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使比丘:生活中的缘起 17、评析觉音对缘起的观点

佛使比丘:生活中的缘起 17、评析觉音对缘起的观点

  觉音的谦逊

  现在我就来谈谈前面所提关于觉音的事。

  几乎每位佛教徒都相信觉音是阿罗汉。好好听着!他们都相信觉音是阿罗汉!但我不予采信,我只是看他做什么、说什么,有益的就当作是对,无益的就当作是错。大致上,能看出他是一位很有智慧,(在解释佛法上)贡献很大的人。他对佛法所作的数十及数百种解释,为大众带来很大的益处。但是,我完全不同意他对缘起法义所作的解释,因为他采用梵我的观点,使得缘起法义变成婆罗门教的了。

  ,

  我并不是百分之百地相信或服从觉音,因为还有百分之几的成分,我并不同意,我只相信百分之九十至九十五,以一百分来说,我可能只同意百分之九十五,还有百分之四或五,我不同意,例如对缘起的解释。但就事情的重要性来说,单单缘起一项,就足以压倒全局了。

  缘起甚深,不论如何解释都很困难且极为深奥。至今大家都承认缘起甚深,甚至觉音在诠释缘起时,都先自我表白且露出不寻常的谦虚。如果诠释别种佛法时,他就会像狮子一般勇敢。通常觉音在解释什么或写论著时,都会以狮子吼般的语气,或用赞颂老师的偈语为开端。但一讲到缘起,他却是那么谦逊,他的谦逊透露出自己并没有信心,十足地想自我表白以避免错误。他以很动听的诗词来表达自己的谦逊,以下是我引述他自我辩解所写有关缘起的句子:

  解释缘起之义,非常困难,就如古人所说的:

  谛、有情、结生、缘起等四法,

  很难理解、讨论或向别人解说。

  我曾经深思,除了精通及证得经典之义的人之外,

  要想解释缘起,实在不容易,

  现在我想解释缘起,

  就像在大海中找不到立足的地方。

  然而有种种的说法严饰着这教法,

  包括祖师传下而至今仍流传不断的道路。

  我依这二种理由来解释缘起,希望你们能注意听。【译注一】

  这是觉音在解释缘起时所作优美动听的自遁之词,如果解释别的,他会像狮子般勇敢,不会不负责任或有意推卸。他承认缘起甚深,但有胆量来解释是基于二个理由:(一)他认为佛教可以应用各种角度、方式来解说,因此他至少也应对缘起提出某种解说;(二)他认为祖师们已经诠释过缘起,因此也可以引用祖师们的诠释。虽然如此,他还是对自己的作法没信心,缘起像大海一样深,我们根本无法深入抵达海底。因此,虽然觉音以大部头的著作详细地解释缘起,也不能保证能如深入海底般探测到缘起的核心。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觉音也承认缘起甚深,而且对能否一探究竟或知道缘起的核心并没有信心,当时已有一些古人的诠释,因此他也可能随着自己的喜好而解释缘起。然而他所作的解释涵盖三世轮回:前世的结生识相续到今世,而今世的结芤悀S将会投生来世。一有了三世轮回的迹象,后期的人就把它更加强烈化、严重化、明显化地发展出来。

  如此以三世解释缘起就产生了问题:今世的烦恼、业──无明、行,在来世形成异熟果。也就是说,当世所造的业,并不能在当世受报。意思是我们无法在这期生命中受报,造业的人无法在这期生命中受报,而必须等到未来某一世。

  如果他使用法的语言,有如我前面所说的生,那就可以在每天的当下受报,完完全全「直接体证,当下可以得到成果,智者亲自体证」。坚持前世的烦恼、业在今世受报,是不可能的!而且若说同一个人存在三世(前世、今世、后世)之中,就会演变成常见和边见(anta-ga-hikaditthi)【译注二】。如此就背离了佛说缘起的用意──为了破除常见和边见。

  这种说法最大的损失就是无法自由自主地控制烦恼、业,因为我们和烦恼、业存在不同的时空中:今世是业报,我们本身是业报,坐在这里也是业报,然而这些业报的起因却是过去世的烦恼与业;而今世的烦恼、业却留到未来世受报,如此我们就无法从行为(业)中受益了,也就是说我们没有立即接受业报的自由。当以这种方式解释缘起时,就表示我们无法在今世做任何事,且在今生得到令人满意的果报。

  今世造业要等到来世受报,那有什么好高兴的?这便是违反佛法的原则──佛陀所善妙宣说的法:

  直接体证(sanditthiko),

  当下可以得到成果(akaliko),

  请大家一起来看(ehipassiko),

  向内观照(opanayiko),

  只有智者能亲自体证(paccattam veditabbo)。

  三世的缘起完全违反以上的原则,是由于错误地解释生,因而造成在缘起的一次流转中出现了三世。可别忘了!这就是因使用语言不当而造成的混乱。

  【译注一】可参考叶均译,《清净道论》下册第151页,华宇出版社。

  【译注二】边见是执着片面极端之见解,有常见与断见二种。

  觉音的背景

  现在,我想要讨论有关觉音的背景。

  请别误会我是在批评、毁谤或中伤觉音,我只是想透过对他个人历史的观察,来做为理解他诠释缘起的合理基础。觉音从一出生就是婆罗门,他的家世背景是婆罗门,像其他婆罗门一样,他研习过三吠陀【译注三】,具备了婆罗门教的精神,后来才成为佛教的比丘,一千多年来,某些人相信他是阿罗汉。考古学家认为他出生在印度南方,而不是在印度中部摩竭陀国(Magadha,佛陀生活及教化的地区);有人认为他是孟族人【译注四】,而不像在注释书中所记载的是位中部地区的人。他继承了婆罗门的血统,然后成为佛教中的阿罗汉。如果说觉音可能因疏忽而把佛说的缘起诠释为婆罗门教义,是种合理的假设,但如果是「疏忽」(一时失去正念)的话,那他一定不是阿罗汉(具有圆满正念的觉者)了。我提出这个观点,请有智慧的各位一起来思考。

  在觉音的《清净道论》中,还有其他好几种类似前面所提过的异常解说。三世轮回的缘起只是其一,我们前面讨论过,大家也都明白了。但有些佛教教理在他的诠释下,都变成婆罗门教的教理,尤其是他对「世间」与「世间解」(lokavidu)的解释。

  【译注三】吠陀是古印度婆罗门教根本圣典的总称。原义为知识,即婆罗门教基本文献的神圣知识宝库,为与祭祀仪式有密切关联的宗教文献。三吠陀为梨俱吠陀、沙摩吠陀、夜柔吠陀。

  【译注四】孟族乃居住在缅甸南部的少数民族。

  世间解

  当他诠释佛陀德号──「世间解」时,是依据自古流传下来的婆罗门说法【译注五】,而不是佛陀对「世间」的诠释,佛陀所说的「世间」是:「如来曾开示世间、世间的起因、世间的灭尽,以及到达世间灭尽的修行之道,都存在于结合『心』、『想』的活生生的六尺之躯中。」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六尺之躯内有着世间、世间的起因、世间的灭尽,以及到达世间灭尽的修行之道──梵行。这一切都存在于活生生的六尺之躯中,而不是在死后,这有生命、能感觉的躯体,已经完全具足一切了。佛陀成为「世间解」是因为他觉悟这种世间,这世间就是四圣谛:世间、世间的起因、世间的灭尽,以及到达世间灭尽的修行之道。

  觉音不这样解释「世间解」,他所做的诠释,在我认为并不是佛教,而是把「世间」解释为「空间世间」,就好像我们听过的《菩禳三界》(The Three Worlds of Pra Ruang)的故事一样【译注六】。他的解释是从古代婆罗门对空间世间的信仰而来:世间是如此宽,是如此长,世界如此大,土地如此厚,水如此深,空气如此稠密,须弥山及七重山如此高,喜马拉雅山如此壮阔,阎浮树如此巨大,还有六棵和阎浮树一样的大树,日轮、月轮及四洲都如此巨大等,这些都不是佛教所说。把佛陀是「世间解」的「世间」,解释为「空间世间」,我绝对不相信!请好好想一想!将「世间」解释为「空间世间」,是婆罗门教的说法,是来自印度人的说法,甚至是佛世之前古印度人的说法。

  解释「有情世间」时,觉音就认为众生具有不同的根器,有的少垢(眼睛覆有微尘),有的多垢(眼睛覆有厚尘),有利根、钝根,有易教化的、难教化的,有的行善,有的则造作恶业等,却没有提到四圣谛的「世间」。

  当解释「行世间」(sankhara)时,觉音却只解释说佛陀所了解的是名色、三受、四食、五取蕴、六入、七识住、八世间法、九有情居、十处、十二处、十八界,同样也没有提到四圣谛──对世间圆满的解释。

  由于以上原因,我判断觉音对佛陀为「世间解」的解释大部分是依据婆罗门教的说法,而有关佛教的解释却很零碎,根本背离佛陀一再亲自宣说的世间的四种意义:「世间、世间的起因、世间的灭尽,以及到达世间灭尽的修行之道,都存在于结合『心』、『想』的活生生的六尺之躯中。」「世间」(四圣谛)是佛教的核心,但觉音以自己的方式解说,我认为他的解释不是佛教。

  事实上,缘起就是在解释世间、世间的起因、世间的灭尽,以及到达世间灭尽的修行之道,而它们存在于活生生的六尺之躯内。也就是说,缘起的流转或还灭存在于每个人活生生的六尺之躯内,任何拥有六尺之躯活生生的人,都有缘起的流转和还灭,绝对没有「主体」、「人」、「我」、「众生」。

  【译注五】觉音以「行世间」、「有情世间」、「空间世间」三世间,来说明佛陀对世间都能完全了解,而有「世间解」的德号。请参考叶均译,《清净道论》上册,第315–321页,华宇出版社。

  【译注六】《菩禳三界》(The Three Worlds of Phra Ruang)是泰国文学中一本非常有名的著作,出版于苏可泰(Sukhothai)时期,其义理有投生轮回的思想。觉音所描述的有关世间的观点,在这本着作中也被视为理所当然。一般暹罗的传统把苏可泰王国的建立归功于菩禳(Pra Ruang),他是一位神话英雄,足以和亚瑟王(King Arthur)媲美。

  四遍净戒

  另外还有其他造成混淆而使人困惑的事情,就以四遍净戒为例(catu parisuddhisla)【译注七】,除了在觉音的《清净道论》之外,这四种戒没有记载在其他书中,他把「根律仪」当成是一种戒,会使学生们难以学习;又把「活命遍净」当成一种戒,那又是另一个问题;然后又把「资具依止」──衣服、食物、床座、医药──当成一种戒,这些诠释使戒的意义变得十分模糊,让学习难有依循的原则。在巴利经文中没有明订这些戒律,只见于觉音的《清净道论》中。

  【译注七】四遍净戒即别解脱律仪戒、根律仪戒、活命遍净戒、资具依止戒。请参考叶均译,《清净道论》上册第25页,华宇出版社。

  两种涅槃

  另外如两种涅槃的例子,把「无余依涅槃」(an-upadi-sesa-nibbana)解释为阿罗汉所有已生的诸蕴灭尽,至于还有生命的阿罗汉就解释为「有余依涅槃」(sa-upadi-sesa-nibbana),在《清净道论》中非常强调这点,但不符合巴利三藏中的经文,如《小部》如是语(Itivuttaka,Khuddaka-nikaya)等。【译注八】

  觉音的很多说法我并不同意,对这些事我百分之百不认同,因为有些我还无法理解,有些无法调整自己去适应他的说法。我说了这么多,也许会被那些认为觉音绝对是阿罗汉的人责骂,但我们还是可以悄悄地告诉朋友们:好好地思考判断这些问题吧!不一定要相信我。

  【译注八】记载于《小部》如是语经第七界经。依《大藏经补编》:「云何是有余依涅槃界,谓比丘住如是律戒,是漏尽阿罗汉,住尽梵行,所作已办,舍诸重担,证自义巳,尽诸有结,正智解脱。如是比丘,仍受用喜不喜境,受用苦乐,以彼五根未败坏故,五根仍安立故。诸比丘,彼比丘贪灭已,瞋灭已,痴灭已,我说是有余依涅槃界。诸比丘,云何是无余依涅槃界,谓比丘住如是律戒,是漏尽阿罗汉,住尽梵行,所作已办,舍诸重担,证自义巳,尽诸有结,正智解脱,彼比丘于爱漏所生一切诸受,不复喜乐,是(寂灭)清凉者。诸比丘,如是,我名为无余依涅槃界。诸比丘,如是,是二涅槃界。」(第6册,343页)

  缘起没有贯通三世

----------------------------------------------------------------------------------------------------------------

更多佛使比丘佛学内容

-----------------------------------------------------------------------------------------------------------------

转自五明学佛网 http://wuming.xuefo.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