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朴初答:各宗派兴起后,在弘传的过程中有些什么样的曲折变化?


2014/9/6    热度:176   

  赵朴初答:各宗的发展情况是不平衡的,发展变化也不一样。有的宗派初兴起时流传很盛,而后来渐衰,这就是三论宗。此宗经过陈隋兴皇法朗和嘉祥吉藏的大力弘扬,在隋、陈、初唐时,流传之广,几乎遍及全国,但以后便逐渐衰落。有的起初流传不广,后来却很盛行。如天台宗,此宗在天台智者和章安成宗之后,流传地区仅限于浙江东南一带,师资传承不绝如缕,一百多年后到荆溪湛然始号称中兴。有的宗派一直在发展流传,从未有衰歇过,这便是禅宗。此宗有大成就的人多住在山林中,自耕自食,对于社会的依赖性不大,也不需要太多的典籍,所以虽遭会昌之难,影响不大,一直传承下来,并有很大的发展。有的宗派绝而复苏,很多的宗派都是这样,在会昌灭法之前,各宗先后都已兴起,相比之下,虽各有兴衰的不同,但都同时流行于世。到九世纪后期唐武宗会昌(845)年间灭法,所有的经书佛像毁坏殆尽,各宗的章疏典籍大都丢失无存。十世纪时天台宗的著作又从朝鲜传回来,贤首宗的典籍也恢复一部分。所以从五代以来,天台、贤首二家又算复兴。其余中观、瑜伽以及密宗的许多著作流传域外,到了清末,性相二宗的章疏才由日本重返故国。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上述八宗都有人研究讲说,有复苏的趋势。总观诸宗历史,隋唐是各宗兴起和极盛时代,会昌法难后,除禅宗外,是诸宗衰亡时代。稍后有天台、贤首的复兴和禅宗的大发展,这可算是佛教复兴的时代,但也没有初唐中唐那样的盛况。自元代起西藏佛教传入内地,很受朝廷的崇奉,但未普及民间,而汉地原有佛教则不及宋时兴盛。明清一代,汉地佛教没有什么起色,仅可保持原有的余绪。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佛教问答 社区推荐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中国历代帝王之中,我们不能不佩服唐太宗。唐太宗为什么为当代与后世人所景仰、所赞叹?没有别的,就是他知过能改,欢喜听别人说他的过失。这是非常难得的!欢喜接受批评,认真反省检点改过。唐太宗身边的这些大臣,听到有人对皇帝作出错误的批评,就向他报告:“那个人的指责是错的,应当要受惩罚。”唐太宗不许。大臣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果我惩罚这个人,以后没有人敢在我面前说我的过失。”他真有过失,你指责他,他感谢你;他没有过失,你偏说他的过失,他也能包容你,他不责备你,他让天下人都敢在他面前说他的过失。他借鉴别人的意见来改过自新,所以一代伟人的成就不是偶然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