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答:《金刚经》中说应无所住而行布施,不住于有无善恶二边之见。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让我们行善业呢?


2014/9/6    热度:1104   

  问:我是复旦物理专业的学生。《金刚经》中说应无所住而行布施,不住于有无善恶二边之见。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让我们行善业呢?
  索达吉堪布答:刚才我也讲了,胜义谛和世俗谛一定要分开。世俗谛中我们要布施,布施的时候,布施者、所布施的财物、布施的对境都是具足的;但到了最高境界时,这三者全是空性,又称为三轮体空。这不仅仅是《金刚经》中说的,月称论师在《入中论》里讲一地菩萨布施圆满时,也提到了这一点。因此,布施到了最高境界才称为三轮体空,但我们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时,还是要作世俗谛中的布施,不需要观那么高的境界。
  《金刚经》完全是讲般若空性,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它所站的角度,是抉择胜义谛中最究竟的空性,并不是抉择世俗谛。而抉择世俗谛时,我们若行持那些善法,功德也是全部具足的。这一点必须要分开,否则就会自相矛盾!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教问答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问答 社区推荐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在哪里修行?眼根在色尘上修行,耳根在声尘上修行,鼻根在香味上修行,舌根在尝味上修行。六根在六尘境界修什么?修不执着,学阿罗汉;学不分别,学菩萨;学不起心不动念,学佛。所以人要离开六尘境界到哪里修?没地方修。要在境界里头去磨练,我们的习气很深,磨练很困难,但是要磨,认真去磨,磨个三年五载,渐渐有一点效果出来,就有信心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