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净土法门法师佛教教育思想初探


发布人:站主【主站留言】    日期:2014/9/3 20:55:14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正法护持     

 
 
     

净土法门法师佛教教育思想初探
  张有恒
  记得约在1991年的时候,第一次在台南净宗学会听到净土法门法师(以下简称“法师”)在讲席当中提到:民国初年,欧阳竟无大师所说:“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并且说明佛教是一种教育。当时觉得非常惊讶,因为过去的印象,一直觉得佛教是“宗教”的一种,后来经过几年的了解与研究,才真正体会佛教的确是一种对宇宙人生智慧的“教育”。很多人把佛菩萨当“神明”来膜拜,甚至“神佛”不分,或认为“佛教”是迷信、消极和逃避现实,都是没有认清楚佛教。下面仅就佛教教学的目标、工具、科目、方法及佛法的实践,提出个人对净土法门法师佛教教育理念的粗浅看法。
  一、佛教教学的目标
  法师对“佛教”的定义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所谓“九法界”是包括六道——天、人、阿修罗(三善道)及地狱、恶鬼、畜生(三恶道)的众生,以及三乘(声闻、缘觉、菩萨)等,他们都是佛陀所“教育”的对象;此外,佛亦发愿生生世世要教化我们,使我们能够转凡成圣,化恶成善,所谓“佛氏门中,不舍一人”。由此可知,佛教的教育乃是超越空间与时间的,不局限于地球,亦不仅限于一世。所以,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自称为“弟子”;佛陀与我们是“师生”关系,而非其他宗教的“父子”关系;“菩萨”则是我们的学长,也是我们学习的对象。至于佛教教育的学位,博士学位是“佛”;硕士学位是“菩萨”;学士学位则是“阿罗汉”。
  总之,佛教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在教导众生获得在实际生活如何待人、处事、接物的智慧,是在变化众生气质,使众生得到幸福美满的教育。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为华语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以现代的话来说,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因此,释迦牟尼四十九年讲经说法,他的志愿就是要我们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帮助我们去除妄想、执着、分别,使我们的烦恼减少,并且活得自在、幸福、美满,进一步恢复自己本具的智慧、神通、德能与才艺。如此而已,并无任何迷信的色彩。
  二、佛教教学的工具
  法师常举例说明佛教的教学经常是蕴含在佛教的各项艺术中,即佛教的教具包括经典、音乐、雕塑、佛像、建筑、供具及其他种种,希望透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能学习佛法。但是很多人虽然信佛,却不了解其教育意涵,而使各项完善的佛教艺术或教学工具无法发挥其教育功能。
  举例来说,中国人讲孝道,供奉祖先;佛教讲师道,供佛像,是要我们看到祖先的神位、佛菩萨的塑像,就想到孝敬,见贤思齐。佛前供一杯水,是要看到这杯水,就想到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清净、平等;佛前供花,代表修“善因”、修“六度万行”;供果是教我们看到水果时,就能想起佛的四种果德:“常、乐、我、净”;“灯”代表智慧、光明;“香”代表戒定真香,没有一样不是教学工具(表法、,时时刻刻在提醒和教育我们,要学习佛菩萨的慈悲与智慧。
  三、佛教教学的科目
  法师常教导我们:在佛教教育制度中“佛菩萨”不是神明,而是我们修学的榜样。供养菩萨的意义,是提醒自己要能够见贤思齐,而不是把菩萨当神明看待,或祈求菩萨保佑。法师告诉我们中国有五大菩萨,代表佛法五大修学的科目,与人生关系至为密切。分述如下:
  (一)初入门:以“弥勒菩萨”为代表
  “弥勒菩萨”的塑像是中国传统寺庙一入山门,第一眼见到的菩萨,代表初学佛的资格与条件。笑囗常开、大肚能容的弥勒菩萨要教我们的就是“放下欲望,知足常乐”,并且学习大地,“厚德载物,雅量容人”的功夫。
  (二)孝敬门:以“地藏菩萨”为代表
  《地藏菩萨本愿经》 是佛门的孝经,内容是释迦牟尼佛讲述地藏菩萨以孝敬为根本所发的弘愿。中国有句话“百善孝为先”,法师经常开示我们:唯有孝敬才能开发我们自性无尽的宝藏。“净业三福”亦将“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列为第一,因为“孝顺父母,尊敬师长”乃是做人的大根大本,也是人之善良本性的流露。孝敬做到究竟圆满,是超越时空,无始无终,是尽虚空遍法界,只有诸佛如来才可达到的境界,我们若能以“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的心,来看待每一位众生,并将教敬做到究竟圆满,就是成佛了。
  (三)慈悲门:以“观音菩萨”代表
  “慈是予乐,悲是拔苦”,慈悲就是要为别人带来快乐,解决众生的烦恼痛苦,菩萨教化众生是完全出自内心的爱护,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我们若能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并且了解所有众生与自己是一体,进一步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了。
  (四)智慧门:以“文殊菩萨”为代表
  有了慈悲而没有智慧,往往会流于溺爱与感情用事,这种教育并不圆满,所以“文殊菩萨”所代表的教学科目,就是教导我们日常生活的智慧,使我们了解:“心随境转则苦,境随心转则乐”,要做到“境智相应”;去除妄想、执著、分别之心,达到“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的境界,虽面对宇宙万象,心却是如如不动的。培养“不是别人使我们烦恼痛苦,而是自己的修养不够”、“改变不了别人,就从改变自己做起”的生活信念,凡事学习看顺眼,不与人计较、起冲突或结恶缘,不让嗔念起现行,破坏自己的功德。更进一步让自己精进,学习以较高或较广的观点处理事情,也就是破除“我执”,当执着一分一分减少,快乐自在就会一分一分增加。
  (五)实践门:以“普贤菩萨”为代表
  “普贤法门”是代表实践圆满的法门,《华严经》 说:不修普贤行,不能圆成佛道。法师常强调“说一丈,不如行一尺”、“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亦即“实践”才是成就究竟圆满智慧的法门,也就是将孝敬、慈悲、智慧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从早到晚,对人、对事、对物,都能够依照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的精神去实践。
  四、佛教教学的方法:“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对于佛教教学的方法,法师常教导我们:佛法与世间法的教学不同,世间人作学问要像金字塔,是由博而精;佛法则不然,佛法像种树一样,先有根,有本,然后慢慢再长成枝叶花果。净土法门法师曾说:“佛教就像球一样,球面上无量的点,就好像法门无量之多。佛法教你求圆心。任何一点,只要直修都能达到圆心,不必找第二点、第三点”。佛法所求的是真心,心性明白了,全体都得到了,所谓“一经通,一切经通”,其秘诀就是“专”,并且要持之以恒,也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的功夫,这是法师告诉我们修学佛法成功的秘诀。
  法师常教导我们:一部经未读通,还没有能力辨别邪正、是非,听这个好,听那个也好,反而无所适从。多听、多看、多烦恼;不听、不看、就没烦恼,所以初学者“一门深入”,也是断烦恼的法门啊!
  此外,古圣先贤并以其经验告诉我们:“简单就是妙法”,世出世间第一殊胜的法门,一定是非常简单、容易的。《无量寿经》所介绍的内容就是说明以一句“阿弥陀佛”圣号,能一生究竟成佛的道理,非常适合现代人的需要,并且符合时代的潮流。大势至菩萨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他教我们念佛的秘诀,就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念佛时没有怀疑,没有夹杂,一句接着一句不间断。如《弥陀疏钞云》:“齐诸圣于片言,越三祗于一念”,极圆极顿,至简至易,只要肯念,成佛有余。
  在现今变迁快速的社会中,生活步调变得匆忙,幸好法师教我们一个符合“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便法门——“精要十念法”,每日九次称念十声佛号,每次念佛时间短,容易摄心,简单易行,并且九次念佛时间均衡分布于全日,从早至晚,佛念相继,将全日生活念佛化,念佛生活化。若能确实执行,便有祛除杂染,澄净心念,凝聚心神的效果,久而久之,则气质心性将逐渐清净。是故一句“阿弥陀佛”是我们超越生死轮回之简单妙法,亦是日常生活中协助我们降伏贪、嗔、痴烦恼,时时刻刻充满法喜的无上妙方!
  五、佛法的实践:“生活佛法化,佛法生活化”
  法师教我们念经主要是藉由读经接受佛菩萨的教诲,并且“依教奉行”,修正自己错误的思想、见解及行为,以经文作为日常生活的标竿。念《无量寿经》就是阿弥陀佛在面前教导我们,经里的一切教训都要确实做到,读经才有真正的益处。法师曾在演讲中开示:每天早上念无量寿经第六品(四十八愿),与阿弥陀佛发同样的愿,晚上念三十二品至三十七品;反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人、对事、对物,是否遵守佛的教导。如此就能心、愿、解、行都跟阿弥陀佛一样。以下举几个例子,说明法师教导我们,如何将佛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一)“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口、身、意就是我们的言语、行为与起心动念,口业有四: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就是教我们要诚实,不可以存心欺骗人,并且要“常思自己过,不说他人非”;此外,亦不挑拨是非、以讹传讹或散播谣言;不可以出言不逊,让别人听了难过;或说些好听的话,却是教人造恶业。身业有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就是学佛之人,一定要慈悲不杀,并且奉公守法,不投机取巧、不发生婚外情等不当行为。意业亦有三:不贪、不瞋、不痴。贪、瞋、痴称为“三毒烦恼”,是明心见性最严重的障碍,若能“善护意业,清净无染”,真心自然流露,智慧现前。世间人追求金钱财富、聪明智慧与健康长寿,常因不明了事实真相,不懂得追求的方法,而让贪、嗔、痴起现行,而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法师常开示我们金钱财富、聪明智慧与健康长寿都是果报,要想得到这个果报,一定要先修因,就是要先行“布施”,布施最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布施的心意。例如家庭主妇为家人煮食三餐;上班者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将好的观念、佛法介绍给大家,都是布施。其差别就在一念心,念念为别人,就是菩萨行;念念为自己,就是凡夫。
  (二)“于诸众生,视若自己”——“把一切众生都看成自己”
  目前的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共存共荣,分工而合作的整体,由于社会上有各行各业的人(有情众生)从事各种工作,以及各种物质(无情众生)的存在与支持,吾人方能存在于世间。
  因此,法师常告诉我们对于社会每一个人,皆应随时存着知恩、感恩与报恩的心。如在待人方面,应有同理心,要能够推己及人,更积极去帮助别人,因为“使别人快乐,就是自己快乐”。任何人有优点,我们便向他学习,他便是我们的“法师”。他人若有缺点,我们以其为借镜,他便是我们的“戒师”;在处事方面,无论在公家或私人机关,便是“要把别人的业务,当成自己业务”,如此不仅可改善“代理人”的制度,亦可提升机关的服务效率,下决策时以“众生利益”为前提,就不会有错误的决策;在接物方面,可使我们扩大心胸,体会到“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之“万物与我皆为一体”的胸襟,随时珍惜各项社会资源,重视环境保育与永续生存的生态环境。
  这也就是学习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将众生与自己融为一体,自他不二,“把别人当成另一个自己”或“把一切众生看成是自己”,全心全力帮助别人,不求回报,只尽义务,不享权利。这种牺牲奉献的精神,实在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当努力效法与学习的!
  (三)“学做菩萨,法喜充满”
  法师常告诉我们,要以学做菩萨的精神来待人、处事、接物。一般人如果每天做相同而且辛苦的工作,一定会觉得很厌烦,好像永远没有解脱的一天,很多人常因此而苦恼。假如能将观念转变过来,就会做得非常快乐而自在。因为我们的苦恼是因为执着有“我”——如:“我”在做,“我”好辛苦,“我”为什么替他们做,“我”为什么不能得到应有的升迁……,愈想愈烦恼,愈想愈不快乐。若学菩萨道,发大誓愿要帮助、服务众生,他的想法和看法就不一样了。
  菩萨道之“六度”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智慧六个科目。吾人行菩萨道,第一要修“布施”;布施有财、法、无畏施三种。财施又分“内财”与“外财”,外财是指在外面赚钱,供养一家人,内财是用自己体力、时间与智慧为民众服务。“持戒”就是奉公守法,不取非分之财。若能每天有耐心的从事自己本身的工作,不疲不厌,就是“忍辱”。对自己的业务,每天要求改进,希望明天做得更好,就是“精进”。虽然每天做很多的事,心地能够随时保持清净,一尘不染,就是“禅定”。清净心中常生智慧,法喜充满,即是“智慧”。
  法师常说,只要我们觉悟了,在日常生活当中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可以学菩萨行,修菩萨道。举例而言,如果公务人员尽心尽力将工作做好了,即是公务人员的榜样,推展开来就能直接或间接影响整个社会、国家、世界,乃至于尽虚空遍法界,所谓“公门里好修行”,就是这个道理。吾人若能经常以“学做菩萨”、“力行菩萨道”的精神,多付出,少计较,渐渐将我执去掉,时时以服务社会,利益一切众生为前提,并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如此将随时法喜充满,欢喜自在!
  六、结论
  从以上探讨,可以对净土法门法师的佛教教育理念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是智慧的教育,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绝非迷信、消极或遁世,而是要“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2、佛法的修行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内从心地下功夫的法门。学佛要从日常生活中去体悟及历炼人生的智慧,要藉境(事)炼心,要能面对逆境,勇于接受人生的各种挑战。
  3、佛法的教学蕴含在佛教的各项艺术中,都是时时刻刻透过六根对六尘的接触,来提醒我们,教育我们,如供养“佛菩萨”就是要提醒我们“见贤思齐”。
  4、学佛乃是学觉悟、学快乐、学自在,诵经重点是要“依教奉行”,在日常生活当中,修正我们对宇宙人生错误的看法、想法、说法及做法,因为“实践”才是成就究竟圆满智慧的法门。
  5、佛法是教导我们生活智慧的教学,是变化众生气质的工作,使众生能够达到“化恶为善”、“转凡成圣”的教育目标。
  (作者系台湾成功大学交通管理科学系教授

 
 
 
前五篇文章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善导大师全集》序

善导大师要义(1)

善导大师要义(2)

善导大师要义(3)

 

后五篇文章

净业禅师偈之启发

一切唯心论

放生仪轨·大悲甘露水

“声闻地”之“资粮论”的三重结构

以四部阿含经为主综论原始佛教之我与无我(2)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主站自2007年4月20日以来,文章总访问量:
学佛网 (2004-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