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往生利益弥陀不共妙法


发布人:站主【主站留言】    日期:2015/5/23 22:09:24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正法护持     

 
 
     

「《会疏》曰:虽诸佛所证,平等是一」。这从理上讲、事上讲确实如此,诸佛如来证得这个究竟佛果,无上菩提,是平等的,决定没有差别。「念佛往生利益,弥陀不共妙法,故诸­佛让德」,这两个字好!「而令归一佛。是第十七愿成就也」。这几句话好极了!念佛往生的利益,十方诸佛世界里找不到,我们到十方诸佛世界,全都是受业报。我们在这个地方,­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没断,到他方佛国土,依旧到他那里六道轮迴里头去,还是搞六道,在受果报。可是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就大大的不相同,十方世界诸佛剎土里面凡圣同居土是六­道轮迴,跟释迦佛没有两样;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只有人、天两道,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没有,也没有罗剎,也没有阿修罗,一切不善的全没有。而且生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真加得上,帮助你提升到阿惟越致菩萨。这个我们能够体会得到的,不是你有那么大的神通智慧、那么大的福报,享受阿弥陀佛的福报。

阿弥陀佛建造这个极乐世界,你可以到那里去享受,那个世界不是我们有能力建的,他建好了,请我们去住。你看那个设计多微妙,我们今天科学进步怎么比也比不上人家。人家风吹­树叶,树是宝树,不是木本的、草本的,不是的,是珍宝。珍宝的树叶,我们晓得,风一吹的时候,就像风铃一样,音声之美妙;美妙还不算,它在说法,它在讲经,用音乐、用歌唱­的方法来讲经,让你听得很欢喜、很高兴,一听就开悟了,这种教学、学校校园,你到哪里去找?找不到。水池里流水的声音也在说法,鸟叫的声音都在说法。那些鸟不是畜生,阿弥­陀佛变化所作。阿弥陀佛是大科学家,製造那么多的鸟,鸟都会说法,你想听什么,牠就说什么。我们两个人在一起,我喜欢听《无量寿经》,你喜欢听《华严经》,我听到的就是《­无量寿经》,你听到的就是《华严经》,一点都不杂,妙到这样的程度!所以那个地方音声称为妙音,你眼看到叫妙色,太微妙了,尝到叫妙味。所以往生的利益不可思议!这是阿弥­陀佛跟一切诸佛如来不共妙法,就是不一样。所以诸佛让德,推让,尊崇阿弥陀佛,本来大家平等的!怎么能称为佛中之王?佛中之王这个封号是十方诸佛送给他的,特别尊崇他,令­归一佛。真正有缘人,就是说这个法门你能信,你能够理解,你能够念佛、能够求往生,没有一尊佛不帮助你往生极乐世界。

在这里,我们要晓得,释迦牟尼佛一生四十九年讲经说法,任何经典只讲一遍,没有重複讲第二遍的。可是唯独《无量寿经》讲很多遍,有证据可以证明的,至少是三遍以上。因为《­无量寿经》原文传到中国来很早,从汉到宋朝八百年间,在中国十二次的翻译,所以它有十二种不同的版本,非常可惜,其中有七个本子失传,现在《大藏经》里头只有五个本子。五­个本子对照来看,内容差别太大,这是什么原因?这就是佛不是一次讲的。一次讲的,纵有差别是小的,大同小异,它差别太大。所以从这五个本子里头,最明显的,这大家都知道,­阿弥陀佛发的愿,现存这五个本子,有两种是四十八愿,有两种是二十四愿,宋译的这一种里是三十六愿,这是决定不应该有这么大的差别。所以从这种现象的时候,佛至少是讲过三­次,一次讲四十八愿,一次讲二十四愿,一次讲三十六愿,还有七种失传的,七种失传如果要再看到,可能还有差别,这说明什么?多次宣讲,不是讲一遍!多次宣讲就是对阿弥陀佛­特别讚歎,只要看到有缘的众生,佛都是劝大家念佛求生净土,念佛求生净土,是上上上根,为什么?你一生成佛了,哪一个法门能帮助你一生成佛?做不到!只有这个法门一生成佛­,所以它是上上上根。现在人不懂,把念佛人看轻了,认为这是老阿公老阿婆他们学的,没有知识的,没有知识是上上上上人!有知识是下下下下人!你看这个误会多大!我们要不能­体会到,这岂不是辜负释迦牟尼佛了吗?释迦牟尼佛对我们多好!我们对他完全不认识,愚癡到极处!因为他不是上上上根,所以佛才讲八万四千法门,讲其他法门来度他们,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上上上上人决定是这个法门,佛要不传这个法门给你,对不起你,我们得要认识。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三八四集)2011/4/23 档名:02-039-0384

 
 
 
前五篇文章

印光大师:无中生有实是败坏佛法(文白对照)

梁启超与印光大师的因缘

印光大师:常有境界是未曾真实摄心所致(文白对照)

净土法门法师:极乐世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白居易晚年劝念佛诗

 

后五篇文章

净土法门法师:东北王居士带领三十多个人精进念佛感应效果不可

大安法师:放下多年来的怨恨心来念佛

念佛辩疑(大运)

五会念佛(止水)

莲池大师的净土思想(圣严)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主站自2007年4月20日以来,文章总访问量:
学佛网 (2004-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