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尼沙罗尊者答:西方式的佛法(指更多怀疑论成分、以禅修为中心、较少侧重仪轨与上师),是否有可能? 从东方角度看,


2014/9/6    热度:477   

 

    坦尼沙罗尊者答:正如不存在一种纯粹泰国式或中国式的佛法,对于是否会有一种纯粹西方式的佛法,我表示怀疑。例如,泰系佛教当中就有广泛多样的修法。我选择林居传统是因为,与其它形式的泰国佛教相比,它的绝大部分行持就是禅修,仪轨形式较少。(就上座部总体来说,不存在传心印/灌顶[Dharma transmission]的传统,这意味着它不以上师为中心,这一点与藏传或禅宗教派中可见的形式不同。) 因此,你所主张的西方式佛教的特色,在一些亚洲佛教传统中本来就存在着,并且已显示其有效性。
 
  你的主张当中未受检验的,是怀疑论那部分。“怀疑论者的佛教” [Agnostic Buddhism]这个词实际上是一个悖论,因为“佛陀”的意思之一是“觉悟者”。佛陀觉悟了什么? 他觉悟了因果律,也就是动机[意志]在造作体验当中的作用——简单说,即是业力原理。你若想从修持中获得最大利益,那么在修持早期、初尝觉醒之前,必须把这项原理作为工作假设。业力原理解释了修心的理由——动机[业]来自心,因果律确定了动机的可训练性——并且,它让你把注意力集中在动机本身,也就是作为修练焦点的心元素。不把这些原理当成工作假设来接受,你的禅修很容易被杂 念带偏。
 
  接受业力教导的基本假设,以之为信念,并没有什么真正难点,也没有什么反西方之处,因为接受这些假设所需的信念,并非是公然违背逻辑推理的那种。它们完全合乎情理,不过除非加以检验,你并不真正了解它们。所谓业是真实的,我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的行为必有其果报,那些果报由行为所包含的动机所决定,我们可以从过去的错误中学习,使自己的行为更趋善巧: 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在生活中多多少少遵循的原则。佛陀只不过建议我们在一切意、语、行当中一贯奉行而已。对这个原理的信念要求你承担责任,同时也 赋予你改变人生轨迹的力量——这股力量可以一直把你带到苦的终结。
 
  具有西方特色的佛法途径将会逐渐发展出来,其中一些将行之有效,这一点我不怀疑。不过,怀疑论者的那部分——特别是不愿一试上文中我对Cassandra建议的实验的那种怀疑论——是走不了多远的。

更多坦尼沙罗尊者佛教问答

----------------------------------------------------------------------------------------------

坦尼沙罗尊者佛学专页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问答 社区推荐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自己学佛了,家里面设个佛堂供养佛像,这不是供神,不是祈求神来保佑,你要是用这个心态去供佛,你已经是迷信。供养佛像的用意有两个。一个是报恩,知恩报恩。这一种圆满智慧福德的教学,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我们供一尊佛像是纪念他,念念不忘这个老师,是这么个意思。就如同我们中国人在家里面堂屋供养祖先牌位的意思一样,“慎终追远”。第二个意思比第一个意思更重要,“见贤思齐”。看到佛像,他是凡夫修成的,我今天也是凡夫,我应该像他一样,也要修成佛。看到观音菩萨,我要学观音菩萨,我要成观音菩萨;看到阿弥陀佛,我要学阿弥陀佛,我要作阿弥陀佛。这个意思重要,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要向佛菩萨学习。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