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要赶不要急
2014/9/6   热度:371
在过去的农业社会,因为交通工具不发达,从乡间到城里走一趟,往往得花很长的时间,更别说是远赴异国了。然而对现代人来说,纵横、跨越、往返于地球上的任何两个端点,早就变成简单而且稀松平常的事了。好比台湾与纽约两地,有时候我甚至觉得美东的纽约比台湾的高雄还近一些,因为我平均一年去高雄一趟,去纽约则至少两次。因为往返频繁,对空间的距离感便缩短了。 同样地,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人、事以及信息的数量,是非常惊人的,所以现代人的时间感也变短促了。例如,台湾每天约有几百本新书问世,全世界每天出版的新书数量,更是难以估算。庄子曾说:”生有涯,知无涯“,相较于古代人,现代人要学习的知识就更多了,怎么学也学不完。信息拥塞,知识爆炸,相对于我们所拥有的时间,就显得格外短缺了。 因此,现代社会中出现了许多身兼数职的人;有能力的人,一个人可以兼任数项职务,时间当然不够用。在时间不够用的情况下,还非得在限期之内完成份内的工作,当然就会紧张。有些人白天做不完的工作,下班以后还得带回家做,而明天一早起来,又有新的进度要赶。在这么忙碌的工作中,如果不擅于支配时间,不懂得调整自己的心情与心态,就很容易害病。面对繁重的工作,最好是练习着”要赶不要急,要忙不要乱,要松不要紧“。 我自己也是非常忙碌的人,我的经验是:”要赶不要急“。工作要赶,但是心不要急。心一急,身体一定跟着紧张;身体一紧张,就会影响到工作效率,不仅工作质量不好,对身体健康也不好。忙,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要忙不要乱“,如果急急忙忙地赶工作,很可能因忙乱而造成错失。 如何才能不急不乱?那就得练习着”要松不要紧“,便是要使身体放松,平常可以练习着让自己的脸部肌肉、眼球以及小腹放松。如果眼球无法放松,脸部肌肉一紧,小腹就会跟着紧;长时间下来,就会感到身心疲惫,做事容易疏漏,也容易生病了。随时随地练习着让自己作几分钟的休息是很重要的,在办公室也好,在交通工具上也好,只要一有时间,就要掌握机会练习将身体放松,这是小小的休息;如果更进一步,练习着随时可以睡着,随时可以醒来,哪怕只有三两分钟也很有用。许多大忙人都必须练成这个本领。 人必须认真工作,却不要变成工作狂。所谓工作狂,就是有工作的时候拚命做;没工作的时候觉得无聊,非得多找事情来做不可,把自己逼得非常忙碌,才能过日子。实际上这是因为心不能安顿,由于无处安心,所以要找工作来填补空虚。 如果把工作当成是一种奉献的机会,是一种艺术的把玩,是一种生命的欣赏,就能在轻松的身心状态下,把工作做好了。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道源老法师讲过样的故事:在民国初年,他那个时候出家当小和尚。他们家乡有一个乞丐,而乞丐的儿子以后经商发财了,在地方上很有声望、很有地位。老子在外头要饭,所以亲戚朋友都骂他:“你不孝,你发这么大的财,你怎么可以叫你的爸爸在外头讨饭?”受社会大众的责备,他当然心里很难过,所以他就派了很多人到外面去找。也是一番苦心,终于把他的父亲找回来了。父亲找回来之后,他派了一些人伺候照顾,在家里好好供养。那里知道,他父亲在家里住了大概只有一个月的样子,看到人家不注意的时候,他又偷跑了。他跑出去,又去要饭去了。人家就问他:“你儿子发大财,在家里接受供养,你为什么还要作要饭的?”他说:“你不懂,那个生活太苦了!处处有人伺候照顾,我过不习惯。我要饭,天天游山玩水,喜欢到哪里就到哪里。只要肚子吃饱了,晚上随便找个破庙休息一下,天天游山玩水,我过的生活多自在!”乞丐菩萨!你才知道人生意义在哪里?他过那个生活,他觉得有意义,他快乐、他自在、他幸福。心里面无忧无愁,无牵无挂,不生烦恼。没有是非人我,没有利害得失,跟大自然合而为一,这种境界不是普通人能够理解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