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法门寺地宫“瓷界西施”:依稀窗后是侬颜


2014/9/6    热度:251   

  1981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宝塔轰然倒塌。1987年2月,政府组织重修宝塔并着手清理塔基,同年4月,在这个1000多年前的唐代皇家寺庙宝塔的地宫里,人们不仅发现了佛教圣物——佛骨舍利,而且还发现了一块石刻的供奉物帐碑。碑上明确刻载:“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碟子共六枚。”加上另一件放于地宫后室的八棱瓶,法门寺地宫共发现14件秘色瓷器物!这在瓷器研究界无异于石破天惊!秘色瓷——这个千年来只闻其名不见其容的瓷界西施,似乎在地下佛国修行有期,蓦然抚窗凡顾,倩影依稀而令人神往!


唐秘色八棱净水瓶

  根据宋代文献记载,五代时吴越国王钱鏐命令在今天浙江余姚一带的上林湖窑场烧制一种成色极好的青釉瓷器,专供宫廷使用并入贡中原朝廷,庶民不得使用,故称“秘色瓷”。实际上,“秘色瓷”在9世纪晚唐时期就流行中原,成为皇家珍器。要不然我们就无法在封存于9世纪唐懿宗时代的法门寺地宫里发现皇家供奉的秘色瓷器了!生活在9世纪的唐代诗人陆龟蒙有一首名为《秘色越器》的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这首诗告诉我们秘色瓷产自越窑,其色泽有如青山翠岭,无以言状。五代时还有一位诗人徐夤也赞叹秘色瓷:“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供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这首诗应证了宋人关于“秘色瓷”的文献记载。诗中描绘秘色瓷器绿如春水,剔透轻盈。诗人的比附,成为一代一代的瓷器研究者了解秘色瓷器的重要依据。千峰翠色,明月春水,如此美器,真身何方?构成一代又一代人对于秘色瓷的千年梦幻!

  法门寺地宫里的这些秘色瓷器将这个千年梦幻变为现实。这些瓷器无论是八棱瓶还是碗碟等,都造型精巧端庄,胎壁薄匀,色泽绿黄,晶莹温润,如玉似冰,精美异常。难怪千年前的诗人会极尽比附而赞叹!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器成为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宫廷瓷器,成为今天研究鉴定秘色瓷时代特色的标准。面纱揭开了,梦里西施终于容颜微启。原来“秘色瓷”并非高不可攀,与我们也并不陌生。她就是古代越窑瓷器中的极品。比如八棱瓶,在陕西的唐墓中就出土过,只是当时不认识罢了。在杭州的吴越国钱氏墓群里,出土过很多秘色瓷器。比唐朝的秘色瓷更加翠色夺人,更加晶莹摄目。秘色瓷由于是越窑青瓷的极品,技术上要求之高可想而知。所以她在唐代一经烧制成功就是皇家高贵的茶饮用具。法门寺地宫的秘色瓷器就是唐朝懿宗、僖宗二帝对佛祖的供奉物。到了五代,更是吴越国王的专宠。制作的艰难,用途的高贵,只一个“秘”字最能概括!只是这个“秘”字引得千年幻化,始作俑者必定未曾想见!

  关于秘色瓷的研究,因为有了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标本而有了快速的发展。有关的出土资料得到印证,有关的博物馆收藏得到确认。秘色瓷已不再是隐于云端的遐想,而是可以捧掬在手的文化遗存。但是从晚唐到五代,秘色瓷作为当时的王室专宠和皇家供器,必定在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她承载的信息绝不仅仅是翠色冰艳,其历史文化的内涵仍然会引得人们不断地研究探寻。

  正是:幻想千年如玉面,依稀窗后是侬颜!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 生活艺术人与自然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没有磨难,你就无法修忍辱; 不修忍辱,你的慈悲心就没有坚实的基础。 所以受人欺侮、伤害、干扰时,应视其为训练慈悲心的可贵助缘。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