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义法师答:我参加两次佛学讲座,主讲说‘金刚经和心经没有研究价值,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来
2014/9/6   热度:325
知义法师答:我的感想是你听错了,不然,他既设讲座,对佛法多少总会有点认识,何致外行到这地步?如真是这么说的,我肯定的说,他是外道或是佛法贩子。否则,怎会在大庭广众之中,公开的毁谤三宝?他所犯的错误,一般人的看法,认为像放牛的小孩子骂孔子样的,没有什么了不得,其实这是因果的高利贷。 我们要认清释迦佛入世度生的目的,无非是要使一切众生清净六根,而后同登彼岸。因机有钝利,教分渐顿,反覆申述,出自婆心。由于众生不识缘生性空之理,以致起惑造业,枉受轮回,所以才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之妙义,以治其好执之痼疾。所谓‘色’,是万有的现象,‘空’,是万有的本体。而‘异’是不同;‘不异’是相同的意思。一般人对空、有的看法是执有忘空,住空想有,佛的看法是非有非空,亦空亦有,因为空不自空,待缘而空,有非自有,随缘而有。所以列子说:‘万物皆出于机(空)而入于机。’如明此义,对空有就不会曲解了。 从空至有,或从有至空,依我们的看法,是有距离的,若以佛眼观之,刚好相反,为了使众生缩短这段距离,所以又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种浓缩性的中道义理,是挽救众生徘徊于空有之间最好的方法。当然般若经是佛对‘中人以上的’菩萨行者所说的究竟法,‘中人以下’的末世众生,五欲重重,那能得解?今遭此谤,不足为奇。如说‘金刚经’和‘心经’不值得研究,难道古今的高僧大德的智慧不如他?连是岂有此理! 他若是真的不懂佛法而造了口业,罪过还算小一点,万一是为了‘宜其室家,乐尔妻孥’蓄意毁谤,而抬高他的身价,搞他的‘钱不异命,命不异钱,钱即是命,命即是钱’的‘薪金’,那罪过可就大了!谈到感想,除了可怜他以外,还有什么可感的?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问答: 社区推荐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到这个世间来帮我们什么,我们要清楚,就是帮助我们从业力转变成愿力。怎么个转法?转变的理论,一切经论里面都说得很多很多。你能转多少,转到什么样一个程度,那是你自己的功夫。你自己真的依教奉行,认真努力地改习气、去烦恼,依教奉行,你决定转过来。把没有福转变成有福,把没有寿命转变成有寿命,是怎么转的?断恶修善。李炳南老居士讲得更清楚、更透彻。他看到面相很薄的人,我们一般讲是短命相、没有福报的相,他就劝他学讲经,他说,讲经的功德最大,转业力最快。我们以后明白了,为什么?讲经是代佛说法。佛不在这个世间,什么人说法?发心代佛说法的这些人。代佛说法的这些人,得佛的智慧、得佛的寿命。佛无量寿,佛的福报太大了!发心代佛说法,就把自己的业力完全转变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