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
 
 

净土法门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46集)


发布人:站主【主站留言】    日期:2015/5/23 22:13:51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正法护持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二百二十三页,倒数第五行看起:

「广狭自在无碍门。《大疏》云:如径尺之镜,见千里之影。盖镜喻狭,而千里之影喻广。本经《发大誓愿品》云:所居佛刹,广博严净,光莹如镜,彻照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前面我们学到这个地方,我们接着再往下看。「以一刹之力用」,一个佛刹,它的能量,它的作用,「遍彻十方」,十方一切诸佛刹土都在其中,一个也没有漏掉,这叫广,这广的意思。《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刹之相不坏」,西方极乐世界圆圆满满,没有丝毫破坏。「力用无限之广」,它起的作用,就是遍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刹土,都在这一刹里头见到,「与一法之狭,不相妨碍,各各自在」,小中见大、大中见小,就这个意思,性德里头没有大小,「故名广狭自在无碍」。

下面又说,「欲见诸佛净国庄严」,在极乐世界你想见到十方一切诸佛刹土,「悉于宝树间见」。极乐世界的宝树放光,光中现刹,在宝树里头见到。「犹如明镜,睹其面像」,就好像你在镜子里面看到面孔一样。「亦复如是,同明广狭自在之玄门。」经上还有,例子很多。《观经》里面跟我们说的,正报里头,阿弥陀佛报身,现在实报庄严土,这个身有八万四千相好。一般经上讲的,释迦牟尼佛的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弥陀的报身,身有八万四千相,每一个相有八万四千好,随形好,每一个好放八万四千光明,每一道光明里面都见到十方一切佛刹的依正庄严。佛的报身不增不减,十方世界影现在其中,这是身现刹。黄念老这里举的例子,是宝树现刹。由此可知,广狭确确实实没有妨碍,自在无碍。

《华严经》上告诉我们,尤其是不可思议。《华严》讲一微尘,微尘之小我们无法想像,到现在比较有个清楚的概念,科学家发现了。佛所说的极微色,极微之微,被科学家发现了。多大?科学家叫它做微中子,称中微子也可以,他说一百亿个微中子把它纠缠在一起,它的体积等于一个电子。电子肉眼看不见,围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这个原子的构造就像一个太阳系一样,当中是个太阳,许多行星围绕它,原子也是如此,当中是原子核,有电子、有中子围绕着它转。微中子多大?是一个电子的一百亿分之一,一百亿个微中子体积等于一个电子。这么小的东西里面有圆满的宇宙,法界虚空界都在里头。法界虚空界没有缩小,极微色没有放大,它们没有障碍。这才是真正的自在无碍。

谁能进去?《华严经》上说普贤菩萨能到微尘法界里面去参访诸佛如来,供佛听经,普贤菩萨可以做到,这就代表了等觉菩萨没有障碍。如果像大乘里面常说的,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八地以上就有这个能力,神通自在。所以中国古人有两句话,这两句话几十年来我们对它都存疑,有怀疑,就是说大小,给我们讲大,大到什么程度?没有外,大而无外;小呢?小而无内。我们中国古人说这两句话,佛教没传到中国来。这个说法与十玄门相应。我们中国的古圣先贤是不是佛菩萨应化在中国?一些境界确实是佛境界,他们能说出来,儒跟道都有。我在年轻的时候对这些事情好奇,向老师请教。老师回答我说,「理上讲得通」,佛菩萨应化来的,「事上没证据」,他没有暴露身分,没有说他是哪尊佛、哪个菩萨来应化的。理上确实可能,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法华经.普门品》里头讲的三十二应。宇宙确实非常奥秘,深奥、神秘,大乘佛法把它讲透彻、讲清楚了。科学、哲学,这是他们最高的命题,什么时候能得到答案?所以大乘佛经,确确实实是高等的哲学、高等的科学,科学往后愈进步,跟佛经上讲的就愈相应。

十玄第三,「一多相容不同门」。《大疏》是《华严经疏钞》,举《大疏》里面的说法,「若一室之千灯,光光相涉」。「盖一中有多、多中有一,是为相容。而一多之相不失,是为不同」,一多相容不同门。下面举《华严经》上经文,「《华严卢舍那佛品》云:以一国土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余。世界本相亦不坏。无比功德故能尔。」这都是无法想像的境界。下面念老给我们解释,「一土满十方,十方入一方,相容之义。本相不坏」,这是不同的意思。极乐世界如是,极乐世界是法性土,我们这个世界是法相,法相还是依法性,没有法性哪来的相?我们现在问题在哪里?迷了,着相不见性,这是六道凡夫。六道凡夫开悟了,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是什么样子?从相当中见性了,这就叫大彻大悟。见性之后怎么样?一多相容不同门,他见到了,这十种玄门他全看到了。在哪里?就在当下,这入诸佛境界。佛境界不在外面,佛境界距离我们不远,就在眼前,就在当下,一跟多同时见到,一点障碍都没有。一国土满十方,这是说诸佛如来的刹土,十方诸佛国土,在这一国土里面你也统统见到。世界本相没有坏,娑婆是娑婆,十方是十方,没有破坏。十方入一方这是相容,本相没有坏这就是不同,同中有不同,不同里头有同,这是无比功德的成就。

「本经中弥陀宝香普薰愿文」,四十八愿里面所说的,「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宝香合成,其香普薰十方世界」,这是极乐世界。下面念老给我们解释,极乐世界一切万物当中,「任何一物皆为无量宝香所成」。极乐世界所有一切物质都是珍宝,珍宝有香气,就是无量的宝香入于一物,「表一切法入于一法」。无量的宝香在这一物,这一物是任何一物,不是指哪一物,极乐世界一一物里头都含着有无量宝香。这个表一切法入于一法,「表一多相容。又一物之一相,与众香之多相共存,表两相不同之义。又此香遍于十方」,这个香气遍十方世界。我们这有没有?有。我们现在的鼻根有毛病,所以闻不到。如果我们恢复正常,我们就闻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我们眼睛可以看到,那个地方佛说法的音声,自然天乐,我们可以听到,极其美妙的音声,确实没有障碍,因为它都是遍十方法界的。

我们迷失了自性,六根的能量大幅度的生起障碍,应当看得见的看不见,应当听得到的也听不到。《金刚经》上说五眼圆明,实际上五眼是一个眼,一个眼迷惑有浅深不同。佛的眼没有迷惑,他什么都见到;佛的耳没有迷惑,他什么都能听。我们迷了,这个肉眼隔一张纸就看不见了。天眼没有问题,隔一张纸可以看见,我们讲他能透视,他看人身体是透明的,看墙壁也是透明的,墙外面的人他看得见,我们叫天眼。这是我们本能,没有奇怪。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要修定,小乘初果须陀洹,大乘菩萨初信位的菩萨,他们把见思烦恼里面的见惑断掉了,五种见惑断掉了,他天眼恢复了,天耳恢复了,我们讲六种神通,这两种恢复了。他能看我们凡夫看不到的东西,他能听我们凡夫听不到的音声,须陀洹,小小圣,这叫入佛门。这个神通没有现前,学佛没入门,这个要知道,入门一定有这个现象。从初果升到二果,这个能量又出现了两种,他心通,别人心里想什么你知道;宿命通,我们过去一世、二世、三世,十几世、几十世都知道。阿罗汉能知道过去生中五百世,再往前他也不知道,菩萨知道。我们知道,菩萨五十一个阶级,其实就是定功功夫。五十一种功力不相同,愈往上面去能量愈大,所以到八地能量差不多跟佛一样,就是障碍全部突破了。

成佛恢复自己的本能而已。《楞严经》上说,「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你成佛有得到什么?没有,你一样都没得到。你所得到的全是你自性本来有的,只是过去迷失了,现在恢复,所以是你本有的,不能叫得。得是什么?得是从前没有,这才叫得。本来有的迷失了,现在不迷它又恢复正常,这怎么能叫得?所以说圆满菩提,修行圆满,到妙觉如来的果位,你什么也没得到,无量智慧、无量神通、无量相好是你自性里头本来具有的。惠能大师明心见性,他说出来了,他开悟说了五句话,第三句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就是没有想到,自性里本来具足无量智慧、无量神通、无量相好,一切无量是自己自性本自具足的,自性外面什么也没有。所以佛教给我们从自性求,不能从自性以外,自性以外什么也没有,自性外面那是魔,要从自性。佛家修行修自己的心,这个要懂得。修自己的真心,这是佛;修自己的妄心,那不是佛,那是外道。佛法是讲真心,真心就是佛,真心就是菩萨。说佛是讲本体,说菩萨是讲这个本体起作用,起作用就是教化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也回归到他的自性。这是佛陀教育。这一段念老在总结,还用这个比喻,「又此香遍于十方,复明一法遍于多法」,用香,香是一法,它能够遍十方,十方世界都能闻到,所以一法遍于多法,「更显一多相容不同之妙。」一里头有多,多里头有一,互相包容又互相不妨碍,这个妙。

下面第四段,「诸法相即自在门」。第三是讲「相容」,这一段要说「相即」。「晋译《华严十住品》」,《华严经》在中国有三次翻译,最早的东晋,翻的这个《华严》我们叫它做《六十华严》,六十卷;唐朝时候有两次翻译,武则天做皇帝的时候第二次翻译,实叉难陀,一共翻成八十卷,叫做《八十华严》;唐德宗贞元年间,西域有一个小国,国王对中国皇上进贡,就是送礼物,礼品里面有《华严经》最后的一品,「入法界品」,这一品完整没有欠缺,翻成中文四十卷,就称《四十华严》,第三次翻译的。这些译本统统都保存下来了,《大藏经》里面都有。晋译「十住品」里头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譬如水之与波,以水喻一,以波喻多。波即是水,水即是波,彼此相即,而各自在,故云相即自在」。前面讲相容自在,这个地方讲相即自在,相即,就是。水是静的,是没有染污,没有动摇,这水的相,水平如镜,它的作用是照见。波是波浪,因为风吹着水,水起了波浪,波浪不平,波浪不能照见。但是波浪就是水,水就是波浪,体是一个,相不一样,波浪是动的,水是静的,水能照见,波浪不能照见。念老给我们解释,譬如水之与波,以水比喻一,以波比喻多,波浪太多了,尤其我们站在海边上观海浪,波即是水,水即是波,彼此相即,而各自在,故云相即自在。

第二个比喻,「又《大疏》云」,这是八十卷《华严》的注解,清凉大师作的,他举了个比喻,「如金与金色,二不相离」。黄金的体与黄金的色相是一不是二,一体现两种相,两种相是一体,所以二不相离。「至于本经《法藏因地品》云」,本经有诸法相即自在的意思,举出本经的经文,「世尊能演一音声,有情各各随类解」。这是音声,佛为大众说法,佛是一个音声说法,听众很多很多,种类不齐,言语不相同,佛以一音声说法,听众每个人所听的,佛跟他讲相同的话,佛有这个能力。不但每个人都听懂,每个人听的都是我们自己使用的语言,好像通过翻译一样,实际上没有人翻译。更妙的,每个人所听讲的内容不一样,我想听《华严》,听的真的跟我讲《华严经》;你想听《无量寿经》,你听到就是讲《无量寿经》;那个人想听《法华经》,他听确实就是《法华经》。程度浅深完全合乎你自己的意思,你的程度浅他讲得浅,你的程度深他讲得深,这叫有情各各随类解。极乐世界妙,到你见性的时候你也有这种能力,跟一切众生说法不需要翻译,你的音声发出去,他说哪种语言,他听的就是那种。这什么原因?前面有句话说,「无比功德故能尔」。见性,无比功德就圆满了,为什么?性德是无量无边无数无尽。我们现在的心被染污了,自性功德不能现前,我们现在起作用的全是阿赖耶。阿赖耶要靠记忆,记忆是阿赖耶里面落谢种子,我们学过的东西,阿赖耶里头等于说有档案、有资料,要把这些资料取出来用。这不是见性,见性没有阿赖耶识,不需要这些资料,自性功德跟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众生有感自然现前,不一样。所以修行一定要知道,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净土不例外,门门都是见性才叫圆满,没有见性不圆满。圆满的见性就是妙觉如来,这是菩萨所希求的果证,他证果就是证妙觉,圆满的回归自性,就这个意思。

这下面又说,「又能现一妙色身,普使众生随类见」。佛现身是一身,叫法身。一切众生随类见,众生想见佛,他看到就是佛相;那个人想见观音菩萨,他见的就是观音菩萨相;另外一个人我要见弥勒菩萨,他看到就是弥勒相,不一样。早年我在香港讲经,圣一法师告诉我一桩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那个时候大陆还没有开放,我第一次来讲经一九七七年,好像是一九八0年,还没有开放,圣一法师跟另外一位法师两个人到大陆普陀山去参学。普陀山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从定海那边过去,大陆有一位法师陪他。他们三个人到潮音洞去拜观音菩萨,听说在那个地方拜,洞里面观音菩萨会现身让你看到。这三个人就在洞外礼拜,拜了半个小时,观音菩萨出现了,三个人都欢喜。离开之后三个人就说了,你看到没有?看到了,都看到了。什么样子?说出来,三个人见到的不一样。圣一法师见到的是头戴毗卢帽,就像地藏菩萨那个帽子,戴那个帽子,全身金色,站在那个地方,他看到这个相。另外一个,也就是跟圣一法师一道去参访的香港法师,他见到的是白衣观音,我们通常看到塑造的相,见到是这种相,手上拿着净瓶,拿着杨柳枝。大陆一位法师也见到了,他看到什么?是一个出家人,比丘相,是位年长的老比丘。三个人同时去拜,同时看到了,各人见到的不一样。菩萨是现一个妙色身,众生随类见的不一样。

「亦明一音中一切音,一身中一切身,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多即是一,一即是多,如水与波」,水平的时候是一,水多的时候千波万波,「一水多波是相即自在之义」。「又经中」,这是我们这个经,「《歌叹佛德品》云:其所散华,即于空中合为一华,华皆向下,端圆周匝化成华盖」。这是极乐世界空中庄严之相,菩萨们散花供佛,花在空中自自然然就聚集在一起变成一个花盖,花都朝下,我们看起来非常之美。「多花」,很多花变成一个花盖,「故多即是一。一花中含多花,故一即是多」,这个花盖里头许许多多花。「是为本经中显现之第四玄门」,诸法相即自在。

再看底下一段,第五,「隐密显了俱成门」,这是隐显。惠能大师明心见性,他的报告第三句是隐,「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是隐;第五句是显,「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是显,不生万法的时候本自具足。隐显同时看到是明心见性,我们凡夫隐密见不到,一定是显了我们才能见到。隐显自在,隐显俱成,这是性德。《华严大疏》里面有句经文,从比喻,「若片月澄空,晦明相并」。这句话的意思,「盖指隐处具显,显处具隐」,隐显同时。晚上的月亮有一层薄薄的云彩盖住,看到月光若隐若现。实际上在白天,我们常讲日月同辉,我们常常看到,月亮跟太阳同时看到,月亮在东方,太阳在西方,看得很清楚,看到这个景观。

12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信愿法师:这才是真实的净土

热盼三堂帮助修行——新疆净土宗佛弟子修行现状调查(李卫

媒体在净土法门弘传中的作用(释禅悟)

我为什么要选择净土法门?(闻章)

神识昏昧心灵明 一念信愿生净土——张淑青老居士往生记(

 

后五篇文章

印光大师:为什么说持名念佛摄机最普,得益最深?

印光大师:研经与念佛以谁为主

印光大师:当今之世不另于敦伦尽分,及注重净土法门外,别

印光大师:母亲为什么伟大!

印光大师:母亲为什么伟大!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主站自2007年4月20日以来,文章总访问量:
学佛网 (2004-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