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只告诉孩子“你真棒”


2014/9/6    热度:323   

记载美国华裔教授蔡美儿教育方式的新书《虎妈战歌》近日在美国媒体部分刊发,引起北美地区对东西方育儿方式的热烈讨论。在有人指责“中国妈妈”管教过于苛刻的同时,也有相当多的人认为,西方式教育过于宽容,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相反,严格的家教对孩子更为有利。



相当长时间以来,很多中国家长和教师也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减负”、“松绑”、“让小学生多睡一会儿”等呼声此起彼伏,更有人强调要时时告诉孩子“你真棒”。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放弃了严格的教育方式,在给孩子“快乐童年”的理论指导下,转向宽松甚至纵容的一面。实际上,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害无益。很多家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母共同呵护一个孩子的“非常6+1”模式,使孩子变得娇气十足,骄奢逼人,不能承受丝毫压力。一些学校因为怕孩子受伤而不敢开设体育课,一些“好学生”根本听不得批评,一批就哭,再批就出走、失踪。在一些远足、穿越类的国际青少年交流活动中,中国孩子在体能、心理、团队意识等方面,与国外孩子形成了极大的差距。这不能不让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警醒:再这样把孩子娇惯下去,孩子们将不仅失去创造力,甚至连生存的能力都没有了。

体罚等损害孩子心理、生理健康的教育手段固然不对,但在现实中,放纵孩子更要不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在这种条件下,在一些所谓“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似是而非的理论引导下,生活条件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不少孩子成材、成人的阻碍。特别是在一些教育资源相对较好的地区和学校,孩子们在生活条件、家庭条件、父母收入等方面不自觉地进行攀比,形成了非常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这些孩子一旦脱离父母的庇护,毫无面对考验的勇气与实力,“啃老族”应运而生、蔓延滋长是必然的。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要使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东方教育方式中,有很多值得继承的东西,正是这些东西维系着东方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形成我们不输于任何民族的精神脊梁。现在,不少教师、家长已经意识到对孩子进行批评的重要性,连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文件中也已写明要保护教师批评的“权利”。不少人在探讨,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批评?我以为,批评不必艺术化,以直接了当为宜。批评包括家长的自我批评,不仅是对孩子立即改正错误的要求,更是养成其正直、果断、公正、严明、有责任感等良好品质的途径。批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环节,任何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比父母的批评更为严厉的指责以至谩骂,连批评都受不了,如何面对其他?一味告诉孩子“你真棒”是无用的,在很多时候,我们必须告诉孩子这样做“不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 生活艺术人与自然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有人问,卧房不干净,在卧房里供佛像,是不是不恭敬?答案是:如果是真正发心求往生,卧房里面供佛像是可以的,什么原因?提起正念。真正修净土的人,没有任何忌讳,卧房里面也可以供佛像,为什么?让我一天到晚不离开佛。我们是佛的学生,师生之间没有忌讳;不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那就要尊重,那就要客气,卧房里不干净的地方,就不可以挂佛像。真正想生西方,那就不必客气了,为什么?我要达到我的目的,念念之中,我不离开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