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净土文集
 
 

阿弥陀经核心讲记【净宗法师】(七)


发布人:站主【主站留言】    日期:2015/5/23 2:38:24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正法护持     

 
 
     

  信佛,佛这么讲,当下信顺,你能当下信顺,你是有智慧的人。

  信佛,其实不需要理解,也不需要你读很多书,佛怎么说,你怎么相信就好了。

  比如说,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一开始就讲了(这句话把我们吓一跳):

  从是西方,

  过十万亿佛土,

  有世界,名曰极乐,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

  十万亿佛土之外有极乐世界,你也没有看见,你拿望远镜也看不到,科学家用哈伯望远镜对著太空看,也还没有看到。你信了,就信了。并不因为你是教授才能相信这句话,也不因为我是老百姓,一字不识,就不能相信——你相信就相信了。

  信心是智慧的体现,同时,信心也是力量的体现,能相信佛讲的话,有智慧,有力量!一个人再有学问,如果他不能信受佛语,他的心是软弱无力的。

  (六)祖师的解释

  我们再来看第六“祖证”,就是祖师的教证,证明念佛是多善根福德。也列举了十条文。

  1、昙鸾大师《往生论注》

  真实功德

  第一段,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说:功德有两种,一个是真实功德,一个是不实功德。什么是真实功德呢?

  从菩萨清净智慧业起,

  庄严佛事,

  依法性,入清净相,

  是法不颠倒,不虚伪,

  名为真实功德。

  云何不颠倒?

  依法性,顺二谛故;

  云何不虚伪?

  摄众生,入毕竟净故。

  这一段要详细解释不容易,但大意很明白:菩萨所修,随顺法性,为真实功德,不颠倒、不虚伪,能摄众生归入净土,毕竟成佛。法藏菩萨历劫顺性而修,成为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能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成佛。六字名号就是真实功德。

  不实功德

  什么是不实功德呢?凡夫众生所修的一切人天诸善,都不是真实功德。真实功德就是多善根,不实功德当然是少善根福德了。进一步来说,不真实,等于没有,连“少”都很难说。我们看原文:

  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

  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

  是故名不实功德。

  我们是凡夫,所能修行的,不过是人天的善法,修行善因,能得善果,但不管是因中人天诸善,还是果上人天福乐,“皆是颠倒,皆是虚伪”。为什么叫颠倒?前面说“从有漏心生,不顺法性。”心不开悟,不离我相,不顺法性,乖离法本,求升反堕,永远沉在三恶道当中,不能出离,是名颠倒;怎么叫虚伪?无常变灭,不是真实,没有契入法性的功德,所以叫做虚伪。比如说布施,菩萨三轮体空,能施之我本空、受施之人也空、所施之物也空,所修功德无不真实;凡夫三相坚固:我在布施,将来得福——我相希求坚固;他受我施,得我恩惠——人相慢心坚固;这些财物,都是我布施的——物相贪惜坚固。这样修行,穷劫累劫也不可能修出去。

  以佛性功德来说,我们这样的修行是有漏有为的生灭法,叫做虚伪,叫做不实功德。

  因果相顺

  请问大家:拿不真实的功德要往生真实功德的极乐世界,拿颠倒的因想得到极乐不颠倒的果,这个可能吗?这个不可能!因果不相顺。

  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清净庄严、真实涅槃的国土,要往生真实涅槃的净土,一定要有真实涅槃的因,这个因是什么呢?就是六字名号,六字名号本来是实相法,是阿弥陀佛无上的功德,所以,持六字名号往生极乐国土,这个是因果相顺。

  也像昨天打的比喻,拿到了国王的圣旨,到王宫里去拜见国王,这才因果相顺、完全相应、境界一致。你拿你自己开的条子,要去见国王,见不到的。

  “南无阿弥陀佛”是阿弥陀佛给我们亲自签名的名号,祂以六字名号来邀请我们,“十方的众生,称念我的名号,我迎接你回归我的净土!”这六字名号是阿弥陀佛给我们的邀请书。

  2、善导大师《法事赞》

  我们看第二段,出自善导大师的《法事赞》。《法事赞》是善导大师以赞偈的形式解释《阿弥陀经》的要义,其中这四句话是非常著名的,也就是解释《阿弥陀经》“少善根不得往生,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即得往生”这一段往生正因的经文(《善导大师全集》437页):

  极乐无为涅槃界,

  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

  教念弥陀专复专。

  涅槃报土

  “极乐无为涅槃界”,善导大师判定极乐世界是报土、无为涅槃的境界。“为”就是造作,“无为”就是远离人为的造作,是性地功德的自然展现。一切的造作,都是有为,不是无为。比如说我们造一栋楼,楼是有为法,将来会灭;建一座寺院,也会随著时间的推移而荒废,这都是有为法。只有佛性是无为,极乐世界是无为的,它是涅槃的境界,涅槃是不生不灭,无衰无变,法尔常住。当然这个较难理解,总之,这是非常高妙的佛土境界,是佛性完全展现的境界。

  杂善不生

  像这么高妙的佛土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就是解释“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导大师把“少善根福德因缘”用“随缘杂善”四个字来说明。什么叫“随缘杂善”呢?不是专念弥陀名号,而是随著自己的兴趣、爱好、缘份,遇到这个学这个,遇到那个学那个,这叫随缘;这个也修,那个也修,叫“杂”;所修的都是善法,所以说“善”。以我们凡夫的随缘杂善(前面昙鸾大师说是“不实功德”),要往生涅槃界,不可能!所以说“恐难生”,“恐怕你不能往生啊!”善导大师讲得比较委婉,意思是要我们舍弃随缘杂善,而应当怎么样?专修念佛。

  专念必生

  所以下面说“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故使如来选要法”,就是经文所说的“闻说阿弥陀佛”。我们听释迦牟尼佛讲说阿弥陀佛名号,这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选要法。既然随缘杂善不能往生,前面释迦佛又劝我们去往生,我们顶多只能修点随缘杂善,又不能往生,那怎么办?释迦牟尼如来既劝我们往生,祂就要为我们选择一个往生的方法。选,是释迦牟尼佛来选,所以,我们净土法门,老师很高明,是释迦佛,祂亲自为我们选,选得很准,选得很稳,选得不复杂,选得很安乐;不可能释迦牟尼佛为我们选的,还会有差错,还会有闪失。释迦牟尼佛为我们选的方法,人人都能做到,而且是最殊胜的,是第一的,不会是第二、第三。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五浊恶世的众生所选取的“要法”,是什么法门?“教念弥陀专复专”,就是“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释迦牟尼佛教我们念阿弥陀佛,要专,还要再专,一个“专”字还不足以形容释迦牟尼佛的老婆心切。

  “五浊恶世的众生,你要专念佛啊!”

  “佛啊!我已经答应专念佛啦!”

  “专了,还要再专哪!”

  一路专到底,心也专、行也专,今天专、明天也专,在佛堂里专、离开佛堂还专,叫“专复专”。

  总之,这段赞偈说明两件事:“随缘杂善”是“少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往生;称念弥陀名号专复专,决定能往生,这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选定的,这个就是多善根福德。

  3、善导大师《般舟赞》~一

  好,我们再往下看,善导大师在《般舟赞》中的一首赞偈,有四句话:

  种种思量巧方便,

  选得弥陀弘誓门;

  一切善业回生利,

  不如专念弥陀号。

  在《善导大师全集》570页,大家回去可以对照上下文来看。

  释迦牟尼佛费尽种种心思、种种考虑,运用种种善巧、种种方便,为我们选得阿弥陀佛弘誓大愿业力的法门。“一切善业”,定善、散善等等一切修行善业,回向求生都有利益;但是,“不如专念弥陀号”,利益更大。所谓“种种思量巧方便”,就是用“一切善业回向求生”,这是释迦牟尼佛巧设的方便,目的是由此方便导归真实——选得弥陀弘誓门;“弥陀弘誓门”,就是“专念弥陀号”。

  一切善业回向求生,不如专念弥陀名号,很显然,“专念弥陀名号”就是多善根多福德,除此之外的“一切善业”都是少善根少福德。

  4、善导大师《般舟赞》~二

  接下来,《般舟赞》(《善导大师全集》576页):

  万行俱回皆得往,

  念佛一行最为尊;

  回生杂善恐力弱,

  无过一日七日念。

  种种修行,点滴诸善,通通用来回向求生,果然如此,也都能往生;但与念佛还是不能比,念佛一行最尊最贵,最上最高。靠种种的杂行杂善回向求生极乐世界,这个力量只怕不够,杂善回向求生的力量太薄弱了,叫“回生杂善恐力弱”(前面说“随缘杂善恐难生”,道理一样);那么怎样呢?“无过一日七日念”,回生杂善不能超过一日七日的念佛,“一日七日”就是《阿弥陀经》讲的“若一日……若七日”专心念佛,不能超过这个。万行皆非尊,念佛最为尊;杂善恐力弱,念佛功最强。万行杂善是少善根,念佛名号是多善根。

  前面说“万行俱回皆得往”,就是都能往生;底下又说“回生杂善恐力弱”,就是恐怕不能往生。这不是矛盾吗?不矛盾!杂行回向虽然能够往生,往生只在边地,莲胎之内;要想直入报土,不处莲胎,那力量就不够,必须专修念佛。

  5、善导大师《观经疏》

  在《观经疏》里边,善导大师这样说: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

  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自余”,除了念佛之外的一切修行,“虽名是善”,“虽”这个字是转折语气,“是善”,比如说我们拜忏、诵经、持咒,都有功德,都有利益,都是佛教的善法修行;虽然是善,但如果比念佛呢?“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无法相比,你诵这个经跟诵那个经还可以比,但是跟念佛就没法相比了。就好像同是地面上的东西,一层楼低,百层楼高;小山低,大山高,不管它们相差有多大,但总之还是可以相比的。但是,地跟天就没法比了,那是不可高低相比的。其他的种种修行虽然是善,如果跟念佛相比,余行好像是地,念佛就好像是天,无法相比。

  这个是我们净土宗的开宗祖师善导大师的解释。

  6、莲池大师《弥陀疏钞》

  明朝的莲池大师说得也很清楚,在《弥陀疏钞》里边,莲池大师这样讲:

  欲生彼国,须多善多福。

  今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

  执持名号,愿见弥陀,

  诚多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善根也。

  故当以持名为正行,复以持名为发菩提心。

  要往生极乐净土,需要多善多福,那么,怎样才有多善多福呢?“今持名”,持念阿弥陀佛名号,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执持名号,愿见弥陀,诚多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善根也”,没有其他的修行能够得到这样的赞叹,其他是善是福,但是名号是“善中之善,福中之福”,是“多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善根”;“故当以持名为正行,复以持名为发菩提心”,以持名做为我们往生净土的正行;发菩提心是圣道法门、净土法门各宗各教都非常重视的,可是莲池大师在这里解释说:“你只要称念弥陀名号,愿生净土,这个就是发菩提心了。”发菩提心叫做善根,修六度万行叫做福德,我们念佛既是福德也是善根,因为这句名号里边通通包括了。

  7、蕅益大师《弥陀要解》~一

  下面是蕅益大师的解释,他在《弥陀要解》里这样讲:

  声闻、缘觉,菩提善根少,

  人天有漏福业,福德少,

  皆不可得生净土。

  这是解释“少善根福德”。“声闻、缘觉”就是阿罗汉、辟支佛,他们已经是离开三界的圣者了,但是以他们这样,仍然不能到净土,为什么?“菩提善根少”,他们还没发广大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善根),他们自己了生死,菩提心不够。而极乐世界是大乘善根界,靠声闻、缘觉自己是不能往生的;凡夫所修的人天有漏的福业,福德很少。所以人天诸善、声闻、缘觉,他们都不能往生彼佛净土;那靠什么能往生呢?往下看。

 
 
 
前五篇文章

阿弥陀经核心讲记【净宗法师】(六)

普贤行愿品浅释【宣化上人】(二)

普贤行愿品浅释【宣化上人】(一)

学佛必修的课程:四清净明诲【文珠法师】(四)

学佛必修的课程:四清净明诲【文珠法师】(三)

 

后五篇文章

阿弥陀经核心讲记【净宗法师】(八)

阿弥陀经核心讲记【净宗法师】(九)

阿弥陀经核心讲记【净宗法师】(十)

阿弥陀经核心讲记【净宗法师】(十一)

阿弥陀经核心讲记【净宗法师】(十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主站自2007年4月20日以来,文章总访问量:
学佛网 (2004-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