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朴初答:阿育王之后又有什么大事发生?


2014/9/6    热度:296   

  赵朴初答:阿育王大弘佛法后,三百年中,佛教在中亚各国获得坚固的根据地,更向东发展而传来中国,流布地域日见推广。但是在印度境内,佛教却遭遇了厄运。阿育王逝世后不到五十年,孔雀王朝为巽伽王朝所代替。受到婆罗门国师的助力而篡得王位的富奢蜜多罗王崇拜婆罗门而严厉地排斥佛教,毁坏塔寺,杀戮僧众,使印度佛教一时陷于黑暗的时代。幸而巽伽王朝的统治权力仅限于中印度,他的排佛运动没有波及到南印度与西北印度。当时佛教徒多避难于西北,也有逃到南方的,因而促进了北方佛教的兴盛,和南方佛教的发展。当时统治北印度的是大夏国弥兰陀王(希腊族),弥兰陀受了那先比丘的教化归依了佛教。至今传存着他和那先比丘关于佛教的问答,汉文译本称《那先比丘经》,巴利文本称为《弥兰陀问经》。大家都知道的犍陀罗佛教美术,就是从这时候开始逐渐兴起的。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问答 社区推荐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求财富得财富,求儿女得儿女,求什么得什么,没有求不到的。但是你要懂得求的方法,如理如法地求。你天天在求,没有感应,那是你求得不如理不如法。你所求得的,是不是佛菩萨给你的?不是的。谁给你的?心现识变。求到哪里求?从心地上求,有求必应!佛举出很明显的例子来告诉我们,你求财,财从哪里来?财从财布施得来的,所以六度里头第一个是“布施”。布施是舍,舍财得财富;舍法,就是修法布施,得聪明智慧;舍无畏者,得健康长寿。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