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九集 - 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法门法师


发布人:站主【主站留言】    日期:2015/5/23 22:08:53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正法护持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九集) 2010/4/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009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经本第七面倒数第六行,「又契机者,亦寓契合时机之义」,这是念老将本经是契机之独胜,也就是特别殊胜,介绍完了之后,又告诉我们不仅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它还契合时代。这个时代是各个不同的时代,各个不同的地区,各个不同的文化背景,它统统都适合,这样的经的确是不好找,这部经就是的。下面说「如来垂慈」,这指的是释迦牟尼佛,也是说的阿弥陀佛,非常慈悲。「独留此经于诸经灭尽之最后百年」,我们在《法灭尽经》,释迦牟尼佛说将来佛法到衰灭时候的状况,一切经都灭尽,都不存在,最后《无量寿经》还流传一百年,这最后的一百年。《无量寿经》留下来的是哪一种本子?这也是当代的一些大德,不是我们现在的,应该是黄念祖居士那个时代,比我还要早一辈,我的老师们这一辈的人,肯定夏老居士这个会集本。为什么?前面都跟诸位介绍过,这本子道道地地是净宗第一经的标準本,它是五种原译本的集大成,确实是净宗第一经的善本。这个我们听了之后一点都不怀疑,确实是这部经。夏老居士出现在这个时代,我们相信他是再来人,他就是来做这桩事情的,黄念祖老居士出世,也就是为这个本子做个注解,这是他们来到这个世间特殊的任务,他们完成了。由此可知,末法往后还有九千年,所以我们讲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段、不同的文化,它统统都能适应。 「正表此经能契于当前及未来之社会也」,无论哪个地区所需要的,就是这个本子。「当前科学发达,人类应具之知识弥广」,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就愈来愈多,是不是一桩好事情?实在讲不是一桩好事情,真正修道的人不需要学这些东西。我们老祖宗、古圣先贤早就给我们说过,道家所说的「为道日损,为学日益」,为学就是此地讲的,现在的科技发达这是为学,这个东西你天天要增长,你的知识面;可是为道,天天要放下,统统都放下你的道就成就。道是什么?道是你自己本有的。你现在的道不能现前,就是你有障碍、你有烦恼,佛家讲业障。障碍之多,无量无边、无尽无数,可是归纳起来不外乎两大类,烦恼障跟所知障。这两大类都障碍你见性,都障碍你清净心,障碍你的平等心。「清净平等觉」就是道,这是这部经的经题,我们修道就是修这个东西。如果这个心地一年比一年清净,你的道业就在增长。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哪个宗派,中国是大乘佛法十个宗派,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道、门径,是回归自性的门径,经上所说的八万四千,八万四千法门是对治八万四千烦恼。菩萨非常了不起,能把十善业道展开为八万四千细行,这功德圆满,成佛了。 清净平等觉得到,那是什么样的境界?经题的上半部,上半部讲的是果,下半部是因,修因就证果。果第一个「大乘」,大乘是智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现前。智慧不是学来的,知识是学来的,智慧不是学来的,从清净心里面生的。「无量寿」是德,「庄严」是相好,你看这不就是《华严经》上讲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经题上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大乘」是智慧,「无量寿」是德,「庄严」是相,你就得到。这在什么时候?这在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你把清净平等觉修成,你就回到实报庄严土。这个经题好,不是会集的人自己立一个题目,像王龙舒居士他会集叫《大阿弥陀经》,魏默深的本子是《无量寿经》,他都是自己立的一个题目,唯独夏老连题目都是会集的,真的没有在上加一个字,这才叫标準的会集本,连题目都是会集的。题目的上一半是宋译的经题,下面「清净平等觉」汉译的,原本的经题也把它会集起来,意思就更明显了。 底下给我们说,「社会进步,每人所肩之责任倍增,故咸应广学多能,鞠躬尽瘁,参加建设,造福人民,实现人间净土」。我们读这一句,应该知道如来、菩萨无方应化的事迹,确实像《普门品》里面所说的,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应以什么方式来帮助众生、来成就众生,他就用什么方法,没有一定的方法。所以佛为我们讲经说法,不可以执着,执着就错了。你要是执着,佛告诉你,他没说法,他不承认他说法。《金刚经》里就有这个意思,你要说佛说法,佛说你谤他,你毁谤他,他没说法,一个字也没说。没说法说了四十九年,我们怎样去体会?清凉大师讲得好,佛说的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清凉大师在《四十华严》经题里面讲过这么一句话,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全是古佛所说的,释迦牟尼佛没有在古佛所说经教上添加一个字。比我们孔老夫子所说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说得还要严谨,夫子只是说述而不作,佛说的没有在古佛所说经典上多加一个字,这了不起,人家为什么能成佛、成菩萨,关键就在此地。现在人心浮气躁,原因是什么?原因就是要学得要创造、要发明,自己要有东西出来,不服古人。 古人跟我们确实不一样,古人他佩服古人,他仰慕古人,他向古人学习,从来没有个意思说创新,跟现在科学的思惟是背道而驰的。古人这种想法是对,还是现在人对?如果我们把《还源观》学透了,我们就知道古人的态度对的,现在科学概念上是错误的。为什么?古人证到圆满,像个圆球一样他证得的,这圆球上你不能加一点,加一点它不圆;也不能少一点,少一点也不圆,圆圆满满不增不减。古佛证的是这个,今佛证的也是这个,所以今佛如古佛之再来,我们就明白了,今佛所说的一切法跟古佛所说的一样,不增不减。这个意思、这个事实真相,现在人能体会的不多。所以我也常常说世出世间这些大圣,他们修学的态度是我们后学最好的榜样。所以这一次我们特别选的,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我们来学习。黄老的注解你仔细看看,是不是述而不作?每解释一段经文、一句经文,引经据典,再不然就是古大德他们的解释。古大德也是根据经典,没有自己发明的,没有自己创造的,我们要懂。我们烦恼习气这么重,分别执着这么重,这就要知道,道道地地的凡夫,如何能转凡成圣?那就得向圣人学习,学老实、学乖,真听话。经教我们行吗?能讲经吗?没有这个条件,智慧、德能都不够格。 我早年到台中亲近李老师,是跟他学佛的,正好他那个时候办了一个经学班,培养讲经的学生。他要我参加,我自己衡量自己,没有这个智慧、能力,我不敢,我说我听经,听你老人家讲经学习,讲经我想我没有这个能力。老师让我到他班上去看看,当然看看我可以,去参观一下,以这个善巧方便的方法把我领进门。我跟老师说我们不能讲,结果一发现老师教讲经的方法,原来是讲古人的注解,古人注解看不懂,讲现在人的注解,白话的注解,是这样讲法的。我就问老师,怎么是这个学法?没法子,不得已而求其次,现在没人讲经,我们不发心怎么办?谁出来?没人了。经讲错了,错一个字可不得了,古大德所说的,讲错一个字,这本来是禅宗的公案,「错下一个字转语,堕五百世野狐身」,你得负责任。你讲错一个字,你看看堕畜生身五百世,多可怕!老师告诉我,我们没有资格讲,讲注解,讲古人的注解,古人注的是文言文,我们现在把它用白话文翻出来,这个办法。错了,错了是他错,我没错。如果说是文言文看不懂,咱们看现在白话文,我就照他那个讲。漏掉了没有关系,可不能自己添自己东西,责任他负,我们学讲经是从这里做起步。到什么时候你自己能讲?开悟了,没开悟那就得讲别人的。 佛开悟了,祖师大德当中很多是开悟的,开悟了他也不离开佛菩萨,完全依靠佛菩萨的遗教,没有一点新的意思。信而好古、述而不作,这个态度我们应当学,应当认真的学习。学习能不能有成就?那要看你学习的心态。什么样的心态能学成功?印光大师说得很好,诚敬,他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什么叫诚?我很诚敬,我十二分诚敬,那是他自己的标準,不是佛菩萨、圣贤的标準。佛菩萨、圣贤的标準,诚是什么?什么叫诚?曾国藩先生在他读书笔记里面,将「诚」下了个定义,他怎么解释?「一念不生是谓诚」。人家有学问、有德行,讲得不错,念是什么?妄念。你还有个妄念,不诚!在佛法里面讲,你还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无明烦恼,你哪来的诚?分别执着那是大风大浪,严重的烦恼。所以佛告诉我们,你能把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着,面对世出世间一切法,决定没有执着,恭喜你,你证阿罗汉果,你就超越六道轮回。如果你再更进一步,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分别也放下,不再分别。跟诸位说,执着放下,清净心得到,清净心生智慧;分别放下,平等心得到。清净心是菩萨心,平等心是佛心,最后能把起心动念,就是妄念也放下,念头都不生,恭喜你,你成佛。为道日损,要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一年比一年轻,你的道业就在进步。如果一年比一年还严重,你适得其反,你是在学道,那道不是佛道,是什么道?应该是六道,你在修六道轮回。修六道轮回有善、有恶,善的三善道,不善的你就是修的三恶道,都在修道,都叫道,这都不能不知道。所以菩萨应化在世间,我们要能细心去体会,好好的来学习,提升自己的境界。真的,佛讲的两句话大家都会念,可是你没去做,「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癡」,这真做功夫。 我们现在要认真问自己,净业三福,不仅仅是净宗的指导最高原则,也是整个佛法指导原则。第一条里面所说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们做到没有?这是什么?这是学佛的基本条件,我们要不具足那没有资格进佛门。进佛门是有条件的,什么人?善男子善女人。这个善就是这四句,这四句就是儒释道的三个根,孝亲尊师在《弟子规》里头,慈心不杀在《感应篇》里面。所以你能够把《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真正落实,真正做到,你就是标準的善男子善女人,这个条件才能够入佛门受三皈五戒。第二福这是真正佛门弟子,「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前面条件不具足没有资格来受。可是现在怎么?现在我们不具条件的也都受了。章嘉大师告诉我,受了怎么办?受了学。千万不要认为我受了戒,我已经得戒,不可以这样说,这个说是什么?这叫大妄语;大妄语,你没有得到,你自己以为得到。 这个话最早蕅益大师讲的,蕅益大师明朝末年人,明末清初,虽然是净土宗的祖师,第九代的祖师,他在戒律上下了很深的功夫。所以像近代弘一大师,大家知道弘一大师研究戒律。在那个时候蕅益大师研究戒律的,他戒律的著作也很多。他告诉我们,中国从南宋以后就没有比丘,那个比丘是名字比丘,有名无实,比丘戒做不到,没有比丘。要传出家戒,传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戒,至少要五个比丘才能传,没有五个比丘传这个戒,受戒的人不能得戒。他说南宋以后就没有,名字比丘不是真的。所以劝导大家你可以去受,知道这是形式,受了以后要学,真正学一条你就得一条,你得做到。我们受五戒的人很多,很普遍,受在家菩萨戒的人也不少,五戒有没有做到?不要说别的,不妄语做到没有?常常说瞎话有意无意,没做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你去想一想哪一条做到?还说我受了满分的五戒,满分的优婆塞、优婆夷。五戒都做不到,菩萨戒更不必说,所以有名无实,这个我们要知道。这种做法这是欺骗诸佛菩萨,我什么坏事都没做,你受戒做不到这个罪就很重。怎么个结罪法?犯了什么罪?破坏佛教形象你承不承认?人家一看佛教,你看这佛教徒是这样的,他不骂你,他把整个佛教都骂了,连诸佛菩萨都骂了,要懂! 在家的信徒十善做不到,十善、三皈、五戒做不到;出家的这些弟子们,沙弥律仪做不到,不但沙弥律仪,三皈、五戒、十善也做不到。你说佛教怎能不衰?佛教衰在哪里?戒律没有了。你看佛法信解行证,你有信有解没有行,证就不谈,没有行怎么会有证?只有信解,信解就变成学术,变成佛学;有行、有证那就变成学佛。学佛跟佛学不一样,佛学是能说不能行,学佛是能说又能行。所以我们今天在这个时代,找一个善知识到哪找,找不到!所以老师才教我,李老师当年在世,他老人家非常谦虚,我拜师,行拜师礼跟他学。他老人家跟我说,我只能教你五年,五年之后怎么办?他给我介绍一个老师,是他的老师印光大师。印光大师不在了,《文钞》在,你天天念《文钞》就是亲近印光大师。把印光大师教训记住,认真努力去落实,你就是印光法师的学生。开一个门,就是现在找不到真正善知识,古人有,做古人的私淑弟子,我的老师介绍我做印光大师的私淑弟子。我这么多年在海外各地讲经教学,我不敢自己认为是老师,没资格,我也学老师的方法,给大家介绍一个老师。我介绍的是谁?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这两个老师好,跟他準定不错。 这老师在哪里?《无量寿经》就是的,《阿弥陀经》就是的,一门深入,长时薰修。经看不懂,看不懂找助教、找帮手,哪些是助教?注解经的人就是助教。《华严经》看不懂,找清凉大师、找李长者,他们的注解就帮助我们学习。《弥陀经》看不懂,找莲池大师他有《疏钞》,蕅益大师他有《要解》,幽溪大师他有《圆中钞》。《无量寿经》,在这个本子没有出来之前,一般人学《无量寿经》都是学康僧铠的译本,五种原译本比较起来,他这个本子比较好,流通也很广。隋朝慧远大师有注解,他跟我们净土宗初祖法名完全相同,庐山慧远大师是中国净土宗第一代祖师。所以隋朝也叫慧远大师,在佛门里面叫他做小慧远,听小慧远就知道是隋朝的慧远大师,看他的注解。我们在台中那个时候学《无量寿经》,这个本子还没有传到台中的时候,李老师讲《无量寿经》就是讲小慧远的注。所以古人注疏帮助后来的同学。现在工具多了,用录音、用录像来讲解帮助后人,那就太方便了。我们建立个道场,这个诸位要记住,印光大师这一代祖师有德行、有智慧,他老人家教导我们,在现前这个社会状况之下,建道场重质不重量,重实质不重形式。道场不要大,小茅蓬是最理想,住众不要超过二十个人,容易维持。志同道合的这些同学在一起共修,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决定求生净土。小茅蓬住二十个人,住在里头的人心都清净;如果建一个大的寺庙富丽堂皇,就有多少人在盯着想争。 释迦牟尼佛清楚,所以当年一生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没有建一个道场,连小茅蓬都没建过。为什么?现在我们明白建道场就有人起恶的念头。什么都没有,三衣

123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科注 第十四集 -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法门法师

净土大经科注 第八集 -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法门法师

印光大师:《三时系念》不可以用来临终助念(文白对照)

净土法门法师:现在鬼道、畜生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比人多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二三集 - 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

 

后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十四集 -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七集 -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土法门法师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0三集 - 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十二集 -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八0集 - 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主站自2007年4月20日以来,文章总访问量:
学佛网 (2004-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