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本法师答:‘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意义何在?


2014/9/6    热度:348   

  如本法师答:供养(梵语pujana),又作供、供施、供给、打供。意指供食物、衣服、卧具、医药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

  供养初以身体行为为主,后亦包含纯粹的精神供养,故有身分供养、心分供养之分。据遗教经论载,饮食、衣服、汤药、属身分供养;不共心供养,无厌足心供养,等分心供养等,属心分供养。

  依据十住毗婆沙论第一卷所载,有二种供养:一、法供养,指善于听闻大乘(梵语maha-yana)正法。二、财供养,指饮食、医药、卧具、衣服等四事供养。

  纵然供养种类与方式之多,不外乎有物质界的供养,三界内一切有为生灭供养,与究竟了义出世正法供养等之不同,然而为何诸供养中,以法之供养为最呢?诸君要明白!物质界之供养,三界内身口意有为生灭之供养,皆是有漏硬体之供养,是生灭无常(梵语anitya)之供养,不能成就出三界之供养;法供养者,乃正法之供养,真理软体之供养,出三界证无上菩提之供养。

  前者与后者之较量,是有轻重前后之别,若站在出世解脱而言,则法供养为最殊胜庄严,而且是出世证菩提之供养,这也就是为什么三藏教典中,处处点破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之深深奥义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问答 社区推荐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礼敬诸佛,心跟事都是圆满的,没有差别;称赞如来,心是圆满的,事有差别。称赞有差别,因为称赞会影响众生,称赞善的,众生就学善;称赞恶的,众生就学恶,所以一定要懂得隐恶扬善。(学习《普贤菩萨十大愿》)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