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
 
 

念佛问答(节录自《净土三经一论大意》)慧净法师、净宗法师著


发布人:站主【主站留言】    日期:2015/5/23 22:10:11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正法护持     

 
 
     

一、关于信心与念佛

一、关于信心与念佛

1问:请问法师,在《大经》、《小经》和《观经》中都谈到称名的问题,也谈到信心的问题,那么请您谈一下信心和一向专称名号的含义好吗?

答:阿弥陀佛的救度是没有条件的,白白地送给我们的,现在就完成的,这个就是「信」。所谓「白白送给我们」,现在就已经完成,在哪里呢?在于你闻信之后只要相续称名,短在十声、五声、一声、一念,长在百声、千声、万声,若一日、若七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都必定往生极乐世界,这叫做「乃至十念」。这个「念」自然含「信」与「行」。「信」,就是信弥陀救度;「行」,就是称弥陀佛名,就这样。所以说没有任何条件的。

没有时间的人,你就少念,若有时间的人,你就多念。甚至现在要断气了,要死了,现在才听到弥陀的救度,这个时候,嘴巴、舌头都僵硬了,嘴巴不能念,而心中念,照样往生极乐世界。那最短最短没有比心中这么一念更短的吧,这一念是最短的了,「乃至一念」就是这么最短的时间,当下死、当下往生极乐世界;如果寿命延长的话,自自然然地就会忆佛念佛、称名念佛,这个时候,就演变为乃至一日、乃至一年、乃至一辈子的念佛,就会这个样子。

为求往生,除了称念这句名号以外,不会再修其他的。如果听人家说「你还要念往生咒,还要念观音、念地藏……」,也不会跟随他们。若跟随他们的话,那就是善导大师说的「随缘杂善」(即人家告诉你念往生咒,就随人家告诉你念往生咒的这个机缘;人家告诉你称念观音、称念地藏、称灭定业真言、称什么什么的,因为有那个缘,就又随他的缘去修,这个叫做「随缘杂善」)。如果是那样的话,就没有体悟阿弥陀佛的救度,就是没有机、法两种深信。

所以,始终以称名念佛为正定业,不会再念别的什么。何况其他都是少善根、少福德,不是大善根、大福德。

所以,真正懂得的人,如果有时间、有精力,他就以那些时间、精力去称念这句名号,不会在这句名号之外间杂其他的修行法门。

净土法门讲专——专修,讲唯一——独一无二。十方诸佛独有阿弥陀佛是王,独一无二。阿弥陀佛「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最」、「第一」,就是独一。净土法门是独一的法门、无二的法门。我们的本尊是阿弥陀佛,我们所拜的对象也是阿弥陀佛,我们所称念的,也唯有「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我们所信受的,也只有阿弥陀佛的救度,一切的一切都归向阿弥陀佛,一切的一切也都以阿弥陀佛为根本。

「杂善」(注:就往生这一目的而言有专有杂)就是诸善,因为「杂」就是种种,种种诸善,也叫做「万善万行」,略讲就是三学六度,广说就是八万四千法门。

2问:请问师父,很多人都非常关心信心决定的问题,那么,怎样才算信心决定,或者怎样才算往生决定呢?

答:如果没有体悟到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那就是信心还没有决定性,还没有统一性,所以就会有二心、三心,种种心都出来了,就会想:「我应该修这个法,应该修那个法,除了念佛以外,还要念好几个佛菩萨名号,还要念几个咒语……」二心、三心等等心都会出来。

那么,在还没有体悟弥陀救度之前,应该先肯定:往生极乐世界就是要像善导大师所讲的,要捨掉其他的行门,而专称这句名号。今天有一分钟,就以这一分钟的时间称念名号,有一个钟头、两个钟头、十个钟头,就以这个时间去称念这句名号。

同时,去体会什么是机、什么是法,因为在体会机、体会法当中,阿弥陀佛的悲心,会在某种情形之下纳入我们的心中。

不过,你如果能够肯定「专称佛名必定往生」而一生念佛下去,百分之百往生,必定往生!因为这个法门是他力法门,我们不知道求往生的时候,阿弥陀佛都在我们面前合掌,十劫以来都在要求我们了,何况我们有厌离娑婆、欣生极乐的心而称名号?自自然然这句名号的功能就在运作,使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从这一点来讲,已经抛开自力他力,已经抛开是信是疑了,自自然然地信就在裏面。

自自然然——这就是一种弥陀的运作,就是一种他力。因此,到最后善导大师就说: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名号,都是强调「一向」,也就是要专。法然上人说:一向专称名号,自然具足「三心」。即使你不知道,自自然然地就具足「三心」,为什么?因为「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本身就有这种功能。

3问:请问师父,为什么说「信从闻生」?

答:刚刚解释了这个闻的内涵,真闻就是真信。信心的内涵就是体悟弥陀的救度,内心体悟弥陀的救度才是真正的闻,这个大家想一想就可知道。

4问:很多人在念佛的时候用观想,或者是坐禅悟道,还有修密宗持心咒、修颇瓦法的,看他们都是人人信心十足,那么,他们的信心与第十八愿的「信乐」是否有所不同?

答:当然这有很大的不同。第十八愿的「信乐」是随顺弥陀救度,而且是现在已经获得往生的身份,命终的时候就进入报土,莲花化生。其他法门就不是这样,如果想往生,必须迴向才能往生,而且是胎生。

所以,我们信受净土法门,就是专称这句名号,不必坐禅,不必观想,不必修学密宗的三密相应,不必的。

刚刚讲了不必坐禅,可是如果有人喜欢打坐,那也可以,就以静坐的方式称念这句名号,当然你不是执着你的功夫。

5问:请问师父,信心决定的念佛,与有的人认为「我信名号,我就能往生」,这两种念佛有什么区别?

答:信心决定的念佛,以及信名号的念佛,这两种是一种。因为信心决定的内容,就是这句名号。这句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力,阿弥陀佛的愿力完全显现在这句名号中。

信心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信机,一方面就是信法。这两方面实际上是一个内容,只是分开来解释而已。

信机:「机」就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到底是怎么样的人呢?自己对自己要有体悟,善导大师说要深信,而且要决定深信

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

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

无有出离之缘。

体悟到自己是一个罪恶深重的凡夫,生生世世、尽未来际都不可能有力量出离三界六道。

好比一个人在茫茫的大海中,没有力量游泳,也不会游泳,一直沉溺其中,永远不可能以自己的力量游到岸上来。

六道就是苦海,我们众生都沉溺在苦海中。沉溺,就是沉入水中、溺入水中,没有浮上来。

像我们这种众生,必须靠人家跳入海中把我们抱到岸上。

能够跳入水中、有力量把我们抱上岸的,就是阿弥陀佛。所以,进入第二种,法的深信——信法:

二者决定深信,

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

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这两种深信是一种体悟性的内涵。刚刚讲的,譬如我们溺在水中,阿弥陀佛亲自跳下水把我们抱起来,我们心中充满了阿弥陀佛救度的真实,消除了苦恼和不安。这是一种实际体悟。

6问:我没有那种信心开发那一时刻的体验,我只信知「称名定往生」,不论时节久近,不论行住坐卧。请问师父,这种感受是否符合第十八愿?

答:这都符合第十八愿。因为,你既然是一向专念弥陀名号,不问时节久近,行住坐卧,念念不捨,这样无形中就在第十八愿裏边了。因为往生并不是在我们众生这裏讲说「要这个样子、要那个样子」,不是的!往生本来就是弥陀名号的功德力在运作。所以,称念这句名号的人,不管他知与不知、求与不求,自自然然有那一种往生的功能潜在其中。如一个念佛的人身上有佛光、头上有毫光,这是自然的。儘管他不知道、没有看到,可是自然会有这种功能,因为名号的功能、名号的自性就是这个样子。

好像火的功能就是燃烧,一旦点火就必燃烧,不管你知道或不知道,甚至你在口中或心中认为它不会燃烧,要它不燃烧,它也必定燃烧,除非你不点火,一点火就必定燃烧,因为燃烧就是火的功能。

这句名号本身能使我们往生,所以,我们称念这句名号就能往生。我们知道这一点去称念,信就在裏面了,儘管对这个道理了解得不是很充分,可是能够一直称念下去,也必定往生,因为有阿弥陀佛在运作。

有记载信心开发过程、而且历历在眼目的,就是法然上人,法然上人有这个记载。法然上人说他一直到四十三岁才得到念佛的信心。法然上人说,他为寻找出离生死轮迴的法门,翻阅经藏五遍,「到底哪一部经所解释的那个法门才是适合我,也适合任何人,能够解脱生死轮迴呢?」——法然上人在当时被称为智慧第一,可是智慧第一的法然上人为了寻求解脱之道,还是一部经典、一部论典一直地翻、一直地看,总共五遍,最后才发现,善导大师所写的《观经四帖疏》裏面有记载,称念名号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法门,这个法门是每个人能做得到的,简单快速。于是,其他经典都不看了,专门针对这部《观经四帖疏》再度看了三遍。第一遍看完,虽然大意重点还没有抓到,可是已经觉得很欢喜了。再看第二遍,更加得到安慰。再看第三遍,正当看到: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

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

念念不捨者,

是名正定之业,

顺彼佛愿故。

看到这段法语的时候,法然上人眼睛一亮,心头的石头当下落了下来。

他所体悟到的是什么?体悟到的是:原来我们往生这件事情,阿弥陀佛已经在十劫以前为我们预备好了,祂所预备好的,就是这句名号,往生这件事情就在这句名号裏面,只要称名,就一定往生。因为这裏所讲的「念念不捨」是「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意思就是说:我们只要称念这句名号就好,行也好,住也好,坐也好,卧也好,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形下,都没有关係,都没有限制,只要称念这句名号,修行时间长、修行时间短,都有资格往生,所以说「不问时节久近」。这样的话,岂非救度是没有条件、白白地送给我们的?而且是摆在这裏,我们随时发现随时来拿,随时就拥有。既然是这样念佛的话,谁不会啊!都会。并没有限制一天念十万声、要念几千万,没有。也没有限定是出家、在家,男众、女众,要深入经藏、不深入经藏,都没有限制,只要我们称念这句名号。我们是什么样的身份,就以这样的身份来称念这句名号。如此说来,只要称念这句名号,往生与否,不在于我们有如何的功夫境界,不在于我们要这样地念、那样地念,不在我们这一边,而完全在阿弥陀佛那一边 ,阿弥陀佛发愿救度念佛众生,众生念佛必定往生!

所以,法然上人看到这段法语的时候,当下感动了,眼泪流下来了,当下就高声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那个时候已经是晚上了,没有人,他就大声地念佛。「原来阿弥陀佛救度我,在十劫以前已经定下了救度的方法」,这是法然上人信心开发的过程。

至于善导大师,善导大师是去见到道绰禅师,道绰禅师给他讲《无量寿经》的时候,善导大师心中的疑惑就断除了,其他法门也就放弃了,一心称念这句名号。

有人追求「一念的信心」,又体悟不到,于是放弃称名,一直要追求那个信心的境界。但是,人生无常,现在死了就轮迴去了。所以,你只要称名。何况在称名当中,信心就在裏边了。所怕的是,你一方面称名,一方面认为不够,结果修其他法门去了。

那怎么办呢?必须环绕在善知识的旁边听,同时,信仰相同的莲友常常相聚研讨。

至于见解不同的莲友,我们要避开,免得被绊倒,因为我们都很软弱,容易跌倒。所以,要跟同修、善知识常常讨论,常常在一起,因为人生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事情了。

7问:有句话说「信心必具名号,名号未必具真实信心」,请师父开示。

答:也就是说:信受弥陀救度的人,一定会称名念佛。因为在他的心中,最重要的以及最值得感恩的,就是阿弥陀佛,所以自自然然会「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念佛下去,这就是「信心必具名号」。

那么,「名号未必具信心」,是说:称名的人,即使他称名,可是不一定有那个信心。因为称名的人很多,大家都在念佛,可是不一定了解弥陀救度的原理。这样的话,很可能他一方面念佛,一方面会认为不能往生。最糟的情形是半途而废,人家说这个法门好、那个法门好,也就随着修别的法门去了,不能贯彻到底,是有这种现象。

所以,有信心必定是伴随着称名,如果有信心而不称名的话,这种信心就不是真信。如果有人说「我已经信了,我可以不用念佛了」,那是虚假的信心。真正信受了,他会把信心融入念佛之中的,并不是说念佛有什么辛苦,或什么着相,不是的!称名念佛,念在心中也好,念在口中也好,高兴起来,欢喜跳跃地念也可以,这个会自自然然在心中产生的,「听闻弥陀本愿力,欢喜不觉称佛名」,会不知不觉念出这句名号来。

不过,固然不了解信与不信的内容到底怎么样,乾脆把它们摆到一边,你只要相信:「即使不信的人,阿弥陀佛也要救度。」这样,信就在其中了,之后就称名。今天有一天的时间,就称一天的名号,这一天过完了,寿命到了,自然往生极乐世界。若是有两天,你就称两天,若是有七天,或者是两个七天、七个七天,或者七年、七十年,你就用这些时间一味地去念佛。不会说:「我时间那么多,我来修这个、修那个……」不可能会这样的。

8问:请问师父,唯有信愿念佛的人才蒙受弥陀心光摄取,而没有信愿念佛的人只是蒙光照耀,而不被摄取,故不能往生,这是什么道理呢?

答:佛光有两种,一种是身光(身上放出来的光),一种是心光。身光也好,心光也好,其实都是一体的,都普照十方世界。既然普照十方世界,就像太阳一样,太阳一出来,地面上的任何动植物都在阳光的普照当中。同样的,阿弥陀佛的光明普照十方世界,任何众生,不管善人、恶人,甚至地狱众生也受弥陀光明的普照。只是,能够念这句名号的人才能蒙光摄取,因为这句名号是阿弥陀佛的本体,能够念这句名号,自自然然就受弥陀心光的摄取,与弥陀的誓愿相感应。

弥陀的心愿展露在这句名号中,要度称念名号的人,我们称念名号,符合祂的心愿,无形中就是受祂的光明照摄,与祂的心相感通。

如同电视台发射出来的电波,发射到各个角落,没有一个角落没有电视台的电波。可是,你如果不转到那个电视台,当下没有与那个电视台互相感应、连接在一起,就不能接收到信息。

同样,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可是我们不称名,与祂的心光不感应。唯有称名才是阿弥陀佛的心愿。

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本身,就是这句名号,名外无体,体外无名,因此,信受弥陀救度而称念弥陀名号的人,自然在祂的心光摄取当中而得往生;不称名者,就没有光明摄取的利益。

9问:请问师父,信受弥陀救度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答:信受弥陀救度的人,他当然是对弥陀有信心、有恭敬心,对自己有良心、有惭愧心,对别人有爱心、有包容心。为什么?因为他体会到阿弥陀佛对他的爱心,体会到阿弥陀佛对他的包容心。当他体会到阿弥陀佛的大爱的时候,就惭愧自己是一个罪恶的人,因此对自己有良心、有惭愧心,一旦有什么言语行为上的过失,立刻会受自己良心的谴责,反省比以前更加深刻。

阿弥陀佛对我们的爱心,对我们的宽谅,可以说非常的广大,论我们的话,我们是罪恶深重的人,累生累劫造了无穷无尽的罪业,今生今世反省自己,自己无时无刻有意无意都在得罪他人,所以,不是我们去忍耐别人、宽谅别人,而是要请别人来宽谅我们。不宽谅我们的话,被他碎身万段也不足以偿还。

我们是这种不能被宽谅的人,而阿弥陀佛来宽谅我们!我们被阿弥陀佛的大宽谅所感动,对众生也会有宽谅的心。所以,弥陀的生命在我们裏面作为我们的主人,监视着我们,我们的反省力就会更加的敏锐。

10问:请问师父,念佛的人也有苦恼,平时说念佛法喜,苦恼时念佛还法喜吗?他的心中有些什么转化?

答:一般人没有听闻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告诉他念佛是好的,他也接受。可是逆境来了、烦恼来了、病痛来了,这句佛号就飞到三十三天之外了。

如果闻信了阿弥陀佛的救度、闻信这句名号的原理的话,烦恼来了,他会有法喜,苦恼得念不出声,也会有安慰;逆境来的时候,也会甘于承受,会这样的。烦恼来了,就不以烦恼为烦恼;痛苦来了,也不以痛苦为挂碍,这句名号即使念不出来,心总是安稳的。同时,他如果能念佛的话,就会停止原来很苦的「哎哟、哎哟」声,代之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会这样念。

还有,闻信阿弥陀佛救度的人,心性会转化。因为我们体会到弥陀救度我们,而弥陀救度我们,祂不但不跟我们计较,反而是大大地宽谅我们。大大宽谅我们的时候,使我们感动,也会去宽谅别人、不跟别人计较。

阿弥陀佛救了我们,不但救起了我们的生命,使我们不再继续六道轮迴,而且是给我们无量寿的生命、无量光的生命,是给我们「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生命,给我们佛的智慧的生命。可以说,不但是给我们生命,而且是给我们那么丰盛的生命,同时给我们极乐世界。你看,这些东西多么的丰富、多么的高贵,我们剎那之间拥有了这一切,可以说,剎那之间雍容华贵起来。那个时候,我们面对其他的人,看到他们所需要的,我们有,我们就会儘量付出,帮助他、满足他,就像弥陀来帮助我们、布施给我们、满足我们一样,就会有这些转化。

这些转化,其实是不容易的,我们要去宽谅一个人,这个人如果是个好人,他做错了,我们去宽谅他,这是很容易的。但是,不容易宽谅的人,我们也去宽谅他,这个必须从我们内心有一种力量,这个力量来自阿弥陀佛。为什么?别人不可宽谅他,我们可以宽谅,是因为阿弥陀佛宽谅了我们、阿弥陀佛包容了我们。

我们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的众生?这颗心可以说是很卑贱、很污秽、很骯髒、不可告人、无地自容的,阿弥陀佛一点都不计较。如果体会到阿弥陀佛这种慈悲的话,所有的人,我们都会去包容他、原谅他。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标準,因为十方众生各不一样,可是转化的功能是存在的,是有那个可能性的。

123456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净土决疑 释龙舟、小粟栖、杨仁山

净土决疑 释龙舟、小粟栖、杨仁山

净土三经一论大意 慧净法师、净宗法师著

净土三经一论大意 慧净法师、净宗法师著

印光大师:观世音菩萨感应行迹

 

后五篇文章

念佛问答(节录自《净土三经一论大意》)慧净法师、净宗法

念佛生净土 圣严法师著

念佛生净土 圣严法师著

净土安心法门 李炳南老居士讲述

净土安心法门 李炳南老居士讲述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主站自2007年4月20日以来,文章总访问量:
学佛网 (2004-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