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随法师答:《金刚经》上讲:......“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2014/9/6    热度:2014   

《金刚经》上讲:......“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请问法师持戒修福是不是对大乘经典实相妙理能生信心的必要条件?净土法门的信心与此处之信心是否相似?或者有哪些不同呢?末学不太明白,烦请法师指点。南无阿弥陀佛

智随法师答:相妙理要靠智慧才能领悟,持戒修福可以增长福德,减少业障,渐近转化心性,如能因此启发心智,则有助于对实相妙理之认知。若未及启发心智,则仍难领悟实相之理。
净土法门之信与实相理之信不同:所信不同,得益不同,难易不同,对机不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问答 社区推荐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门的修持重在行,一般的法门修学的次序是:信、解、行、证。解在行之前,先解后行。行什么?行你所信,行你所解。证是什么?证你的行、你的解、你的信,完全相应,那就是证。开经偈讲的“愿解如来真实义”,真正不是一个容易事情!依照这个方式,那可以说,末法时期没有一个人能成就,所以弥陀、世尊大开方便之门,只要信只要行就能成就,不解也没有关系。修学净宗法门,把“解”换成“愿”,信、愿、行、证,往生就是证,这给我们后世人、给我们中下根性人带来无量无边的殊胜方便。信跟行没有变更,我们可以不要解,我们有愿就行了,什么愿?愿生西方,愿见弥陀。只要这个愿恳切,超过对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愿望,就成功了,这真正是大开方便之门,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统统得度,所以弥陀被诸佛尊称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就是这个道理。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