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接受父母的爱


2014/9/6    热度:254   

  周末,我们全家回乡下老家。父母见我们回来很高兴,扔下农活儿忙乎了半天,为我们做好吃的。第二天我们返城,天蒙蒙亮,母亲就在家里忙开了,父亲也一大清早就到田里去了。

  我们起床的时候,父亲已经从田里回来了,他的裤子都被露水打湿了,挽起裤脚的腿上也挂着冰凉的水珠。他和母亲蹲在屋前整理着我们的行李,地上整齐地摆放着几只蛇皮袋,一只只塞得满满当当。那些都是父母刚刚为我们准备的。虽是秋意浓浓的早晨,两位老人的额上还是渗出了细细的汗珠。母亲看见我们,高兴地说:“你们起来啦!东西都为你们准备好了。这是柴鸡蛋,自家的鸡生的,香着呢;这是鸡毛菜,没有打过农药,没有虫蛀;这是甘蔗,你爸刚从地里砍的,阿健小时候最喜欢吃啦;这是野生的鲫鱼,这是刚从树上摘下的柿子……”

  看着地上的大包小包,想到待会儿我们拎着这些包艰难挤车的情景,我立刻就来了气,责怪母亲说:“你弄这么多东西干吗?你把我们当逃荒的呀?”

  听我这么一说,母亲刚才兴奋的脸立刻黯淡下来,赶紧解释说:“这些东西比城里卖的新鲜,再说,你们挣钱也不容易,买菜得花不少钱,多带些去,家里就能省一点……”

  “10块钱能买一大堆呢,我们带上这些,路上又不方便,而且弄这么多,吃不完也浪费……”我依然心不甘、情不愿。“我……我没想这么多……”母亲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讪讪地说。这时,老公走过来,对着母亲说:“妈,这些东西我要。这都是自家种的,没上化肥,没污染,又好吃,我就喜欢吃这些。一时吃不完,可以放冰箱里,留着以后慢慢吃。谢谢妈妈了!”母亲听了,欣慰地笑了。我瞪了老公一眼,还想拒绝,老公见状,忙悄悄地拉了一下我的衣服,示意我别作声了。

  回去的路上,我问老公,带这么多东西你不怕麻烦呀!老公说:“其实你不懂父母的心。虽然我们已经成家立业了,但在父母的眼里却依然只是孩子,他们总是想方设法为儿女做点事情。如果你断然拒绝,他们反倒会很失落,觉得自己没有用了,不能为子女做什么了。父母送给我们的东西,我们要学会接受,因为那是他们对子女的一片爱心。”

  老公的一番话让我恍然大悟。爱,不仅是无怨地付出,也需要适当地接受。我们做子女的,在怀着感恩的心为父母付出的同时,也要智慧地接受父母的爱!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 生活艺术人与自然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生灭心可以说是真妄和合,有真有妄。悟了,它是真的;迷了,它是妄的。可不是说它一半是真,一半是妄,那就搞错了!没有半真半妄的。悟了就叫如来藏,迷了就叫阿赖耶。学佛的宗旨,是破迷开悟。所谓凡夫,就是迷了如来藏,生灭心里头迷了如来藏。一迷一切都迷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就看不出来,这是迷失了。迷了之后,我们受的是一切苦,不平等、不自由,这个麻烦大了!我们起心动念、一切造作,这是众苦之因。所造的是缚具,所造的是分别业,迷了才干这些事情,才有六道轮回、生死不断。不觉的心,是一个迷的心,就是无明。凡夫统统用阿赖耶里面的“不觉义”,所以才迷惑颠倒。正如同《地藏经》所说的“起心动念无不是业”,因为他起心动念是依那个不觉的心。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