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中校长:中学育人应排在教书前面


2014/9/6    热度:204   

近日,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与网友交流“树远大理想,奠未来基石”这一教育话题,王殿军在访谈中指出,中学教育阶段育人应该排在教书的前面。

  王殿军坦言,教育是一个接力棒,要衔接的好,但是侧重点还是比较明显的,大学主要在更高层次的知识、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包括研究能力培养的多一些,因为大学基本上有专业了,专业思想的建立、方法、研究能力等等,尤其是培养你独立的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主要侧重这些方面。

  中学应该主要侧重这两方面:一个方面是中学知识;另一方面是人的培养。尤其中小学的孩子还没有成人呢,在这个阶段培养他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是更加重要的。育人应该排在教书的前面。在大学的时候他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人生观、价值观等等,他们都已经比较稳定了,像刚才举的例子,特殊的孩子一定要特别的关注,一般的孩子都已经稳定了,所以你就要关注他专业能力的培养。

  王殿军说,我认为理想的火种是越早树立越好。我立志是跑10000米,但是我只能跑5000米,我已经尽了全力。但是如果一开始就定了5000米,我最多就跑了5000米,最后可能就跑3000、4000米。我认为少年时代要有一个稍微大一点的,甚至脱离一点实际的理想,这不是大问题,随着他的成长,他会及时的纠正。反过来,我认为理想定的很低,我觉得他将来将不会有太大的成就。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 生活艺术人与自然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什么叫邪见?只要是知见,都叫邪见。为什么?清净心里面没有知见。诸位读《楞严》就明了了,富楼那尊者请教释迦牟尼佛,无明从那儿来的?佛告诉他,“知见立知,是无明本”,你有知见,那就是无明的根本。《般若经》里面说“般若无知”,“无知”就是佛之知见,就是清净心的本体,它起作用的时候是“无所不知”。佛心清净,一念不生,面对着大众许许多多的分别、妄想、执着、苦恼,佛一一为我们解答、为我们破除,那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知”,是从清净心里面流露出来的般若智照,这才叫真正的智慧。真正智慧是从一心不乱里面得来的,换句话说,是一心里面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面学得来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