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观法师:成佛之道 14 大乘不共法 虚妄唯识系(补充资料)

厚观法师:成佛之道 14 大乘不共法 虚妄唯识系(补充资料)

 

  《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

  虚妄唯识系(补充资料)释净照.2003/9/14

  p.382《辩中边论颂》〈辨相品第1〉(大正31,477c17-18)《辩中边论》卷上(大正31,464c27-465a2)颂曰:唯所执依他,及圆成实性。境故分别故,及二空故说。

  论曰:依止虚妄分别境故,说有遍计所执自性。依止虚妄分别性故,说有依他起自性。依止所取能取空故,说有圆成实自性。

  解:虚妄分别与三相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颂是解释虚妄分别和三相的关系。

  「依止虚妄分别境故,说有遍计所执自性。」妄识以虚妄分别为性,本身是依他起性,妄识所显现的境相,凡夫总是执着这虚妄的境相为实我,执着为实法,就说有遍计所执自性。遍计是周遍计度,例如凡夫对于无实体之存在,虚妄周遍计度有「实我」、「实法」的存在。所执的种种「实我」、「实法」,总名遍计所执自性。这只是心识虚妄分别的假法,绝非离识而有实体存在,但凡夫误认心外有实体存在。

  「依止虚妄分别性故,说有依他起自性。」从缘起事相上说,以虚妄分别为性的妄识,是依他起性。 「依止所取能取空故,说有圆成实自性。」从灭除能取和所取的实执,证入平等空性,说有圆成实自性。它是观照依他起自性的二空智所显的圆满(遍满一切法)、成就(不生不灭)的诸法实性(体性真实)。是依他起自性的真实之体(真如),并非离依他起自性而别有圆成实自性。

  总而言之,三性都没有离开虚妄分别。遍计所执自性是虚妄分别的虚妄境相,依他起自性是虚妄分别本身,圆成实自性是透过真实观照虚妄分别所显现的实性,

  也就是空性。

  p.382 《辩中边论颂》〈辨相品第1〉,大正31,477c19-22

  《辩中边论》卷上(大正31,465a2-15)

  已显虚妄分别摄相,当说即于虚妄分别,入无相方便相。颂曰:依识有所得,境无所得生。依境无所得,识无所得生。

  论曰:依止唯识有所得故,先有于境无所得生。复依于境无所得故,后有于识无所得生。由是方便,得入所取、能取无相。

  复次,颂曰:由识有得性,亦成无所得。故知二有得,无得性平等。

  论曰:唯识生时现似种种虚妄境故,名有所得。以所得境无实性故,能得实性亦不得成。由能得识无所得故,所取、能取二有所得,平等俱成无所得性。

  解:这两颂是讲入无相的方便。无相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空相,是诸法实相,实相无相,涅槃无相,真如无相,空性无相。入无相方便的「方便」就是方法、途径,所以即是说明如何通过观照唯识相而证入空性?要通过什么方式才能证入唯识实性? 「颂曰:依识有所得,境无所得生。依境无所得,识无所得生。」

  「论曰:依止唯识有所得故,先有于境无所得生。」 要想契入无相的真理,首先要了知「识有境无」。在一般人的认识中,所看到的亲友、房子、桌子、山川、草木等,都认为它是客观的存在,是实有的,并且加主观的评价判断,这个好,那个不好,这个我喜欢,那个我讨厌。这种妄执,就叫作遍计所执。唯识家所要否定的就是这种遍计所执的妄执。唯识学所讲的「心有境无」,所谓「境无」,就是主观认识的妄境是没有的,但主观认识的妄识是依他起,相对于境界来讲是有的。「有所得、有得」就是有,「无所得、无得」就是无,修唯识观,应先了知识是有,境是无。

  「复依于境无所得故,后有于识无所得生。」 当认识的境是没有的时候,妄识在这个时候也会随着没有,因为心境是彼此相待的。入无相方便,主要还是从修唯识观的意义上来说,当了知境是空,妾识也就空,般若智慧自然显现,而证入无相空性。这个道理如果借助于修行的过程来解释,就比较容易理解。比如说,初学者在静坐的时候,会有很多影相出现。这些影像出现频率最高的,一般是最在乎的境界和最执着的东西。例如,今天莫明其妙地被老板在大众场合羞辱一番,静坐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这种场面的影像。因为对境界的执着,导致妄识绵绵不断,一念接一念的生起。静坐时,身虽不动,但心一直在想:老板真可恶,一点都不顾及我的面子。我一定要找机会给他好看……。妄识的相续是因为妄境,因为妄境,所以引起你的妄识。反过来说,心中没有什么好执着、好在乎的境界,打坐的时候,会不会引起很多妄想呢?妄想肯定会少很多,没什么好想,心自然也就平静下来了,能专注在正确的止观上。

  「由识有得性,亦成无所得。故知二有得,无得性平等。」 妄识对妄执之境来说,它是依他起性,是有的。如果从更究竟意义上看,妄识的有也不是真实的有,也不是固定的有,「识的有」往往跟「境的有」彼此相待。譬如常说的「心随境转」,「心生则种种法生」等,不妨反过来说「法生则种种心生」,因为与种种外境现象接触,心才会想很多。如果减少与外境的接触,那就没有什么好想的,心自然比较容易平静下来。所以,当我们了知境是空,其实当下就能了知心也是空,因此说「由识有得性,亦成无所得」。

  「故知二有得,无得性平等。」 心和境在一般人的认识上,都认为是有。但是,真正要契入实相、契入空性的境界的时候,心也好,境也好,都是没有的。所以《心经》里有一句话:「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说明这个道理。妄境观空了,妄心也就不生、无所得空,心境皆空,了不可得。在妄心妄境都息灭的情况下,般若智慧才会显现。般若智慧显现,当下就能契入平等空性,证得诸法实相。

  「论曰:唯识生时现似种种虚妄境故,名有所得。」 妄识生起的时候,显现出类似真实外境的各种各样的虚妄境相,依凡夫而言,妄识和虚妄境相,都名为「有所得」。 「以所得境无实性故,能得实性亦不得成。」修唯识观时,就能了知所观的虚妄境相是假有,没有实性,如幻如化。进一步也能了知能观的妄识,它的实性也不可得。也就是说,所分别境的实性是没有,能分别识的实性也是没有,境空心也空。 「由能得识无所得故,所取、能取二有所得,平等俱成无所得性。」进一步说,能得的识是没有,所得的境也是没有,境空心空。能取的妄识,和所取的妄境,凡夫虽然认为实有,但证入空性时,妄识和妄境都会息灭,而通达平等无所得空性。

  入无相方便的道理,正如印顺导师在《摄大乘论讲记》中所说(p.20-21):「修唯识观有两个阶段:一、以唯识观,观一切法皆不可得,虚妄分别识为一切法的自性,这是第一阶段所观的唯识观,也叫方便唯识观。二、进一步的观察,不但境不可得,就是这虚妄分别识也不可得,如是心境俱泯,悟入平等法性,或法性心,或圆成实性;到此地步,才是真正悟入唯识性,也叫真实唯识观。」

----------------------------------------------------------------------------------------------------------------

更多厚观法师佛学内容

----------------------------------------------------------------------------------------------------------------

转自五明学佛网 http://wuming.xuefo.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