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的性格
2014/9/6   热度:404
处在人际关系复杂的现代社会,如何坚守善恶是非观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能圆融的与人和谐相处,《大乘起信论》中的“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是为人处世最好的性格。 所谓“随缘”,就是要随顺因缘。世间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存在,每个人都离不开因缘和合而存活;同样的,每一个人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也会成为影响别人的相互因缘,因此,人与人相处,应该要随顺好因好缘,要有“结缘总比结怨好”的观念,能够随缘,才能成事。 “随缘”是随顺当前的环境,但决非随便行事,苟且偷安;做人不但要有“随缘”的性格,更要秉持“不变”的操守,能够“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是自利利他的良方。 唐朝文成公主为了和合唐朝与西藏两国的关系,“随缘”做了和平使者,远嫁西藏,她把佛教带到西藏,并且把唐朝的文化传扬于异域,至今仍为世人所传扬称颂。 相反的,北宋名相王安石任内积极推行新法,以谋富国强兵,却因宋神宗的不信任,以及遭到保守派的阻挠,以致功败垂成,最后不但导致北宋为外夷所灭,连皇帝都成了俘虏,实在可悲可叹。 “随缘”不是随波逐流,不是随世浮沉;“不变”也不是墨守成规,更不是泥古不化。社会上有些人因为一味随缘,却失去原则,结果随波逐流,沉沦苦海,无法自拔;有些人则过份坚持原则,不能融通,反成执着,不但丧失人缘,也使事业的发展受到阻碍。 因此,能够在随缘的生活与不变的原则相行无碍之下,才能享有收放自如的人生。尤其,身居高位的从政人员,他的所思所想,他所做的每一个抉策政令,都足以影响国家的发展与人民的福祉,所以应广开言听,谘诹讷谏;要审慎的盰衡时势,顺应潮流,不可美其名为“择善固执”,实乃“固步自封”、“刚愎自用”,结果不但自误误人,甚至遗恨千古,能不慎乎!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现在我们这个世间,天灾人祸频繁,这是众业所感。灾难要如何化解?佛告诉我们,“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我们学佛,首先要化解自己的灾难,为什么?共业里头有别业。一个灾难来了,具足贪嗔痴的人会遭恶报,勤修戒定慧的人,他不遭这个果报,他是别业。所谓“善因善果,恶因恶报”,恶因要受恶报,这点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贪心所感的是水灾,嗔恚所感的是火灾,愚痴所感的是风灾,傲慢所感的是地震,这个是事实真相。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