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三十)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三十)

 

  四、事业随转理趣分三:一《宝性论》所说理趣;二《庄严经论》所说理趣;三以喻成立随转理趣。

  (一)《宝性论》所说理趣分二:

  1事业任运随理趣分二:

  1总示:能仁佛世尊的事业,是恒常任运而转者,谓于何众生的身心,以何方便所调伏,所化众生的所作事业,于何境何时,需要调伏成办事业,不加功用无分别而生的事业任运而转故。如《宝性论》云:“由谁何所化,何所作何时,无分别生故,能仁恒任运。”

  2各各解释:佛事业是任运而转者,谓于种性及种子等所化众生界,于谁身心调伏的方便由有多种,需要何时调伏所化众生的所作事业及于何境,于何时需要调伏的境与时,即于如实精勤寂灭门,事业任运而转故。如《宝性论》云:“所化众生界,调伏众方便,于所化事业,何时境时现。”

  2相续不断随转理趣分三:

  1略标:佛的事业相续不断随转之因由者:谓菩萨摩诃萨出离;彼出离之所依身;彼所依之果;彼果能遍摄持;于得彼果能障(阻难)的障碍及能断彼障的对治诸缘,无功用分别事业任运而转故。如《宝性论》云:“出离彼所依,彼果彼摄持,彼障彼缘行,无有分别故。”

  2广释分三:

  1认识六义:从出离乃至缘有六种安立者,谓:1十地菩萨摩诃萨能出离;2二资粮者菩萨摩诃萨能出离,是彼之所依或因;3菩提殊胜圆满之菩提者是彼二资粮之果;4众生身中有种性者,是彼菩萨摩诃萨能遍摄持;5烦恼及随烦恼习气者,于得菩萨摩诃萨是能作阻难的障碍;6能断(摧毁)彼诸障碍的缘,及菩萨摩诃萨的缘者,是佛的大悲心故。如《宝性论》云:“十种地出离,二资粮彼因,彼果胜菩提,菩提摄众生,无边障烦恼,随烦恼习气,一切时摧毁,缘者是大悲。”

  2安立六喻:事业相续不断随转处,彼等亦有六喻,如是亦应了知者,彼等六种如其次第应知:如海、如日、如虚空、如库藏、如云、如风等故。如《宝性论》云:“此等诸六处,如其次第海,日与虚空藏,如云风应知。”

  3释同法喻义:第十地如海,谓以智水能增广;具足无量功德大宝故。如《宝性论》云:“智水功德宝,故诸地如海。”二资粮如日者,谓彼二是一切众生的生命处故。《宝性论》云:“诸众生命故,二资粮如日。”菩萨摩诃萨如虚空者,谓彼是功德大宝无边无中体性故。《宝性论》云:“广无边中故,菩提如空界。”堪成菩提即众生身中的自性住种性者如库藏,因是堪生正等正觉的法性,出生一切自性清净功德,即是真性处故。《宝性论》云:“正觉法性故,众生界如藏。”众生身中的烦恼,及随烦恼习气者如云,因为彼诸离垢,悉皆所障,皆无谛实自性故。《宝性论》云:“忽然(离垢)悉无性,烦恼如云聚。”佛的大悲心无尽如风,是散失彼障处故。《宝性论》云:“散失住处故,悲无尽如风。”

  3略摄总义:佛事业是相续不断随转者,谓以十地及二资粮所摄其它缘为增上,决定出生利他相续不断的因殊胜;是照见自己与众生相应法性自体处,菩萨摩诃萨与众生界二者,利他相续不断的体性殊胜;能摧毁烦恼及随烦恼习气的缘,是大悲心利他相续的果殊胜,从此三门所作事业皆悉圆满故。《宝性论》云:“他缘定出生,自众生相应,所作圆满故,尽生死不断。”

  (二)《庄严经论》所说理趣分二:

  1任运随转理趣:佛事业是不劳任运随转者,譬如天鼓不击自鸣,谓由往昔愿力能出生宣说四法印(四法嗢柁南)之一切法声;如牟尼大宝不加功用自现一切光明,所以诸佛不加功用造作及分别因,于所化众生宣说正法,并安立利乐之事业皆自然随转故。《庄严经论》云:“如是不击鼓,出生一切声,如是胜无作,出生一切音。牟尼无劳作,自现一切光,佛虽无劳作,如是决定作。”

  2相续不断随转理趣:佛的事业是相续不断出生者,譬如于虚空中情器世间所作事业相续不断;于虚空中,情器世间所作先坏随转而后生起者成果,诸佛法界虽然不动,但安立所化众生利乐的事业,相续不断生起故。《庄严经论》云:“如虚空世间,所作不断现,如是无漏界,胜所作不断。如虚空恒常,所作坏生起,如是无漏界,佛事业生灭。”是故诸佛所作的一切事业,唯一是成办众生利乐随转者,譬如无为虚空无有不同体性之差别,虚空日轮同时升起,虚空诸光合集令谷稼成熟;泥干枯能令白邬波罗花合闭;佛的法身并无不同体性差别,但佛的事业成办所化众生利乐,唯一合集是能灭除苦故。《庄严经论》云:“犹如日轮光,无量而合集,常一所作业,亦能现世间。如是无漏界,佛无量合集,所作一事业,许智显现作。”

  (三)以喻成立随转理趣分二:

  1论说:诸佛事业是无功用任运相续不断而转者,谓:1以百施色喻佛色身任运相续不断出现;2以天鼓喻佛语任运相续不断出生;3以云雨喻佛意任运相续不断生起;4以梵变化喻佛身语二种事业;5以日喻佛意事业任运相续不断生起;6以牟尼大宝喻佛意密任运相续不断生起;7以声影回声喻佛的语密任运相续不断生起;8以虚空喻佛的身密任运相续不断生起;9以大地宝喻彼佛一切所依大悲不加功用任运相续不断生起,是能表彼故。

  如《宝性论》云:“百施鼓云梵,如日摩尼宝,如来谷响声,如虚空大地。”

  2解释分九:

  1色身以百施喻表理者,谓佛色身同百施色,譬如天王百施一身,如吠琉璃地基清净一一现多种色影,于众多不同众生清净信心等显现色身故。《宝性论》云:“琉璃地清净,天王现身相,众生心地净,能王现身影。”

  2语善教诫以天鼓喻显示者,谓佛语如同天鼓,譬如三十三天处等,天鼓不击从往昔愿等白净业力,出生四法印等说法声,诸佛能仁世尊说法不加功用分别,随众生各各业与根性宣说教法故。《宝性论》云:“如天诸天鼓,从自业出声,世间能仁法,语从自业生。”

  3意以云雨喻显示者,谓佛的意如云降雨,譬如夏季时阴云密布,为世间秋收丰满之因,皆由雨水续降大地,佛意亦从大悲云为众生善法秋收之因,即不加功用分别而相续降正法雨。《宝性论》云:“犹如夏时云,秋收圆满因,水积无功用,续续降于地。如来意悲云,胜者正法雨,众生善获(秋收)因,续降无分别。”

  4如来身语二事业以梵喻显示者,谓如来身语二事业如梵变化,譬如彼梵从自处虽无所住,但于余天处及余梵处不加功用多种示现,诸佛能仁虽然法身不动,但于诸世间界具根所化众生,以化现无量,不加功用宣说正法故。《宝性论》云:“如梵从梵处,如是虽无住,从天处一切,无劳示显现。如能仁法身,无功于诸界,无劳诸具根,化现作宣说。”

  5意事业以日喻显示者,谓如来意事业如日,譬如日光暑热时,一时莲花开敷,令邬波罗花(睡莲)合闭,能令秋收成熟等一时而生,然日光令水生(莲花)开敷的功德,睡莲合闭的过患,彼彼作用无有分别。如来虽契合有些所化众生的根性,虽说法安立增上生与决定善位,但有些所化众生,以业为缘,安立增上生;有些以业为缘,令安立于决定善,如来于彼彼无分别无劳任运出生故。《宝性论》云:“如日暑热于一时,莲花开敷睡莲闭,水生(莲花)开合功与过,日无分别圣如日。”

  6意密以摩尼宝喻显示者,谓如来意密如摩尼宝珠,譬如摩尼宝珠由希求衣食等若祈祷,随各自所欲皆能圆满,然彼珠宝皆能满足彼诸乐欲而无分别,佛为所化众生说法时,由所化众生意乐信心,各各所闻胜解诸法,如来于此所化众生宣说此法事业,悉无分别任运而转故。《宝性论》云:“如是如意珠,虽无分同时,行境处意乐,一切各圆满。如佛依如意,诸意乐各异,听闻种种法,于彼无分别。”

  7语密以声响喻显示者,谓如来语密如声影(响),譬如声影(响)之声能令他识生起,无分别行,不加功用造作,不住内外。如是如来的语,虽然能令他识生起,但无分别行,不加功用造作,不住内不住外的事业任运而转故。如《宝性论》云:“如空响回声,从他识所生,无分无造作,不住内与外。如是如来语,从他识所生,无分无造作,非住内与外。”

  8身密以虚空喻显示者,是说如来之身密犹如虚空,譬如虚空虽无少许触碍,但非显色非形色,及非眼识所取,无色无表之虚空,虽见有高下等之行相,但虚空无高下等。如来的身虽在有些所化众生前显现高与低,但如来身无有差别故。《宝性论》云:“无少许无显,不得(无缘)亦无依,超越眼识道,无色及无表。如虚空高低,彼见非如是,如是一切佛,彼见非如是。”

  9彼佛一切所依大悲心为大地宝以喻显示者,是说如来的大悲心如大地宝,譬如大地宝虽无分别,但一切秋收等生长皆依大地增长、坚固和宽广(发展),圆满佛世尊依不加功用分别,增长一切众生善根故。《宝性论》云:“于地生一切,依地无分别,增长坚固广,如圆满佛地,依于无分别,众生诸善根,一切令增长。”总之,圆满诸佛不加功用而无分别等起,依大悲心相续任运宣说正法,令诸具根众生获得增上生与决定善故。《庄严经论》云:“于一切世间,昼夜六次观,具足大悲心,顶礼饶益尊。”

  五、余义(旁义):有说,如来身语意三密,以宝等喻显示不合理者,因为于彼所谓无证明故。彼的证明者即诸经中所说故。

  佛的身密者譬如由菩萨势力所系不能见如来顶,寻求如来无量无边身,但自身化现八万四千踰缮那身者,虽观如来身,但见如来身六十八亿踰缮那,其次自己生起化现力,虽见上方百千俱胝兢伽沙数佛刹世界莲花,但不能见如来顶髻,不能见如来身量边际。如《秘密不思议经》中所说。

  佛的语密者如大目犍连为观察如来语量,虽住须弥顶,亦同样闻如来语,其次自己生起神通变化力,于娑婆世界西方山超过四洲,超过周围世界中周围之上,同样闻如来语。其次由如来力及由自己神通变化力,过西方九十九兢伽沙数佛刹,至世界名光明幢,至光明王如来钵下经行住处,如是如前皆听闻如来说法语。广说如《秘密不思议经》中所说。

  佛的意密者即彼经中所说:“如来意无退转,意无分别”如是广说。其义是说,智法身(有法),汝相续不断,汝的事业亦相续不断者,谓汝是尽生死际究竟作一切众生利益故。

  乙三、释余略义分二:丙一、摄为六义;丙二、摄为三义。

  丙一、报为六义

  二、信乐中者分为六义分三:

  (一)结合:为施设饶益乐广众生,分为八现观义门为他解说。

  (二)根本:

  颂曰:相及彼加行,彼及彼渐次,彼竟彼异熟,余六种略义。

  (三)解释:是说最初一切相智等,即一切智三智,即是由现前所表处的定相。其义是说,从现观次第分为八种。其后摄为六义显示(有法),是有所为者,是为随顺摄受不乐广义乐中义故。现观庄严所诠(内容)(有法),于汝摄为六种者,谓抉择彼性相即是:1一切相智、道相智和一切智三智为境;2圆加行;3顶加行;4渐次加行;5刹那加行等四种加行为修持;6一切相智之果法身为果,摄为六种义故。

  丙二、摄为三义

  三信乐略者分为三现观分三:

  (一)结合:为施设饶益乐中众生,分为六现观义门解说,复为施设饶益乐略众生,分为三义门为他解说。

  (二)根本:

  颂曰:初境有三种,因四加行性,法身事业果,余三种略义。

  (三)解释:初说一切相智、道相智和一切智三种体性者,是趣入境之因。其义是说,现观庄严次第摄为六种所说之后,摄为三义解说(有法),是有所为者,是为随顺摄受乐略义所化众生故,现观庄严所诠(有法),于汝分为三种者,谓有趣入境为三境;修持为四加行;果法身等有三种故。

  甲三、论后义

  其造论者,谓此般若波罗蜜多教授现观庄严论,是成就究竟大悲大智现住覩史多天一生补处弥勒菩萨所造。由梵译藏者,谓天竺明本论师与吉祥积译师翻译校对,后又经天竺大德无死论师与具慧译师重译校阅善为抉择也。

  谨依先觉论,摘译少分义,归命慈氏尊,加持成佛事。

  一九九八年十月于北京 任杰摘译讲录

  圣 慈 氏 愿

  梵语:阿雅弥勒杂里达那纳杂

  此云:圣慈氏愿王

  顶礼一切佛菩萨

  阿难!慈氏菩萨摩诃萨,往昔修行菩萨行时,夜三次,昼三次,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发如是誓言。(上段文说明此愿是从古印度译为藏文的,但缺译者和造愿者。其中小字是佛说慈氏往昔发愿的,所有愿文皆是慈氏往昔誓愿。)

  顶礼一切佛,顶礼天眼仙,一切菩萨众,及诸声闻僧。

  恶趣道者作遮止,增上生道善教示,

  善作引入无老死,顶礼最胜菩提心。

  由心成为自在转,以我所造众罪业,

  今依十方诸佛前,我今发露皆忏悔。

  我由身语意三业,所生一切福资粮,

  是我一切智种子,愿我菩提皆无尽。

  十方诸佛刹土中,随愿所生供养佛,

  随喜一切佛智慧,我于彼佛尽随喜。

  一切罪障发露悔,随喜一切福德善,

  恭敬顶礼一切佛,我愿获得殊胜智。

  十方一切净刹土,安住清净于十地,

  勤求菩萨胜菩提,劝请成就正等觉。

  菩提净妙正等觉,降伏一切魔部已,

  为利一切众生故,请转无上妙*轮。

  祈愿以大法鼓声,解脱一切众生苦,

  无量俱胝难思劫,惟愿说法而住世。

  沉没贪欲污泥中,爱欲绳索所系缚,

  于诸捆绑束缚者,敬请诸佛常关照。

  其心成为诸垢染,一切佛者不轻蔑(愿作)

  于诸众生慈愍心,祈愿救度三有海。

  现在圆满佛住世,过去未来一切佛,

  我随彼等佛修学,愿常修行菩提行。

  六波罗蜜圆满后,愿解六道诸众生,

  现证六种神通已,无上菩提愿获得。

  诸法未来不当生,无有自性无所住,

  无有了别无有法,自性空法愿通达。(了别:识)

  犹如大觉大金仙,无有情者无命者,

  无众生者无养者,无我之法愿通达。

  我执及与我所执,于一切法皆不住,

  为利一切诸众生,无有悭吝愿施舍。

  一切净财无自性,愿我受用任运成,

  一切事物终归灭,施波罗蜜愿圆满。

  利益戒法无亏损,清净尸罗皆相应,

  心不高慢戒律仪,戒波罗蜜愿圆满。(高慢:贪恋)

  如地或复水火风,四大种界皆不住,

  忍辱或无有瞋恚,忍波罗蜜愿圆满。

  生起勤勇以精进,坚固勇猛不懈怠,

  具足精进力身心,精进波罗蜜圆满。

  由修如幻三摩地,及修健行三摩地,

  如金刚喻三摩地,禅波罗蜜愿圆满。

  修习三种解脱门,三世诸法平等性,

  由于三明悉现前,慧波罗蜜愿圆满。

  一切诸佛所称赞,光明威光炽燃焰,

  菩萨由于精进故,自他意乐愿圆满。

  如是难行及能行,共同称赞慈氏尊,

  六波罗蜜圆满已,极善安住十地顶。

  慈氏誓愿陀罗尼曰:南无纳那杂雅雅,南无巴噶瓦德释迦牟尼耶,打他噶打雅,阿哈德萨玛雅桑布达雅。打雅他,嗡阿孜德阿孜德阿巴纳孜德,阿孜打杂雅哈纳哈纳弥勒阿瓦洛格德嘎纳噶纳玛哈萨玛雅色的巴纳巴纳玛哈薄底曼茶比则玛纳玛纳阿玛港萨玛雅薄底薄底玛哈薄底莎诃。嗡摩嘿摩嘿玛哈摩嘿莎诃。嗡牟尼牟尼玛纳莎诃。

  从此逝世即无间,生住兜率心欢喜,

  慈氏怙主所喜爱,祈愿得授菩提记。(咒文及最后一颂回向文可能是编者根据藏文编入。汉译《弥勒菩萨愿》未译开头一段和结尾咒语及回向。)

  二000年十月二六日 任杰译于北京

  --------------------------------------------------------------------------------

  [1]、四种语:1、边方语,2、鬼趣语,3、庸俗语,4、善枸语、天语。

  [2]小五明:1、修辞学,2、辞藻学,3、韵律学,4、戏剧学,5、星象学。

  [3]无遮:遮遣之一种。认识自境之心,或称自境之声,仅直接破除自境应破之一分,以进行认识。如云:“人无我”,在破除“我”之处,不引出其它事物,如“婆罗门不饮酒”,只说婆罗门不饮酒,不会引出其它问题。

  [4] 非遮:遮遣之一种。在已破自境应破之处,引出其它事物者,如云:胖子天授在白天不进食,否定白天进食,引出夜间进食。

  [5] 增益:捏造虚构,以无为有,谓诸法本无谛实,而执为实有谛实。

  [6] 损减:抹杀客观事实,认为世间实际存在的一切事物为不存在,即诽谤因果事实等。

  [7] 踰缮那:亦名由旬,为此方一馆站地,有四十、六十、八十里地,有上中下之分

  [8] 三千大千世界:一须弥山一日月,一四天下一帝释,名为一世界。一千个世界,名小千世界,千个小千世界,名为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名大千世界.

  [9]吠陀:此为古印度宗教文化经籍,译为明论、韦陀、吠陀。总有四吠陀:耶柔吠陀,即祠祀明论;梨俱吠陀,即禳灾明论;阿达婆吠陀,即赞颂明论;娑摩吠陀,即歌咏明论。为古印度婆罗门所传四种经籍。

  [10]九种:暖顶忍世第一四法,各分上中下,合为十二分位,除上三分位,即是九种分位。

  [11]自性住种性:即自性住佛性,是一切有情可以成佛或成就自性身依住之处,即染污心的真如法性。菩萨身中的法性,复作大乘修行所依,即大乘修行所依自性住种性的定相。

  1七种:1学戒精进2学定精进3学慧精进4身精进5心精进6无间精进7尊重精进

  2一、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二、喜俱、乐俱、舍俱

  3三种:通达世俗般若;通达胜义般若;通达能作众生利益般若

  [15]色界四静虑,各有正定(本定)和近分定,共成八种。

  [16]七法:即毘卢七法,为静坐姿势。1两足跏趺,2手结定印,3脊椎正直,4颈部微俯,5眼觑鼻尖,6肩臂后张,7舌尖抵上腭。

  [17]下五分结:贪、瞋、身见、戒取结、疑结。

  [18]上五分结:色爱结、无色爱结、掉结、慢结、无名结。

  [19]三种独觉:一麟角喻独觉,前世未生顺抉择分,先未修声闻之道,出无佛时,无师自己悟道,有如麟角独自居住者。二部行独觉,先证声闻之加行道,尔后即便成独觉者,最后有际之前须依余师的钝根独觉。三住法独觉,甫证声闻预流果位即成独觉,即资粮行之部行独觉。

  [20]圆满:族姓圆满、色力圆满、财宝圆满、眷属圆满。

  [21]回向:转变、增长,是回向义。转变轮回因力之诸善根成为大菩提因,增长有尽诸善根成为无尽。亦即欲求转变、增长三世所积一切有漏无漏一切福德成为无上菩提之因,名为回向

  [22]静虑六地:初静虑将禅未至定,初静虑粗分正定,初静虑殊胜正定,第二静虑正定,第三静虑正定,第四静虑正定。

  [23]所治品一切智:远离殊胜方便智慧,颠倒执著事物的本性,成为大乘圣者应断之体智。

  [24]能治品的体智:大乘圣者所有大悲方便与智能功能,对治执著实相之体智。

  [25] 六根本烦恼:贪、瞋、慢、无明、疑、邪见之六大烦恼。为一要诸烦恼生起之本,故名为根本烦恼。烦心恼身,造作恶业,使自心不能平静的情绪,名为烦恼。

  1、贪烦恼:贪即贪爱。谓于色声香味触五欲顺情等境,求而未获,爱而不舍,以不舍故,便起烦恼,故名贪烦恼。

  2、瞋烦恼:谓于五欲违情等境,即起瞋恚忿恨,缠结记忆在心,而生烦恼,故名瞋烦恼。

  3、慢烦恼:慢即轻慢,谓自任其能,轻凌于他,起不敬心,傲慢结缚而生烦恼,故名慢烦恼。

  4、无明(痴)烦恼:谓于一切诸法,无所明了,故曰无明。以不了故,起贪瞋痴等烦恼,故名无明烦恼。

  5、疑烦恼:犹豫不决为疑。谓因前无明不了,即起疑惑,以乱真心,或是或非,或善或恶,辗转缠结,而生烦恼,故名疑烦恼。

  6、不正见烦恼:谓因前疑心不了,所见不正,以不正故,遂起邪见,含藏结缚,而生烦恼,故名不正见烦恼。(出《瑜伽师地论》)

  不正见者即邪见,邪见者谓邪心取理,颠倒妄见,不信因果,断诸善根,作阐提行(外道),是名邪见。邪见分四:1、身见:谓于五蕴中妄记有身,强立主宰,恒起我见,执我我所(执一蕴为我,余四蕴为我所),是名身见。2、边见:谓计我身,或断或常,执断非常,执常非断,但执一边,是名边见。3、戒取见:谓于非戒之中,谬以为戒,强执胜妙,希取进行,是名戒取见。4、见取:谓于非真妙法中,谬计涅槃,心生取着,妄记所得为胜,是名见取。(出《涅槃经》)合之则为六根本烦恼,加四见,开之则为十根本烦恼,实则开合不同。

  [26] 二十种随烦恼:谓亲近随顺根本烦恼,使诸昏沉烦恼乱心神所生之法,随逐众生,造无量业,故名随烦恼。

  1、忿随烦恼:暴怒之心名忿。谓对现前一切违情之境,即发暴怒,恼乱其心,是名忿随烦恼。

  2、恨随烦恼:恨即怨恨。谓由忿怒不舍,结诸怨恨,恼乱其心,是名恨随烦恼。

  3、覆随烦恼:覆即隐覆。谓自作罪恶,不能忏悔,故意隐覆,惟恐人知,恼乱其心,是名覆随烦恼。

  4、恼随烦恼:恼即热恼。谓外遇违情之境,热恼于心,不自安稳,是名恼随烦恼。

  5、嫉随烦恼:嫉即嫉妒。谓持心不平,常怀嫉妒,恼乱于心,是名嫉随烦恼。

  6、悭随烦恼:吝惜曰悭。谓于一切财法,贪求积蓄,不能惠施,恒恐散失,恼乱于心,是名悭随烦恼。

  7、诳随烦恼:诡诈不实曰诳。谓与世交接,语言虚诳,巧虑多谋,心不自安,而生恼乱,是名诳随烦恼。

  8、谄随烦恼:谓谄佞阿谀,媚悦人意,心烦愧赧,而不自安,是名谄随烦恼。

  9、害随烦恼:谓含恨蓄怨,常欲损害于人,求快已意,恒恐不遂,恼乱其心,是名害随烦恼。

  10、憍随烦恼:矜已傲他曰,谓心不谦下,常欲胜人,傲彼有德,恼乱其心,是名憍随烦恼。

  11、无惭随烦恼:谓屏处为非,不知惭天以自悔改,恼乱其心,是名无惭随烦恼。

  12、无愧随烦恼:谓阴为不善,不知愧人以自悔改,恼乱其心,是名无愧随烦恼。

  13、掉举随烦恼:谓外境纷扰,身心动摇,不能摄伏,因而恼乱,是名掉举随烦恼。

  14、昏沉随烦恼:谓心神昏暗沉迷,而于诸法,无所明了,恼乱其心,是名昏沉随烦恼。

  15、不信随烦恼:谓邪见多疑,于诸正法不生信心,因而恼乱,是名不信随烦恼。

  16、懈怠随烦恼:谓身心懒惰,于诸道业不能精进修习,因而恼乱,是名懈怠随烦恼。

  17、放逸随烦恼:谓纵恣自逸,耽着欲境,不见检束,因而恼乱,是名放逸随烦恼。

  18、失念随烦恼:谓心逐邪妄,正念遗失,遂致沦堕,恼乱其心,是名失念随烦恼。

  19、散乱随烦恼:心常放逸,名曰散乱。谓着诸缘境,令心流逸,恒不寂静,因而恼乱,是名散乱随烦恼。

  20、不正知随烦恼:即于法邪解,远离正知,背觉合尘,以妄为真,恼乱其心,是名不正知随烦恼。(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27] “初静虑一切”者,谓依初静虑具足三十七支,故言一切。“未至除喜根”者,谓依未至地定,唯有三十六支,以除喜根一故,因近分地励力转故,于下地法犹有疑虑,故无有喜觉支。“二静虑除寻”者,依第二静虑,亦有三十六,谓彼除寻,故无有正思惟支。“三四中除二”,三四者为第三及第四静虑,中谓中间禅,此三四静虑中各有三十五支,谓除前喜及寻支。“前三无色地,除戒前二种”者,谓除正语、正业、正命戒三支。前二种者,谓前三无色除戒三支,并除前前二喜寻二支,总除五支,故三无色各有三十二支。“于欲界有顶,除觉及道”者,谓欲界有顶除觉及道支,因欲界有顶无有无漏,故除七觉支及八圣道支,即有其余二十二支。

  [28] 名虽三十七,论其实体唯十:一慧二勤三定四信五念六喜七舍八轻安九戒十寻。此三十七品中,(一)且慧摄八:谓四念住、慧根、慧力、择法觉支、正见,此八以慧为体;(二)勤亦摄八:谓四正断、精进根、精进力、精进觉支、正精进,此八以勤为体;(三)定亦摄八:谓四神足、定根、定力、定觉支、正定,此八以定为体;(四)信但摄二:谓信根、信力,此二以信为体;(五)念唯摄四:谓念根、念力、念觉支、正念,此四以念为体;(六)喜唯摄一:谓喜觉支,以喜为体;(七)舍亦摄一:谓舍觉支,行舍为体。此言舍者,非是舍受,是大善地法中之行舍名舍;(八)轻安摄一:谓轻安觉支,以轻安为体;(九)戒但摄三:谓正语、正业、正命,此三以戒为体;(十)寻唯摄一:谓正思惟,以寻为体。总上所说,慧、勤、定三,各摄八种,即有三八二十四种。信摄二,足前成二十六,念摄四,足前成三十。喜摄一,舍摄一,轻安摄一,戒摄三,此七足前成三十七。

  [29] 四念住等三随增上义说为慧勤定,若论实体,三位 摄诸加行善,谓念住等相应俱有五蕴,即名加行善。于四念住位慧为增上,于正断位勤为增上,于神足位定为增上。问:何缘于慧立念住名?答:萨婆多释,慧由念力持令住故。依论主解,理实由慧令念住境,如实见者能明记故。问:何缘于勤名为正断?答:于正修习勤断二恶,勤修二善,由此勤力能断懈怠故,或名正胜于正持,策身语意中,此最胜故。问:何缘于定立神足名?答:神谓神变,诸灵妙德所依止故。足即是定,神所依止,神依定发,定为神足,故名定足。

  [30] 经说觉分有三十七,四念住者,谓身受心法。四正断者,谓勤断二恶,勤修二善。四神足者,谓欲勤心观。五根五力者,谓信进念定慧。七觉支者:一择法觉支、二精进觉支、三喜觉支、四轻安觉支、五念觉支、六定觉支、七行舍觉支。八正道者:一正精进、二正念、三正定、四正见、五正思惟、六正语、七正业、八正命,是名三十七菩提分法。菩提者此云名觉,无明睡眠皆永断故,以尽无生智为此觉体。此三十七法,顺趣菩提,故名菩提分法。

  [31] 一切心所有法,依大乘有五十一法,此分六科:1、遍行法有五:触、受、想、思、作意。此五法,起则同起,故云遍行。2、别境法有五:欲、胜解、念、定、慧。此五法,起时各起,故云别境。3、善法有十一: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此十一种法,皆是善法,故名为善。4、烦恼法有六:贪、瞋、痴、慢、疑、恶见。此六种法,能恼乱众生,故总云烦恼。5、随烦恼法有二十: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骄、无惭、无愧、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此二十法,随逐前六根本烦恼而生,故云随烦恼。6、不定法有四:恶作(悔)、睡眠、寻、伺。此四法,于善恶无记三性,不定而起,故云不定。

  依小乘《俱舍论》,心所有法,有四十六种。

  不相应行法和无为法:

  小乘不相应行法有十四:得、非得、众同分、无想异熟、无想定、灭尽定、命根、生、住、异、灭、名身、句身、文身。小乘无为法有三:一择灭无为:择即拣择,灭即断灭,即以智灭惑,所显真理,理无作为。二非择灭无为:谓不假智力断灭诸惑,性本清净,无所作为。三虚空无为:真空之理离诸障碍,犹如虚空,无所作为。此之三法,是出世间法,故名无为。

  大乘不相应行法有二十四: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时、方、数、和合性、不和合性。此二十种不相应行法,有名无体,不与色法心法及心所法相应,故云不相应行法。无为法有六: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无为,即第四禅天,得不动地;五受想灭无为:受想心灭,所显真理,六真如无为,真如之理,无所作为。此之六法,是出世间法,故名无为。

  [32] 论释曰:“菩萨四念处有十四种胜修。一依止胜修;二对治胜修;三入谛胜修;四缘缘胜修;五作意胜修;六至得胜修;七随顺胜修;八随转胜修;九觉境胜修;十受生胜修;十一限极胜修;十二最上胜修;十三长时胜修;十四后证胜修。1、依止胜修者:谓依大乘经起闻思修慧为自体故。2、对治胜修者:谓能对治不净苦无常无我法想四倒,由入身等法无我故。3、入谛胜修者:谓如其次第入苦集灭道谛故,自入他入,如《中边分别论》说。4、缘缘胜修者:谓缘一切众生身等为境界故。5、作意胜修者:谓等身不可得故。6、至得胜修者:谓身等不离不合故。7、随顺胜修者:谓得诸障对治能对治彼障故。8、随转胜修者:谓凡夫二乘所修念处亦摄随顺转为教授故。9、觉境胜修者:谓知身如幻色相似故,知受如梦皆邪觉故,知心如空自性净故,知法如客,客谓缠垢,譬如虚空有烟云尘雾故。10、受生胜修者:谓故意受生成就转轮王等最胜,身受心法亦不染故。11、限极胜修者:谓修下品念处亦过余人修最上品,自性利故。12、最上胜修者:谓能不作功用总别修习四念处故。13、长时胜修者:谓修至无余涅槃亦无尽故。14、后证胜修者:谓十地及佛地中皆可得故。”

  [33] “空谓空非我”者,是说空三摩地即空解脱门。谓苦谛四相中的空与无我二行相相应的定。由观诸法为因缘所生、无我无我所有、空此我及我所二者,即名空三摩地。

  “无相谓灭四”者,是说无相三摩地,谓缘灭地之灭静妙离四种行相相应的定,故名无相的定,由缘无相得无相名。言十相者,谓涅槃离色声香味触五法,男女二相,及有为法的生、异、灭三相(除住相)之十相,故名为无相三摩地。

  “无愿谓余十”者,是说与苦谛四相中的苦与无常二行相,集谛之因集生缘四行相,道谛这道如行出四行相相应的定,即名无愿三摩地。因为苦谛之苦、无常;集谛是可厌恶故;道谛如船筏,必应舍故,故缘彼谛得无愿名,由不愿乐故,即名无愿三摩地。

  “此通净无漏”者,谓以上等持,各通二种,二谓净及无漏,世间出世间的等持所别故。

  “无漏三脱门”者,唯是无漏者,故名三解脱门。能与解脱涅槃为入门故,即是趣入涅槃之门。

  三解脱门:又名三三摩地、三定、三等持,此通有漏无漏,世出世间等持,无漏定者谓三解脱门。

  [34] “身那罗延力”者,谓佛生身力等,那罗延此云人种神。“或节节皆然”者,“或”言表有余师说,佛身支节一一皆具那罗延力。大德法救说,诸如来身力无边,犹如心力大觉独觉及转轮王支节相连,其有差别者,谓诸佛世尊,似龙盘结,独觉似钩鏁,轮王似相钩,故三相望力有胜劣。“象等七十增”者,说明那罗延力之量,象等七力十十倍增,一十凡象力,当一香象力,二十香象力,当一摩诃诺健那力(此云大露形神),三十摩诃诺健那力,当一钵罗赛建提力(此云胜蕴神),四十钵罗赛建提力,当一伐浪伽力(此云妙支神),五十伐浪伽力,当一遮努罗力(此云执持 神),六十遮努罗力,当一那罗延力,故象力等七十十倍增,即名那罗延力。

  [35] 云何五盖:盖即盖覆之义,谓诸众生由此贪等五盖,盖覆心识,而于正道不能明了,沉滞三界,不能出离。(一)贪欲盖:贪欲者,引取无厌曰贪。希须乐慕为欲。谓诸众生贪爱世间男女色声香味触法及财宝等物,无有餍足,以此贪欲,盖覆心识,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沉滞三界,不得出离,故名盖也。(二)瞋恚盖:瞋恚者,即忿怒之心,谓诸众生或于违情境上,或追忆他人恼我及恼我亲而生忿怒,此为恚盖,盖覆心识,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沉滞三界,不得出离,故名为盖。(三)睡眠盖:睡眠者,意识昏熟曰睡;五情(五根)暗冥曰眠,谓诸众生以此睡眠,盖覆心识,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沉滞三界,无有出期,故名盖也。(四)掉悔盖:掉悔者,掉动也。身无故游行谓掉,掉已思惟,心中忧恼为悔,谓诸众生以此掉悔,盖覆心识,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沉滞三界,无有出期,故名为盖。(五)疑盖:疑者,犹豫不决之义,即痴烦恼也。谓诸众生无明暗钝,不别真伪,犹豫之心,常无决断,以此痴惑,盖覆心识,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沉滞三界,无有出期,故名为盖。(出《法界次第》)

  [36] 随眠者:谓烦恼妄惑依附不舍曰“随”,眼耳鼻舌身五情暗冥曰“眠”,以无明种子潜伏于心识,而能生一切烦恼结业,故名随眠。此说七随眠:一、贪随眠:贪者引取无厌,谓此贪欲之惑,潜伏心识,随附不舍而为种子,能生一切贪染之欲,故名贪随眠。二、瞋随眠:瞋者忿怒不息,谓此瞋恚之惑,潜伏心识,随附不舍而为种子,能生一切粗重忿怒,故名。三、爱随眠:爱者于顺情境上爱幕不舍,谓此爱惑种子,潜伏心识,随附不舍,能生三界粗重爱欲,故名。四、慢随眠:慢者恃已凌他,谓慢惑种子,潜伏心识,随附不舍,能生种种粗重憍慢,故名。五、无明随眠:无明者,无所明了,谓此无明种子,潜伏心识,随附不舍,能生种种粗重烦恼,故名。六、见随眠:见者谓分别执取,由此分别妄惑种子,潜伏心识,随附不舍,能生三界种种妄见,故名。七、疑随眠:疑者犹豫不决,谓此疑惑种子,潜伏心识,随附不舍,能生三界粗重疑惑,故名疑随眠。

  见《俱舍论》分别随眠品。此品广说六随眠,七随眠,十随眠,九十八随眠。

  [37] 十二种杜多功德:一、常乞食;二、一坐食;三、一受食。此三食对治饮食贪;四、住阿兰若;五、树下坐;六、露地坐;七、冢间坐。此四对治处所贪;八、常三衣;九、毳毛衣;十、粪扫衣。此三对治衣服贪;十一、常端坐;十二、随宜坐,此二对治卧具贪。《现观庄严论》说为四地菩萨修治。

  十二头陀经:一住阿兰若;二常行乞食;三次第乞食;四一食;五节量食;六过中不饮浆;七着弊衲衣;八但三衣;九冢间坐;十树下坐;十一露地坐;十二但坐不卧。

  梵语头陀,华言抖擞,谓抖擞烦恼之尘垢。比丘当离愦闹,不乐饰好,心绝贪求,无诸骄慢,清净自信。以求无上正真之道,故有十二种之行焉。

  [38] 释曰:“了自境增上”者,谓六识身能了境故,眼等六根能发六识,于了自境有增上用,故眼等六总立为根。“从身立二根”者,女男二根于女男性中有增上故,女性形类,音声作业,志乐差别,名为女性。作业者缝衣等也,志乐者乐脂粉也。男身形类,音声作业,志乐差别,名为男性。作业者书写等业也,志乐者乐弓马也。二性差别,由男女根故说女男根于二性增上。“于同住杂染,清净增上故”者,谓取下二句,释此二句。应知命根于众同分住有增上用,应知五受于杂染法有增上用,故经云:“于乐受贪随增,于苦受瞋随增,于舍受痴随增。”应知信等于清净法有增上用,由信等五分,于暖顶位,伏诸烦恼,引圣道故。言“应知”者,谓劝许一一各能为根。三无漏根于得后后道,涅槃等有增上用者。言“亦尔”者,类显一一各能为根,谓未知当知根于得已知根道有增上用,未知根是见道,已知根是修道,由见道引修道,故于已知根增上也。已知根于得具知根道有增上用,谓已知根是修道具知根是无学道,谓从修道引无学道,故已知根于具知根有增上用也。具知根于得涅槃有增上用,由具知根心得解脱,心若解脱,方证涅槃,故于涅槃有增上用。故《论》云:“非心未解脱,能得涅槃故。”颂曰:“后后”者,谓已知根是未知根后,具知根是已知根后,故言“后后”等,有说:未知当知根,于见所断烦恼灭中有增上用,已知根于修所断烦恼灭中有增上用,具知根于现法乐住有增上用,由此具知根,能领受解脱身中喜乐事业故。

  [39] 此颂约流转还灭,立二十二根。言“流转”者以识为体,于生死中流转故。流转有四:1、流转所依: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2、流转生:谓由女男根,从彼女男根生故;3、流转住:谓由命根,依彼住故;4、流转受用:谓由苦乐喜爱舍五受根,能领纳故。约此四义立前十四根。

  言“还灭”者:谓生死止息,名为还灭。取涅槃得,为还灭体,还灭位中,同前四义,立后八根。1、还灭所依:谓信进念定慧五根,是一切善法生之本故;2、还灭生:由未知当知根,正定聚中此初生故;3、还灭得住:由已知根令涅槃得相续起故;4、还灭得受用:由具知根受用现法乐住故。又《论》结云:“根量由此,无减无增,即由此缘,经立次第。”是说二十二根,更不可增减,其数决定。

  [40] “正死灭诸根”者,皆并言以下三句。“无色三色八”者,谓无色界中,将命终位,灭根有三,即命意舍三根。色界命终灭根有八,谓命意舍及眼等五根。《论》云:“一切化生,必具诸根而生死故。”“欲顿十九八”者,谓欲界顿死十九八根,于最后灭。灭十根者,谓二形人,顿死终时,眼等五根及女男命意舍于最后灭。灭九根者,谓一形者顿死于前十中,除女男随一。灭八根者,谓无形人,顿死于前十根除女男二根,以无形故。“渐四善增五”者,渐谓渐死,欲界渐死,将命终时,唯灭四根,谓身命意舍。“善增五”者,善谓善心,于善心死更增五根,谓信等五根。前说顿渐死灭三根等,是依染污无记心命终者说。若善心死,于前诸位更增信等,故前三根增至八根。前灭八根增至十三,前灭九根加至十四,前灭十根增至十五。渐死四根增至九根,谓三界善心死,皆有信等五根。

  [41] 四种道理:即世间事物所有四种如实情况。一、观待道理:依靠原因始生结果的道理,如苗芽观待种子而后生,十二因缘的行支观待无明支而后生起的道理。二、作用道理:不同诸法各别作用,如青稞种子只生青稞不生其它麦豆类。三、证成道理:或正量道理。量知实际无有错乱的正理。此分现量、比量、圣教量三者。四、法尔道理:如水流湿,如火向上,世间共知的自然法则。

  [42] 六十四能:《大智度论》卷二四:“四韦陀经中治病法,斗战法,星宿法,祠天法,歌舞法,论议难闻法,是等六十四世间技艺,净饭王子广学多闻,若知此事不足为难。”六十四书、六十四能,见《佛本行集经》卷十一。

  十八明处:见《百论疏》

  [43] 就所取与能取分别:一百零八。

  所取分别:转趣分别有九

  退还分别有九

  能取分别:实执分别有九

  假执分别有九

  以三界分,共有一百零八。

  [44] 见修所断一百零八烦恼:见所断八十八使者,谓于四谛下,苦谛下有十烦恼,集谛下有七,灭谛下有七,道谛下有八。此属欲界总有三十二。就色无色界所断,苦谛下有九,集谛下有六,灭谛下有六,道谛下有七烦恼,总上二界除瞋,各有二十八,总为八十八使。修所断有十,即:欲界有贪瞋痴慢,色无色界各有贪痴慢,即成十烦恼,总上有九十八。再加以:无惭、无愧、昏沉、恶作、恼、嫉、掉举、睡眠、忿和覆十缠,合为一百零八烦恼。(见上册77页)

  [45] “明所治无明”者,是说明有实体,谓此无明不了知四谛,由明所对治,名曰无明。与明相违,方名无明,非是离明之外,皆有无明,亦非明无之处即名无明。“如非亲实等”者,是举喻成立,如诸亲友所对怨敌,亲友相违,即名非亲友。非异亲友者,谓说怨家名非亲友,非异亲友外皆名亲友。此喻无明有体。非实者,谓谛语名实,此所对治虚诳言语,名为非实,非异于实皆名非实,亦非实无名为非实。“等”者等取非法、非义、非事,此不善法,名为非法。不善又名为非义,不善事名为非事,此与善法等相违,名为非法等。论中所说,如是无明,别有实体,是明所治,非异非无。解云:非异者,谓非是异明之外,总是无明。非无者,非是明无处,名为无明。如《契经》说:“无明缘行”,故知有体,此则略证。

  下一颂的初句,是引证下三句破异说:“说为缠等故”者,说谓经说,结是九结(爱、恚、慢、无明、见、取、疑、嫉和悭结九种)。“等”者,谓等取三结(身见、戒取和疑结)。结即系缚之义,谓诸众生,因此妄惑,造诸恶业,而为众苦系缚,流转三界,不能出离,故名为结。及等取三漏(欲漏、有漏、无明漏。欲色无色界见思惑),十随眠(欲界有四:贪瞋痴慢,色无色界各三,贪痴慢),及四瀑流(见、欲、有和无明流),为三界的见思惑。经说结等,皆有无明,岂无实体,说为结等。“非恶慧见故”者,是有余师说,无明以恶慧为体,如是恶慧,应名无明。论主为破此故言:“非恶慧见故”。谓染污慧名恶慧,于中有见,非故无明,如身见等是恶见慧,慧既有见,宁是无明。“与见相应故”者,是破彼转救,谓有余师言,若尔,非见恶慧应许是无明,如贪等相应慧,是非见恶慧,既非是见应是无明,为破此救,故言“与见相应故”,谓此无明与见相应,故知无明不可是慧,无明若是慧,岂有二慧共相应耶?既许无明与见相应,故知无明不是慧。“说能染慧故”者,谓引教所证,如《契经》言:“贪欲染心令不解脱,无明染慧令不清净。”此经既说无明染慧,故知慧体不是无明,无明若是慧,岂可慧体还能染慧,然无明体,谓不了知四谛三宝善恶业果,即是了知所治别法。大德法救说,无明体是诸有情恃我类性。解云:无明恃我而起,即我慢之类也。

  [46] 萨迦耶见:即身见,谓于五蕴法上,妄生执取,计我我所,故名。又谓缘五取蕴,执我我所之染污慧。

  [47] 三唯道者,十业中贪瞋痴三业唯道,是业之道故立道名。七业者谓十业中身语七业亦是道故,谓身语亦业之道,以思所游故。

  [48] 六十二种见:大小乘经及各家解有所不同,此依《大般涅槃经》所说六十二见。六十二见者,谓外道之人,于色受想行识五阴法中,每一蕴(阴)起四种见,则成二十见。约过去未来现在论之,成六十见。此六十见,以断常二见而为根本,则总成六十二见。四种见者,谓于五阴中,如计色大我小,我在色中,为一见;我即神我,谓神识也。又计我大色小,色在我中,为二见;又计离色是我,为三见;又计即色是我,为四见。色阴既尔,受想行识亦然。

  [49] “一业引一生”者,谓释引业,旧云:总报业。依萨婆多宗所许,但由一业唯引一生,若许一业能引多生,时分定业应成杂乱。若此一生多业所引,应众同分、分分差别,以业果别故(分分差别者,谓数死数生),故知一业唯引一生。“多业能圆满”者,旧云:别报业。谓一生身圆满庄严,许由多业,譬如画师先以一色图其形状,后填众彩。一色图形喻一引业,后填众彩喻满业多。是故虽有同禀人身,而于其中有具支体色力庄严,或有缺减。

  [50] 三界九地者,谓欲界五趣杂居一地。地有载持之义,众生依之而住。一、五趣杂居地者,谓欲界六天、人、饿鬼、畜生和地狱。修罗通趣,故但言五趣。杂居谓五趣众生虽果报苦乐不同,但总居于欲界。二、初禅。三、二禅。四、三禅。五、四禅天,为色界四地。无色界四空天为四地,即三界九地。三界九地有八十一品烦恼(思惑)。欲界有贪瞋痴慢四惑而分上上等九品。色界无色界亦各有九品,有贪痴慢。九地各有九品思惑,共八十一品。

  [51] 十二事业:十二宏化、十二相成道:1兜率降生;2入住母胎;3圆满诞生;4少年嬉戏;5受用妃眷;6从家出家;7行难苦行;8趋金刚座;9调伏魔军;10成等正觉;11转妙*轮;12入大涅槃。

  [52] 五支梵音: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彻;四者其音声满;五者周遍远闻。广说佛有八十种梵音。

  [53] “四摄事”者,或言四摄法,谓菩萨欲导化众生,必须以此四法摄受,使其依附,然后导以大乘正道。如《维摩经》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四摄法者,谓布施、爱语、利行和同事。一、布施摄者,谓菩萨以财法二种布施摄受众生,若众生乐财,即以财施摄受,若众生乐法,即以法施摄之。众生即蒙二施利益,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布施摄。二、爱语摄者,谓菩萨随顺众生根性,善言慰谕,则一切众生乐闻善言,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爱语摄。三、利行摄者,谓菩萨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一切众生,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利行摄。四、同事摄者,谓菩萨以法眼明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即分形示现,同其所作,使其各霑利益,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其真理,故名同事摄。详如《庄严经论》所说。

转自五明学佛网 http://wuming.xuefo.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