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就是放下某些东西


2014/9/6    热度:208   

  完全的悟道是为般若波罗蜜(prajna-paramita)。“智慧”通常用来翻译梵文“般若”(prajna)这个字,但是我认为“智慧”不能完全表达“般若”的意涵。悟道就像溪水中的水流,智慧和知识有如坚硬的石块,会阻挡我们悟道的水流。在佛教里,知识是被视为开悟的障碍,如果我们把某些东西视之为真理,我们就会执着它,执着到即便是真理前来敲我们的门,也不让它进来。我们必须要能够超越之前的知识,有如一步一步爬上阶梯。如果我们爬上第五阶,就认为够高了,那就没有再往上爬到第六阶的希望。必须学会超越自己的视野,悟道就像水一样,会流动,会穿透。眼界、知识、甚至智慧,都是坚硬固执的,会挡住开悟之道。“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但要空掉什么?关键字是“空”。“空”,就是要放下某些东西。


  如果我拿着一杯水,问你:“这个杯子是空的吗?”你会说:“不是,它装满了水。”但是,如果我把水倒掉,再问你一次,你可能会说:“是的,它是空的。”但,“空”是什么?“空”代表清除、放下某些东西。杯子不能倒掉“空无一物”的。“空”没有任何意义,除非你知道放空什么东西!我的杯子可以倒掉水,却是充满了空气。“空”就是要放下某些东西。这是一个特别的发现。当观自在菩萨说五蕴皆空时,为了要让他的说法更精确,我们要问:“观自在菩萨,要空掉什么?”


  “五蕴”可翻译为五阴或五众。五蕴是组成人类的五个要素,这五个元素就像河水一样,流在我们每个人身体里面。事实上,有五条河流,也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它们总是在身体里流动。所以,根据观自在菩萨的说法,当他深入观看这五条河流的本质时,刹那间领悟到这五个元素都是空的!如果我们问:“空掉什么东西?”他必须回答这个问题。这是他的答案:“这五个元素缺乏各自的本质。”这意思是,这五条河流是不能单独存在。每一个元素必须由其他四个元素所造作,它们必须共同存在,它们必须与其他元素彼此依赖。


  观自在菩萨仔细观察色、受、想、行、识后发现,它们没有任何一种可以单独存在。每一元素只能和其他四者共同存在,所以,他告诉我们色是空的!色是缺乏本性的,但却充满宇宙间的每一件东西,受、想、行、识都是如此的!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 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人所贵的,是二六时中保持清净心。我们念佛人,妄念才一生起来,就“阿弥陀佛”压下去,除了阿弥陀佛这一念,没有第二念,这是真正功夫。初学的人很不容易,他的成见很深,意见太多,不肯老老实念佛,这才叫他念经。念经的目的在哪里?一个目的是训练清净心,另一个目的是教你了解理论、方法、境界。你通彻了解后,你就会死心塌地念佛。念经有两重目的,念佛是单刀直入,一个目标。有许多人辛辛苦苦地修学,修了很长的时间,得不到结果,非常可惜!如果懂得方法,死心塌地去念佛,给各位说,三个月就有效。这三个月的训练,你的心就清净很多;六个月,你一定生法喜;三年就有成就。三年,你的人生观、宇宙观不相同,你的气质、相貌不一样!如果你学了几十年,思想行为没变,还是老样子,你那个佛号是白念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