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孝亲秘笈”


2014/9/6    热度:331   

人到老年最缺啥?钱?不对!物?更不对!

  那是什么?子女的精神关爱。这是我长期奉孝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孝亲秘经”。

  我的父母现在均已年近八旬,在老家,也算是高寿之龄了。自从15年前我结婚成家,便与父母分开另过了。刚分开那几年,我几乎每个月都回老家看望父母一次,每次去,不是买东西就是送零花钱。左邻右舍都夸我是“孝子”,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我的孝顺之举并未给父母带来多少快乐:我买的东西他们多半舍不得吃和用,一放再放,有的甚至过期扔掉了;我给的零花钱,父母也舍不得花,都攒了起来。这样想来,我白白赚了一个“孝子”的名声,而父母却并未得到“承孝”之实!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这个问题我想了好久,难道我孝顺二老做得还不够吗?思来想去,品来查去,我发现:我每次回去看望父母,二老总是把我拎的大包小裹随便往柜上一放,然后便想方设法找机会跟我“唠嗑”――哦,原来二老晚年生活中最缺少的竟然是“听众”!于是,再回去看望父母时,我就搬个小马扎,乐呵呵地坐在父母身边,和他们唠家常,或者盘腿坐在炕上,跟二老“侃大山”。“唠嗑”让我很惊讶:二老居然这么健谈!每次聊天时,他们都能滔滔不绝地跟我聊上几个小时,有时边聊边做家务,手里的活儿居然一点也不耽误!聊的内容“海”了去了,家长里短,里弄见闻,陈芝麻烂谷子……哎呀呀,也没个“中心思想”,想到哪说到哪,说到哪聊到哪。聊来聊去我明白了:老年人急需晚辈们能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他们渴望被了解,渴望被关注、渴望被感受!他们最怕的不是挨冷受冻,而是内心的寂寞孤独!

  现在,我每周都回老家一次,几乎成了“定律”。每次回去看望父母,我都要拿出几个小时来,跟二老聊天,听他们絮叨。我也通过聊天,把外面的见闻说给二老听。内外相融,彼此之间都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每次聊天,父母都会乐上几天,精神状态非常好,吃得香睡得甜,我这个当儿子的真是看在眼里,乐在心上!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 生活艺术人与自然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一心向道,天天念佛,求了生死,果报在西方极乐世界;这种果报是自自然然的,不是我们起心动念去求得的。念到一心,西方是净土,此地也是净土,因为你在一切境界里头都不染着,所以无有一处不是净土。也许有人要问:既然全是净土,那我何必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你起这一念,那就证明你没有证得净土,为什么?你还有彼此之分,你这个妄想分别执着并没有打掉。我们一天到晚,一切时、一切处,心里面想佛念佛,这也在造业,造什么业?造净业。这个业还算不错,造净业将来往生是生西方极乐世界。迷念佛这个法门,能了生死、出三界;迷在一句阿弥陀佛,能带业往生,好处在此地。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