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能有几多愁


2014/9/6    热度:236   

                       
  什麽叫做「忧悲苦恼」的苦呢?
  一个人生活在世间上,最长命者不过百岁,短命者,於母亲胞胎就伤亡命堕。以最长命
的来说,给他一百岁的生命,夜晚睡眠用掉了五十年的时光。若再加上遇酒醉或生病时,浑
浑噩噩,不知自己生而为人,又再减少五年光阴(剩四十五年明白的岁月)。十五岁前年少
无知,不知礼节义理(剩三十年知礼尚义的生命)。年过八旬,老迈愚钝没有智慧,耳聋目
盲,没有办法自立生活,又要减掉二十年岁月(剩十年清楚的灵魂)。
  一百岁中扣除睡眠丶酒醉生命丶年少无知,以及老迈无能,已是九十年的光阴。剩下的
十年中,又有诸多忧愁。
  见天下日益昏乱,烦恼不已,乾旱不雨也烦恼。大水泛滥也烦恼,霜雪不止也烦恼,谷
物不熟也烦恼。
  家人老小诸多病痛也烦恼,维持家中经济,唯恐有所失落也烦恼。政府种种课税规定,
未能缴纳也烦恼。家人受牢狱之灾,不知何时出狱也烦恼。兄弟外出远行,不知何时归来也
烦恼。
  家里贫穷,衣食有缺也烦恼。邻近村落发生事故也烦恼,宗庙祭祀之事办不好也烦恼,
家人死亡没有钱财办後事也烦恼。春天耕种,没牛犁田也烦恼。
  这种种忧愁悲恼,没有一刻快乐。逢年过节,亲朋好友共相集会,本应欢乐相聚,却愁
容相对,这些是不是苦啊?这真是大苦啊!(见《佛说五王经》)
                    第396期 公元2009年7丶8月发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大乘佛法的原点在《十善业》。《十善业道经》不长,佛讲得很清楚,声闻菩提、缘觉菩提、无上菩提、乃至于人天法,统统是依这个为根本。佛比喻十善好比是大地,大地上所有一切的生物都依大地而生长;没有大地,一切万物都没有了。如果我们没有十善业,等于说没有土地,什么种子都不能生长。所以说,佛法建立在十善业的基础上,我们要从这里下功夫。十善业道的精华,是教我们“转恶为善”。这种修行法,在佛家称为“根本法”。我们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不能离开十善业道,参禅不能离开十善业,念佛也不能离开十善业。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