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和卿答:回向与发愿有何差别?何为善回向与不善回向?


2014/9/6    热度:304   

 

回向摄发愿,发愿不摄回向。仅愿众生得成圆满佛陀,而未以事物换取此目的者,为发愿。回向中即有愿力。回向勿错,应以正因为无上回向(即善回向),无上回向有三:一、愿自他三世善根,皆回向无上菩提(应作如此解:一对他善根,先生随喜赞叹,回向他人成佛,然后以此随喜功德,作自回向圆满菩提,否则即功德亦落于小乘)。二、回向教授(即此宗喀巴之显密菩提道次第教法),常住昌明,因有此殊胜教授住世,众生始能从依师,至双运位整个圆满道体,依而修学,才能速得成佛。三、回向上师即佛,义为上师、宗喀巴大师、佛陀一体无别,生生摄受于我。诸佛菩萨愿如恒沙,皆可摄入此三者中。因证圆满菩提,与教法常明有关,教法常明,又与上师摄受有关。不善回向者,如昔印度有婆罗门修梵天果,后见一象,满身璎珞,心生艳羡,即得象身(本已将得梵王子身)。又如有但发愿生极乐世界莲花中,后果生花中,历劫不开(三恶道有情已成佛,虽不受苦,彼尚未成佛)。西藏大德说:如不善回向,但说如昔文殊、普贤菩萨所回向,我亦如是回向,亦可免错回向。 ——摘自《灭除心闇曼殊意光论》郭和卿著述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问答 社区推荐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经告诉我们,儿女跟父母的缘非常深,如果缘不深,他不会到你家里来投胎。儿女与父母有四种缘分: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来报恩的,过去你对他有恩惠,这一生他来投胎,就是孝子贤孙。他本来是来报恩的,你堕胎把他杀掉,不但恩没有了,还结了冤仇;来报怨的,是你过去跟他有过节,或者是杀了他,害了他,这一世他到你家里头来投胎。他今生是来报怨的,你把他杀掉,怨恨加上冤仇,冤仇愈结愈深;另外两大类是债务。父母欠他的,他来讨债;他要是来还债的,是好心、好意,也变成冤家了。无论是讨债、还债,统统都变成冤仇。堕胎是杀人,你杀了人,没有说不偿命的道理!堕胎这个问题非常严重,所谓“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要解这个冤结很费事,所以我们遇到有人要堕胎,要劝导她决定不造这个罪业!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