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朴初答:释迦牟尼和婆罗门、刹帝利的关系怎样?


2014/9/6    热度:351   

 

  赵朴初答:释迦牟尼是公开宣布反对婆罗门教义的,所以一生遭到婆罗门攻击的事很多。但是也有不少婆罗门教徒和学者改变了原来的信仰而归依了他。婆罗门人受了佛教的刺激,就有了《摩奴法典》的出现。这部法典一方面固然是为了维护种姓制度,一方面也可能作了一些修正。在《摩奴法典》里攻击佛教的文句虽不明显,但后出的《述记氏法论》则把攻击佛教的态度明白地表示出来。至于佛和刹帝利的关系,你知道,佛是出身于刹帝利种姓的。当时佛所游化的那些国家的国王们,如摩揭陀国的频毗娑罗王,拘萨罗国的波斯匿王等,都是他的信徒和有力的支持者,后来阿育王更大弘佛法。应当说,新兴国家的刹帝利对佛是极其尊重信仰的。值得注意的是,佛经中提到四姓时,改变了原来以婆罗门为首的次序(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而把婆罗门放在刹帝利之后,这是违反传统习惯的,由此也可以看出他贬抑婆罗门地位的态度。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问答 社区推荐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人在一生当中,所遭遇到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前因后果,没有一件事情是偶然的。所以人真正觉悟了,受再大的冤屈,心里也若无其事,而且很欢喜、很感恩。这个怨结束了,以后就没有了。真正有道心的人、有学问的人、有智慧的人,不跟人结怨。别人对你怎么不好,毁谤你、侮辱你、陷害你,你都忍受,一次伤害,真正用功的,就是一次的提升。圣人、佛菩萨为什么教我们对任何人都要笑脸迎人?因为你能怨亲平等,一律笑脸迎人,以清净、真诚、平等、慈悲之心待人接物,你才能成无上道,才能把无始劫以来,生生世世的怨结化解。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