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乘的婚姻观
2014/9/6   热度:435
五乘人中,其实只有人乘、天乘的一部分(六欲天)和菩萨乘有婚姻家庭,声闻、缘觉乘人因厌恶男女情欲,一般皆远离婚姻。 在佛教里面,声闻缘觉乘讲究离欲,人乘的佛教讲究节欲,大乘菩萨不是离欲,也不是节欲,而是对五欲——财、色、名、食、睡,加以化导,叫做化欲。 佛法认为:爱欲、婚姻为欲界众生轮回之根,但除少数出家僧尼外,绝大多数人则应按照佛法及社会法律、道德,合理地处理好婚姻生活。 人乘佛教又可名为“人生佛教”、“人间佛教”。它主要讲如何度过合理人生,获得现世安乐幸福,并在来世再生为人的道理及方法。 人乘的婚姻观的内容包括:学会处理好婚姻、居家生活;以及如何拥有健康的情感生活;管理好家庭财产;赡养老人;教育子女等。 家庭,是整个社会的基本单元。人类社会是依靠人与人的结合,互相关怀照顾,努力合作,才能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如果在一个社会体的结构中,男女间没有夫妻的分际,也没有家庭的伦理,一定会制造许多的乱源。人间佛教,就是希望大家能组织美满的家庭,“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但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家和万事兴”,家和国家才安宁。 虽然佛陀说法教化的主要对象是出家僧尼,说法内容侧重断欲去爱,了生死、证菩提。但仍有相当部分是为在家人而演说的,如《善生经》、《佛说玉耶女经》、《六方礼经》、《法句经?吉祥品》、《维摩诘所说经》等。在经中,佛陀为在家人说明了如何立身安命、合理的居家生活等。 如何才能过好合理、道德的世俗生活呢?佛教对于社会大众,其基本要求是: ● 要求人们要顺应、接受现实,以中道的精神,合理的安排、过好世俗生活; ● 要求人们要有觉悟的心,学会节制自己的行为,不要沉溺在五欲 之乐中,更不要使欲望无限膨胀; ● 要学会转化欲望,逐渐地把低级的欲望(本能),转化为高尚理想,不再为欲望所制约。 ● 要有慈悲利人的心,在世俗生活中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为众生作楷模典范。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念佛人,在这一生当中,唯一的一个愿望是往生西方净土。要想往生西方净土,一定要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哪里?《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就是。我们听从祖师大德的教诲,世出世间法都放下,专一念佛,求生净土的心才不会被破坏。如果有人说,念佛虽然不错,“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再加上禅宗的方法就更好,你可不能听他的话。“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这句话是净土宗第六代祖师永明大师讲的。大师看到人家参禅不能成就,劝他参禅再念佛,跟阿弥陀佛结个法缘,这是帮助他。佛在《大集经》里面讲,“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们要相信佛的话,要相信祖师大德的话。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