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当替罪羔羊
2014/9/6   热度:421
英国都铎王朝这一流传甚广的做法还真是一种“两全其美”的妙法,一方面王室的尊严能够得以保全,另一方面还可以使那些穷人家的孩子得到一笔不小的收入。可是采用寻找“挨鞭子的男孩”的方式,王室的尊严就真正能够得以保全吗?让我们听一听当时流传在民间的一首童谣吧,“王室尊严不可侵犯,王子犯法有人替代,没有经过皮鞭抽打的脊梁啊,还有力量承担一个国家吗?” 无论是英国都铎王朝时期,或者是在当今时代,面对责任,人们会寻找太多的理由开脱自己;面对不幸,人们会不停地指责上天、父母以及整个社会;面对失败,人们可以埋怨家境贫困、教育落后、缺少机会等。人人都在寻找替罪的羔羊,最后有谁来当这个替罪羔羊呢?在犯下错误或者面对困难之时,人们常常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改正错误或克服困难,而是寻找一个替罪的羔羊,这一做法只会使错误日渐加深、困难更加难以应付。
在久远的都铎王朝,英国王室流传着这样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那就是为自己家的每一个孩子都请一名所谓的“挨鞭子的男孩”。这是因为王室的人都具有不可侵犯的尊严,但是小孩难免会因为调皮和顽劣而违反国家或王室的规矩,这些规矩同样不容人轻易破坏,所以这些所谓的“挨鞭子的男孩”便是应王室的孩子触犯规矩时所用———当王室中的小孩触犯规矩时,事先找好的“挨鞭子的男孩”就会替王室中的小孩来承担应受的责罚。当然了,这些“挨鞭子的男孩”也不会白白地承受责罚,他们会因此而得到王室的奖赏。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许多人学佛,常常会遇到魔障,这是什么原因?宿障深厚、不善用心。无量劫来,我们跟一切众生结了许许多多的冤仇,宿障深厚;不要说过去生了,我们这一生当中,没学佛之前,我们杀生吃肉,与这些众生结的冤仇就不知道有多少?宿障深重,这是无可奈何!要消除深重的业障,只有老实念佛;我们一心念佛,念久了,业障确实能消除。我们念佛,依照经典的教训去修,这是“善用心”,不会着魔障;我们违背佛陀的教诲,没有依照经典里面的理论、方法、境界去修学,这叫“不善用心”,就很容易着魔障。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