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使比丘答:佛陀的业止息了吗?


2014/9/6    热度:249   

“佛陀的业止息了吗?”

佛使比丘答:

 
  如果有人问这个问题,我们不要因太粗心或太轻率地回答而亵渎了佛陀。事实上,我们根本贬损不了佛陀,但我们的语言却可能贬抑他的价值。佛陀的业已完全止息——“业尽”,他超越一切业,烦恼也已荡然无余,正是这个事实成就他的德望,令他声名远播。

 


  圣人瞿昙已成为Sabbakammakkhayam-patto,即是成功止息所有业的人,这个消息传遍全印度,也遍及其他教派和宗教的拥护者,例如婆罗门波婆梨(Bavari)就派遣十六位上首弟子,向佛陀请法[注一]或考验佛陀,因为圣人瞿昙已止息所有业的消息,令当时的印度人充满仰慕(泰本巴利藏第25册,525页)。佛陀成功止息所有业的德行传到每个角落,人们对这一点非常感兴趣,现在的我们对“佛陀止息了业”也要特别关注。

 
  [注一]依经集注(Suttanipata Atthakatha)所说,博学的婆罗门波婆梨(Bavari)听到佛陀的名声,派十六位上首弟子到佛陀那儿求法,他们到达后就各各发问,佛陀则一一为他们解答,全部问答内容即经集第五章彼岸道品(Parayana-vagga)。如其中有位阿耆多便问佛陀:“河流到处流,什么能防御河流?什么能遮止河流?”佛陀回答:“世界一切的瀑流,念是它们的防御,我说诸流的防护,当以智慧来遮止。”后来他们都成为佛陀的弟子。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问答 社区推荐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法修持没有别的,断烦恼而已。你要想自性般若智慧现前,没有别的,断烦恼而已。妄想是无明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执着是见思烦恼,烦恼习气确实断一分,你的智慧就透一分;烦恼习气断两分,你的智慧就透两分。如果你不肯放下,你的妄想分别执着还是那么重,你的智慧就永远不会现前。你佛经念多了,这些有智慧的书念多了,你知识纵然丰富,那只是儒家所讲的“记问之学”,你没有开智慧!佛教我们看破,教我们放下,要真的看破、放下!你放下一分,智慧增长一分,你就看破一分。看破帮助你放下,放下又帮助你看破。看破是通达明了,不迷惑;放下是心地清净,不执着,所以佛法的修学,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是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帮助看破,相辅相成,把你提升到无上道。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