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能放下,才能提得起
2014/9/6   热度:341
圣严法师 能够放下的人,是有智慧的人,是自在的人,是解脱的人。
放得下的人,首先应放下自己,其次放下周遭所有的一切。所谓“放下”并不是没有自己,而是指没有对抗心,没有舍不得之心。我们是双手空空地降临人间,死时又能带走什么?又有什么东西“放不下”?随时随处对任何事物无一丝毫牵挂或舍不得,能如此,才谈得上是自在,是解脱。
例如,有人蓄意破坏、诽谤,目的是令你的名誉破损,这是最难忍受的事。如果你能在名誉被破损时,还能保持心境坦然,毫无挂碍,那么,名誉的损失,对你而言,丝毫不会构成任何的威胁和压力。
能够提得起的人,是有慈悲的人,是负责的人,是奉献的人。
释迦牟尼佛放下王位出家,乃至成佛之后,又一肩挑起全人类的灾难,为一切众生的福利而宣扬佛法,就是慈悲心的展现。所谓“肩承担”是担起责任,我们不能将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放弃。我们的权利及自我中心可以“放下”但是责任和义务一定要“提起”,这样就佛法而言,才是慈悲。
能放得下,是为了要提得起。放下自我,而奉献出自己;放下私利,而成就社会大众。提起之后必须放下,才会随顺因缘,舒卷自如,能大能小,自由自在。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的相貌会随我们修行的功夫转变。你真正有修行,修个三、五年之后,你拿没有修行之前照片对照一下,不一样!你功夫愈深,相貌也愈好。你这修行功夫骗不了人,一看就知道。相的确是随心转,心清净,身就清净,相就清净;心慈悲,相就慈悲,你举止言语统统都慈悲。我们身体的庄严、相貌的端好都操纵在自己手上,就看我们怎么修。真正修行人,时间愈久,他确实显出来跟我们一般人完全不一样。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