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才是“宽容”
2014/9/6   热度:644
二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发生激战,最后两名士兵与部队失去了联系。这两名士兵之所以在激战中还能互相照顾、彼此不分,因为他们来自同一个小镇。他们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互相鼓励和安慰。十多天过去了,他们仍未与部队联系上,幸运的是,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能度过几日了。也许是因为战争的原因,森林中的动物四散奔逃或被杀光,除了那只鹿,他们再也没有看到任何动物。剩下的一些鹿肉,背在年龄较小的那位士兵身上。 一天,他们在森林中遇到了敌人,经过一番激战,两人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他们自以为安全的时候,只听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士兵中了一枪,幸运的是仅仅肩膀受了伤。后面的战友惶恐地跑过来,害怕得语无伦次,抱着伙伴痛哭不止。
晚上,未受伤的士兵一直念叨着母亲,两眼直直的。他们都以为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身边的鹿肉也没有动。谁也不知道,他们那晚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第二天,部队找到了他们。
事隔30年,那位受伤的士兵说:“我知道是谁开的那一枪,就是我的战友。他去年去世了。在他抱住我的时候,我碰到他发热的枪管,但是当晚我原谅了他。我知道他是想独自占有我身上带的鹿肉活下来,我也知道他活下来是为了他的母亲。此后30年,我装着根本不知道这件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家。战争结束后,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他在他母亲的遗像前跪下来,请求我的原谅。我没有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二十几年的朋友,我没有理由不原谅他。”
一个人,能容忍别人的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傲慢无礼、狂妄无知,却很难容忍对自己的恶意诽谤和致命的伤害。但是,惟有以德报怨,把伤害留给自己,减少一些不幸,回归仁慈、友善与祥和,才是宽容的至高境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现在我们这个世间,天灾人祸频繁,这是众业所感。灾难要如何化解?佛告诉我们,“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我们学佛,首先要化解自己的灾难,为什么?共业里头有别业。一个灾难来了,具足贪嗔痴的人会遭恶报,勤修戒定慧的人,他不遭这个果报,他是别业。所谓“善因善果,恶因恶报”,恶因要受恶报,这点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贪心所感的是水灾,嗔恚所感的是火灾,愚痴所感的是风灾,傲慢所感的是地震,这个是事实真相。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