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本法师答:“恒顺众生”,的意义何在?


2014/9/6    热度:494   

 

如本法师:

恒是以时间而论,长久不变之义,以空间而谈,不分国土,遍及无量三千,无有距离;顺是随顺度化,悲悯柔和之义。

发起恒顺众生之愿,非菩萨人不能克成,最起码亦得证成无生法忍(梵语auntpattika-dharma-ksanti),方得恒顺众生,不致有退堕之念。众生是愚痴的,是刚强难调难伏的,是随顺五欲六尘的,是邪见不智的,是好辩的,是逞强的,是保护自己观念的,是我执与法执的,若非菩萨得证无生法忍,无法做得到,菩萨(梵语bobhisattva)今生度不了众生,还有来生,甚至还有尽未来际可得度之,因为菩萨没有隔阴之迷,内心无惑,了知众生与他之关系,如是可耗下无尽的未来,以达到恒顺众生,并度化之功。

众生未开悟,心地烦恼丛生,自利自度尚不能,焉能利他度他!今日不知明日事,尚存三惑之结,尽未来皆是生死业,若要恒顺众生而行化,这是梦人说梦话,水里月一般的空言,不得实际。众生(梵语bahu-jana)仅能依佛菩萨三业而学之,由因至果,由渐而,顿由浅而深,由近而远,菩萨可恒顺众生,众生亦可恒顺众生,只是恒顺众生人人皆可行,但境界却有深浅,因果(梵语hetu-phala)不同,近远有别,持续有长短,渐顿有异。(摘自如本法师——《佛学问答》)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问答 社区推荐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这一生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受报造业的。每一天日子过得这么苦,受报又不老实受,一天到晚起心动念,是非人我、贪嗔痴慢,这又造业。你造的是贪嗔痴,造的是杀盗YIN妄,怎么不堕三途?如果你不断贪嗔痴,决定免不了轮回;贪图世间五欲六尘、名闻利养,来生一定到三途。世间迷惑的人贪图享受,物质生活不断向上提升,精神生活却非常空虚;这种人没有智慧,不知道修福,死了以后都堕三途。好不容易得到人身,这一生当中迷惑颠倒,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来生又受三途苦报。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