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净法师答:我现在的心,真是受极大苦,知道自己这样不好,有嗔恨心,可不知如何放下?怎样才是放下呢?


2014/9/6    热度:359   

顶礼师父!师父慈鉴!我现在的心,真是受极大苦,知道自己这样不好,有嗔恨心,可不知如何放下?怎样才是放下呢?

理净法师答:只要是人就会有烦恼,在佛法里,这烦恼的根源就是贪、嗔、痴三毒。
当我们遇到了违背自己意愿(不顺心)之事时就生起憎恚。嗔心是我们修学佛道上的最大障碍,在《大智度论》中有:‘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

嗔心的危害
1、诸恶业多是由嗔心起。
2、火烧功德林。 嗔恚之热恼如火,所以也叫它嗔恚火。遗教经曰:‘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
3、有嗔心的人修行,如沙炒饭不得解脱

知道嗔心的危害后,还要长期以戒定慧来调伏烦恼,使我们的身心平和、宁静、慢慢就不会起嗔心了。

这里,给你推荐一种【慈心观】的修法,每天1一2座,每座半小时,连续1-3个月。
具体方法是点击 在线播放:慈心观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212234&PostID=15013156&idWriter=0&Key=0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问答 社区推荐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

佛常住在第一义,第一义里头,不但没有言语,也没有思惟。第一义里面是平等法、是清净法,第一义里头流出来的作用就是慈悲。佛家常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如果不见性,这个慈悲心流不出来的,我们想学也学不到,怎么勉强学都学不像的,必须自己亲自入了这个境界才行。佛教化众生,说这么多话,都是从第一义把它变成第二义,我们才能得利益。如果第一义里头连念头都不能起,还有什么说话? 没有言语,那佛也不能教众生,众生永远都不会开悟了。佛把智转变成识,转变成分别、执着、落印象,是为了教化众生、为他受用,不是自己受用。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