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本法师答:何谓五种不净?


2014/9/6    热度:447   

  如本法师答:修道者以大智慧观照自身有五种不清净处,称为五种不净。

  一、种子不净:肉体系由因缘而形成的,故内(烦恼(梵语klesa)、业),外(父母之精血)之种子不净。

  二、住处不净:于母胎中,十月不净。

  三、自体不净:此身由四大之不净所成。

  四、外相不净:此身之九孔常流不净。

  五、究竟不净:死后弃置冢间烂坏,亦永久不净。

  一心行道之人,若能念念观察身心五种不净,功行纯熟,自可体证诸法无我,身心幻化了不可得之境界,因此证入空寂。此一法门亦观身心不净之法门,可破除我相之法,逐入证得我空也。

  阿含经云:“修道者若能善观诸法无常无我(梵语anatman),此人则可入道。”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问答 社区推荐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门的修持重在行,一般的法门修学的次序是:信、解、行、证。解在行之前,先解后行。行什么?行你所信,行你所解。证是什么?证你的行、你的解、你的信,完全相应,那就是证。开经偈讲的“愿解如来真实义”,真正不是一个容易事情!依照这个方式,那可以说,末法时期没有一个人能成就,所以弥陀、世尊大开方便之门,只要信只要行就能成就,不解也没有关系。修学净宗法门,把“解”换成“愿”,信、愿、行、证,往生就是证,这给我们后世人、给我们中下根性人带来无量无边的殊胜方便。信跟行没有变更,我们可以不要解,我们有愿就行了,什么愿?愿生西方,愿见弥陀。只要这个愿恳切,超过对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愿望,就成功了,这真正是大开方便之门,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统统得度,所以弥陀被诸佛尊称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就是这个道理。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