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普贤行愿品後所得的启示和警觉


2014/9/3    热度:477   

作者:本文:
大哉真界,万物资始,言空而不空,论有而污有,入言象而绝迹,证本体而断惑。如来
之教大矣丶伟矣,道中庸而极高明,显中道而融真俗,实益万言而难说其深,穷千纸而描其
广也。
华严经教,经中之王,普贤愿品,又王中之妙也,文简义赅,辞诚理奥,读之深叹阅而
广赞,言之反显汝之浅陋,论之更明汝之卑渺,诚不可说。然於其中所得启示与警觉,愿就
所听,不吝秃笔而言之矣。
嗟呼!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儒道正心之教既衰於前,佛教启性之道继溺於诚,言人则
非人,道理则无理,救时之弊,非儒释而何。奈何俗夫逐物於外,道子追仙於内,非圣非贤
而不觉,是凡是俗而无悟,当今之计,又舍「行愿品」而有其谁?普贤行愿品,给我之不惟
「诚」惟「愿」指我之迷,是「行」是「逝」耳。此「品」无他「实践」二字融之可矣,今
日学者以佛经之奥,义理之深,常趋佛学,以修行力进,畏视修事,又多疏学佛。佛学学佛
,失之毫里,差之千里,不可同日而语耳。为学之道,在於明理达事,正行方为真知,不做
岂是实知乎?吾虽浅见,然实不懂「大学」所行何哉,其之执理实或未明而有溺空之祸,其
之废事,是乃怠慢而有沈有之灾,故曰:理事宜同融,事事应无愿,与其执理废事,宁滞事
昧理矣!
诸君,行解须相应,知行要合一,否则说他人之食,不能裹汝之服,数别人之宝,难以
成尔之财,愿皆常行精进,事理双修,尽此报切,同登净土,惟「常随佛学」与诸君共勉,
是所至盼。

                    第13期 公元1972年9月20日发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不学佛,哪里知道人生的目的,一定是糊里糊涂过一辈子,永远在六道里头流转,无有出期,这很可怜!谁能帮助我们脱离六道轮回?除佛之外,没有人能帮助。佛为什么到世间来?世间有一些人有这愿望,不想再搞六道轮回,想脱离六道轮回,但是研究不出理论,想不出办法。佛看到这样的人,他有愿望,他的缘成熟了,佛就来了。佛把六道轮回、四圣法界、一真法界这些宇宙人生真相给我们说出来。六道、十法界,是什么原因形成的?用什么方法来解决?佛全部讲得很清楚,让我们生大欢喜心,真的是“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谁能从中得真实殊胜的利益?“受持读诵,为人演说”的人。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