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 第一百二十九节课

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 第一百二十九节课

 

  思考题

  484、在三门顶礼中,身、口、意顶礼的各自含义是什么?

  485、五体投地顶礼的功德是什么?顶礼应该注意什么?

  486、对于“依止上师应随学上师的行仪”,你是如何理解的?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在上师瑜伽的修法中,“上师瑜伽之重要性”已经讲了,现在正在讲“上师瑜伽实修法”。实修法中,今天讲“七支供”。

  戊二(七支供)分七:一、顶礼支;二、供养支;三、忏悔支;四、随喜支;五、请转法轮支;六、祈请不入涅槃支;七、回向支。

  金刚乘道的方便可谓多之又多,加上无需历经艰难困苦,完全是利根——信根、精进根、慧根等坚固者的行境。所以,具有广大心力者通过积累资粮、不断修学,在一刹那中也可以圆满显宗在一大劫中所积累的资粮,依此即生便能获得成就。

  简单来说,为什么密宗能即身成就呢?就是因为有很多方便,而这些方便,又是显宗所不具备的。

  ◎ 金刚大乘摄一切乘

  有人认为:密宗只是藏传佛教的独特修法,藏地的所有教法都是密宗,而汉传佛教的教法全是显宗。

  实际上绝非如此。详阅经藏的人都知道,密宗在汉传佛教中也有,而且经典中处处有称赞的词句。有一部经典叫《最上大乘金刚大教宝王经》 ,宋朝中印度译师法天译,上下合卷。此经云:“一切如来,悉皆称赞作如是言,彼金刚大乘即摄一切乘,乃至过去未来现在亦复如是,彼金刚大乘即摄一切乘。”意思是,一切如来都赞叹密宗金刚乘,称其能摄一切乘(一切乘,当然包括显宗的声闻与菩萨乘),而且是在一切时中——过去、未来、现在,都是如此。

  可见,密宗——“金刚大乘”,并非藏地独有的教法,它能摄一切乘,并且为十方如来所称赞。

  这一教法如此殊胜,具有众多方便,又能令行者即身成就,本是恭敬、希求的对境,但有人略懂一点显宗教义就大肆诽谤,不仅显出自己的孤陋寡闻,还造下了弥天大罪,既幼稚,又可怕。但可悲的是,浅慧之人往往以这种方式造下谤法重罪。

  我之所以引用这些经义,就是想让大家在汉地本有的经教中,了解到密宗是汉藏都有的,而且的确非常殊胜。而在这一无上密宗的福田中,金刚阿阇黎,可以说是独一无二,堪为之最。在显宗经典里,像《华严经》、《妙法莲华经》等,也都对上师作了种种赞叹。所以,七支供也附在上师瑜伽的后面来讲。

  前面讲“明观福田”时,已经介绍了观修的对境——本体为根本上师、形象为莲花生大士。那么,七支供就是在这样的对境面前,修顶礼、供养、忏悔、随喜……这样的善根无与伦比,超胜任何其他修法。

  ◎ 既要实修 又要广闻

  “上师瑜伽”,也许你们以前听过,也许没有听过,但哪怕是一堂课听下来,也应该有一些改变。什么改变呢?当你听了这一引导以后,修行上就不再举棋不定,不再转来转去,而是从此定下一个方向:一生着重修持这一法要。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修法的确太殊胜了。

  你们有机缘的话,多多求法也未尝不可。但如果缺乏机缘,单单这一上师瑜伽的修法,也已经足够了。学佛法一定要重视实修,光是听闻这部论、那部论,一辈子不实修,的确没有意义。

  那这样,是否就放弃广闻博学呢?也不是。现在人的疑心重,信心不够,尤其是年轻人,不断除增益分别,就很难有深入的机会。再加上,那么严重的烦恼与习气,一两堂课是消不掉的。因此,一定要广泛闻思,而且要长期闻思。听法、不听法确实有天壤之别,这一点,你们应该感觉得到,而且慢慢地,行为上也会体现出来。

  有人说:“好像不是吧!我怎么越听越糟糕呢?听法前还有点清净心,但现在听了法,怎么相续反而越来越难调化了?”

  其实,以前是你不懂得观察,那时候觉得自己还可以。但现在学了佛法,用佛法的镜子一照,就发现自己处处是毛病了,甚至觉得罪大恶极。这样一来,便对自己生起了厌恶心。

  尽管对某些人而言,这也是一种规律,但你要知道,这并不是闻法的过失,是自己的毛病突显了而已。所以,此时更要闻法,而且要修上师瑜伽,积累资粮,以期迅速转变自己的相续。

  ◎ 无量法门包括于七支供

  积累资粮有无量法门,而无量法门又全部包括在七支供中。尤其是,以上师为对境来修持的话,刚才说了,功德是不可思议的。

  为什么每一个修法中都有七支供呢?就是因为它很关键、很重要。全知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说,密宗是具有大精进、大智慧、大善巧者的行境。因此,这种修法是真正的善巧方便,懂的人一定要修持。

  在世间你们也知道,有智慧、精进又有善巧方便的人,做任何事都能快速圆满。而同样的事情,让一个愚蠢、懈怠又不会做事的人去做,事情做不好不说,还处处得罪人。

  因此,要修持密宗,一定要具有智慧,同时还要具有善巧方便。

  己一、顶礼支:

  ◎ 化身无数与众生共同顶礼

  顶礼时,观想自身化现为成百上千无数无量刹土的微尘数,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也与自己一同顶礼。

  这是最起码的观想。能这样观想,功德是非常大的。作为大乘行人,如果只观想自己一个人顶礼,其他众生一概不理,这样不对。当然,实在不能观想的话,一个人顶礼,也有一个人顶礼的功德。但万法唯心造,既有智慧又有善巧的人,自然能积累起不共的资粮。

  一边顶礼,一边念诵下文:

  舍   大  利 扬各德 逆德

  舍   我身化为尽刹尘

  那 巴 这  为 夏 擦 漏

  无边无数而顶礼

  念此偈颂的同时,也随文入观。所顶礼的对境,就是上师本体的莲花生大士以及三世诸佛菩萨等,在他们面前,我与一切众生三门恭敬而顶礼。

  ◎ 顶礼与上师瑜伽合修

  一般来说,修行引导没有完成五十万遍的人,顶礼与皈依偈合修,口念皈依偈,身体作顶礼,这样也可以,以前很多大德是有这种传统。但尽管如此,在这里,作为真实顶礼的引导,与上师瑜伽合在一起来修,是最为适宜的。

  法王如意宝也认同后一种做法,他老人家说:“修皈依时就一心一意皈依,专注持续地念诵,着力引发这颗皈依的心;而修顶礼时,则以上师及诸佛菩萨为对境,调整好身口意,一心顶礼。”

  因此,皈依与顶礼,虽然同是以莲师为对境,合修未尝不可,但最好是分开。这样分开修,皈依就让皈依到量,修的时候,尽量让相续中生起“我从今日起,乃至生生世世皈依上师三宝”的决定意念;而在顶礼时,也是身口意集中精力来行持,这样的结果,应该是有一些不同的。

  按照世间的规矩,在国王面前行礼、赞叹、供养,是合乎礼法的。同样,修行人在最殊胜的福田——上师面前,顶礼、供养、随喜、赞叹,作七支供修法,不仅合乎规矩,而且功德也是最大的。

  这样顶礼时,以前上师如意宝也说过:“如果有单独的顶礼句,可以边念诵边顶礼;如果没有,也可以念《普贤行愿品》的偈颂:‘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 身口意三门顶礼

  顶礼的时候,身顶礼,就是指身体作礼拜;语顶礼,是指口中念诵顶礼句或祈祷文;意顶礼,是指满怀诚挚恭敬的心意念:“上师您无所不知,在这个世间,除您以外,我不寻找任何指望处,我全心全意依赖您、依止您。”

  这里至关重要的是:观想自己与一切众生一同顶礼,而且身语意三门都要如理行持、集中精力。

  《法苑珠林》云:“为对佛眼故须身礼,为对天耳故须口唱,为对他心故须意念……”讲了许多三门顶礼的功德。《大智度论》亦云:“礼有三种:一者口礼;二者屈膝头不至地;三者头至地,是为上礼。人之一身,头为最上,足为最下,以头礼足恭敬之至。”

  所以,应该常以三门恭敬而顶礼,不仅在修加行时,在有生之年乃至成佛之前,都是应该修的。

  这样顶礼,从修行的角度,能摧毁相续中的傲慢;从世间的角度,也是锻炼身体的最好方法。尤其是磕长头,这种全身性的运动,常常行持的话,对我们这个“臭皮囊”的健康,是最好的维护。当然,我们是修行人,以求解脱为主,所以,顶礼时应当专心致力于此。

  ◎ 专心致志顶礼

  专心致志是很重要的。否则,一边顶礼一边东张西望,甚至胡言乱语、心不在焉,这样就不合理了。

  但有些人散乱惯了,当右方有人来来往往、说话交谈时,他的眼睛与心思便转向右方,结果双手也就合十到左脸颊上了;当左方出现类似的情况,眼睛心思又转到左方,这样一来,双手又合十到右脸颊上了。这是很不如法的。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像这样思想涣散、随境所转,只是身体在那里东倒西歪地顶礼,除了白白受累以外,没有任何实义。

  所谓“没有任何实义”,以前上师如意宝也讲过,这是严格的讲法,说明功德不大。如果按照《妙法莲华经》 等经典的教义,一个人以“散乱心”乃至“举一手”、“小低头”,也必将渐次见到无量诸佛,终成佛果。所以,只要顶礼,肯定有功德。但是与如法行持相比,不如法顶礼的功德很小,因为太小,所以说没有实义。就像有人去做生意,赚钱不多,回来时就说:“这次白去了,没赚到钱。”其实他的意思,是说没赚到大钱,不过小钱还是有一点的。

  因此,在不同语境中,对某些字句,也应该有相应的解释或理解。

  ◎ 合掌的方式

  不仅如此,顶礼时双手必须宛如含苞待放的莲花一般空心合拢,不可以掌心毫无空隙地并拢,或者仅以指尖接触等。图里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莲花苞形象,一种是嘎乌盒形象。应该采用这两种合掌方式。

  如《大解脱经》云:“如莲花待放,合掌于顶上,无量身云聚,敬礼十方佛。”应如莲花待放一样,双手合掌于头顶、喉间、心间,并观想自身幻化出无量无边的身体,与一切众生一起,敬礼十方诸佛如来。(这个教证,在藏文中有,但汉文中我没找到,也许是不同译本吧。)

  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也说:“并非随意身顶礼,心间合十恭敬相,合掌当如莲花苞,或如嘎乌盒之形。”这里也提到了如嘎乌盒的形状。

  不过,汉地某些大德要求,合掌时掌心要并拢,其实也有出处。在唐代善无畏讲说、一行禅师笔录的《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中,就讲了十二种合掌方法,其中第一个叫“坚实心合掌”。这种合掌方式要求:两个手掌心要坚实并拢,而十指微微分开。其实,这就是掌心并拢的合掌,也有很多寺院的修行人采用。

  《疏》中还提到“虚心合掌”,要求十指齐而指尖相合,掌心微微分开;“未敷莲合掌”,也是十指齐而指尖相合,但掌心要空,使掌背稍隆起,就像刚才说的“莲花待放”或“莲花苞”;还有“初割莲合掌”、“归命合掌”等,总共十二种合掌方式。

  当然,在修上师瑜伽七支供的顶礼支时,我们就用“莲花苞”或“嘎乌盒”的合掌方式,因为这是我们的传统。如果是按汉传佛教的某些仪轨念修,采用“坚实心合掌”,也是符合传统的。因此,两者都合理。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认识一点:了解各个宗派的传统是有必要的。否则,只了解一方面,只认一位上师的教言,其他的全部否认,这样就难免有些偏执了。

  ◎ 五体投地顶礼

  接着依次下来,合掌在头顶,清净杀生、邪淫、偷盗等身障;合掌在喉间,清净妄语、离间语、粗语、绮语等语障;合掌在心间,清净贪心、嗔心、邪见等意障,然后五体投地。所谓的五体,是指前额、两手掌与双膝,这些部位一定要接触到地。

  ● 自己顶礼 也弘扬顶礼

  这些道理,我想大家也都懂,但为了形成习惯,还是要再三串习,要实地行持。否则,光是明白,却做不到、做不好的话,这对长期学佛的人而言,是说不过去的。

  更何况,我们还有弘扬的责任。你们也看得到,现在有很多佛教徒是不会顶礼的。不光是顶礼,很多行为、语言也不如法。我没有他心通,不知道别人想什么,但从形象上还是能推出来,可能心里也不见得如法。当然,如果是非佛教徒,我们也理解,但作为学佛多年的佛教徒,处处不如法的话,那就太遗憾了。

  因此,对于佛教的行为,我们自己应该身体力行。与此同时,也应该在利他心的推动下,将这些看似简单的行持,以及浅的教言、深的道理,一一传授给别人。

  ● 要如法顶礼

  那么,五体投地而顶礼有什么功德呢?简单地讲,以此可清净五毒烦恼的障碍,获得身、语、意、功德、事业五种加持等。因为有这些必要,所以要这样做。

  顶礼以后,站起身时腰应该挺直,身体站立双手合掌。之后再像前面一样,重新匍匐顶礼。

  但有些人不是这样,还没站起来就甩手,一看就不恭敬。因为双手没有按照要求认真合掌,只是甩动一下,膝盖及额头不接触地面,仅仅弯一下身,站起来时腰也不是端端正正地挺直,这样弯弯曲曲地作顶礼,是大不恭敬的表现,所以绝对不允许。

  严格来讲,每次顶礼都要如法。即使接近结束时磕最后几个头,或者平时只磕三个头的时候,也一定要先站直,然后再接着磕。每次都很认真、正式、如法,这是很重要的!否则,就会有不好的果报,如佛经中说:以弯曲顶礼的异熟果,将来转生为驼背者,也就是背上长大瘤的侏儒佝偻之人。我们顶礼,是希望获得功德的,如果转成这样奇形怪状的丑陋身体,顶礼也就大可不必了。

  所以,顶礼的数目不在多,最重要的是,每做一次礼拜,都要尽力做到正规、如法、准确。如果为了轻松省力,在陡峭的山坡或者某种依靠物的上面顶礼,没有少许实义。

  以前我见到一个出家人在护法神山那边顶礼,山坡很陡,所以基本不用弯腰,头磕得很轻松。但这样不合理。当时我还想:肯定是刚来的,如果听过《大圆满前行》,法师是不会允许的。还有的人,也是为了不弯腰,就在前面堆些被子、枕头,高高的,磕多少都不费力。但这也不对。最好在地板上磕,什么都不放,这样才如法。

  此处已经讲得够细了。对末法时代的人来说,不讲清楚,只是大概说一下可能也不懂。所以,重要的地方,要细致地讲一下。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在以前的藏地,有人前去拜见上师等时,首先做一稍微如理的顶礼后,再屈身问讯两次,据说这是对重要人物的恭敬礼节,没有智慧的大多数人居然也跟着学,这是很荒唐的行为。

  以前上师如意宝也讲过,路上见到上师时,不必弯腰,内心存有恭敬就可以了,其他形象上的不重要。但是顶礼一定要如法,而且要常常行持。作为求法者,尤其是刚入门的,对顶礼的方式不懂,就一定要到上师面前听闻了知,懂了以后,要做到念念不忘而实地行持。

  ● 要实地行持

  顶礼虽然简单,但如果只是口头上“万法空性”、“万法唯心造”,而不去修持,那么求得佛法也没有任何实义。下面讲一则唐宣宗作沙弥时的故事。

  唐光王李忱(即后来之唐宣宗)本是太子,武宗为争夺王位,想杀死他,但他被一宦官搭救,逃出了皇宫。

  光王到寺院作了沙弥。有一次,黄檗禅师到浙江盐官参加法会,在大殿中礼佛。这位沙弥见禅师礼佛,因早已见识过他的开示法语,也知道“万法空性”、“无所求”的道理,便上前刁难道:“不向佛求,不向法求,不向僧求,请问长老您这样礼拜,到底求什么呢?”

  禅师答道:“我不求佛、法、僧,只是常常礼拜如是事。”

  沙弥说:“既然您什么都不求,为何还要礼拜呢?”

  黄檗禅师打了他一巴掌。他马上说:“太粗鲁了!”

  禅师说:“这里是什么地方?说粗说细的!”然后又打他。

  禅师的意思,就是天天口头上“空”、“不求”地说些口头禅,实际行为中却不肯顶礼,只是傲慢而已,打他也是为了摧毁他的傲慢。

  当时唐武宗灭佛,有历史说就是为了寻找他,所以一座寺院一座寺院地摧毁。但三年以后,武宗就死了,宣宗即位。他即位以后,便重兴佛教,因为毕竟在寺院作过沙弥。

  (堪布问下面:“他受过戒吧?”“受过。”

  “嗯,那是沙弥啊!但后来还俗了,是吧?”下面无人应答。

  “有什么不敢说的?说嘛,反正皇上现在也不在。”众笑。)

  这里的意思,是说佛法一定要行持。

  ◎ 求法者要随学上师行仪

  身为求法学法者,包括做一次顶礼在内的一切行为,都要远远超过那些不懂正法的人。

  不懂正法的人,因为没有受过正法的教育,就像世间的文盲不懂知识一样,很多语言和行为都不如法。有人说:“到上师面前,来的时候顶礼,去的时候不能顶礼,这是佛经里说的。”其实佛经里倒没这么说,是他们自己不懂,还把某些说法用佛经作依据了。

  ● 米拉日巴的如法顶礼

  以前,米拉日巴尊者来到鄂巴上师面前求法,当时鄂巴上师正在为众多僧人传讲《二观察续》(喜金刚法)。正讲到“说法是我法亦我,听法诸众亦是我……我即俱生欢喜大自在”时,米拉日巴尊者从远处参拜。鄂巴上师也满面笑容脱帽还礼,并且说:“传法间歇的缘起也很不错,看样子,那边的人作礼的风格,是南岩玛尔巴罗扎尊者传承的顶礼方式,去问一下他是谁?”

  像这样,如法的佛教行为,谁都会承许的。我们也不是夸自己,学院的出家人一出去,人们看到了都说:“应该是佛学院的僧人吧,你看,披单、僧装样样如法……”当然,也不敢说“所有的人”,但说“大多数”是可以的。学院大多数的人,和没受过正规寺院教育的僧人相比,的确是不同:学过戒律,学过正法,威仪也清净如法,所以到哪里都受欢迎。

  受欢迎的原因,首先就是威仪,好的威仪的确让人生信心。当然,对个人而言,行为如不如法,可能也无利无害,但从代表佛教的层面来看,一个出家人的行为如果不如法,确实会让人有看法,甚至生邪见。

  前段时间,我提到过北京那边的两个和尚,当时影响很坏。后来发现,他们全是假冒的。原因是他们被一个所谓的佛教徒骗了钱,所以就以这种方式败坏佛教。听说在那段时间,好多和尚都不敢出门上街了。

  按理说,一两个人的行为,也代表不了所有的人,但人往往就是这样:以少论多、以偏概全。所以,不管你们以后是出门,还是去哪里弘法利生,随时随地要注意威仪和行为。尤其是刚出家的人,不要认为管家看不到,上师看不到,就放松了,这样很容易败坏佛教的名声。所以一定要注意,一定要如法!

  如法的行为,像米拉日巴尊者的顶礼,一看就是玛尔巴罗扎的传承,所以令鄂巴上师很欢喜。

  ● 依止上师应如氆氇染色

  不仅是顶礼,在依止上师求法以后,应该像氆氇染色一样,各方面都要与以前截然不同。

  氆氇在染色前是白色的,一染色就变成红的了。求法者也是一样,可能以前是个恶人,稍微话不投机就会吵架、打架,但学法以后就变了。是应该有种改变!否则,天天听法也只是种下善根而已,没有多大的意义。所以,既然依止上师求法,那么殊胜上师的行为如何,做弟子的也应该原原本本地随学。

  当然,所谓“随学”,应该随学如法的地方。但有些弟子不是这样。上师相续中的大悲心、智慧不学,显现上不太如法的地方,比如吃肉(也许上师有密意),却学得很好。可能上师流露这样的“窍诀”,也不一定妥当,但作为弟子,你还是应该随学上师的功德,比如,上师贤善的人格、清净的戒律、广大的智慧和悲心、勇猛的精进……我相信,很多上师是具有这些功德的。

  因此,相对而言,弟子是否会依止,才是个大的问题。有些人把上师当凡夫:“他跟我也差不多吧?是运气好才成了我的上师,不然,就某些方面而言,我是超过他的……”这样“依止”,是得不到任何利益的。

  当你真正依止随学的时候,应该像氆氇放在染料中一样,虽然所染成的色彩可能有好坏之别,但与先前未放入时相比,怎么可能没有改变呢?同样,真正依止过上师的人,也一定会有改变的。

  在这方面,我经常想到法王如意宝对托嘎如意宝的依止历程。虽仅六年,但法王却获得了满瓶倾泻般的全部功德。可是想想自己,依止上师那么久,说没得到吧,上师的加持确实不可思议,也得到一部分;但说得到了吧,因为前世的业力,再加上身处末法时代等众多因缘,跟前辈的传承上师们相比,实在是惭愧。

  但不管怎样,每个人在依止上师以后,应该像氆氇被染过一样,多多少少有一些改变。

  ● 切莫成为“法油子”

  当然,还是有例外的。像某些人,法倒是求了不下百次,可是自相续与从前比较起来,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善,所作所为和世间俗人无有一点一滴的差距,这种人就叫做“佛教油子”,或“法油子”,也是失毁誓言之因。

  对这种法油子而言,法是从来不会入心的。再怎么听法,听再怎么殊胜的法,像《入菩萨行论》的“安忍品”、“正知正念品”,听过这些法以后,有心的人一定会改变,但法油子不行,好像一点一滴都未染过的氆氇一样,听多少也不会有丝毫改变。这一点,一看说话、做事,就一清二楚了。

  更可悲的是,有些法油子虽然广闻博学,讲起来也是滔滔不绝,但从来不知道调伏自己的相续,也从来没有修行增上的迹象。如《大庄严论经》云:“虽多闻博达,不获道迹者,譬如盲执灯,照彼自不睹。”因此,佛法可以调伏恶人,却无法调伏法油子。就像酥油可以软化坚硬的皮革,却不能软化装酥油的皮壳一样。

  新来的人听法,往往如饮甘露,但个别人呆久了以后,反倒疲厌了。一听《入行论》、《前行》,“噢,得过得过;下一个科判是这个,知道知道”,听得越多越没感觉,根本不当作是有益的正法,这就是“法油子”。听也听多了,讲也能讲,就是调伏不了。而且,就算死后变成饿鬼的话,也是一样的。以前就有种说法:在鬼神当中,如果是“法油子”投生的,任何一位上师都调伏不了。

  因此,千万不要变成法油子。否则,即使听过善法的利益、罪业的过患、佛陀的功德等,但在法油子看来,那也只不过是说说罢了,在他的相续中,根本生不起少许的定解和信心(《极乐愿文》中说,这是无有解脱的罪业)。

  这种人,即使是圆满正等觉佛陀亲自来临,对他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再了不起的上师、再殊胜的法要,也无法调伏他的相续。因此,邬金莲师也曾说:“切莫摄受佛教油子之眷属,切莫亲近失毁誓言之道友。”

  我们知道,真正的修行人是不会这样的,他们越听法越有感受、越有信心。像今天,我听人讲了一位老法师的故事。老法师已近八十了,从来不喜欢听世间琐事,一听这样那样的,就没兴趣,也不说话了。但一说起佛法,身体再不好,也有精神,听完了以后,“啊,今天好舒服!”他就是这样,虽然眼睛都看不到了,但对佛法异常欢喜,并且也乐于熏染这种习气。

  可我们怎么样呢?一看法本,一说佛法,又难过又痛苦,五分钟也是“累啊”、“痛啊”的。不是法本的话,眼睛睁得大大的,看啊、说啊,白天黑夜,没完没了。

  其实作为佛教徒,多闻思修、多熏习佛法才是对的。当然,也不是说完全不理会世间法,尤其是做法师的,什么都不接触的话,可能也做不了事,所以要懂得取舍。但对世间法的兴趣太浓厚了,也就偏离佛法了。

  总之,在修学佛法和利益众生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应从自身上做起,如果是善的、对的,就尽力甚至强迫自己去做;如果是恶的、不对的,对自他、对修行都毫无利益,就尽量地避开,甚至远离!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转自五明学佛网 http://wuming.xuefo.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