等等。不过,因为经典里记载现代已经不是六通时代了,所以即使他们拥有六通,也被称为三明阿拉汉。

  到了第四个千年,就只能证悟纯观阿拉汉。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如果精进修行,还是可以断除烦恼,但是已经不可能证得神通了。

  到了第五个千年,想要断尽烦恼都很难,只能够证得比较低的三个果位,即初果、第二果、第三果。在我们苟答马佛陀的教法中,可以证悟圣果的时期一共有五千年,我们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在这个五千年当中,巴利三藏一直都存在。但是到了五千年之后,三藏就会慢慢地消失,乃至正法最终隐没殆尽。到那个时候,出家人只是披着袈裟,既没持戒,也不修行,更谈不上证果了。

  现在大家知道佛陀的正法住世五千年,就应该生起信心,现在还可以修行,还可以断烦恼,还可以证圣果!

  表2:正法住世5000年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十一、《律藏》

  因为三藏住世,佛陀的教法才能够住世。是哪三藏呢?《律藏》、《经藏》和《论藏》。我们现在来讲《律藏》。《律藏》(Vinaya)是世尊为诸弟子制定的戒律、教诫和生活轨则。

  上座部佛教的《律藏》,依照缅甸的传统分为五大册。第一册叫《巴拉基咖》(Parajika,波罗夷);第二册叫《巴吉帝亚》(Pacittiya,波逸提)。这两部分统称为「经分别」(Suttavibhanga),主要是解释比库、比库尼的戒本。这二册偏重在「止持」,即佛陀制定不能做的事项,比如不能杀生,不能在非时吃食物,不能接受金钱等等。第三册叫《大品》(Mahavagga),第四册叫《小品》(Cullavagga),这两册一共有22个篇章。篇章,巴利语khandhaka,古代依梵语skandha音译为犍度。偏重在应当作,比如有人来请求出家,应该怎样让他出家;袈裟应当怎样裁剪,怎样缝制,怎样保护;对于钵食,哪些是允许,哪些是不允许的食物;住所应该怎样建,哪些是允许的,哪些是不允许的;僧团要怎样进行诵戒。这些应当做的叫「作持」,收录在《篇章》的《大品》与《小品》里。第五册叫《附随》(parivara),相当于附录,一共分为十九品,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前面的戒律内容。《律藏》是包括一切比库、比库尼都应当详细学习、详细研究,并认真去遵守、遵行的。《律藏》是三藏中的第一藏。

  十二、《经藏》

  《经藏》是世尊以及圣弟子们的言行集。上座部的《经藏》一共有五部,即《长部》(Dighanikaya)、《中部》(Majjhamanikaya)、《相应部》(Samyuttanikaya)、《增支部》(Anguttaranikaya)、《小部》(Khuddakanikaya)。

  1、《长部》(Dighanikaya)。因为收录的经文篇幅比较长,所以称为《长部》。共收录34部经。

  2、《中部》(Majjhamanikaya)。因为收录的经文篇幅不长不短,中等的,所以称为《中部》。共收录152部经。

  3、《相应部》(Samyuttanikaya);相应的意思是按内容分门别类,比如把佛陀所说的「五蕴」编在一起,「六处」编在一起,「界」编在一起,「四圣谛」编在一起、「缘起」编在一起,所以称为《相应部》。一共有56相应,7762部经。

  4、《增支部》(Anguttaranikaya)。增(uttara),是增添、更上的意思。anga是部分,支。增支的编辑方法像法数。凡是佛陀所讲的「一法」,将之编集在一起。又把「二法」编在一起,「三法」编在一起。比如说「二法」,有止、观,名、色等等。「三法」有三种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由一法一直编到十一法,因此《增支部》有十一集。这是把佛陀所讲的跟数目有关的经文汇编在一起,共收录9557经。

  5、《小部》(Khuddakanikaya)。这里的「小」并不是指篇幅小,或者微不足道。其本意是内容比较庞杂,把前面四部以外的所有经典都收编在这里。比如说《法句》,如果要编在前面四部的话,不知道应该编在哪一部,于是就编在《小部》。《小部》一共有15部,它们是《小诵》、《法句》、《自说》、《如是语》、《经集》、《天宫事》、《饿鬼事》、《长老偈》、《长老尼偈》、《本生》、《义释》、《无碍解道》、《譬喻》、《佛种姓》、《所行藏》。《小部》在《经藏》五部中份量最大,凡是不属于前面四部的,全部都归在《小部》里面。在缅甸,则再加上《弥林达问经》、《导论》和《藏释》,成为18部。

  十三、《论藏》

  《律藏》的律(vinaya),古代音译为毗尼,意思是调伏,所以《律藏》也称为《调伏藏》,意思就是为了调伏烦恼,使生活有轨范。《经藏》(Suttapitaka)的经,梵文为sutra,古代音译为修多罗。《论藏》(Abhidhammapitaka)的论,古代音译为阿毗达摩、阿毗昙。因此现在讲的「阿毗达摩」属于论的部分。

  「阿毗达摩」是什么意思呢?阿毗(abhi)的意思是上等的、殊胜的、卓越的。达摩(dhamma)的意思是法。法有很多种含义,有时候指一切,例如说一切诸法;有时候指有为法,例如说诸法由因生;有时指法所缘、法界、法处、善法、佛陀的教法等等。因此,法在不同的场合表达的意思也不同。在这里,法是指究竟真实的教法,特指佛陀所教导的法。

  《论藏》(Abhidhammapitaka)是对世尊教法、要义精确的、系统的分类以及诠释。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论藏》一共有七部,称为上座部七论或者南传七论,它们分别是《法集论》(Dhmmasangani)、《分别论》(Vidhanga)、《界论》(Dhatukatha)、《人施设论》(Puggalapannatti)、《论事》(Kathavatthu)、《双论》(Yamaka)、《发趣论》(Patthana)

  1.《法集论》(Dhammasangani),或作《法聚论》。dhmma是法,sangani是聚集、集合在一起的意思。此论是整个论藏的根源,极广泛地探讨了诸究竟法。

  2.《分别论》(Vidhanga)。vidhanga的意思是分别、分析。在这部论里,把蕴、处、界、根、谛等法义分为经分别(Suttantabhajaniya)、论分别(Abhidhammabhajaniya)和问分(Panhapuccha)三种方式来讨论。「经分别」是把经藏里的内容列出来讨论,然后又以论的方式进行分析,再用问答来反复抉择。

  3.《界论》(Dhatukatha)。以问答的方式编排,依蕴、处、界讨论一切法。

  4. 《人施设论》(Puggalapannatti)。puggala是人;pannatti是概念。这部论主要讨论不同种类的人。

  5.《论事》(Kathavatthu)。这一部论是在第三次结集的时候由摩嘎离之子帝思(Moggaliputta Tissa)所造的,目的是批驳当时流行于阿首咖王时期的邪见。当时有很多外道假装为僧人,混进僧团中来,所以摩嘎离之子帝思大长老在结集的时候就造了这部论,破斥当时的各种邪见。

  6.《双论》(Yamaka)。《双论》的目的是为了解除种种名相术语含糊不清的地方,再解释它正确的用法。因为这部论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以一对一对的方式来讨论,比如说:「是否一切善法都具有善因?是否一切善因的都是善法?」以这种方式来提问,所以称为《双论》。

  7. 《发趣论》(Patthana)。此论在《论藏》里是最重要的一部论。在传统上称它为《大论》(Mahapakarana)。此论跟前面的六部论稍微有点不同。前面的六部论侧重在分析,分析诸法的名相,这一部论则用二十四缘的方法贯串一切诸法。缘的意思就是关系,把前面所讲的诸法都贯串在一起。我们可以把前面这几部论所讲的诸法比喻为很多珠宝,而这部《发趣论》就是用二十四缘这一条金线把全部珠宝串在一起,所以它的价值和意义就可贵在这里。上座部佛教的正统传承把这部论视为佛陀具有一切知智的证明。因为这部论非常复杂,必须先通透前面的那几部论,才有可能通达这部论。它属于组织法,把前面几部论里所讲到的诸法整理、统合起来。

  十四、论藏的来源

  上座部佛教传承认为《阿毗达摩》是佛陀所说的。为什么呢?因为佛音论师曾经说过,《阿毗达摩》并不是属于弟子的范围,而是属于佛陀的范围。在批注《法集论》的义注《殊胜义注》(Atthasalini)里提到佛陀在证悟无上全自觉后的第四个星期,坐在菩提树附近的宝屋(Ratanaghara)省察「阿毗达摩」。这里所说的宝屋,并非由宝石所建造的房子,而是当年佛陀省察「阿毗达摩」的地方。世尊在这里从《法集论》开始省察、思惟「阿毗达摩」的内容。当他在省思前面六部论的时候,身体并没有发出光芒,但省思到第七部论《发趣论》的时候,他的身体发出了非常强烈的光芒,这些光芒一共有六种颜色,分别为蓝色、黄色、红色、白色、橙色,以及这六种颜色的混合色。因为这证明世尊当时在省思非常深奥的法,最能够体现佛陀所拥有的一切知智是在《发趣论》。我们现在有时看到佛像的背光所发的这些颜色光,呈现出蓝色、黄色、红色、白色、橙色跟这六种颜色的混合色,以及现在佛教所使用的六色教旗,就是根据这个典故而设计。

  上座部佛教的正统传承认为《阿毗达摩》是佛陀所教导,同时也认为佛陀并不是在人间直接向弟子开示「阿毗达摩」,而是在三十三天向来自一万个轮围世界的诸天人以及梵天人开示的。根据这种传承,佛陀在成道之后的第七个雨安居时,到了三十三天(Tavatimsa Devaloka,古译忉利天),坐在昼度树下的无垢白石座上,用三个月的时间向一万轮围个世界的诸天人开示「阿毗达摩」,当时最主要的听众是佛陀已经去世而投生到都西答天(Tusita,古译兜率天)的母亲马哈马亚(Mahamaya,摩诃摩耶夫人)。但她现在已经不是女人了,而是一位男性天子。佛陀之所以选择在天界开示「阿毗达摩」,而不在人间开示的原因是:佛陀为了在一次的开示中能够由头到尾讲完整部「阿毗达摩」,而讲完「阿毗达摩」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唯有天人才有这种能耐,能够一坐坐那么久,因此佛陀选择在天界。

  我们看这张画,是佛陀坐在三十三天的昼度树下的无垢白石座上,当时来自一万个轮围世界的诸天都来聆听佛陀说法。

  当时佛陀在讲「阿毗达摩」的时候,为了维持色身,佛陀也会到人间的北古卢洲(Uttara-kuru)去托钵乞食。在乞得食物后,他便到无热恼池(Anotatta Lake)边用餐;那个时候,沙利子尊者每次都会去那边请佛陀为他开示,于是佛陀在用完斋食之后,就会简要地跟沙利子尊者开示他在天界所讲的法的概要。那个时候佛陀会说,今天我讲的就是这些。如此,佛陀所教的法就传给了拥有无碍解智的上首弟子沙利子。就好像佛陀站在岸边,用手指着海洋,同样的,对于世尊用非常多种方法所教导的话,沙利子长老也很能够很清楚地了解。沙利子尊者从世尊处学到这些法之后,再传给他的弟子们,就这样建立了「阿毗达摩」的传承。

  有三种不同教法的「阿毗达摩」:佛陀在三十三天开示的称为详尽法,也就是最详细的教法。世尊再跟沙利子讲的是简略法,因为沙利子尊者具有很高的智慧能够了解。沙利子尊者再把它传给他的弟子们,用的是中等的方法,也就是不详不略的教法。

  佛陀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阿毗达摩的论母(Matika)。我们在经典中常会看到,佛陀在世的时候,有几种人是专门持诵圣典的,有的称为「律藏持者」,是专门背诵《律藏》的,还有「经藏持者」,或者是只诵持一部的「长部诵者」、「中部诵者」、「相应部诵者」等。还有一种是专门持诵论母,也就是背诵阿毗达摩纲要的「持论母者」(Matikadhara)。在佛陀在世的时候,阿毗达摩主要是以论母的方式流传。在第一次结集的时候,将论母编在《小部》里面。一直到阿首咖王时代的第三次结集时,七部论才最后定型,编集为《法集论》、《分别论》、《界论》、《人施设论》、《论事》、《双论》和《发趣论》。阿拉汉马兴德等传到狮子国的论藏,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阿毗达摩藏》。

  注:本文摘录于玛欣德尊者所著《阿毗达摩讲要(上篇)》。

  [ 巴利语 (Pali-bhasa):原意为圣典语、佛经语,为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经典用语。巴利语与梵语(Sanskrit)同属古印度语,但梵语属于雅语,巴利语属于俗语;梵语是贵族语,巴利语是民众语;梵语是婆罗门教-印度教的标准语,巴利语则是佛陀及圣弟子们的用语。佛陀曾禁止僧众们用梵语来统一佛语。]

  [ 萨度:巴利语sadhu的音译,有多义。用作形容词时,意为好的,善的,善巧的,有益的,值得赞叹的。用作副词时,意为很好地,完全地,善于。用作感叹词时,意为很好,做得好,甚善,善哉;常用来表示随喜、赞叹、嘉许、同意、认可等。“Sadhu”可能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在诵经、听经结束时的回向,随喜、感谢他人等许多场合都适用。]

  [ 比库:巴利语bhikkhu的音译。即在佛陀的教法中出家、受具足戒的男子。

  汉传佛教依梵语bhiksu音译为比丘,即俗称的和尚。

  现在使用“比库”指称佛陀在世时的僧众,以及南传上座部僧众;使用“比丘”、“比丘尼”指称中国、韩国等地的北传大乘僧尼。]

  [ 阿拉汉:巴利语arahant的音译,是对佛陀的尊称,也可指一切的漏尽者(khinasava,断尽烦恼者),

  包括诸佛、独觉佛及阿拉汉弟子。

  汉传佛教依梵语arhant音译为“阿罗汉”,谓为小乘极果。其音、用法皆与上座部佛教有所不同。 ]

转自五明学佛网 http://wuming.xuefo.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