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五停心观 3


2014/9/3    热度:625   

 

 
7月22日
 
云何风界?风界有二:一内、二外。
 
「云何风界?风界有二:一内、二外。」这是界差别观:地、水、火、风、空、识六界。前面地、水、火说过了,这底下说风界。风界有二种:一种是内,一种是外。内风界是什么呢?
 
内风界者,谓此身中内别风性,风飘所摄,轻性动性,非亲附、非执受。其事云何?谓内身中有上行风、有下行风、有胁卧风、有脊卧风、有腰间风、有臗间风、有小刀风、有大刀风、有针刺风、有毕钵罗风、有入出息风、有随支节风。如是等类,名内风界。
 
「谓此身中内别风性」,我们身体里面,有风的这种事情,有风的这种东西。「风飘所摄」,什么叫做风呢?就是能飘动,飘,属于这一类的叫做风。风有二个意思:一个是轻、一个是动,它没有重量,所以叫做轻。它能飘动、能够流动,从此至彼。「非亲附非执受」,这个风因为它是飘动,所以也不是亲附,也不是执受。前面那个地、水、火是有亲附、有执受。这个风没有,风是非亲附、非执受。
 
「其事云何」,这个非亲附非执受的风怎么样情形呢?「谓内身中有上行风」,这个身体里面的风,有向上活动的风,有向下活动的风。「有胁卧风」,「胁卧」就是睡觉卧在床上、卧在地上,用胁着于地,胁卧,胁卧这也有风。「有脊卧风」,「脊卧风」就是脊着于地,那也有风。「有腰间风、有臗间风」,臗,我们前面解释过。「有小刀风、有大刀风」,这是说人有病了,风就像刀似的能伤害这个身体,有大小之别。「有针刺风」,这也是有病,风像针刺的那样子。「有毕钵罗风」,这个「毕钵罗」,佛在菩提场成道的那棵树,叫毕钵罗树,现在这里用这个名字作风的名字。在《瑜伽师地论》的《遁伦记》上解释,说是有这种风病,就是在脸上面生这黑点,那个形状像毕钵罗树似的,所以叫毕钵罗风,这么解释。「有入出息风」,入息、出息也是风。「有随支节风」,就是遍身支节也都有风。「如是等类,名内风界」。
 
外风界者,谓外风性,风飘所摄,轻性、动性,非亲附、非执受。其事云何?谓在身外有东来风、有西来风、有南来风、有北来风、有有尘风、有无尘风、有狭小风、有广大风、有毗湿婆风、有吠蓝婆风、有风轮风。有时大风卒起积集,折树、颓墙、崩山、荡海。既飘鼓已,无所依凭,自然静息。若诸有情欲求风者,动衣、摇扇及多罗掌。如是等类,名外风界。
 
「外风界者,谓外风性,风飘所摄」,也是轻性、动性,「非亲附、非执受」。这样说,外风性非亲附、非执受。
 
「其事云何?谓在身外」,身体以外,「有东来风、有西来风、有南来风、有北来风、有有尘风、有无尘风、有狭小风、有广大风、有毗湿婆风」,「毗湿婆风」翻到中国话,叫种种巧庄严,也许这个风便是有这种作用,有种种巧妙的庄严。「有吠蓝婆风」,「吠蓝婆」翻到中国话,就翻个旋风。这个和台风不同,是旋转的风,说这是在须弥山里面有这个风,是特别猛的。「有风轮风」,「风轮风」就是大地就是依靠风轮而住,或者就是大气层叫做风轮。
 
「有时大风卒起」,忽然间就生起了,生起「积集」,这个风一直地在飘动叫积集。能够「折树」,能把树吹断了。能「颓墙」,把墙吹倒了。或者能「崩山」、能「荡海」。「既飘鼓已,无所依凭」,就是没有什么凭借,自然地就静息了,就没有事了。
 
「若诸有情欲求风者,动衣、摇扇」,就出来风了。「及多罗掌」,也就有风了。这个「多罗掌」,说是印度有一种树,这树叶一部分切掉了,就像个掌似的,你一扇动就出来风了,是这个意思。「如是等类,名外风界」。
 
云何空界?谓眼、耳、鼻、口、咽喉等所有孔穴,由此吞咽,于此吞咽。既吞咽已,由此孔穴便下漏泄。如是等类,说名空界。
 
「云何空界?谓眼、耳、鼻、口、咽喉等所有孔穴」,在我们的身体里面。「由此吞咽」,因为有这个孔穴,所以我们可以吞咽东西。「于此吞咽」,也在这里才可以吞咽的。「既吞咽已,由此孔穴便下漏泄」,就排泄出去了。「如是等类,说名空界」。在这里没有说内外,没有这么说。
 
云何识界?谓眼、耳、鼻、舌、身、意识。又心、意、识三种差别,是名识界。
 
「云何识界?谓眼、耳、鼻、舌、身、意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又心、意、识三种差别,是名识界」。心、意、识的三种差别,从《俱舍论》上的解释倒是很好。它说:识是向外的,识是向外,就是了别色声香味触法,识是向外种种分别。识的生起,要有所依,就是意。这个意是依止意,以意为依止生起了识,识了别色声香味触外面的境界,然后就有心,心就是向内的。识了别了以后,它就把识所了别的种种种种情况,把它集聚起来,叫做心。心是向内,识是向外,意是作依止的。《俱舍论》上有这样的意思,这样讲。心是把识所了别的收集在里边,然后又作依止,生起了识;但是作依止的时候,就名之为意了,名之为意,这样解释。这样解释和大乘的佛法解释的也是相合的。
 
前面说六个识,眼、耳、鼻、舌、身、意是六个识。这底下说心意识,也应该包括阿赖耶识。可是,这个地方说这五停心,它是在〈声闻地〉。《瑜伽师地论》有〈声闻地〉、有〈菩萨地〉。〈声闻地〉就是全面地按照次第来说明小乘佛法的修行,各式各样的法门。这样说,这心、意、识就按照小乘佛法的范围解释。是名识界。
 
若诸慢行补特伽罗,于界差别作意思惟,便于身中离一合想,得不净想。无复高举,憍慢微薄。于诸慢行,心得清净。是名慢行补特伽罗,由界差别净行所缘。
 
「若诸慢行补特伽罗,于界差别作意思惟,便于身中离一合想,得不净想。无复高举,憍慢微薄。于诸慢行,心得清净。是名慢行补特伽罗,由界差别净行所缘。」「若诸慢行」,就是特别高慢的人,高慢心特别强的这种人,这种众生。「于界差别作意思惟」,我们的生命体就是这六种界组成的这个生命,你这样去思惟的时候。「便于身中离一合想」,就会对于自己生命的六界里面,就不会有一合想的我可得了。
 
我们凡夫从无始以来习惯了,就是执着有一个我。执着有一个我,但是,如果是由于自己一个时期的欢喜学、欢喜栽培,有多少福、有多少慧,然后在人天的世界富贵久了,几百生做国王、做有学问的人,于是乎就会养成了慢的这种习惯,看见别人都不当一回事,拿别人不当人,就是不尊重人权,自己特别高慢,我慢、高慢心特别强。
 
在我们中国哲学上,不十分明显地说到这里。印度的外道就说到这里。我们的身体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识,有这么多的因素组合起来的,但是其中还有一个不可分离、不可破坏的我在里面,就叫做「一合想」。
 
现在,佛教徒相信了佛的话,去修界差别观,这样修的时候,就感觉到生命体里面只是地水火风空识而已,另外那有一个不可破坏的我呢?所以叫「离一合想」。这和《金刚经》说的那个意思一样,就是破除去我的执着了。没有我了的时候,这是一个成就,修界差别观的第一个成就,就是感觉到是无我。
 
第二个成就是「不净想」,身体的地水火风识都是不净。识也是不净,地水火风也都是,发毛爪齿、心肝脾肺肾、大肠小肠这些东西都是不净。这样子,就不会再生高慢心了。「无复高举」,不生高慢心。无始久远以来所养成的憍慢的习惯就微薄、就微小了,就薄了,不会那么多了。
 
「于诸慢行,心得清净」,就没有高慢的染污心了。「是名慢行补特伽罗,由界差别净行所缘」,就会有这样的成就了。
 
这个界差别观,在《大毗婆沙论》上有一个故事,我讲一讲。在《大毗婆沙论》一百多卷,将近二百卷,不到二百卷,一百七十九卷、是那一卷的最后面,说到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是说佛在世的时候,一个大富豪家的一个年轻人,名字叫做因儒童。这个人的性格非常的直,很直的、不谄曲。他这一天要结婚了,就请来很多的婆罗门参加他的结婚典礼。这一天的早晨,太阳还没有出来,没有出来要出来的时候,佛就招呼阿难尊者说:「现在随我去。」
 
就是到因儒童的家不远的时候,这么多的婆罗门就远远地看见佛来了,这些婆罗门就说话了:「今天因儒童结婚,非常的吉祥,瞿昙来干什么呢?」说这个话。佛天耳遥闻,就对阿难尊者说:「你到婆罗门众中,你说:『三界大师吉祥中最,汝不欲见吉事岂成?』」三界内一切众生以佛为大师,世出世间一切的事情以佛是最吉祥的,吉祥中最。你不欢喜看见佛,吉祥的事情怎么会成就呢?你就对他们这么说。阿难尊者就到大众里像狮子吼,就把佛的这几句话对他们说了。
 
其中还有一句话:「今天是因儒童结婚,今天决定是随着佛出家了的,看你们有什么办法能障碍这件事?」还说了这么一句话。阿难尊者说完这个话的时候,这些婆罗门就鼓掌大笑:「瞿昙这个人真是奇怪,今天要结婚了,怎么可以放弃这件事,不结婚,跟你出家呢?怎么会这样子呢?」其中有一个婆罗门就说:「瞿昙的预言都是很灵的,那有可能!」那么这些婆罗门说:「我们有这么多婆罗门,我们围绕因儒童三匝,看他怎么办法能度他出家!」就这样子。
 
过了一会儿,太阳要出来了,渐渐就出来。因儒童这个人是拜太阳的,他就到房子上面去向太阳磕头,磕了几拜以后,就看见从太阳那里来了一个人。穿着鹿皮衣,用黄金的绳子,金绳络体,金绳挂在身上,手拿着金杖,就从天空落下来,因儒童当然是赶快拿个座位来招呼他。这些婆罗门一看:「因儒童真是大福德人,今天能召感梵天王来了,来参加婚礼。」
 
这时候,因儒童因为这是梵天王嘛,就向他磕头。这时候这梵天王就说话了:「今天你有什么事情,这声音这么多啊?什么事情?」因儒童说,一面说话脸就红了,说:「我们人世间的事情,我今天结婚。」说这样的话。「你今天结婚,你怎么样来做这件事呢?这件事怎么做法的?」这么问。这时候因儒童说:「我今天预备了三十千黄金,三十千金(印度好像没有这个万字,十千是一万,三万两金,应该是这么说,他是说十千),用三十千金来做这件事。」梵天王就说:「三十千金做这件事,你怎么分配法呢?这么多的金。」说是:「我用十千金请这么多的婆罗门来,给他们吃饭,另外用十千金就送给这么多的婆罗门,另外十千金就是送给未婚妻的,送给她。」
 
这时候梵天王就说:「哦!这样用法,你请这么多的婆罗门来吃饭,你又送给他们这么多的黄金,这件事也是有点功德的,也是好。你给你未婚妻十千金,你的意思是何在呢?是不是就是用十千金来买她呢?等于是这样意思嘛!」因儒童想了一想:「也是的!是的!是这样意思。」也就是心直,他就是这么承认这件事。这时候这个梵天王说:「你用十千金买你这个未婚妻,能值那么多钱吗?」这时候因儒童默然。这时候梵天王就说:「你这未婚妻若是吐痰,吐了一口痰,这个痰能值多少钱?」因儒童说:「这也不值多少钱。」说:「她的手指甲把它剪下来,这个手指甲能值多少钱?」「也不值多少钱。」说:「把她的头发剪下来,能值多少钱?」「也不值多少钱。」说:「她若出汗了,这个汗水能值多少钱?流这鼻涕能值多少钱呢?」就是说这三十六物,愈说就是愈污秽了,所以也不值多少钱。说到这里的时候,这个因儒童就是没有欲了,欲心没有了。
 
没欲这个地方,《大毗婆沙论》说到这里的时候就说,因儒童在迦叶佛时代出过家,做过比丘的,他修界差别观修了十千岁,十千岁是多少?就是一万年,修了一万年。迦叶佛时代,人寿是二万岁,如果一出家就开始修行,那么他出家应该是十千年,修行界差别观,修行了十千年。因为过去有这种戒定慧的修行,所以现在经这个梵天王,其实是佛,梵天王这么一问,他以前界差别观的善根就出现了,所以欲就没有了。欲没有的时候,他再一注意这个梵天王,原来就是佛,这时候现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大光明,佛在那里坐着。坐着的时候,佛就为他说苦集灭道的四谛,他就证得三果阿那含。证了三果阿那含以后,佛这时候就是站起来,就是拉住因儒童的手,就从虚空中飞了,就走了。
 
《大毗婆沙论》说到这个故事,那个文的意思,是说因儒童那个人的心性就是很直,说:「你用十千金来买你这个太太?」他就承认这件事:「是,我是。」如果性格不是那么样的人,可能不是这样回答的,可能是另外有个说法了。
 
我们看现在界差别观这个文,就是这么说,我们感觉到好像也没有什么。但是,你真实这样去修的时候,从因儒童这个故事上看,就是不可思议,会栽培了那样殊胜的善根。从迦叶佛那个时候修行,但是都是大富贵的境界,虽然那时候没得道,以后可能在生死里流转,还是大富贵的境界,现在见到释迦佛就成功了。所以,这个界差别观还是不可思议的。
 
云何阿那波那念所缘?谓缘入息出息念,是名阿那波那念。此念所缘入出息等,名阿那波那念所缘。
 
「云何阿那波那念所缘」,五停心,这是最后一个──数息观。数息观,但是在印度话,梵语叫做阿那波那念。「阿那」翻到中国话,是持息来;「波那念」翻个持息去。持就是受持读诵那个持。持息来、持息去,来就是入息,去就是出息。持息,持这个字应该怎么讲呢?应该是持息念,这个法门的名字叫阿那波那念,就是持息念。持息念就是念入出息能摄持我们的心,叫它不乱,应该是这样意思。这个「持」是摄心不乱的意思。
 
它的所缘,这个所缘境是什么样子呢?「谓缘入息出息念,是名阿那波那念」,它的所缘,就是我们的入息和出息。谁是能缘?就是念。念是能缘,入息出息是所缘。这就叫做阿那波那念,这是简略地解释这个名字。
 
「此念所缘入出息等,名阿那波那念所缘」,就是这样意思。
 
当知此中,入息有二。何等为二?一者入息,二者中间入息。
 
「当知此中,入息有二。何等为二?一者入息,二者中间入息。」这底下解释入息和出息,解释这个。这是解释得非常微细。
 
「何等为二」呢?「入息有二」,有二种入息。那二种呢?一个是入息,第二个叫做中间入息。
 
出息亦二。何等为二?一者出息,二者中间出息。
 
出息也是分二种。「何等为二?一者出息,二者中间出息。」这加起来,就是四个。这底下要解释这四个息。
 
入息者,谓出息无间,内门风转,乃至脐处。
 
怎么叫做入息呢?「谓出息无间,内门风转,乃至脐处」,这个入息就是出息无间,也就是前面一个出息、一个中间出息。「无间」,中间没有间隔,这个时候「内门风转」。「门」就是我们的鼻,或者口,这是二个门。从门这里面向内,这个风向内入来,这个内门风生起来,叫做「转」。从鼻或者从口入进来,乃至到脐(肚子上,腹部上那个脐),到这里,这就叫做入息。入息是这样意思。
 
中间入息者,谓入息灭已,乃至出息未生,于其中间在停息处,暂时相似微细风起。是名中间入息。
 
「中间入息者」,「中间入息」怎么讲呢?「谓入息灭已,乃至出息未生,于其中间在停息处,暂时相似微细风起。是名中间入息」。
 
中间的入息是怎么讲法呢?就是「入息灭已」,由鼻或者由口入到腹部的脐,灭了,停下来了,不入了。「乃至出息未生」,这时候出息还没有生,没有向外呼出去,还没有生起。「出息未生」、「入息灭已」,在这中间,在停息的时候,这时候也不入、也不出,就是停止的时候。「暂时相似微细风起」,就是不是很长的时间,很短的时间,相似的微细风起,就和那个入息的风、出息的风是相似的。但是它微细,并不像入息出息那么粗,它是微细的风生起来,这个时候就叫做中间入息。
 
我们静坐的时候,你可以观察自己,观察的时候,就知道中间入息的相貌是那样子。当然,你静坐时间久了,我们浮动的心多少的能平静了多少。能平静的话,他入息的相貌会明显的现出来的。
 
在这里没有多说,在其他的地方说,说到人年纪大了的时候,年纪老了,像我的年纪大了,入息短;小孩子呢,他的入息长。但是,你若常常用功修行,功夫高了的时候,它也会变化的。这是入息的事。是名中间入息。
 
如入息、中间入息,出息、中间出息,当知亦尔。
 
「如入息、中间入息,出息、中间出息,当知亦尔」,也是那样子。出息,就是由脐至鼻,呼出去了,就叫做出息。出息灭了的时候,入息还没有生起,这中间的时候,有暂时相似的微细风起,那就叫做中间出息。
 
年纪老的人,出息长,入息短、出息长;小孩子呢,出息短、入息长;壮年人是相等的,但是也看你的身体怎么样,身体健康不健康也有分别的。当知亦尔。
 
此中差别者,谓入息无间,外门风转,始从脐处,乃至面门,或至鼻端,或复出外。入息出息有二因缘,何等为二?一牵引业,二脐处孔穴,或上身分所有孔穴。
 
「此中差别者,谓入息无间,外门风转,始从脐处,乃至面门,或至鼻端,或复出外」,此中的差别是什么呢?谓入息无间的时候,「外门风转」,就是入息和中间入息「无间」,不间隔,没有间断。这个时候,外门风起来了,还是鼻或者口为门,风从门里出去,就叫「外门」,「外门风转」。「始从脐处」,从肚脐这里开始,这个风从这里出来,到「面门」,「面门」就是我们的口。乃至「鼻端」,或者从鼻端出去。但是,修行人不管你修什么,当然这口应该是闭上的,是用鼻来呼吸,是这样子,「或至鼻端」。「或复出外」,这个息如果微细了,它就到鼻子里就灭了,好像还没有出去似的。但是,若是初开始用功的人,会感觉到这个息是从鼻出去的。「或复出外」。
 
「入息出息有二因缘」,有入息、有出息,是有二个因缘的,才能有入出息的。「何等为二?一牵引业,二脐处孔穴」,这二个因缘。
 
「牵引业」是什么呢?就是过去世你造的业力,现在能得到你的寿命,这个业力。由过去的业力,能牵引出来这个入出息的。这业力为因,也就是你的寿命。如果寿命尽了,这个入出息就没有了。
 
「二脐处孔穴」,第二个就是肚脐这里有孔穴。「或上身分所有孔穴」,或者是脐以上的身体里面,脐的部位以上所有的孔穴,这也都是有入出息的因缘。
 
入息出息有二所依。何等为二?一身,二心。
 
「入息出息有二所依」,还要以二个事情为它的依止。「何等为二?一身,二心」,要有身,还要有心,才可以的。
 
所以者何?要依身心,入出息转,如其所应。
 
「所以者何」,为什么要这样子呢?「要依身心,入出息转」,要有身,还要有心,这个入息、出息才能生起来的。「如其所应」,还有一个「如其所应」,也是它的所依处,依止的地方。
 
若唯依身而息转者,入无想定、入灭尽定、生无想天诸有情类,彼息应转。
 
「若唯依身而息转者」,假设说不依于心,也不「如其所应」,也不靠那个如其所应,只靠有身体就有入出息生起的话,是不对的。怎么知道呢?
 
「入无想定、入灭尽定、生无想天诸有情类,彼息应转」,因为这个「入无想定」,我们人间的人修这个定,修定的时候,你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得到四禅的时候,在第四禅里面再修无想定,成功了,但是人还是人间的人,他不是天上的人。这个时候这个人入了无想定的时候,就是没有心了,他是没有心的,没有心这个时候,是没有入出息了,这无想定这个人没有入出息。
 
入灭尽定的这个人,就是得了无色界天的四空定以后,这要到三果圣人以上,才能成就灭尽定。成就了灭尽定,也是没有心的,没有心识的。他这个时候有身体的存在。「若唯依身而息转者」,灭尽定的人也应该有息,但是,灭尽定的人没有息了,没有入出息的。
 
「生无想天」,生无想天就是在人间得了无想定,人的寿命结束了,他就生到无想天上去。生到无想天,当然他也是入无想定,入无想定的时候,他没有息的。如果是「唯依身而息转者」,这个入无想定的、入灭尽定的、生无想天的诸有情类,「彼息应转」,他们的入出息应该要生起来才对。但是,他们没有,他们没有息了。
 
若唯依心而息转者,入无色定、生无色界,彼息应转。
 
「若唯依心而息转者」,前面说「唯依身而息转」,这是不合道理。「若唯依心」,而这个入出息能活动,可不可以呢?也是不可以。
 
「入无色定,生无色界,彼息应转」,因为入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得到这个定的人,身体就没有了。比如说在人间得了四空定的人,他一入定的时候,他也感觉到他没有身体了,但是事实上,身体还是在。他若生到无色界天上去呢,就没有身体,只有受想行识,没有生理的组织。「彼息应转」,这个入无色定、生无色界天上的人,他们没有身而有心,所以,「若唯依心而息转者」,这二类人「彼息应转」,但是实在是没有。
 
息的不转这件事,在我们没有得色界定的人,得色界定,得初禅……。比如说得欲界定、未到地定、初禅、二禅、三禅,都是有息的,都有入出息。到第四禅以上,就没有入出息。但是得欲界定的人,得未到地定的人……,当然得色界定的人,他也有息,但是息是非常慢的,很慢。比如说由脐至鼻、由鼻至脐,这个地方也并不很远,但是,他很久很久这个息才到,才能由鼻至脐、才能由脐至鼻的,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到。若是我们现在没有得定的人,很快,一下子就到了,就是很快。
 
可是我们若用功修行,有的时候,也好像没有息似的,好像没有息。也类似没有息那样子,实在是有息,并不是没有息。可是,为什么我们感觉到没有息呢?我们心粗,才发心静坐的人,心粗。就是他息稍微慢一点,我们一注意,感觉没有息。我们本来很快的就是由鼻至脐、由脐至鼻,现在怎么感觉到没有息呢?其实就是慢,慢了一点、微细了一点,不感觉到有息。所以有人写文章,他说他没有息了,啊!说第四禅没有息,他现在已经得到第四禅了,因为没有息了。其实,不要说得四禅,得到初禅,不要说得初禅,得未到地定那个人,和我们一般人都不一样了。但是,你对定的差别相不那么熟悉,知道多少,但是不是完全知道,就会有这样的误会,会有这个误会。而这上面说的,也还没有完全说,有的地方说得更清楚的。
 
所以,「若唯依心而息转者,入无色定、生无色界,彼息应转」。
 
若唯依身心而转,非如其所应者,入第四静虑,若生于彼诸有情类,及羯罗蓝頞部昙闭尸等位诸有情类,彼息应转,然彼不转。
 
「若唯依身心而转,非如其所应者」,这说第三个理由。前面说是唯依身转也不可以,唯依心转也不可以。那么「若唯依身心」,又依身、又依心而转,「非如其所应」的话呢,那也有问题。怎么知道呢?
 
「入第四静虑」的时候,色界天第四静虑,第四静虑这个时候,也有身体、也有心,它也有心、也有身,那么就是唯依身而就有息,第四静虑有身也有心,应该有息,但是它没有息。所以,「如其所应」,包括这个意思。
 
「入第四静虑,若生于彼诸有情类,及羯罗蓝頞部昙闭尸等位诸有情类,彼息应转」,这三个:羯罗蓝、頞部昙、闭尸,这是我们做人结胎的时候,第一个七天,叫「羯罗蓝」,「羯罗蓝」翻到中国话,翻个凝滑(凝结的凝,滑润的滑),凝滑如酪,像酪那样,也翻个杂秽,就是污秽的一种东西,这是在结胎的第一个七的时候,叫羯罗蓝、叫杂秽。「頞部昙」,翻中国话,翻个疱(水泡的泡),就在那凝滑如酪的那种境界上,生出个疱来,叫做疱。这是结胎以后第二个七天时候的境界,叫做頞部昙。「闭尸」,是第三个七天时候的境界、相貌,翻到中国话,翻个「肉团」,这和疱不同了,翻个肉团。「等位」,就在这个继续下面还有个「键南」、「钵罗赊佉」,一个七一个七,有三十八个七,一共。
 
这个时候这些阶位,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时候,「诸有情类,彼息应转」,这些有情也有身、也有心,但是他们没有息转的,「彼息应转」。若是没有「如其所应」,只是依身心而转的话,他们应该有息转,但是他们没有,他们没有息转的。「然彼不转」,可是他们没有息生起来。
 
是故当知要依身心入出息转,如其所应。
 
「是故当知要依身心入出息转,如其所应」,所以,我们这个息的生起,要这么多的条件的,就是要有牵引业,还要依身心,还要如其所应,这时候才能有入出息的。有这么多的差别的。或转或不转的情形,这么多的差别。
 
入息出息,有二种行。何等为二?一者入息,向下而行;二者出息,向上而行。
 
「入息出息,有二种行。何等为二?一者入息,向下而行;二者出息,向上而行」。入息,是由鼻或者由口,向下、向肚脐而行,就是向下行。「二者出息」,是向上而行,就是由脐向上面,向鼻、向口,这样子出,这样子行。所以,有上下行的不同。
 
入息出息,有二种地。何等为二?一粗孔穴,二细孔穴。
 
「入息出息,有二种地」,还有这样的不同。「何等为二?一粗孔穴,二细孔穴」,这底下有解释。
 
云何麤孔穴?谓从脐处孔穴乃至面门鼻门,复从面门鼻门乃至脐处孔穴。
 
「云何麤孔穴?谓从脐处孔穴」,脐这个地方有孔穴。「乃至面门」,就是我们的口,还有「鼻门」。「复从面门鼻门乃至脐处孔穴」,这都是粗孔穴。
 
云何细孔穴?谓于身中一切毛孔。
 
「云何细孔穴?谓于身中一切毛孔」,一切的毛孔,这是细孔穴。
 
你若常常静坐,如果你注意的时候,如果入息的时候,就感觉到周身稍凉一点,那就是毛孔也是入息的。若出息的时候,周身就稍微温暖一点,它有这个分别。当然,只是有个温暖或者稍微凉一点的感觉,还不是明显地知道毛孔在出入息,那要你的定力再加深才能知道。
 
入息出息,有四异名。何等为四?一名风,二名阿那波那,三名入息出息,四名身行。风名一种,是风共名。余之三种,是不共名。
 
「入息出息,有四异名」,有四个不同的名字。「何等为四?一名风,二名阿那波那」,「阿那波那」这是印度话。「三名入息出息,四名身行」,「身行」就是身体要动作,你一定要有入出息,身才能动,没有入出息身就是不能动了。
 
「风名一种」,是风的共名。这四种其实都是风,但是,第一个名字「风」,是共同的名字。「余」的,其余的三种是不共的,是别名。别名为阿那波那、名为入出息、名为身行的,是这样意思。
 
修入出息者,有二过患。何等为二?一太缓方便,二太急方便。
 
修入出息者,有二种过患。「何等为二?一太缓方便,二太急方便」,这是二种过患。怎么知道是过患呢?
 
由太缓方便故,生起懈怠,或为惛沉睡眠缠扰其心,或令其心于外散乱。
 
「由太缓方便故,生起懈怠,或为惛沉睡眠缠扰其心,或令其心于外散乱。」「太缓方便」,这个「方便」在这里看,就是行动。就是你修入出息,阿那波那念的时候,你太缓,就是用心用得太慢缓,就是不是特别的用心,用的心力太少,就是这样意思。「由太缓方便故,生起懈怠」,你念入出息这个念力不够,这个度数太少,这个时候就会有什么过患呢?就「生起懈怠,或为惛沉睡眠」,惛沈睡眠来了,缠扰你的心。或令其心于外边的色声香味触上散乱,这就是不能安住在入出息的所缘境上了,就会有这样的过患。
 
由太急方便故,或令其身生不平等,或令其心生不平等。
 
「由太急方便故,或令其身生不平等,或令其心生不平等。」「太急」就是你用心用得太过头,用的注意力太强了。太强了的时候,你修入出息这个法门的时候,就令你的身体生出个不平等来,或者令你的心生出个不平等来。
 
云何令身生不平等?谓强用力持入出息,由入出息被执持故,便令身中不平风转,由此最初于诸支节皆生战掉,名能战掉。此战掉风若增长时,能生疾病。由是因缘,于诸支节生诸疾病。是名令身生不平等。
 
「云何令身生不平等?谓强用力持入出息」,你这个注意力特别强,来持入息出息的时候,就出来毛病了,你要听其自然地入出息才可以。但是,你用力用得太强,你持入出息,就是你来控制它的时候就不行了。「由入出息被执持故」,被你控制的关系,「便令身中不平风转」,就使令你身体里面有个不平等的风生起来了。
 
「由此最初于诸支节皆生战掉」,这个不平等的风生起来,会有什么问题呢?就使令你一开始的时候,使令你周身的支节「皆生战掉」,就是动,就是掉动、不自主的动。有的人身体有风病的时候,或者头不自主的动,或者手不自主的动,周身各部位会有这个问题,「皆生战掉」。「名能战掉」,就是你这个风使令你这个身体会战掉。
 
此战掉的风若增长的时候,「能生疾病」,就会生出各式各样的病痛来了。「由是因缘,于诸支节生诸疾病,是名令身生不平等」,所以,修阿那波那念的时候,你要听入出息,自然地入出息,你不能够去控制它,不可以。
 
云何令心生不平等?谓或令心生诸散乱,或为极重忧恼逼切。是名令心生不平等。
 
「云何令心生不平等?谓或令心生诸散乱」,心就不安了,身不安,心就不安,就散乱了。「或为极重忧恼逼切」,这时候感觉到,我修入出息本来希望有好的成就,现在反倒是有病了,心里面就是有重的忧恼逼切,「是名令心生不平等」。
 
又此阿那波那念,应知略有五种修习。何等为五?一算数修习、二悟入诸蕴修习、三悟入缘起修习、四悟入圣谛修习、五十六胜行修习。
 
又此阿那波那念,应知略有五种的修习方法。何等为五?一、算数修习,二、悟入诸蕴的修习,三、悟入缘起的修习,四、悟入圣谛的修习,「圣谛」就是苦集灭道四谛。五、十六胜行的修习。这是有这么多的不同。
 
云何名为算数修习?谓略有四种算数修习。何等为四?一者、以一为一算数,二者、以二为一算数,三者、顺算数,四者、逆算数。
 
「云何名为算数修习?谓略有四种算数修习。何等为四?一者、以一为一算数,二者、以二为一算数,三者、顺算数,四者、逆算数。」
 
云何以一为一算数?谓若入息入时,由缘入,出息住念,数以为一。若入息灭,出息生,出向外时,数为第二。如是展转数至其十。由此算数非略非广,故唯至十。是名以一为一算数。
 
「云何以一为一算数」,以一为一这个算数法,怎么算法呢?「谓若入息入时,由缘入,出息住念,数以为一」,就是入息在入的时候,你要有一个念,用念来缘这个入息,这时候数之为一。入息在入的时候,出息在住,出息就停在那里不动,没有出息的时候。这时候,你这个念念这个境界,数一为一,计之为一,数这个数算是一。
 
若入息灭了,出息生出来了,这个出息向外的时候,由脐至鼻的时候,数为第二,这是第二。也是个一,加前面那个一,就是二了。「如是展转数至其十」,数到十,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由此算数非略非广,故唯至十」,这样的计算这个数,数这个息的数,也不是略的少,也不是广的多。如果你超过十,就是多了,如果不够十,就是略了。现在到十,就是非略非广,故唯至十。「是名以一为一算数」,这样子,就是也数入息,也数出息。
 
云何以二为一算数?谓若入息入而已灭,出息生而已出,尔时总合数以为一,即由如是算数道理,数至其十,是名以二为一算数。入息出息说名为二,总合二种,数之为一,故名以二为一算数。
 
「云何以二为一算数」,「以二为一算数」是怎么计算法呢?「谓若入息入而已灭」,入息入的时候,入、入,就不入了,入息就停下来了。「出息生而已出」,入息完了,出息就生出来,生出来已经出完了,不出了。「尔时总合数以为一」,这时候总合起来,入息和出息总合起来,数以为一。
 
「即由如是算数道理,数至其十」,把它一二三四五六,数到第十。「是名以二为一算数」。
 
这个事情是这样,我们初开始修这个法门的人,因为我们心不是那么寂静,我们的入出息很快,入息很快就完了,出息很快就完了。如果你又数入息,又数出息,就是很忙,你心里面很忙的。所以,数入息不要数出息,数出息不要数入息,这样子是可以的。那么就等于以二为一,这样数。
 
或者是我也讲过,就是数一四七,这十个数,就数一、数四、数七,其他的数都不数,也是可以。若是你的功夫进步了,假设出息是由脐至鼻,大概要二十四小时,才能从脐至鼻,这个息慢,要经过二十四小时才到鼻。由鼻至脐,也要二十四小时。这样子,经过二十四小时,才数一。这时候,出息也数,入息也数,也是可以。但是,那个时候不是我们现在,那是要初禅以上的境界,那是非常慢的。
 
若是初开始就这样数,出息也数,入息也数,也是可以,就是太忙了一点。所以,也可以你数出息、不数入息,数入息、不数出息。也可以这样子数。今天就讲到这里。
 
7月23日
 
云何顺算数?谓或由以一为一算数,或由以二为一算数,顺次展转数至其十,名顺算数。
 
「云何顺算数?谓或由以一为一算数,或由以二为一算数,顺次展转数至其十,名顺算数。」阿那波那念在这里是说有五种的修习方法:第一种是算数修习,第二种是悟入诸蕴修习,三、悟入缘起修习,四、悟入圣谛修习,五、十六胜行修习,一共有这么五种。第一种算数修习有四种:第一种是以一为一算数、第二种以二为一算数,这两种昨天讲过了,现在是说第三种,是顺算数。
 
这个顺算数,修这个数息观的时候,谓或由以一为一算数,或者是以二为一的算数。这二种,随你自己的方便,你感觉到那一个合适,你就选那一个去数息,这样做。这样的做法,就叫做顺算数,就是随顺我们日常计数的次第,就是由一开始,一二三四五,这样子计算。
 
云何逆算数?谓即由前二种算数,逆次展转,从第十数,次九、次八、次七、次六、次五、次四、次三、次二、次数其一,名逆算数。
 
「云何逆算数?」就是不顺于日常的这种计数的方法,谓即由前二种的算数,「逆次展转」,不顺于那个次第,展转地计算数目。
 
怎么样逆法呢?「从第十数,次九、次八、次七」这样子,从一开始就数这个十的数,然后再数九、数八、七、六、五、四、三、二、次数其一,这样子修数息观。这样子修数息观有什么特别呢?因为它不顺于日常计数的习惯,所以你在这样子计数的时候,你的注意力要加强才可以。加强,你才能计这个数,十、九、八、七……这样计。注意力加强有什么好处呢?就妄念不容易生起,妄念不容易进来,你就容易心里面一心不乱,明静而住,就容易这样子。所以,逆算数有这样好处,但是若计熟了,也是一样。
 
若时行者,或以一为一算数为依,或以二为一算数为依,于顺算数及逆算数已串修习,于其中间心无散乱,无散乱心善算数已,复应为说胜进算数。
 
「若时行者,或以一为一算数为依,或以二为一算数为依,于顺算数及逆算数已串修习,于其中间心无散乱,无散乱心善算数已,复应为说胜进算数」。这又有一个不同的方法。这不同的方法,不是随便可以用的,要到那个程度才可以。
 
「若时行者」,假设这个时候这个修行人,他或者是以一为一的这样修数习观,依止这样的方法去修行。「或以二为一算数为依」,依止这样的方法修数息观。「于顺算数及逆算数已串修习」,就是长时期地这样连贯,「串」就是连贯,连贯不间断地这样修习。修习到了什么程度呢?「于其中间心无散乱」,就在修的时候,你这个顺算数或者逆算数,你这一坐里边或者经行里边,你心里边一点不散乱,这个数一计起来的时候,一点杂念也没有,「心无散乱」。「无散乱心善算数已」,因为计数而不散乱,所以也就用不散乱的心来善于算这个数。这样成就了以后,「复应为说胜进算数」,这个时候呢,就应该为这个修行人说胜进算数的数息观,就是更进一步的、更殊胜的数息观。
 
云何名为胜进算数?谓或依以一为一算数,或依以二为一算数,合二为一而算数之。
 
「云何名为胜进算数?谓或依以一为一算数,或依以二为一算数,合二为一而算数之」,把这二个合在一起算数之。看底下的解释。
 
若依以一为一而算数者,即入息出息二合为一。
 
「若依以一为一而算数者,即入息出息二合为一」,这叫做以一为一。这样讲。
 
若依以二为一而算数者,即入息出息四合为一。
 
「若依以二为一而算数者,即入息出息四合为一。」这里说这个一、二和前面不同,和前面不一样了。这里说一,是入息出息,是二个息,合而为一,叫做一。若以二为一而算数者,这个二和前面的二不一样,是入息出息四合为一,四个入出息,数之为一。
 
如是展转数乃至十。如是后后渐增,乃至以百为一而算数之。
 
「如是展转数乃至十」,这么继续这样数,数到十。就是你在静坐的时候,这个息的一出一入四次,你再数一。数一以后,又经过四次,这回数二。再经过四次,数三。这样一直数到十,这样数法。这个数法也很有意思,你不妨试一试。「如是展转数乃至十。如是后后渐增,乃至以百为一而算数之」,就是这样子向前增进,到后来,又到后来,你的功夫进步了的时候,你可以增加你的数目。前面是四合为一,现在可以八合为一,也可以十合为一。十次的出入息,你数一,再十次出入息,再数二,也可以这样。乃至到一百为一,这个出入息经过了一百次,再数一。
 
这里边有个什么事情呢?如果你修数息观,当然这是指息诸缘务,把所有的杂事都放下,专心地修行这个法门,专心这样修行的人,你长时期这样的修行,他一定会有进步,这个道理是这样子,一定是会有进步的。
 
譬如我们这个烦恼,你天天常常起烦恼,烦恼就大,天天的熏习,烦恼的力量就增长。那么修数息观,你天天这么训练自己,它这个清净的力量也就增长。道理是一样的。
 
「后后渐增,乃至以百为一」,这个增长,这里面看出来什么呢?因为你的定力增长了,你的记忆力也就增长。记忆力在这里就是念,念就是记忆力,就是心里很明了地现出来。你想要念的事情,很明了地显现出来,那就叫做念。
 
我背一段《古文观止》的〈陋室铭〉,我心里一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心一动,它就现出来。我念《阿弥陀经》、我念《金刚经》,把它背熟了,也是一样,但是你不常背就忘了。我们凡夫是这样子,一熟了念力就强。但是,现在这是经过心的不散乱,经过不散乱训练出来的念。我们平常也与不散乱有关系,但是不全是,有的人记忆力强,生来就是这样子。现在这是与生来也有关系,但是,是经过佛所说的法门训练出来,多少有点特别,训练出来这个念力,他就从一数到一百,他心里不乱,数一、数二、数到九十九、数到一百,他心里不乱。我们平常如果没有经过训练,你一下子就这样数,到时候就精神恍惚,现在是九十七还是九十八,就是弄不清楚,它就是不对了。可是,因为你这个定力增长了,它就很清清楚楚的,一点儿也没有疑问,那是有这个事情的。所以,乃至以百为一而算数之。
 
可是这修行的事情,有的时候,有的人就是很顺利地就成功了,也有的人是进进退退的,这个情形也是有。若是专心用功修行的人,每一天吃饭还有关系,吃饭吃菜还有关系的。所以,有的地方也告诉常常静坐的人,你每天吃什么东西要做记录。我今天吃的是……,明天吃的红萝卜,你吃什么你都记下来。记久了,你就知道那一个菜,什么样的饭对你修行有帮助,有的是有障碍,不一样的。吃牛奶,有的地方说吃牛奶能帮助静坐,但是有的时候又不尽然的。所以,用功修行有时候进、有时候退,也有这个情形。「乃至以百为一而算数之」。
 
由此以百为一算数,渐次数之乃至其十。
 
「由此以百为一算数,渐次数之乃至其十」,以百为一,那么数到十,就是一千了,就是这样数。
 
如是勤修数息念者,乃至十十数以为一,渐次数之乃至满十。由此以十为一算数,于其中间,心无散乱,齐此名为已串修习。
 
「如是勤修数息念者,乃至十十数以为一,渐次数之乃至满十」,这样子精勤不懈怠修这个数息观,修这个念,数息念。「乃至十十」,就是一百算是一,以百为一,乃至十,「乃至十十」,这样子,那么十十就是一千了。「以为一」,乃至一千为一,数到十,乃至一万为一,数到十,「渐次数之乃至满十。由此以十为一算数,于其中间,心无散乱,齐此名为已串修习」,这就是可以给你这个名字了,叫串修习。
 
又此勤修数息念者,若于中间其心散乱,复应退还,从初数起,或顺、或逆。
 
「又此勤修数息念者,若于中间其心散乱,复应退还」,若是在中间,本来都是很好,忽然间这个时候又不对了,又数不好了,还是这样子,还会这样子,那怎么办呢?「复应退还」,那你还是回头来,「从初数起」,或者以一为一,或者以二为一,这样子数,这样子慢慢慢慢这样修行。「或顺、或逆」,由一到十是顺,由十到一就是逆了。
 
若时算数极串习故,其心自然乘任运道,安住入息出息所缘,无断无间相续而转。
 
「若时算数极串习故,其心自然乘任运道」,若是你这个时期,你用这个算数的方法修数息观,「极串习故」,已经达到极点了,不间断地这么修行。「其心自然乘任运道」,这个时候因为功夫特别久了,加上你不懈怠,所以你那个心还自然的,就是不用勉强的,不需要特别注意的,「乘任运道」。乘,比如说坐车,乘车,这个时候因为你长时期地用功修行,他这种境界,心里面记数的方法,这样用功修行,好像你不需要特别地去控制它,它自己就是自然的,任运也是自然的意思,任运的就向前进,就是达到了这个程度,这条道路就是这样子自然的向前进。以百为一,或者以千为一,数至十,它自然就能数到那里,不散乱。若我们现在由一数到十,由十数到一,你都要特别注意才可以,你一不注意,这十个数你数不完;就数到三,四就不知道了,不知道数了。或者数到七,到时候八九十不数了,就打妄想了,是这样子。可是,到了那个时候,你用功夫久了,就是「任运道」,那个道路是任运就向前进,就把这数字数完了,数到几十、百、千、万,它不乱。所以,「安住入息出息所缘」,你心里面那个念,安住在入息出息上,入出息就是你的念的所缘,安住在那里,「无断无间相续而转」,它不间断,相续的这样子数下去。
 
佛在世的时候,或者正法住世的时候,这出家人,他一出家,当然,多数是拜圣人作师父,他就当然按照一定的程序,要受戒,受戒要学戒,学戒然后就给你一个法门,就是这样修,自然就是这样子,和我们现在完全不同。我们现在,比较好的呢,还算是叫你到佛学院去学一学,不然的话,就是学学南无、唱念的事,就是做佛事。我不是说做佛事不好,不是这个意思,就是这样子,出家的生活就这样过一生,能力强一点,再造一个庙,然后也照办,就是这样子过生活。至于得定慧的事情,没有,定慧的事情根本不沾边,什么叫做定?什么叫做慧?只是听到个名字而已,只是听个名字。所以我们出家人,谁得圣道了?不要说得圣道,得禅定都很少。没得禅定,那儿来的神通呢?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这件事,就是佛法流传到现在,也就一个月、一年,由多少多少年以前,一直地就是这样子,变成这样子了。但是,我们也不能够忽略现实,没有饭吃也是不行,你没有房子住也是不行,衣食住还是要维持。但是修行这件事,多少你要知足,要少欲知足才可以,不少欲知足,修行是很难的,不容易。可是你初开始,什么事情开头难,初开始这个困难过去以后,心情快乐,你修不净观也是一样,修这个数息观也是,修缘起观什么都是,初开始的时候难一点,等到我们的狂心被折服了以后,就自在了,就感觉到快乐,就会感觉到好了,那时候修行就容易,就是初开始的时候难。
 
 
先于入息有能取转,入息灭已,于息空位有能取转。
 
「先于入息有能取转,入息灭已,于息空位有能取转」,这个是说到修行的,数息的时候心里面微细的这一部份的相貌。「先于入息有能取转」,就是你修数息观的时候,你先要对这个入息有能取的转,就是你的念取这个入息的相貌,你做这件事的时候就叫做转。息入的时候,你要注意息入的情况,叫做有能取转。
 
「入息灭已,于息空位有能取转」,入息是由鼻至脐,到脐这时候,入息就不见了,这个时候有一个「中间入息」,中间入息叫做「于息空位」,在这个位,「有能取转」,你还是要认识它,要认识这个息空的这个位,就是中间入息这个位置你要认识它。所以,你常修数息观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自己入息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中间入息怎么情形。
 
次于出息有能取转,出息灭已,于息空位有能取转。
 
「次于出息有能取转,出息灭已,于息空位有能取转」,就会知道自己的情形。
 
如果你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修,你就知道你年轻的时候息是什么样子,壮年的时候、老年的时候,就知道怎么样变化,就会知道。不修观的时候,不修数息观的时候,这个息是什么样,你一盘上腿坐下来以后,又是什么样,就会知道,你才会知道的。「有能取转」。
 
如是展转相续流注,无动无摇,无散乱行,有爱乐转。齐此名为过算数地,不应复数。唯于入息出息所缘,令心安住,于入出息,应正随行。应审了达于入出息及二中间,若转、若还分位差别,皆善觉了。如是名为算数修习。
 
「如是展转相续流注,无动无摇,无散乱行,有爱乐转」,就是像前面说的,你长期地精进,这样子用这个方法来调心、来摄心的话,展转地相续不间断。「流注」,就像那个水一直地向前流,或者房檐的水向下滴,叫注,就是一滴一滴相续不断的滴。我们的心剎那剎那的相续下去,也就是这样子。「无动无摇」,外面的境界怎么样变动,你心里面不摇动。「无散乱行」,心里面不会说我不修数息观,我看看是什么事情,我出去走一走,没有这个事情。你长期这样做你就会有成就了,有什么成就呢?「有爱乐转」,欢喜这样修行,就会欢喜这样子修数息观,有欢喜心,而不是勉强的不高兴修,勉强地修,不是那样子。这后面有说到,这就是由欲界定向前进一步,到未到地定这个时候就会有爱乐转,他就是有欢喜心,因为有轻安乐了。你若不这样子,你一出定你不数息,这个轻安乐它就慢慢地慢慢地就没有了。你若一盘上腿,用这个数息的方法摄心不乱呢,这快乐就来了。所以,「有爱乐转」,就欢喜这样做,欢喜修行。这和初开始修行的时候没有什么味道,那是不同了。
 
「齐此名为过算数地」,这个时候,到此为止,是超过了这算数地,就是计数的这个境界过去了。「不应复数」,你不应该再计算这个数目了,不应该了。「唯于入息出息所缘,令心安住」,你只是对于自己息的入、息的出,入息出息是念的所缘境,「令心安住」,使令自己明了灵明的心,就安住在入息出息上面就好了,不再计数了。「于入出息,应正随行」,对于入息它又出息,出息以后它又入息,就是心里面明静而住,你应该这样子正确地随顺修行。
 
「应审了达于入出息及二中间,若转、若还分位差别,皆善觉了」,「应审了达」,这表示虽然这个时候不需要计数了,但是你还是要注意的,还是要注意,就是这个入息出息你要审谛地明了它,明了这个入出息的情况,明了什么呢?「于入出息及二中间」,入息和出息之间有一个中间入息,出息和入息之间有一个中间的出息;这是中间。「若转、若还」,若转呢,就是前面说过,计算数的时候有顺数、有逆数,那是转还,那叫做转还。「分位差别,皆善觉了」,你要都能够明明了了,要这样子才可以。「如是名为算数修习」。
 
前面说是「不应复数」,「齐此名为过算数地,不应复数」,过了算数地就不应复数,你在算数地的时候你还是要数的,数当然就是有转有还的,是这样意思。「如是名为算数修习」。
 
又钝根者,应为宣说如是息念算数修习。彼由此故,于散乱处,令心安住,令心爱乐。若异算数入出息念,彼心应为惛沈睡眠之所缠扰,或应彼心于外驰散。由正勤修数息念故,彼皆无有。
 
「又钝根者」,这底下……。前面是约算数来说明这个情形,这底下约人来说。
 
约人来说有二种。一个是「又钝根者,应为宣说如是息念算数修习」,说个白话,就是笨的人、比较笨的人,迟钝的人,你应该为他宣说如是息念算数的修习的法门,或者以一为一,或者以二为一,这样修习,进步了,再胜进的算数的修习。
 
「彼由此故,于散乱处,令心安住」,彼那个钝根的人,由此算数修习的法门,对于散乱的境界,就不散乱了,能使令自己的心安住下来。「令心爱乐」,若能安住不动,就算是这时候没有轻安乐,也感觉到舒服。所以「令心爱乐」。
 
我曾经说一句话,这句话可能有人不同意。如果你修数息观,或者修不净观,修这些法门,你得个欲界定,不要说得未到地定,好过你拿博士学位,我的看法。因为你得到欲界定,欲界定是什么呢?就是《瑜伽师地论》说那个九心住,最后那个等持的境界,那就是欲界定。你一静下来,一到那个境界的时候,心里面一点压力也没有,就是能够明静而住。能明静而住,我们或者说这个话,我们没能得欲界定的人,可以说他心里面的世界是大乱,天下大乱的境界。你得到欲界定,就天下都是太平的。大家同在一起住,不是一个世界,你一入定,一坐下来的时候,世界是太平的,心情很快乐的。
 
你常常的训练自己,你不要说有大修行,小小的,常常天天坐、天天坐,你有那么一点训练心叫它不乱,天天要坐,有那么一点不乱的经验的时候,这个人忽然间和谁有什么纠纷,有烦恼,有很多烦恼,但是你若这个时候,自己提高警觉,把腿子一盘,把这个所缘境在心里面一现,立刻没有烦恼,立刻一切的烦恼都没有。如果你没有这样训练过,不行,你临时来不及,你这个心就会为烦恼所恼。当然,拿到博士学位,到什么地方去讲经或者是有什么,人家一介绍,啊!什么什么博士学位,这也是很好,也是不错,的确现在这个社会上,的确是有什么什么样的文凭,还倒是不同一点,说是你没有这个学位,你就不及格,我就不用你,这也是真实的。所以,这个世间法,有博士学位也有好处。
 
这里边说到「钝根者,应为宣说如是息念算数修习。彼由此故,于散乱处,令心安住,令心爱乐」,你用这个方法不断地修行,它就会有这样的成就,就使令心不散乱,当然也要精进不懈怠,常这样训练自己才可以。所以,有这样的方法,但是不肯做、不肯修行,也是不行。
 
「若异算数入出息念,彼心应为惛沈睡眠之所缠扰」,「若异算数」,异就是离异,你若离开了「算数入出息念」这个法门,你不修这个数息观的话,「彼心应为惛沈睡眠之所缠扰」,那当然就是原来样子嘛,原来样子就是二个相貌,一个是惛沈睡眠,就是要睡觉,再不然「或应彼心于外驰散」,在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上东想西想。没有这样修行的人,他内心里面的相貌就是这二个相貌,一个是惛沈睡眠的缠扰,一个是打妄想,就是这二个相貌。
 
「由正勤修数息念故,彼皆无有」,这个钝根人虽然是钝,他若肯这样子修这个法门,能够努力地勤修不懈怠,「数息念故,彼皆无有」,那个「惛沈睡眠于外驰散」的事情都没有。当然要有点成就,成就了,他就心里面能够明静而住,他就是能这样子。但是你用功修行这件事,你常常用功修行,你就会知道是不是打瞌睡,你会知道。身体稍微有一点不对,就要打瞌睡了。你常常用功修行,习惯了这样子,你保持正常,它不打瞌睡。忽然间有客人来了,你要同客人去充充壳子,办一点事,你再回来静坐,就可能会打瞌睡。你今天忽然间吃的饭里面有点不对,那个东西就会使令你打瞌睡,也会打瞌睡,很多很多的原因的。久了,你会知道,今天要打瞌睡。等到功夫高了的时候,那又不同。
 
但是我们看律上,我们出家人戒律上,是一个阿罗汉去一个地方,有一个毒龙,使令那个地方农夫种的田、长的庄稼都受到伤害,毒龙在这里做这些事情,老百姓没有办法,听说有个阿罗汉有神通,就请这阿罗汉来降伏这个龙。这个阿罗汉,有的地方说就是盘陀尊者,他就去把龙降伏了。降伏了以后,那么那些人就感谢他,请他吃饭。我们现在的佛教送你红封什么什么的,那个时候没有这个事情,就是请你吃饭。吃饭呢,给他饮酒了,这个阿罗汉不知道是酒,就喝了很多酒。喝了很多酒,等到回到庙上,还没入到庙门,就在庙门口就倒地了,就是醉了,钵丢在一个地方,这个东西丢在一个地方,到那里就是什么都不知道了,阿罗汉也会被酒醉。所以,你吃的东西在你生理上起变化,各式各样的情形,会有这种事情。
 
所以有的时候有的东西令你起YIN欲心,能够使令你起瞋心,会有这个事情。容易使令你有杂乱的掉举,有很多很多事情。你长期的静坐,你常做记录,慢慢你就知道,知道这个事情。你能努力修行,有了成就的时候,「由正勤修数息念故,彼皆无有」,都没有了。
 
不过按道理来说,譬如我们平常的人,惛沈或者是掉举,凡夫的境界就是这样子,或者喝酒是怎么怎么的。圣人阿罗汉应该说生理上那样的变化,他的内心应该不受影响,内心应该还是明了清净的,应该是这样子,内心还是清净,还是和凡夫不一样的,应该是这样说。
 
若有利根觉慧聪俊,不好乘此算数加行,若为宣说算数加行,亦能速疾无倒了达,然不爱乐。彼复于此入出息缘安住念已,若是处转、若乃至转、若如所转、若时而转,于此一切由安住念,能正随行、能正了达,如是加行,有如是相。于此加行,若修、若习、若多修习为因缘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证一境性,于其所缘,爱乐趣入。
 
「若有利根觉慧聪俊,不好乘此算数加行,若为宣说算数加行,亦能速疾无倒了达」,前面说这个钝根的情形,这底下说利根。
 
利根的人「觉慧聪俊」,利根的人智慧高,非常的敏捷,「聪俊」,聪敏过人;俊是过人的意思,超过一般人。「不好乘此算数加行」,他不欢喜。「乘」在这里说就是当个因讲,因此算数这个法门,去努力的修行。「加行」就是努力的修行的意思。他不欢喜这样子。或者「乘」是当个凭借讲,就是依靠的意思,依靠这个数息的法门,计这个数这样修行,他不欢喜。「若为宣说算数加行」的法门,「亦能速疾无倒了达」,他也很快地、很正确地,没有错误地了达这个法门的。「然不爱乐」,然而这个聪明人他不欢喜计这个数。
 
「彼复于此入出息缘安住念已」,虽然不欢喜,但是他若用这个法门去修行,「于此入出息缘」,缘这个入出息,安住在这个正念已。「若是处转、若乃至转、若如所转、若时而转,于此一切由安住念,能正随行、能正了达」,他也是能修成这个法门的。
 
「若是处转」,这个「是处转」就是把前文的意思再重说一遍。比如说这个出息,出息就是从脐这里开始,出息是由肚子这个脐这里开始,「转」就是开始的意思。若是入息,就是由鼻处开始,由鼻开始入,叫做「是处转」。
 
「若乃至转」,出息从脐轮这里开始,「至」就是到,到鼻这里,出息是到鼻,或者是由口到这里,就是由脐至鼻,这样转,这是出息。若入息,就是由鼻至脐,就是乃至于脐,这样转。这叫做「至」。
 
「若如所转、若时而转」,这个「若如所转」呢,就是入息是由鼻至脐,是向下转,向下行,出息是向上。所以叫做若如所转。「若时而转」,就是你长时期的用功,或者以二为一,或者以一为一,乃至以四为一、以八为一、以十为一、以百为一,以千为一,就是这样长时期不间断地这样修行,那么就是若时而转。
 
「于此一切由安住念,能正随行」,这个利根的人他对于这个法门一切的情况,由于他能安住其念,能正随顺这个法门去修行,能正了达,知道怎么样用功,怎么样修行,不会太急太缓,就是这样。
 
「如是加行,有如是相」,你若这样努力修行,就会有这种相,你若那样修行,就会有那样的形相,就不会太急太缓的事情。
 
「于此加行,若修、若习、若多修习为因缘故」,由这样努力修习这个法门,于这个法门努力修行,「若修、若习、若多修习」,开始修叫做修,继续不断地修,叫做习,或者可以这样分别,「若多修习」,就是长年累月这样修行。「为因缘故」,以此这个原因的关系,「起身轻安及心轻安」,这个修行,身体会感觉到快乐、安乐,心里面会感觉到快乐,就会有这件事出来。
 
在欲界定的时候,没有身轻安,也没有心轻安,你最多就是没有杂念,明静而住而已,只能这样子。但是,你若继续不断地用功,慢慢地到了未到地定的时候,就开始有轻安乐了,开始有轻安乐的。开始有轻安乐,身体上的感觉也不一样。我们没有修行的人,就感觉到这个身体有五百磅那么重,就是感觉这样子。但是,你若到了欲界定的时候,到最后那个等持的时候,就感觉身体很轻,不是这么重。尽管这个人身体很魁伟或者很胖,他一样,他的感觉不一样,感觉轻。这是内心的事情,他感觉轻,感觉到就像……到什么样子呢?如云如影那样子,感觉到那样子,不是好像真实的一大块,不是这样子。可是如果你懈怠了,不要说是到欲界定,到欲界定的最后,欲界定的中间也是,你天天静坐,你也会感觉到身体轻快。但是,有什么特别事情,你这几天没有静坐,就感觉身体不是了,身体就粗重,就会不同,也是有感觉的。
 
欲界定最后的这个阶段,感觉身体如云如影那样子,但是没有轻安乐。到了未到地定的时候,就有快乐出来,心里有快乐,有心轻安,有身轻安,后面有文会说出来。这个时候,欲界定还有一个什么现象呢?就是会感觉到没有身体了,坐在那里,身体没有了。身体没有了,但是有一个「知道身体没有」的那个,有这么一个。这个时候,就是什么呢?这时候如果你修过《楞严经》,你这时候会感觉到,就是有灵明的这个大光明境界湛然独立,其余的都是空无所有的,欲界定就是有这种感觉。其实,这是欲界定,并不是首楞严定,会有这个感觉。但是这个时候也会再出现,还会再出现,它会有变化的,这是未到地定的时候。未到地定,这是因为有轻安乐的时候,你就容易精进的修行,这个时候对其他的事情贪着心都轻了。但是,还是有欲,欲心还是有的,欲界定这时候还是有欲心的,欲心还是有,但是轻微了,不是那么重。等到欲心没有了,你继续努力的时候,就得初禅了。得了初禅的时候呢,这时候感觉身体还是如云如影这样子,但是定力是很深的,轻安乐也特别的勇猛了。
 
这个时候,得到初禅以后,还没有神通,多数的人是这样子,就是没有神通,但是有灵感。比如说今天天空里是没有什么云,太阳出来光明遍照,但是他要出门的时候他拿个伞,他早晨静坐的时候,他知道今天要下雨,可是这不是神通,他知道。你若是说今天一早他一静坐的时候,他这一天的事情他知道,哦!某某居士要来,他几点钟要来的,如果他是有点身份的话,告诉厨房要准备,就会有这个灵感,不是神通,和神通又不同,就会有这些事情。
 
我们出家人,当然是应该得圣道,但是得圣道之前能得到禅定,得到欲界定、得到未到地定,这时候就不错了,这心安。一盘上腿,心里面一静下来,心就安,很自在,无烦无恼,可是他还不是圣人,他若不精进,他若放逸,烦恼会重新回来,都是一样的了,会这样子。但是到了未到地定,有了轻安乐的时候,这个出家人是好得多了。若是我们出了家几十年,你连个未到地定都没有,连欲界定都没有,就是散散乱乱、烦烦恼恼这样子,就是有一点辜负自己了。
 
当然现在的佛教,出在现在的环境,你有种种的原因,可是若是在戒定慧这个地方,定慧若能深入的时候,我看佛法会兴盛一点,我的感觉,会兴盛一点的。因为什么呢?一般人我们不说,就是和我们来往的在家居士,现在我们这里也有在家居士,不都是笨人,也有聪明的在家居士。我们出家人,我们是无名小辈,和在家居士不大来往,我们借这些大德的光,我们不办什么事,我们也不去负什么责任,我们不知道,但是若自己的修行不够,虽然智慧是有一点,有一点智慧,所以和什么什么人可以来往,但是因为没有断烦恼,有的时候会有多少味道,人家会能闻到。闻到的时候,当然这件事又不是完全一样,因为世间上这个因果也是很有力量,福德若大了,什么事儿没有,也是一样。但是社会上的聪明人他心里是有数的,也是有数的。佛在世的时候,佛的境界我们不说,就是些大阿罗汉,那就是不一样。
 
所以,我们若是肯发心,尤其是年轻人,不要说我没有大学毕业,就我看无所谓,大学毕业当然是好,没有大学毕业也没有关系,我就是小学毕业也可以,我这话说的等于是我自己,我就等于是小学毕业,我没有大学毕业,中学都没有毕业,不要紧!就是慢慢地学一些法门,不要说我要做大法师,你不要这样想,把这个修行的法门,这一部份的佛法,把它搞通了它。搞通了它,你慢慢地少欲知足,在一个地方用功修行,你有希望可以成就的。如果你说:「我要做大法师」,那就很难,做大法师是不容易。做大法师,你对于佛法要通,你要中观、唯识都要通,什么是如来藏,你都要通,全部大藏经你都要读过多少遍才可以,还要懂得世间法,世间法都要懂,你才能演说佛法无障无碍,才可以,做大法师不是容易。
 
但是,我想如果你想要得到欲界定、未到地定,我不要贪多,我就这一部分佛法搞通了它,我就努力修行,假设年纪轻,我看,很有希望有成就的,年纪大就不一定。不过,年纪轻也好,年纪大也好,其中有一样,就是头脑清醒、记忆力强,你要有这个条件,你修定的时候,容易成就。记忆力不好的人,静坐会有困难。记忆力就是念力,念力强的人容易得定。记忆力不好的人不行,差一点。
 
「若修、若习、若多修习为因缘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证一境性」,就成就了心一境性,心能够安住在一境上,明静而住,不惛沈,也不散乱。「于其所缘,爱乐趣入」,就是在他的所缘境上,他很欢喜地安住在所缘境上,他愿意这样做。就和初开始用功修行就不一样了。开始得轻安乐,是未到地定;等到轻安乐更勇猛的成就了,那是初禅,到初禅的时候才有。
 
若说是让你学习得定,修四念处、修五停心观这个法门,这一类的经论,叫他做一个系统,你把这一类的经论,编出来一个科目,你就学这个呢,你可以修四念处,由五停心修四念处,可以得初果,或者可以得初禅。去年我们在这里打禅七,好多的比丘尼,还有优婆塞、优婆夷,就是一些女居士,还有比丘尼,还有女居士,男居士也有,你开静了,他不放腿子,一直坐几支香,会有这个情形,这些人欢喜坐禅,而坐禅还有多少的成就。你连续坐几个钟头,你是要有一点功夫,不然是坐不住的,就是腿子不疼,你也是坐不住,心里烦躁,坐不住。所以,一定要能坐几小时下去,他心就是安,最低限度心能安。那么这表示,这个人他可以修这个法门的。
 
当然有的人是不欢喜这样子,他欢喜拿笔杆写文章,或是欢喜做大法师讲。做大法师也是很重要,佛法是要有人弘扬才可以,没有人弘扬,佛法就灭亡了,就是灭亡了,没有人弘扬是不行的。但是,若没有人修行,佛法也不会太兴盛。就是兴盛,也是表面上的,没有真实的功德。我们这儿都是出家人,还有几个居士,将来也是要出家的,心里面要真实地认识这件事,不是说这个事情不要讲。阿弥陀佛!我是太差劲了,想到那里,说到那里,今天就讲到这里。
 
---------------------------------------------------------------------------------------
 
妙境法师佛学文集
 
妙境法师佛教视频专题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法修持没有别的,断烦恼而已。你要想自性般若智慧现前,没有别的,断烦恼而已。妄想是无明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执着是见思烦恼,烦恼习气确实断一分,你的智慧就透一分;烦恼习气断两分,你的智慧就透两分。如果你不肯放下,你的妄想分别执着还是那么重,你的智慧就永远不会现前。你佛经念多了,这些有智慧的书念多了,你知识纵然丰富,那只是儒家所讲的“记问之学”,你没有开智慧!佛教我们看破,教我们放下,要真的看破、放下!你放下一分,智慧增长一分,你就看破一分。看破帮助你放下,放下又帮助你看破。看破是通达明了,不迷惑;放下是心地清净,不执着,所以佛法的修学,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是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帮助看破,相辅相成,把你提升到无上道。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