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谕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句解 释经题


2014/9/3    热度:320   

 释经题

  
 
「般若」
 
般若译为智慧,然此智慧异于世间智慧。世间智慧皆有所得,而此智慧无所有不可得,故与世间智慧意义不同。
 
般若智慧者,闻空即知是有,闻有即知是空。于空知是有谓之智,于有知是空谓之慧。
 
诸法无非因缘生,既然法属因缘,当无自性,法无自性即是空。然空不自空,空即因缘生,因缘生即有。故有以空成,空以有立。全有即空,故有不可得,全空即有,故空不可得。有不可得则不碍空,空不可得则不碍有。如是非有非空,而空而有,妙用无方如是知者,名妙智慧。故般若者,妙智慧也。妙智慧者,如实知真空妙有,妙有真空也。
 
般若智慧是中道智慧。非有非空者,乃真谛中道,而空而有者,乃俗谛中道。故般若智慧,乃中道智慧。而世间智慧,偏空偏有不契中道,实在说不为智慧,全是遍计妄执。
 
般若有三种,即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实相乃所证之理,观照乃能证之智,文字乃施设之教。故三般若者,即言教言理言行也。
 
「波罗蜜多」
 
梵文波罗,译曰彼岸,蜜多译曰到,故波罗蜜多,译为到彼岸。到彼岸者,究竟佛道也。
 
「心」
 
观音菩萨告玄奘大师言「此是三世诸佛心要法门」,故曰心经。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经之通称,心经是此经之别称。心者,有般若心之义,何谓般若心?般若心者,无所住而生其心也,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也。
 
「经」
 
梵语修多罗,译曰契经,契经者,上契诸佛果德,下契众生因心。修多罗译曰綖,綖有贯穿之义,贯穿即契合也。修多罗教,契理契机,机有千差,理唯一道。故修多罗者,能摄一切众生,皆归佛道也。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唐是朝代名,玄奘法师实于隋大业年间出家,后隋亡于唐,故称唐玄奘。
 
三藏者经律论,通达经律论者,称三藏法师。
 
玄奘法师,俗姓陈,河南陈留人。十三岁出家,赴西域取经。事详见大正藏第五十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我们采取的经本,系玄奘大师所译。
 

-------------------------------------------------------------------

智谕法师文集专题

智谕法师佛教讲座专集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学佛人,口不出恶言、身无邪行,念念关怀社会、关怀众生、爱护社会、爱护众生。我们要全心全力帮助这个社会、帮助一切众生,我们要有这个心。你能够这样存心,能够这样修行,一定得诸佛护念,你的烦恼就会少了。如果作贱自己,把人家的长处、好处忘得干干净净,专门看人家的恶念、恶行,变成自己一身的罪恶,就养成自己的恶心,以轮回心学佛,还是造轮回业。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