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本法师答:何谓四依法?请慈悲开示。
2014/9/6   热度:432
如本法师答:四依(梵语catvari pratisaranani)指四种依止之项目。依,即是依止,依凭之义。在大乘经典皆有论谈四依法,如维摩诘经、涅槃经、方等经、大智度论等。 修道者所依止之四种正法。又称四依四不依,包含四依法与四不依法。 一、依法不依人(梵语dharma-pratisaranenabhavitavyam na pudgda-pratisaranena),又作随法不随人,归于法而不取于人。谓修道者当以教法为依,不可以人为依。若其人虽为凡夫,或外道,而所说之理契合于正法,方可信受奉行;反之,若其人虽现相好具足之佛身,而所说者不契合于正法,则自当舍离而不可以之为依止。 二、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梵语nitartha-sutra-pratisaranena bhavitavyam na neyartha-sutra-pratisaranena),又作随了义经不随不了义经,归于要经不迷惑。谓三藏中有了义经、不了义经,修道者当以明示中道实相义之决定了义经为依,不可以不了义经为依。 三、依义不依语(梵语artha-pratisaranena bhavitavyam na vyanjana-pratisaranena),又作随义不随字,取义不取语。谓修道者当以中道第一义为依,不可以文字、语言之表现为依。 四、依智不依识(梵语jnana-pratisaranena bhavitavyam na vijnana-pratisaranena),又作随智不随识,归慧不取所识。谓修道者当以真智慧为依,不可以人间情识为依。 学佛最终目的在于成就佛道,大圣佛陀慈悲学佛者,恐有堕于妄情、妄识、不了义经、不了义语,因此再三叮咛依此四依法而修学佛法,则可蒸蒸日上,登上菩提;反之,则有陷入世间法之危机,欲升反堕之堪忧。唯愿有心学佛之士,莫忘念念四依法,依四依法行证,则可同登佛地。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问答: 社区推荐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所谓智慧,是理智的感情;感情,是愚痴的智慧。我们往往感情用事,迷了智慧。我们现在讲理智、感情,你与理智相应就不迷,与感情相应就迷,就这么回事情。我们要把感情转变成智慧,不要轻易去动感情。感情是迷,理智是觉,要以理智作主。感情是烦恼的根源,不执着感情,就生智慧。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