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让幸福随生命一起流逝


2014/9/6    热度:575   

切莫让幸福随生命一起流逝

 

  明朝有人叫袁了凡,曾经遇到一个算命很准的人,算他未来的事情一一应验。于是袁了凡就有了一种“顺天应命”的人生态度,认为一切都是注定的。

  有一年,他去拜访一位名叫云谷的禅师。云谷禅师对他说,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修养内心,增进品德,就可以改变命运,并引经典作为证明。

  袁了凡告诉禅师,按算命的说法,他自己考不上进士,而且没有儿子。

  云谷禅师问:“你自己想想,你能考上进士吗?应该有儿子吗?”

  袁了凡想了很久,说“不应该”,并承认他自己性格上有很多缺点,性格急躁,心胸不开阔,不能容人。有时还仗着聪明来压别人,任性,说话不注意,以及脾气不好,冷漠,说话多,喜欢喝酒,喜欢彻夜常玩,不保养身体等。他认为这都说明自己德行不够,所以不应该有福气。

  云谷禅师说:“孔先生算你不登料第,不生儿于,这是天作之孽,是你前世所作的业报,是可以违反它、改造它的。你只要尽力去作善事,多积阴德,这是自己所作之福,哪里自己会得不到享受呢?《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书》也说:‘无命无常,修德为要。’这不是古人欺人的话。所有幸福都是自己可以求得的。若是说,祸福是天所掌握,是天所注定的,这只是世俗浅识人的言论了。”

  袁了凡相信云谷禅师的话,在佛前进行了忏悔,袁了凡的号原叫学海,从这一天起就改号了凡。因明“了”立命的道理,不愿再落“凡”的窠臼了。并且表露心愿,发誓要做三千件善事,以报答天地祖宗。云谷禅师给他一个“功过格”,让他每天记录自己做过的事情。

  从那天起,袁了凡每天都提醒着自己。感觉生活和过去不同了,过去是放任自己,而现在是时时警觉。

  多年以后,袁了凡不仅儿孙满堂,而且功名满满,是历史上少有的“文理全才”。

  不要让“顺应天命”成为懒惰的借口。生活中,有多少人碌碌无为地度过了,在短暂的一生中,干着不该干的事,来不及把自己的能量充分地发挥出来,这就是在蹉跎光阴,就是在虚掷生命,就是在偷窃幸福。你本来可以衣食无忧,可是你不去尽力,最终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整日为了生存而忙碌,哪有时间去品味幸福;你本来可以儿孙绕膝,可是你去不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于是,亲人们逐渐远去,你也只能在回忆里体味那些似有似无的幸福。

  生命承载着幸福。浪费时间,流逝的不仅仅是生命还有幸福,西方有位哲人说过:“自己招来的苦难总是最让人心痛的。”别让幸福白白溜走,别让苦难湮没幸福,珍惜生命的每一分钟,就是在珍惜属于你的幸福。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 生活艺术人与自然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在经上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闻佛法,就有出离生死、超越轮回的机会。我们失人身太容易了,失掉人身再得人身,那就难了。我们要常常反省:我们失掉人身,来生能得人身吗?来生要得人身,五戒十善至少要拿到八、九十分,几个人敢说他来生还能得人身?得不到了!杀盗YIN妄天天干,天天妄语、两舌、贪嗔痴慢,这怎么行?用贪心学佛,用嗔恚心、嫉妒心来学佛,佛门里出功德,你出一万,我出二万,我在你之上,这样的心态,来生不但成不了佛,人身也得不到!佛法自始至终,在功夫上来讲,断烦恼、破执着;成就上来说,开智慧。世间有许多自以为聪明的人,不肯老实念佛,他天天打妄想,天天生烦恼,不开智慧!他把害当作好,把好当作坏,愚痴到了极处,所以佛在经上这些人是“可怜悯者”,真正可怜!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