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女教师“生命日记”的启示
2014/9/6   热度:318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最近一些日子,新浪微博上悄然出现名为“复旦教师抗癌记录”发布的只言片语,内容围绕一名叫于娟的32岁女教师,关于她在罹患乳腺癌晚期后写下的一些片段。现在,这个微博吸引了无数网友围观,因为这些用生命写下的文字,没法不让人感动。
跟帖里,不断有人写下“加油”、“坚持”,但有一句话特别让人有感触——“其实每个人一生下来,就都有了一个闹钟。”确实,平日里工作、生活,习惯了忙碌、压力、熬夜、烟酒,却疏于运动、身体检查,尽管知道这样的生活方式不健康,但只要生命的“闹钟”没有响起,大多数人对这些再普通不过的常识,都予以习惯性忽略。于娟的“闹钟”响了,这说不好是不幸还是幸运。不幸在于威胁生命的疾病,幸运却在于激发出个人强烈的求生意识和这些有关生活、生命的顿悟。可对于太多“闹钟”还没响起的人来说,有多少人意识到,等它真的响起时,或许已经太晚。
只是,相比于娟日记里的这个“健康科普知识”,我倒觉得,她后面那些感悟更值得我们深思。当超负荷的工作并非来自自己对某项事业的热爱,而不过是种疲于应付的差事;当所谓的对房、车等生活品质的刻意追求,变成了一种让人喘不过气来的负担,太多人不过是在透支生命、亲情等这些最可珍贵的东西,去换取面子这种虚荣的表象。
慢生活、幸福感,是现在很多地方政府追求的目标。只是,政策的实施到目标的实现终归有个不短的距离,在那之前,不妨也试着将这些作为个人的生活追求。停下忙碌的脚步,适当降低点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目标。
当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开始推出“带薪例假”、“超长哺乳假”等关注健康和亲情的人性化举措,那我们自己是否也需要经得起高额加班费的诱惑。
想起了同样在微博上流传的一个小故事,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夫妻两个人,辛辛苦苦打拼,然后买了个海景别墅,还房贷每天压力巨大,早出晚归,然后他们家的保姆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抱着他们家的狗在阳台上看海,喝咖啡......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在经上告诉我们,父母跟儿女的缘有四种: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来报恩的,是父母过去对这个儿女有恩。凡是来报恩的,一定是孝子贤孙,家庭和睦。来报怨的,是过去生中的冤家对头,他投胎到你家来干什么?来报仇的。他长大之后是败家子,一定要把你的家搞得家破人亡。佛法不讲因生,讲缘生。因是已经种下去了,不能改变,缘可以改变。佛法重视缘,缘里面重视教,你要懂得怎样去教他。这是佛陀的恩惠,佛陀的慈悲,我们从这里头去学,学了就有用处。他是来报怨的,怨要化解,但是化解冤结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总纲领、总原则,就是忍辱。古人常常教导我们逆来顺受,我们自己要永远保持仁慈的心,宽恕的心,报恩的心。人家是来报怨的,哪有什么恩?冤结化解就是恩。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