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贤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 二、 题前概述 1、《佛说十善业道经》是倡导人生佛教的宝典

惟贤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 二、 题前概述 1、《佛说十善业道经》是倡导人生佛教的宝典

 

  太虚大师的“三依三趣”

  人生佛教是太虚大师提出来的,我在汉藏教理院读书,太虚大师亲自给我们讲了《真现实论》、《人生佛教》、《菩萨学处》,还有《今菩萨行》。太虚大师在他的《判摄佛法》中,提出对佛法的判摄,有三要点:教之佛本,三期三系;理之实际,三级三宗;行之当机,三依三趣。其中“三依三趣”:第一个依,就是依小乘趣向大乘;第二个依,以天乘趣向佛乘;第三个依,以人乘趣向菩萨乘。

  依小乘趣向大乘

  在三依三趣中,他只取了第三个依,因为第一个依是小乘思想,不能适应今天的社会和时代。假如你专门修小乘,在水边林下专修,求自己解脱,那么社会上的人,他就认为你这个佛教是消极的、保守的,难免会有这种讥嫌,可是佛教本身,并不是消极厌世的,而是积极救世的,所以这一个依,他没取。

  依天乘趣向佛乘

  第二个依,依天乘趣向佛乘,那是印度后期,密教的思想。密教的思想,它的形式,主要就是即身成佛,以天人身作为本尊,修各种密法,而求得即身成佛。于是乎,就有设坛、修供、念咒、修三密相应。那么像这一个修法呢,在中国汉地,历史上是大乘佛教盛行,显密是融通的,假如专门流于这种形式,普通人就认为是神话、迷信。所以第二个依他也不取。

  依人乘趣向菩萨乘

  他所重视的、倡导的是第三个依,依人乘趣向菩萨乘。人乘,那就要修五戒十善,明因识果,止恶行善,结合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在修菩萨行的过程中,必须要发四无量心,修四摄法,修六波罗蜜。以四摄六度,达到自度度他,自觉觉他,净化社会,维护和平。同时太虚大师讲:佛法的内容,一是契理,就是与佛教的真理相合,不能违反原则;第二要契机,要针对时代不同、地方不同、根基不同、对象的不同,来弘扬佛法,来净化人心。

  太虚大师临终托遗志,朴老提出人间佛教

  所以我们今天来看,太虚大师圆寂,已经是五十多将近六十年了(他是一九四七年在上海玉佛寺圆寂的),但他这种思想,是契理契机的,是与时俱进的。

  在他圆寂前四天,他叫人通知赵朴老居士来见他,见到赵朴老居士后,他就把他平常写的人生佛教的文章,收集成《人生佛教》这本书,交给赵朴老居士。他跟赵朴老居士说:我不久要到无锡、常州去。后来赵朴老离开以后,没有几天,他就圆寂了。无锡、常州,就是无常嘛。这是太虚大师临终之前的一个预言,把他的遗志,交付给赵朴老居士。于是在1982年,在中国佛教协会全体代表会议上,赵朴老居士提出以人间佛教为中国佛教的指导思想,这个思想的起源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那么《佛说十善业道经》正文的内容,第一讲业报;第二明因果。业报里面讲因果,一共有五段:第一段,明世出世间业果;第二段,证明十善业道;第三段,明十善业道的功德;第四段,明十善业的胜行;在明十善业的胜行里面,就结合菩萨行,阐明六度四摄四无量心、三十七菩提分等等。这就是人乘,由人乘到菩萨乘的阶段和内容。

  记得我于1995年在上海沉香阁,参加应慈法师的思想文化交流会。应慈老法师就是研究《华严经》的座主,真禅法师就是依止他学习。应慈老法师的重要思想有四点:一、教宗华严、行在禅那,即理事圆融,事事无碍;二、般若不明、万行虚设,就是说没有般若不能修大悲行;三、禅净同源;四、出世而入世的菩萨行,就是要有莲花精神。应慈老法师的思想,也贯通在《佛说十善业道经》中,当然这个内容不能多说,我只提一下。

  太虚大师提倡建立菩萨学处

  太虚大师另外还有关于《今菩萨行》、《菩萨学处》的著作,提倡建立菩萨学处。这个菩萨学处,一方面是对于沙弥、比丘的培养,有律仪班、教理班,毕业以后,结合菩萨行专门兴办教育、文化、医务、慈善工作;另一方面是关于居士的,有结缘三皈、正信三皈,内容遍及于工、农、商、学、兵,居士可以办工厂、农场、经商、搞金融工作,也可以搞政治工作等等,但是必须以五戒十善建立佛教的正信,以这个思想来宣扬于社会,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净化人群,维持社会的稳定。所以他这个菩萨学处思想的确很伟大,之所以伟大,就是结合人间佛教来讲的。太虚大师讲的《十善业道经》、《人乘正法论》,就专门提这个思想。

  所以说《十善业道经》是倡导人生佛教的宝典,这一点大家不要忽略,其中间包括了佛教的最高原理、佛教最基础的修行。

-----------------------------------------------------------------------------------------------------------------

更多惟贤法师佛学内容

-----------------------------------------------------------------------------------------------------------------

转自五明学佛网 http://wuming.xuefo.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