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海法师答: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因果明镜论》的一些公案中,行善的人都往生到天上,没有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这


2014/9/6    热度:465   

智海法师答:在“广论”里说往生到天上,天上的境界有很多,比如欲界诸天,还有色界、无色界诸天,都比我们今天好。往生到天上,一般人的观念,对于诸天的境界都是不否定的。其他宗教也都承认这些境界,这是随顺大家喜欢而说的,就是从大方向指出,行善的人能够往生到比我们现在更好的世界里面,这是大概的揭示,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天呢,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解释。一个就是刚才所说欲界诸天,还有色界、无色界诸天,二一个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哪,都可以解释为天上,不同的解释有不同的界定。而我们今天对于西方极乐世界有信愿往生心,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更好些,针对众生心理趋向来相应揭示,能引发大家的欢喜心,这是可以善巧理解的。
 

----------------------------------

扩展阅读:

智海法师佛教问答

智海法师佛教文章大全

智海法师佛学视频在线观看及下载

----------------------------------

推荐访问:

佛教听书手机客户端下载 /zhuanti/tsweb/

最新佛教音乐在线收听下载http://vod.fjdh.com/fjdh-vl/179/

佛教音乐台 佛教音乐大全 http://vod.fjdh.com/music/

佛教电影大全 http://vod.fjdh.com/fjdh-va/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佛教问答 社区推荐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佛门常讲,佛法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可是佛门也盛传,“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但我们要知道,慈悲喜舍,是建立在定慧的基础上。你没有定慧的基础,就容易被人骗,你那个“慈悲喜舍”麻烦就大了。你明白这个道理,修学的次第就知道了,先修止观要紧。“止”,就是把你的妄想烦恼习气伏下去;“观”,就是保持头脑清醒。教下讲“止观”,念佛人讲“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禅定。说实在地,你的定慧没有成就,你的慈悲喜舍是有限度的。定慧成就之后,这个慈悲就变成大慈大悲,为什么?你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你有神通、有慧眼。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