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摄大乘论》笔录 第六章、彼修差别


2014/9/3    热度:307   

妙境法师:《摄大乘论》笔录 第六章、彼修差别

 第一节、建立十地
「如是已说彼入因果,彼修差别云何可见?」
  前面已经说到「彼入因果」,说完了,这个「彼入因果」说到这个六波罗蜜,在《解深密经》上也有说到六波罗蜜也说得很详细的,可以参考的。
  这个「彼修差别」,前面说到这个六波罗蜜只分两个阶级:就是一个因中的六波罗蜜,一个果上的波罗蜜。这个因中修六波罗蜜才能够悟入唯识性,悟入唯识性之后,就是得无生法忍之后,又有殊胜的六波罗蜜的修行,这就是到了十地,包括了十地的修六波罗蜜多,但是没有一样一样地详细说出来。现在这里「彼修差别」,就是彼菩萨登欢喜地以后修六波罗蜜多经过十地的差别相,「云何可见?」怎么样才明白呢?
 
「由菩萨十地。」
  这个果上修六波罗蜜多的相貌,就是由菩萨入圣位之后经过十地的差别,就可以知道六波罗蜜的相貌了,就可以知道差别的相貌了。
 
「何等为十?」
  这底下就解释,解释这个十地,这以下一共是分了五科,第一节就是「建立十地」,建立这个十地的。这个十地怎么样安立的呢?说出他的原因来,这底下先说出十地的名字。
 
「一、极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极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
  那么这是十个地,十个地,这个「地」字怎么解释呢?这个无性菩萨释上面说,法无我智的分位名之为地,法无我智的分位。这个观一切法无我的智慧,这个智慧到初极喜地就成就了,一直到佛地才圆满,这样子由浅而深,他就是有了阶级了,从他的浅深的次第上就分别出来十地的不同。那么那个真如理,这个法无我智所通达的真如、所通达的法界,这个法界的理性犹如虚空是没有分位的,不能说有深浅的不同,但是通达真如理的智慧可以有深浅,就是有明暗的不同。譬如说这个光,这个灯光它有度数,不同,灯光所照的虚空就没有度数的不同。从这个智慧方面的深浅来建立十地的差别,那么这是一个说法。但是在这个《瑜伽师地论》上解释呢,「能持菩萨义,名之为地」能持菩萨义,就是能摄持菩萨的功德;能持菩萨义,能摄持菩萨的无量无边的功德。这个能持者,能摄持者,就受持读诵那个持,那就叫做地。这样说呢,不但是能证悟真如智,能证悟法界的智慧,也包括了真如在里边,也包括了真如在里边的。因为有能证悟真如的智,一定有所证悟真如的理的,这个如如智和如如理相应了,他就能生一切功德,能长一切功德,能持一切功德,所以叫做地,这么讲也有道理。
  而在这个《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真是大智慧,他讲这个「地」呢,他说是大悲心和无分别智,大悲心和无分别智和合,名之为地;那么就是加上一个大悲心,这话也有道理。那么菩萨最初发菩提心的时候,就学习大悲心和无分别智的,一直到初欢喜地的时候,他无相的、无漏的无分别智大悲心成就了。由此无相的、无分别的根本智和大悲心再行菩萨道弘扬佛法,又生出来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菩萨所有的功德都是建立在大悲心和无分别智上面,所以叫做地。地是能生的,能生一切万物,名之为地。可是若加上真如也是对的,真如是一切法的依止处,这么样讲也有道理。譬如说是我们凡夫也有这个真如的法身,但是不庄严,我们都是惑业苦在那染污了这个真如理。若到成佛的时候,佛的这个真如理性有万德庄严,那么这样说呢,这个真如也包括在内名之为地,也是对的。那么这个「地」是个总名字,极喜地、离垢地……这是别的名字。
 
「如是诸地安立为十,云何可见?」
  说这么多的地安立成为十个数,他的原因怎么能知道呢?我想知道知道,这是问。
 
「为欲对治十种无明所为障故。所以者何?以于十相所知法界,有十无明所治障住。」
  这底下来回答这个十地的安立的一个理由。「为欲对治十种无明所治障故」,说是这个安立十地这是佛为一切菩萨安立的一个位次,佛为什么这样安立呢?「为欲对治」,为了使令菩萨修行的时候能够消灭十种无明的障碍的关系。这个十种无明就是所对治的障,他能障碍菩萨入于法界证悟真如理的,那么对治了,把他消灭了呢,就是证悟法界了。他是个障碍,消灭了就是没有障碍,那么圆满的时候就得无上菩提了。这个「对治十种无明所治障故」,所以要安立十地,这是简单地这样说,底下又问。
  「所以者何」呢?「以于十相所知法界,有十无明所治障住」,因为在这个有十种相貌的所知法界,就是无分别智所证悟的法界有十种相貌,在这个十相所证悟的法界上面有十种无明所治障住在那里,在那里依止,依止在这个法界上面,有十种无明所治障。那么菩萨经过长期的修行,修行来断除这个十种无明的障碍,就自然地当然就是深入地证悟了「十相所知法界」,因此建立十地,建立这个十地的。
 
「云何十相所知法界?」
  这个十相的所证悟的十相法界是怎么回事情呢?这底下就提出这个问题加以解释。
 
「谓初地中由遍行义;」
  这底下列出来十相法界的名称。这个「初地中」,这个初极喜地他所证悟的法界叫做「遍行」法界,或者是「遍行」真如。这个「遍行」真如上面有异生性的无明障碍,有异生性的无明作障碍,要断除去、要远离了异生性的无明,这个「遍行」法界才显示出来的。这个异生性的无明,这个异生是什么呢?在《华严经.十地品》,在《十地经论》上那个〈十地品〉,翻一个叫做凡夫我相障,凡夫圣人「凡夫」,我相障,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相」,但是在玄奘法师翻译的就是翻一个异生性障。异生相对的就是凡夫,凡夫性的无明,这是什么呢?就是执着有我,这就是无明;执着有法,那么也叫做无明。执着有个实体性的我在这个五蕴身里面,或者说五蕴就是我,或者是离开了五蕴才是我,那么执着五蕴,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一切法都有真实性,那么这叫做法执。执着我有真实的体性,执着每一法有真实的体性,这都叫做凡夫性,这就是凡夫的我相障。而这个凡夫的我执、法执这个无明是分别生起的,分别起。
  这个佛菩萨的智慧观察众生的烦恼就是分这么两大类:一个是俱生的,一个是分别起的。这个俱生的这话就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学习的,也不是听别人讲来,也不是书本上看见的,他任运地自然地就有这种烦恼,生起的这种方式就是任运地就生起了,也有所谓说是本能的,就是本能的,用这句话来解释也可以。这个分别起的呢,那就不同,分别起的或者是听人家讲解的,或者自己从书本上学习来的,这个心里面这样想:「喔,这个我是这样子,常恒住、不变异、有主宰性的,这叫做我,他有真实性的这叫我,怎么怎么的」,各式各样的执着。这是由分别心,由自己主动地去观察思惟而有这样的执着的,这样的我,这叫做分别我执、分别法执。现在说这个异生性无明就指这个分别性的无明说的,不是那个俱生的,不是任运而生起的那种无明。
  那么这个菩萨修这个四寻伺、四如实智,观察名、义、自性、差别,观察一切法唯识无义,「彼无故此无,是即入三性」,那么这个异生性障灭掉了,我也不可得,法也不可得,这时候也就显示出来这个遍行的法性,遍行的法界,遍行的真如。这个遍行真如是什么呢?这个「行」,就是一切有为法名之为「行」,一切的有为法;一切有为法都是剎那剎那变动的,所以叫做「行」。这个「遍」是普遍的意思。说是这个离一切相的这个不生不灭的法界是普遍一切有为法的,遍在一切法,一切法都有这个真如的。就是菩萨修这个四寻伺、四如实智登地的时候,他觉悟了一切有为法都是真如,都是法界,是这样意思。这个「十相所知法界」,这个初地所觉悟、所证悟的就叫做遍行法界,是这样意思。
 
「第二地中由最胜义;」
  这个「由最胜义」,「第二地中由最胜义」,这个「最胜义」的法界是由断除去这个邪行障而显示的。这个十种无明,这个邪行无明,第一个无明是异生性无明,这第二个就是邪行无明。邪行无明这以下的九种无明都是属于俱生的了,前面那个异生性的无明那是分别起的,以下的九种无明都是俱生的,任运而起的,任运而起的这个无明这是圣人的烦恼,我们凡夫虽然也有但是不太明显,因为分别烦恼太强了。那么圣人,证悟初地极喜地的菩萨他还有邪行障,这个邪行障,邪行的无明是什么呢?就是他不自觉地他的身口意三业还有犯戒的事情,还有犯戒的事情,那就叫做邪行,就是染污的。这个粗重的毁犯戒律的事情,当然初地菩萨都清净了,不会毁犯,但是还有微细的犯戒的事情,是任运而起的,那叫做邪行障。而这个邪行障,邪行的无明障碍这个二地的菩萨持戒的清净,障碍他持戒清净,障碍他证悟这个最胜的法界,障碍他。他若继续地修学圣道,他就断除去这个邪行障了,那么就成就了戒波罗蜜,戒波罗蜜多圆满了,圆满了他就通达这个最清净的法界是最殊胜的,在一切法中是最殊胜的,所以叫做「由胜流义」,这个法界。由于他这位菩萨断除去邪行无明,而证悟了最胜义的法界,所以这个名字是叫这样子。
 
「第三地中由胜流义;」
  这个就是「胜流」法界,这个「胜流」法界是由第三地菩萨他断除去迟钝性的无明而证悟的。迟钝性的无明,迟钝,这个迟钝怎么讲呢?这位菩萨他闻思修的这一切法门,修行的法门,有的时候会忘记了。我们凡夫有这个问题,这个记忆力有时候不灵光了,本来很熟的要用的时候忽然间忘记了。现在说是这个第三地菩萨这个圣人,这个初地菩萨、二地菩萨还有这种事情,他所闻思的法门会忘记了,就不能明记所修行的法门,有这个事情。那么他现在由于有迟钝性的无明,就是障碍了他去证悟这个胜流法界,障碍了。他要入第三地的时候,就是断除去这个迟钝性的无明了,他就成就了闻思修的智慧,殊胜的光明智慧,就觉悟了这个殊胜的佛的最净法界等流的妙法的最殊胜,这个法界,那么这就叫做「第三地中由胜流义」的法界。
 
「第四地中由无摄受义;」
  这个「由无摄受义」,他这个「无摄受」的法界是由于远离了微细烦恼现行俱生身见的无明,远离这个无明而显示出来「无摄受」的法界的。这个微细烦恼现行俱生身见怎么讲呢?身见就是我见,有我就有我所,就是我、我所的这种无明,这种执着。但是这里说的这个我、我所是微细的烦恼现行,不是粗显的,是第六意识相应的这个我、我所,而是任运现起的这种我见;我见、我所见,是非常微细的,不是粗显的。这可见,他若不入定的时候,这个圣人若不入定的时候,这个初地菩萨、二地菩萨、三地菩萨这些圣人他不入定的时候,他这个第六意识在活动就有微细的我、我所的执着的无明活动,有这种事情。那么断除去这个我、我所的微细的烦恼,才能证悟这个无摄受的法界,那么他就是当然是修这个四念住,修这个圣道,修三十七道品的圣道,观察我不可得,这个法性的真如,我、我所都是不可得的,那就叫做「无摄受」。这「摄受」就是执着的意思,就是执着我、执着我所,这叫做「摄受」,现在通达一切法性的时候是「无摄受」,无我、无我所的,那么也就是断除去了微细烦恼现行的俱生身见,这样子。
 
「第五地中由相续无差别义;」
  这个法界是要断除去于下乘般涅槃无明,断除这个无明,断除这个无明才能证悟这个「相续无差别」的法界的。下乘般涅槃就是声闻乘,这个声闻也应该加上缘觉,那么这些圣人他们是厌离生死、急求涅槃,感觉生死太苦。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的身体犹如毒器,那么几时他灭掉了入于不生不灭的涅槃的境界是大自在、是安隐的境界。那么于下乘般涅槃的无明呢,这个声闻缘觉他就是急求涅槃,这个原因在那里呢?就是不知道生死就是涅槃,所以厌恶生死,要灭掉了生死去入于涅槃,要这样子。这样说呢,这个初地、二地、三地的菩萨还有这个无明,就是他有这种倾向入于无为的境界是快乐的,对于有为有厌离心,那么这就是无明。若在我们凡夫学习佛法的人,学习佛法的人在凡夫的身份的时候有厌离生死、欣乐涅槃,这是发道心了,这是发道心。但是若在菩萨来说这是无明,于下乘般涅槃欢喜离一切相,不生不灭,安住不动,这是无明的境界。所以这位菩萨他能够观察生死就是涅槃,不必灭了生死再入涅槃,不是的。若是这样子的时候,他就证悟了「相续无差别义」,这个「相续无差别义」,这个「相续」就是我们的身体,我们这个身体我们凡夫肉眼不知道是相续的。譬如说人死了就认为是断灭了,佛法说这个生命死了还没有断灭,又有一个果报,又有一个生命的果报又出来了,这个生命的果报也不是常住的,到时候又是死掉了,结束了,结束了又有一个,是相续不断的,所以指这个身体叫做「相续」。这个「相续」是有差别的,譬如说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体对比起来都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人都有眼睛,但是眼睛与眼睛也不同,每一个人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是有的,但是不一样,就是有差别的。但是你若通达了生死即涅槃的时候,那就是一切都是无差别的,相续的身体是在相貌上说,表现于外的相貌是有差别,但是在法性上来说是无差别的。所以这个观察一切法相是有差别,但是法相的本性则是无差别义,就通达了,这样也就是断除去了于下乘般涅槃的无明。
 
「笫六地中由无杂染清净义;」
  这个无杂染清净的法界,这个法界的名字是叫这个名字,那么这个名字里边是由于断除去粗相现行无明才能证悟的。这个粗相的现行无明是什么呢?就是这个第六地的菩萨观察这个十二缘起的流转还灭,「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生缘老死」,这是流转生死的相貌。若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那么这就是还灭门。这个流转和还灭这是一个很粗显的相貌,是因为他还有多少取着,观察他的法性是无差别,但是在相上也还有多少取着,这就叫做粗相现行无明。这个无明障碍第六地的菩萨证悟无杂染清净的法性的,无杂染清净的法界的,障碍他。他若继续地修学这个十二缘起的圣道,就是断除去粗相现行无明的时候,他就证悟了流转的杂染、还灭的清净都是无差别的,这样的法性就证悟了。
  这个学习这个唯识法门的时候,时常地会感觉到唯识里面这个道理,「非离彼能诠,智于所诠转」这句话,这句话非常的妙,就是这个名字,说生死、说涅槃、说流转、说还灭、说佛、说众生……这都是名字,「名事互为客,其性应寻思」,都是毕竟空寂的,慢慢就是无杂染清净义了,自然是能觉悟到这里。当然这是从文字上去这样思惟可以这样觉悟,但是真实用名字来刺激你的时候,你还是不能平等,你还不能无所得,那就是因为有这种执着的名言种子在阿赖耶识里边,种子一动了,你还是有执着心。所以要长时期地修奢摩他、毗钵舍那的观,才能够消灭这个执着的种子。消灭了执着的种子,这时候才能无杂染清净法界才显现出来的。我们从文字上去讲的时候感觉到很容易,但是做下来又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所以第六地中要远离粗相现行无明,才证悟「无杂染清净义」。
 
「第七地中由种种法无差别义;」
  这样的法界,他是要断除去细相现行无明才能够证悟的。这个细相的现行无明指什么说呢?这个印老法师的解释,就是有世间法、有出世间的佛法,那么菩萨对于世间法观察他是毕竟空寂,对于佛说的这个名言的一切佛法也是观察毕竟空寂,但是有多少法爱,对于佛法这个圣流的妙正法教他多少有一点法爱的。而现在由这样的细相无明障碍了种种法无差别的法界,那么他入第七地的时候就是灭除去这个细相的现行无明,这个种种法爱是细相现行无明。灭除去了这时候就是离一切相了,第七地菩萨是纯无相观;六地以前的菩萨有的时候有相,有的时候无相,不能纯无相。第七地菩萨能纯无相,就是与真如相应了,当然是有功用的境界,这个时候纯无相观的时候,就证悟了种种法都是无差别的,都是无差别的法界的境界,就证悟这个了。
 
「第八地中由不增不减义,相自在依止义,土自在依出义;」
  这个第八地是远离无相作行无明,才能够证悟这个不增不减的法性。这个于无相作行无明,这个第七地本来是纯无相观的境界,但是他还要身心动念的去观这个无相的境界才能与无相相应,要身心动念,那就叫做功用。这样的功用于无相作行身心动念,这就是无明,障碍第八地菩萨证悟不增不减的法界,所以他要断除去这个于无相作行的无明,要断掉他,才能证悟这个不增不减义。「不增不减」,就是这个法界,修学无量无边的功德,功德的增长还是不增长;灭除去无量无边的业障,染污的烦恼,而又没有烦恼可减,这叫做「不增不减」在法性理上看是不增不减的。就是减除去无相作行无明,才能证悟这个「不增不减」的法性。这个「不增不减」的法性是「相自在依止义」,是「土自在依止义」。这个「相自在」是什么呢?就是这位菩萨证悟了不增不减的法界之后,他随心所欲地要变现什么就能变现什么。像这个「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那么就是「相」,现出来种种的身相,其他的一切也就包括在内,这叫做「相自在依止义」。这个「土自在依止义」呢,「土」就是世界,就是他想要变现什么样的佛世界,他就能变现,这叫「土自在依止义」,是到第八地菩萨的时候有这种境界。那么这是第八地菩萨出现了无功用道的时候,有这样的大的作用。不过这个无相无功用到佛地才圆满,第八地开始就是了。
 
「第九地中由智自在依止义;」
  这个第九地菩萨他是由于他能够远离于饶益事不作行无明,才能证悟「智自在」的法界。于饶益事不作行这句话怎么讲呢?这句话就是饶益众生的事情不做,不去度化众生去。你读这个《华严经.十地品》那个第八地的时候就会知道这件事,这个第八地菩萨就是想要入涅槃了。想要入涅槃了,他能够纯无相的境界相应了,他就是有点耽着这个无相寂灭的法性,有点耽着,安住在那里不动了。那么十方诸佛就是来劝他,说是你现在不应该入涅槃,你在初发心学习佛法的时候,你初得无生法忍的时候,你发了广度众生的大愿,这件事还没做嘛,你怎么能够入涅槃呢?这样子,这时候这个第八地菩萨就在深定中,那个第一义谛的三昧里边才发出广大的作用,就是「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遍十方世界的普度众生,才有这种事情。所以叫做于饶益事不作行无明,不度众生,不度众生这就是无明,这个无明障碍他「智自在依止」的这个法界。现在入第九地的时候,就是灭除去于饶益事不作行的无明,他就证悟了「智自在依止」。这个「智」就是四无碍辩才: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还有一个智无碍,或者说乐说无碍,那么四种辩才,那这个菩萨不得了,在十方世界善说法要广度众生的,「智自在依止义」。
 
「第十地中由业自在依止义,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自在依止义。」
  这个第十地菩萨他也还有无明,他是这个于诸法中未得自在无明,在一切法中还不能得自在,还有这种无明。断除去这个无明之后,才证得这个「业自在依止义,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自在依止义」,才成就这个功德。那么这个时候,这个第十地法云地这个时候是不得了的境界。「由业自在依止义」,这个「业」就是身口意三业,这个三业在十方世界大自在地广度众生,那个大神通境界。
  「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自在依止义」,这个「陀罗尼门」,「陀罗尼」就是总持。在这个《瑜伽师地论》上说呢,这个「陀罗尼」一共有四种陀罗尼:法陀罗尼、义陀罗尼、还有咒陀罗尼、还有忍陀罗尼,忍辱的忍,四个陀罗尼。四个陀罗尼,这里边当然是这个陀罗尼有无量无边的陀罗尼这个菩萨。这个「陀罗尼门」,这个「门」字怎么讲呢?譬如「三摩地门」这个「门」字怎么讲法?「陀罗尼门」就是文字,文字为陀罗尼的门。或者说字母,有三十二个字母,有四十二个字母,他是陀罗尼的门。因为佛法所说的道理一定要用文字,假借这个文字才表现出来,所以文字是个门,文字就是个门,没有这个文字这个道理不能讲,不能够表达出来。不过这个门有各式各样的门,譬如我们这个鼻子闻这个香,我们就是知道是香,是好香,嗅嗅就完了,别的什么也不知道,但是有的人不是,有的人从香里面知道很多事情,知道很多事情。
  我有一天,我小孩子读书的时候,我小时候读书是天主教的学校,这个神父教这个歌唱音乐,我那天请假了,所以就是不懂那个符号,都不懂。后来我出家以后,离现在多少年前,听这个明度法师说「音阶」,听到这个名字,这个音声里面有阶,台阶的阶,阶段的阶。哎呀!喔,音里面有阶,有高有低这些事情。从这里知道文字上有很多的符号,就是声音上有很多的符号,譬如说这个鸟叫,鸟叫了一声,这个声音里面也是符号。你要佛图澄,你看那个神僧传上佛图澄,听到那个声音之后就知道有什么什么事情,你这回出去作战是胜利了或者失败了,就知道。这个香也是,色声香味触,无量无边的事情里边有无量无边的符号,但是我们很多都不懂,不知道。所以这个门是无量无边的门,但是我们知道是门的很少,我们知道的很少。所以由这个门就可以发出来无量无边的陀罗尼,无量无边的陀罗尼的。
  我们写文章的时候,哎呀,费好大的辛苦写出一篇文章,写的还不太好。我看那个《济公传》,济公的文章,当然我们可以说那是小说,但是有一个《济公传》上印光老法师写了一篇序,他说这个《济公传》是真的。后来我看那个济公写的那个文章,写的那个词,济公说是天台山五百罗汉之一,这阿罗汉的文章也是不得了,如果你相信的话,我也感觉的确是写得好,文章写得好。这个大菩萨境界也是不得了,那个文章也是非常好。我们读经的时候,有的时候有人说这部经是假的,这部经是假的,有的人写的文章他实在是太不知自量,他就说这是经。有个叫「金刚三昧论」,还有一个「金刚真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因为那个文章太差了。你若是像清凉国师、像天台智者大师,若是他们造一部伪经,你看不出来的,你看不出来,因为他能和真的经一样,除非你去考究一下,谁翻译的,什么时候翻译的,看看目录,那就会知道,所以造伪很难。我说出来一件事,这个藏经目录上看见有僧肇大师的《金刚经注》,僧肇大师就是鸠摩罗什法师的学生,他的金刚经注,我一看,也写得很好,但是看天台智者大师的《金刚经》的疏,我一看,哦!智者大师把僧肇大师的注都抄来了,当然前人的注解后人参考当然可以引来,我原来就是这样想。但是后来有一次看到周叔迦居士他写一篇文章,他说:不是智者大师抄僧肇的《金刚经注》,是僧肇抄智者大师的《金刚经注》,他这么说。这是什么道理呢?那个僧肇大师根本没有着《金刚经注》,因为你在这个目录上面看,古代的那个最初是谁做的目录,没有这个书,后来在唐朝是谁做这个目录才有这部书,那么可见这部书是委托的,是什么人做的用僧肇大师的名字而已。那么这个人就把智者大师的那个《金刚经疏》抄来,每一段抄来多少,那么集成了一部书,是这么回事。我感觉我们后代的人少数人注意这件事,去注意这个目录学,对照一下,考证一下,多数人不注意这个事,我感觉蕅益大师都不注意这个事,不注意这个目录的考证,所以他的注解上看我就发觉他有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原来的想法,智者大师抄僧肇大师的,原来不是,你看就是有这种事情,有这种事情。所以这个造伪这件事,实在是你很难造伪的,如果若是注意的话,任何人你不能造伪,你不能欺骗人的,还不如就说真实话,这部书是我写的,我就说我写的好了,为什么要说谎话骗人呢?这都是不对的嘛!这个「陀罗尼门」,我说到这个阿罗汉的文章,我感觉这个清凉国师《华严疏钞》这个文章也非常好,是非常好的,这个我们古德里面文章好的太多了。所以这个「陀罗尼门」就是文字,这个「门」就是一切的符号,是门。这个到第十地的菩萨他是大自在的境界,有无量无边的「陀罗尼门」。
  「三摩地门」,这个「三摩地」也就是定,翻个等持。这个他也是有门,这个门我昨天说过,是什么?就是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他是一切三摩地的门。从初禅里面能发出来无量无边的三摩地,二禅、三禅、四禅也能发出无量无边的三摩地,所以叫做门。「自在」,就是「陀罗尼门」的自在、「三摩地门」的自在。「依止义」,就是由他这个法界,业自在的法界里面,由他所证悟的这个法界里面有这么多的大自在的境界,有这么多的自在。那么这是这个第十地菩萨他这个三业的自在,在十方世界广度众生弘扬佛法,他有无量无边的「陀罗尼门」、有无量无边的「三摩地门」。
  那么这是这个十相法界的名字。由断除去十种无明,证悟了十相的所知法界,
所以才安立这个十地的,是这样意思。
 
「此中有三颂:遍行,最胜义,及与胜流义,如是无摄义,相续无别义,无杂染净义,种种无别义,不增不减义,四自在依义。」
  这里边有三个颂,三个颂。这两个颂是重颂前面的十相法界。「遍行」法界、「最胜」法界义、「及与胜流」法界是第三个、「如是无摄义」,那无摄受的法界、「相续无别义」是第五个、「无杂染净义」是第六个、「种种无别义」是第七、「不增不减义」是第八、「四自在依义」,「四自在依义」这是两个,一个第九,一个第十;智自在依止是第九。其他的有三个自在,业自在依止义、陀罗尼门依止义、三摩地门自在依止义,所以这个「四自在依义」这是第九地和第十地所证悟的法界。
 
「法界中有十不染污无明,治此所治障,故安立十地。」
  这是最后一个颂,三个颂前面是两个,这底下是最后一个。这个「法界中」,前面这个十相法界里面有十个不染污的无明。「治此所治障」,这个十地菩萨要对治此所治的障,这个无明的障碍,所以安立成十地,有十地的不同。
 
「复次,应知如是无明于声闻等非染污,于诸菩萨是染污。」
  这是简别这个十种无明在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不同。「复次,应知如是无明」,就是前面说的十种无明,十种无明里面第一个异生性无明。异生性无明里面有我执的无明,分别我执的无明,还有这个法执的无明。这个分别我执是共于声闻的,是共于声闻,共于声闻这个不在内,其他的包括在内,那么都属于菩萨十地所断。「于声闻等非染污」,在声闻人的立场来看,那不是染污。因为他们没有断这十种无明,他们心是清净的,对于他们所证悟的涅槃没有障碍,他们要入涅槃就能入涅槃,所以他们的立场说呢,这种无明是不染污的,就是无覆无记的。
  「于诸菩萨是染污」,若对诸菩萨的立场来说呢,他们是想要得无上菩提的,得无上菩提道,这种无明能有障碍,能有障碍的。能有障碍嘛,所以称之为染污,就是这样意思。那么若是说是断这个烦恼障的时候,烦恼障能障碍阿罗汉入涅槃,他若觉悟了我空的真如的时候呢,烦恼障就断掉了,就清净了。菩萨不但是断掉烦恼障,也还要断这个所知障的无明的,所以这样子他若不断的时候不能得无上菩提,不能得无上菩提所以就是染污了。
  在这里我发觉到一件事,就是《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后面「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地方发觉一件事,发觉什么事呢?菩萨摩诃萨「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那个菩萨那个地方指什么说?包括阿罗汉在内的,包括阿罗汉。那么后面「三世诸佛」这是指佛,因为「三世诸佛」可以包括菩萨,可以包括在佛里边,也可以这样子。如果说菩萨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入涅槃,这事有点不对劲,菩萨大悲心怎么能入涅槃呢?有这个问题。所以这里面说这个声闻人对于所知障是不染污,因为他入涅槃没有妨碍嘛!诸菩萨他要得无上菩提的,不是得涅槃的,所以他就是染污了,这十种无明就都是染污的,他有障碍的作用。
  这个天台智者大师又说出一件事来,譬如说是听《阿含经》证悟我空而得阿罗汉的;听《金刚经》、听《大般若经》,因为阿罗汉听不到《华严经》,但是《般若经》能听到。听到嘛,我们读《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也看出来,就是有得阿罗汉的人,有这种人。这两种阿罗汉有什么不同?智者大师说:听《阿含经》证悟阿罗汉所觉悟的我空、听《般若经》证悟阿罗汉的,得阿罗汉的,他是证悟法也空了,但是我空、法空最后都是一样的,最后都是一样。当然有点利钝,利钝的不同,但是所觉悟的真如理是平等的,智者大师有这种说法。
  不过这样的说法和唯识又有不同,唯识上说呢,说是阿罗汉只是证悟我空,没有证悟法空,要菩萨才证悟法空的;这个教义方面,就是这里这么说,那里那么说,就是有一点不同。这样说呢,所以这十种无明的所知障,那么他是不障碍涅槃的,而障碍你得无上菩提的。如果说障碍法空,这个地方也有问题,若障碍法空,如果说他障碍是法空也有问题。因为一切种智固然是证悟法空,但是也证悟了一切的缘起法的,这个通达一切缘起法不是阿罗汉的智慧能成就的。阿罗汉是通达了我空,或者通达了法空,但是对于缘起的道理不能完全明白,要佛的一切种智才能明白的,所以到这个所知障这个地方呢,在这个觉悟我空、觉悟法空这些事情上有多少差别,有多少差别的。
 
 第二节、十地名义
「复次,何故初地说名极喜?由此最初得能成辨自他义利胜功能故。」
  这是第二节「十地名义」,前面是说明建立十地的原因,这底下说十地得名的原因,为什么十地有这个名称?因为这个十地菩萨每一地所修行、所成就的功德不同;修行的不同,成就的功德不同,所以立的名称也不一样。
  「复次,何故初地说名极喜」,先说第一地,什么原因初极喜地立名字叫做极喜地呢?什么原因呢?「由此最初得能成办自他义利胜功能故」,因为此菩萨,这位极喜地的菩萨在一切圣位菩萨里边,他是最初获得这种殊胜功德的。什么功德呢?能成办自他的义利;能办自家的义利,也能成办其他的众生的义利,就是无漏的功德。「得能成办自他义利」,因为他成就了根本的无分别智慧,断了烦恼,他继续地这样修行,他就可以得无上菩提,他有这种能力了。他也得了后得智,有大悲心,所以他能成办众生的义利,能教化众生,有这种能力了。在凡位的时候还不行,凡夫的时候还办不到,办不到这个。他有这样殊胜的功能,所以叫做极喜地,就是特别地有强烈的欢喜心。
  说是这个阿罗汉他也是成就了这种无漏的无分别的这种智慧了,但是他能成办自家的义利。譬如在初果,初果和初地可以相比,这个初果的须陀洹的圣人他只成办自家的义利,他还没能成办教化众生的能力,因为没有大悲心,所以他虽然见道了也是欢喜,但是没有成办一切众生义利的欢喜,所以不名为极喜地,不名为极喜地的。这个七菩提分,念择进喜,那个喜有这个意思,就是得了初果的时候心里欢喜,也有这个味道。那么这是那个初极喜地,以前是经过了长时期的用功的修行,也是很辛苦,现在成功了,得无生法忍了,当然是欢喜,这也是很合道理的。
 
「何故二地说名离垢?」
  二地叫做离垢地,是什么原因呢?
 
「由极远离犯戒垢故。」
  因为这个初地的菩萨他也是持戒清净,但是微细的戒还有毁犯的事情,还有这种事情。现在到第二地的时候微细的戒也是清净了,所以「极远离犯戒」的染污,所以就叫做离垢地,就是戒波罗蜜圆满了。
 
「何故三地说名发光?」
  这个《摄大乘论》上对这个十地菩萨的名称是简略地解释解释,《成唯识论》和《瑜伽师地论》就说得多,他解释这个十地解释得详细一点。「何故三地说名发光」,叫这个名字呢? 「由无退转等持,等至所依止故,大法光明所依止故。」
  「由无退转」,这个「无退转」就是不失掉,成就了以后就不失掉了,这个事情也不是容易。我们凡夫也有的时候勇猛,也曾成就一点佛法的功德,但是成就有可能会失掉,靠不住的。那么这个第三发光地菩萨他成就了等持、等至,他不失掉的,不失掉,「由无退转等持,等至」。这个「等持」就是三摩地,翻作中国话就是心一境性,这是翻个等持,三摩地翻作等持,等持就是心一境性的意思。「等至」,也是定,他是色界定,或者是无色界定。这个无性菩萨说:色界四禅叫做「等持」,无色界四空定叫做「等至」。《俱舍论》上,或者是说四禅、四空都叫做「等至」,也是可以。「等至」呢,就是正受现前名之为「等至」,正受现前名之为「等至」。就是不昏沉也不散乱,明静而住,就达到定的境界了,这叫正受。「所依止故」,这个等持、等至作「所依止」,作所依止。
  「大法光明所依止故」,这个发光地,或者说是这个等持、等至的所依止,这个发光地是「大法光明所依止」,也可以这样说。也可以说「大法光明」是能依止,不退转的等持、等至是所依止;不退转的等持、等至都是定,「大法光明」是慧,依定发慧,所以叫做「依止」,这么样讲也是可以。这个「大法」怎么讲呢?这个「法」就是佛所说的教法,法界等流,那么这是特别殊胜的,所以叫做「大法」。「光明」就是闻思修的智慧,依止佛的教法学习闻思修的智慧,也就是发出来闻思修的智慧。这个闻思修的智慧还是照了一切的大乘佛法,大乘佛法里面包括小乘佛法的,照了一切佛法,所以叫做「光明」。而这个时候的发光地是陀罗尼的,有文字陀罗尼的,所以陀罗尼也是「大法光明所依止」,因为陀罗尼他能够学习无量无边的佛法,受持读诵而不忘失,这是第三地。
  这上面说「由无退转等持,等至所依止故」,这个到第三地的时候有了这样的禅定,那么这件事呢,譬如说是有的人他还不信佛,还不是佛教徒,他已经得了四禅、四空定了,得了四禅、四空定以后又学习佛法,他若发无上菩提心,那么一下子得初地,一下子就得二地、三地,初地的时候就是有个等持、等至了。所以这个圣人的功德各式各样的情形,但是佛这样安立呢,就是那种情形是特别的,多数的菩萨还是到第三地才成就,成就等持、等至,无退转的等持、等至的,要第三地才成就的。这样说初欢喜地得无生法忍,那就是应该指未到地定里面得无生法忍的了,由未到地定得无生法忍你继续修行,经过到第二地,到第三地这个时候才能够得四禅八定。譬如说在未到地定里面得初果,那么他没得四禅八定,可是得初果以后他可以修,他可以修四禅八定的,圣人修禅定还是容易成就的,所以各式各样的情形的。
  但是我们若是从这个经论上,从《华严经》上看,从《大般若经》上看,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是大福德人,大智慧人,不是平常人,那是大人的境界。可是若是从十地菩萨上看,第三地才得不退转的等持、等至,那么初地的时候还没得四禅八定,才得个未到地定,这样说。这个定这样说,若慧也应该有不同,福也应该有不同,所以大菩萨不一定都是大福德、大智慧。就是我们一般人也可以发菩提心,我们也可以得无生法忍,但是我们功德不具足我们慢慢栽培,慢慢栽培就行了。如果是我们能够,你不要贪心太大,就是几部重要的经论你努力地认真地把他学习好了,其他的就先不学,先不学呢,你就认真地去奢摩他、毗钵舍那修行,就可能得无生法忍,有可能三年得无生法忍,有可能一年就得无生法忍。因为我们感觉得无生法忍应该不是太难的事情,得无生法忍以后你再广学,广学一切佛法,也是可以,所以就是时间上的安排你可以随意的调动一下,也是可以的。
 
「何故四地说名焰慧?由诸菩提分法焚灭一切障故。」
  四地叫做焰慧地。这个「焰」就是火,就是光明,就是火焰,这是什么意思呢?「由诸菩提分法」,就是由于这位菩萨他修行三十七道品,修行三十七道品这种智慧就像火似的,所以叫做「焰」。这个火「焚灭一切障故」,能烧毁了一切的烦恼障,就像火烧木头那样子,能烧,所以叫做焰慧地。所以这个圣人还有这么多的无明,要修行去消灭他的。这里面看出来圣人他感觉到自己有无明,他要修行三十七道品去烧,把这个障碍消灭他。我们凡夫出了家,做了出家人,感觉到好象很自在,我们没有烦恼,也不大积极地要修行来烧这个烦恼,不大积极,对这个事不大积极,我好象有这种感觉。
 
「何故五地名极难胜?由真谛智与世间智,更互相违,合此难合令相应故。」
  这是第六章「彼修差别」,这一章里面一共是有五科,第一科「建立十地」已经讲过了,第二科是「十地名义」,十地的名义,前四个地:一极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已经讲过了,现在是第五地极难胜地。
  这个「极难胜」,什么原因第五地名之为「极难胜」呢?「由真谛智与世间智,更互相违,合此难合令相应故」,原因就是这样。这个「真谛智」,这个第五地这位菩萨他观察苦集灭道这四谛的法门,是用这个「真谛智」去观察的,用这个「真谛智」去观察是观一切法空,离一切名相的,是无分别的境界。「与世间智」,同时这位菩萨他有大悲心,他还是广度众生的,引导众生悟入圣道的,这样的智慧叫做「世间智」,他是要假借种种的名、种种的相来开示众生的。这样呢,这个「世间智」就是有分别的,是缘名相,有分别的;而「真谛智」是离名相、无分别的。这两种智慧是「更互相违」,彼此是互相违反的,是不一致的。「合此难合令相应故」,而这位菩萨他要求自己这两种智慧是不容易合作,而叫他合在一起,这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他能做到了,「令相应故」,令这两种智慧能够和合,能够不相违,所以叫做难胜地。这个不容易胜,不容易成就的事情成就了,战胜了困难,所以叫做极难胜地。
  这个极难胜地在《大乘庄严经论》上的解释不是这样的,不这样解释。他那上面说,这个菩萨有两种困难:长时期的教化众生是很不容易的,长时期的教化众生你能不厌烦,你这个大悲心一直地不厌烦去做这件事是很难的,这是一个难。第二个难呢,就是众生不接受你的教化,你也长时期地用了很多的精神、时间,也可以说很多的辛苦,结果你徒劳了,众生不接受你的教化,而你心里面一点也不烦,一点也没有烦恼,这也是很难的。而这位菩萨战胜了这两种难,所以叫做极难胜地,这是这样说。
 
「何故六地说名现前?」
  这个第五极难胜地是这样的,现在来解释这个第六个地,他的名字叫做现前地,是什么原因呢?
 
「由缘起智为所依上,能令般若波罗蜜多现在前故。」
  所以叫做现前地。这个「由缘起智」,这个第六地这个菩萨是「由缘起智」,就是观察十二缘起的智慧为所依止,就是依止于十二缘起的智慧的修行。就是观察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然后又观察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这样观察。这样观察的结果会出现什么事情呢?「能令般若波罗蜜多现在前故」,就能使令这个般若的智慧,就是无分别的智慧,这个无分别的智慧就出现了。这个无分别的智慧出现了,里边有什么事情呢?就是观察缘起的时候,这个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生缘老死的时候,这样观察呢,这是众生流转生死的染污境界,染污的境界。
  这个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这个叫做还灭门。还灭门是属于转凡成圣,清净的缘起的境界。这个清净的缘起的境界,从无明灭则行灭,有从无明开始这样观察,也有的说是由生灭则老死灭,也可以这样观察,有灭则生灭,取灭则有灭,爱灭则取灭,这样子,一直到无明灭则行灭,也可以这样观察。我们初学习佛法的人,我们也可以这样观察,也可以这样观察。这样观察呢,你就容易悟入一切法空,容易悟入到这里头来。那么这样子,一个是流转的染污法,一个是还灭的清净法;还灭的清净法出现的时候,这个染污法就息灭了。对染污而说清净呢,染污没有了,清净也不可得,所以结果是染污、清净都不可得了,就到达这个无分别的境界。所以能令无分别的根本智显现在前,就成就了,所以叫做现前地,这个现前地的这位菩萨是这样的。
 
「何故七地说名远行?」
  现在解释这个第七地,叫做远行地,什么理由叫做远行地呢?
 
「至功用行最后边故。」
  这个「功用行」是怎么讲呢?这个「功」就是努力的意思,努力的,你努力地用心去修行去,也就是精进勇猛的意思。精进勇猛就是心在努力,心在努力就是心在起心动念去修种种的法门。「至功用行最后边故」,从开始修行就是要努力,可是到这个时候呢,这样用功的情况是最后面,就是过了这个边以后就不是这样了,这叫做远行地。就是修行到这样遥远的境界了,到了遥远的地方了,那么也是超过了阿罗汉的境界,那么这就叫做「功用行最后边故」。
  这里边有什么差别呢?就是由初地,初极喜地开始,到第六现前地这些圣人,这些入圣位的菩萨,他们修止观的时候,有的时候是有相观,有的时候是无相观,有时候出定,有时候入定,有这些变化的不同。现在到第七地这个无相观是一直相续不断地,没有出入定的分别了,一直是无相观的,和前面的六地不同了。这个前面的六地有的时候无相观现前,有的时候无相观不现前,现在第七地不是,一直地现前的,因为他的功用行达到极点了,能够无相观长时的现前,所以叫做远行地。「至功用行最后边故」,就是过了这个境界以后,就不是功用行了,所以他也是说是中间的一个界线,所以叫做远行地,这样子。
 
「何故八地说名不动?」
  现在解释这个第八地,什么原因他名之为不动地呢?
 
「由一切相有功用行不能动故。」
  这里面说到两件事:一个「一切相不能动故」,一个「有功用行不能动故」,这两件事。这个「相」,就是心里面所缘虑的境界都是相,或者世间相、出世间相,都是有相。有相就有分别,我们初开始用功的人是不为烦恼所动就算是清净了,他的贪瞋痴不动就算清净。但是到第八地的时候,「一切相」也不能动,也不能动其心,他心也不动。「功用行」也不能动,再没有这个起心动念的这种事情了,这时候达到这个境界,所以叫做不动地。那么前面是有功用行,也是无相,第七地也是无相,但是是有功用,到第八地呢,是无相而是无功用,这就和前面不同,这不同的地方在这里。这看出来这个用功修行向前进步的次第,一个是烦恼,一个是相,一个是功用。最初的要求,烦恼不要动,有相、有功用可以。那么到了圣位的时候,这个相有时有,有时没有,有时候入无相三昧了就不是有相了。就是从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到六地的时候,虽然有的时候是有相,有的时候是无相,但是无相的时候多,到第七地就是纯无相,但是有功用,第八地就是无相亦无功用。这看出来由凡入圣,由初地到第八地这中间的变化是这样的。现在第八地呢,「由一切相有功用行不能动故」,所以叫做不动地。
  我们上一次讲的时候曾经提过,提过一件事,就是这个第八地菩萨他是不动地,但是多少有一点耽着寂灭相的这个法性理,安住那儿不动了,耽着这里面怎么回事呢?就是不去度众生了,不去度众生去,所以那也有个不动的意思。可是由诸佛的劝请,这时候他才发心在十方世界现身说法,广度众生的,但是他还是不动,他的心没有动,这个也是不可思议境界。
 
「何故九地说名善慧?由得最胜无碍智故。」
  由于这个第九地这个菩萨他「得」,就是成就了,成就了那个最殊胜、无碍的智慧的关系,在十方世界宣扬佛法广度众生,有这样的妙智慧,所以叫做「善慧」。这里面主要是说他有四无碍辩:有法无碍、义无碍、词无碍、还有智慧的无碍。这个法无碍就是佛法,无量无边的佛法他都通达无碍。这个法是能诠显道理的名相,叫做法。这个义无碍,就是名相里面所诠显的道理,他能通达无碍;就是无量无边的修多罗他都通达无碍,能诠的法、所诠的义,譬如说《法华经》,也有法也有义,《华严经》也有法也有义,《大般若经》也有法也有义,无量无边的修多罗,无量无边的佛所说的无量无边的修多罗都能够法义无碍,这个也是不可思议,这种大菩萨境界真是不得了!这个词无碍辩,词无碍就是语言文字,这个无量无边的众生有无量无边的语言,而这位菩萨都能无碍,能用无量无边的语言去宣扬佛法,这也是不可思议。我们这个凡夫有语言的问题,有的语言会说,有的语言不会说,圣人也有这个问题,由初地到第八地都还有这个问题,到第九地这件事毕业了,有四无碍辩,有词无碍,无量无边不同的语言他都通达,这也是不可思议,通达一切众生的语言三昧。有这样广大的智慧,所以叫做善慧地,「由得最胜无碍智故」。
 
「何故十地说名法云?」
  这个第十地,什么原因叫做「法云」?
 
「由得总缘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譬如大云能覆如空广大障故,又于法身能圆满故。」
  这底下解释得名为法云地有三个理由,第一个理由是「由得总缘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这是第一个理由。这个「云」,天空里面的云,云能含水,他含藏着水,这譬喻「总缘一切法智」他能「含藏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所以叫做「法云」。这个「总缘一切法智」,就是这个第十地菩萨他修行所成就的无分别智,「总缘一切法」都是如,总缘一切法如,一切法彼此间是差别的,但是一切法的性是无差别的,总缘一切法如的智慧就是般若的无分别智。这个无分别智里边含藏「一切陀罗尼门」,含藏一切的「三摩地门」,如云含水似的,所以叫做法云,这是第一个理由。我们通常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到中国话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佛的智慧,现在这上面说佛的智慧里边有陀罗尼,也有三摩地。
  「陀罗尼」翻作总持。我们平常说话说这个人的记忆力好,记忆力不好,这个记忆力,那在佛法里面的话来说就是念力,念佛的念。念佛的「念」不用那个囗,就是「今心」,用心念佛,用口念佛也是可以,但是一定要心,所以不必写那个口。这个念力,就是不可思议的记忆力。现在这个记忆力,又一个名字就叫做总持,总统的总,受持的持。这个第十法云地这位菩萨他的念力能总持一切佛法,总持无量无边的修多罗,他不需要看本子,他那里有无量无边的修多罗,在无分别智里面他随时可以用,随时都可以用。我们看这个天台智者大师他讲经的时候,说法的时候,他随时都能引经论,随时可以引这部经,他说一段道理的时候要引证,随时引这部经引那部经,引来了,那么这看出来智者大师他也是有陀罗尼,有陀罗尼他能够随时可以引来。现在这是说这个法云地菩萨他那无分别智里边有无量无边的陀罗尼,还有无量无边的三摩地,就是禅定,禅的境界,就是那无分别智里边还有这么多的事情,所以叫做法云。
  「譬如大云能覆如空广大障故」,这是第二个理由,第二个理由是什么呢?这个虚空是非常广大的,而这个云也能无量无边地普遍一切虚空里边,这个云有这种境界。现在这个里面是说什么呢?这个云就譬喻那个「总缘一切法智」,叫做云。这个虚空譬喻什么呢?譬喻「广大障」,有烦恼障、有所知障,也是无量无边像虚空似的。现在这里边说这位菩萨他所成就的一切法智犹如「大云能覆如空广大障故」,这里边这个「覆」就是倾覆,就是破坏的意思,能破坏广大无边的烦恼障、所知障,把这些染污法都完全破除去了。这样子嘛所以叫做法云,这个法云这样讲,这是第二个理由。
  第三个理由呢?「及于法身能圆满故」,这个「法身」就是真如理了,这个真如理。这个云就是一切法智,这个一切法智他能够证悟广大的诸法如义,所以叫做法云,就像这个云能普遍一切的虚空;就像这位菩萨的法智,这无分别智它能够普遍地证悟一切法如,这是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呢,就是他能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能庄严圆满的法身,所以叫做法云地。
  有这三个理由名之为法云地。第一个是「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这是成就的功德;第二个「大云能覆如空广大障故」是破除一切烦恼;第三个「及于法身能圆满故」是证悟法性之理,是这样意思。
 
 第三节、辨得差别
「得此诸地云何可见?」
  前面这一段是十地的名义,到此解释完了。这以下是第三科「辨得差别」,介绍「得此诸地」成就这个十地的方法,我怎么能知道「得此诸地」的方法、因缘,由什么因缘我能成就这十种地呢?
 
「由四种相:」
  由四种方法可以成就这十地。这十地是圣人的境界,我怎么办法能够成就呢?这底下说出来。
 
「一、得胜解,谓得诸地深信解故。」
  第一个方法,你要成就这个深刻的,你对于这个十地的佛法你要有深刻的信解。「谓得诸地深信解故」「得胜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若成就了对于十地的法门,你要深深地信解是这样子,佛这样说,是的,是这样子,你要深深地信而又能通达,能明白。十地,初地、二地乃至第十地是怎么回事情,你要深深地信解真实如是的。那么这就是在文字的佛法上的学习,你要达到胜解的程度,这是第一个条件,这是在凡夫初开始的时候你要准备好这个条件。
 
「二、得正行,谓得诸地相应十种正法行故。」
  「二、得正行」,你要成就正行,你要开始行动。你前面「得胜解」呢,通达了,你还要正式地去修行去的,不是心里面能通达、能理解了就算数的,这不行。怎么叫做「正行」呢?「谓得诸地相应十种正法行故」,就是你要成就了与十地相应的有十种正法行,这十种正法行你要成就才可以。
  这个十种是什么呢?这个在《辨中边论》上说:「谓书写供养」。第一个就是这个古代没有现在这个印刷的这种事情,就是要用笔写。譬如说十地的法门,像《华严经.十地品》,你要把它书写出来,这是一个条件。第二个还要「供养」,或者香、花,或者是灯的光明来供养这部经,用香、花供养,要诚恳地恭敬来供养,尊重他,要这样子。所以我们对于这个经论,佛法的书不能够用世间上的什么书放在佛经上面,不应该这样子,或者其他的什么手电筒什么东西都放在经书上面,不应该那样子,你要把它恭恭敬敬地供在一个地方,要保持清洁,要书写、供养,这是一个。第三个呢,要「施他」,施他就是你要多写几本,多写几本送给别人,送给别人去学习,施他。书写、供养、施他、「听」,就是别人来读诵,读诵这部经的时候,你要注意听,或者别人在讲解,你要注意听,听一听这个经里面是什么道理,注意听。听还不单是听,还要「披读」,你还要读这个文,自己还要阅读,还要这样子,这个披读。
  「受持正开演」,「受持」怎么讲呢?受持是温习的意思,就是一次又一次地读,是温习的意思。你内心里面能接受了而不失掉,那就是要常温习才可以,不常温习就忘掉了。「正开演」,你还可以给别人去讲一讲,你给别人讲解,「受持正开演」。「讽诵及思修」,印老法师的那些著作错字是很少的,但这个地方有个错字,「讽诵及思惟」,其实这个「惟」是个「修」,「讽诵及思修」。受持是温习,「讽诵及思修」,「受持正开演,讽诵及思修」,讽诵就是背下来,把你所学习的这一都经要把它背下来,背下来的时候也可以有韵的,高低的这个韵去背,美妙的声音有高低的韵去背这部经。这个「讽诵及思修」,思是思惟,思惟,在闲静的地方去专精思惟这部经的道理。所以我们不要说就是出家人,就所有的佛教徒大家用功的时候,不要打别人闲岔,不要打别人闲岔,你没有需要的时候不要有声音,打搅别人。他在聚精会神专精思惟的时候,不要有声音打搅他,他这个心才能入理。这样去思惟这个经的道理,专精思惟。这个修就是修止观了,修奢摩他、毗钵舍那。
  这一共这是十种正法行。书写、供养、施他,还要听闻、披读、受持、正开演、讽诵、思惟、修行,一共是十样。「二、得正行,谓得诸地相应十种正法行故」,这样子十种正法行,那么你用这十个方法来学习这部经。这十种,前八种都属于闻慧,第九种是思惟,第十种就是修止观,有闻、思、修,就叫做正行,这样子修行。
 
「三、得通达,谓于初地达法界时,遍能通达一切地故。」
  我们通常初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你就会要……哎呀!我怎么样学习佛法,学习佛法有什么个次第呢?其实现在这个经论上就告诉我们,这个闻思修就是次第;听闻、思惟、修止观,这是个次第,就是这样子。这个第三「得通达」呢,这就是入圣位了,闻思修这时候是凡位,也就是资粮位和加行位,「得通达」就是入圣位了,就是得到般若的智慧了,通达这个真如理是怎么回事了。说以前我在思惟修行的时候修止观都还在文字上的修行,现在得通达的时候是离文字相了,离一切分别相而通达真如了,是证悟真如理了,不是一般的戏论境界的,那叫做「通达」,离文字相了。「谓于初地达法界时,遍能通达一切地故」,「谓于初地」,因为那个四加行位,暖、顶、忍、世第一,世第一一剎那就入于圣境了,入于第一义谛了,就叫做初欢喜地,初极喜地。「达法界时」,他离文字相,离一切文字思惟分别而证悟了真如理性了,这个时候「遍能通达一切地故」,那么二地、三地、四地的法界也都能通达了。因为初地所通达的法界和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到佛地的法界是无差别的,是平等平等的。所以达初地的时候,也就能达其余的一切地,乃至到佛地。所以到初地的菩萨他就知道,他已经很快会成佛了,很快会成佛了。
  但是当然我们想,这后面的文上也有提到,由初地以后到成佛,还要两个阿僧祇劫那么久,那么长远的时间,但是在初地的菩萨两个阿僧祇劫时间很短,不算长,这个圣人的境界和凡夫是不同。凡夫我们感觉到佛学院三年毕业,哎呀!那么久,那么久!说是三年不行,要学二十年的佛法你才能够达到一个水平,哎呀,那样我不学了,我不要学了,这个凡夫是这样子。这个圣人的境界不是,不要说圣人,就是凡夫得了禅定以后,对于时间的长远他心里面没有恐怖心,得了禅定的人。得了禅定的人,他心入定无分别境界,你就是一下子坐二十四个小时,很短的时候就过去了,不感觉很长。若是得了圣道的大菩萨境界那是不可思议,所以圣人的境界真是不是凡夫所能思惟分别的,所以是「于初地达法界时,遍能通达一切地故」。这个在无性菩萨那个《摄大乘论释》上有个颂:「如竹破初节,余节速能破」,像那个竹,松竹,松竹是一节一节的,你第一节能破了的时候,其余的节也很快的能破。「如竹破初节,余节速能破,得初地真智,诸地疾当成」,你成就了初极喜地的无分别智的时候,其余诸地的那种广大的智慧功德也很快成就了,不感觉难。所以第三「得通达,谓于初地达法界时,遍能通达一切地故」,也能成就了。
 
「四、得成满,谓修诸地到究竟故。」
  「得成满」,前面说是「通达」,「通达」这里说实在主要是说智慧,智慧能通达真如。但是这个由凡入圣,由初地、二地乃至到佛地,不只是一个智慧就行的,还要其他很多功德,所以这个「得成满」就是得其余的无量无边的功德也要圆满。「谓修诸地到究竟故」,到究竟无量功德都究竟圆满了,这叫「得成满」。
  说是「得此诸地云何可见」,我要成就这个十地的圣人的境界,我要用什么方法才可以呢?「由四种相」:第一个「得胜解」,第二个「得正行」,第三个「得通达」,第四个「得成满」,这样子这个十地就成就了,成就十地。
 
 第四节、辨修习2
  第一项、修止观
「修此诸地,云何可见?」
  前面说「得通达」,这个「得胜解」、「得正行」不用解释了,现在就是解释这个「得通达」这个地方。这个「修此诸地」,就是修奢摩他、毗钵舍那,这个十地的这个止观的修行,我怎么才能知道呢?提出这个问题。
 
「谓诸菩萨于地地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由五相修。」
  「谓诸菩萨」,这个「修此诸地」,在诸地这么多的圣人,他们这么多的菩萨在每一地里边怎么样修行呢?还是修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的,就是修止观,就是用这个方法来修行的。这个修行是「由五相修」,五个相貌,这个修行里面有五个相貌,按照五个相貌来修行的。
 
「何等为五?」
  是哪五个相貌呢?
 
「谓集总修,无相修,无功用修,炽盛修,无喜足修。」
  这五个相貌,用这五种相貌来修行的。第一个就是「集总修」,这个「集总修」,我们看印老的讲记上有提到,也就是观一切法如就是「集总修」,「一法如此,法法如此」这叫「集总修」。或者说这个「集总」就是集聚佛所说的无量无边的修多罗,集在一起去修止观,集会在一起;就是总起来一切修多罗所说的法门去修行,「集总修」,我是这样说。下面是「无相修」,下面说「无相修」,第三个是「无功用修」,「无功用修」就表示那个「无相修」还是有功用。那么「无相修」,前面「集总修」应该说是有相,所以第一个是有相,「集总修」是有相修,第二是「无相修」,这两种修都是有功用修,所以第三是「无功用修」。那么第四是「炽盛修」,第五是「无喜足修」。所以按这个文来对比,第一个「集总修」应该是有相的,「集总修」。这样说这个「集总」怎么讲呢?应该就是像前面说那个六波罗蜜那个意思,就是修布施波罗蜜的时候有其余的五波罗蜜,乃至修般若波罗蜜的时候也有前五波罗蜜,就是修每一个波罗蜜都有其他的波罗蜜的庄严,那么这叫「集总修」,或者应该这么说。
  「无相修」呢,这就是进一步,就是与第一义谛相应了。修布施的时候,布施不可得,施者、受者不可得;戒波罗蜜的时候,持戒、破戒都不可得,达到无相的境界的时候,叫「无相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都是无相的境界,所以叫做「无相修」。
  「无功用修」,「无功用修」就是心里面不动念,不动念而能够修一切功德,能这样子。这个不动念修,若是我们这种人修行,我们若不动念就不能修,我们要动念才能修。可是到了圣人的菩萨境界是无功用修,不需要举心动念就能修行,那就是与真如理相应的时候有这种境界,自然地能够断惑证真,他有这种力量。
  「织盛修」,「织盛修」实在就是精进勇猛的修行,是这样意思。所以「无功用修」不要错会是懈怠了,不是,还是精进勇猛的,精进勇猛的修行。这个「无功用修」是由第八地的时候,由第八地的时候就开始有「无功用修」,但是还没有圆满,要到佛的地方才圆满。可是在这里面说:「于地地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有这句话,这可见由初地的时候也这样修习,但是不能和八地相比。「于地地中修」,是地地中都有这五种修,应该是这样意思。所以「集总修,无相修,无功用修」,还有「炽盛修」,就是精进勇猛的修行,应该是这么说。
  「无喜足修」,就是有多少成就的时候,还要不能知足,你不能「好了!我就到此为止了」,那你不能成就的,一定继续地要用功,达到无上菩提才能圆满。这是说这个五种修。
 
「如是五修,令诸菩萨成办五果:」
  能使令菩萨成办五种的成果,这五种成果是什么呢?
 
「谓念念中销融一切粗重依止,」
  就是修这个奢摩他、毗钵舍那的时候,是到了初欢喜地以后,就是达到圣位以后,达到圣位以后修奢摩他、毗钵舍那,那个奢摩他当然是像智者大师说那个体真止的境界,就止于第一义谛。当然这上面说是「集总修」是有相修,对无相来说「集总修」是有相修,当然也可以有其他的止,也不但是一个体真止,也可能有其他的止,也可以修这个数息观也是可以,有其他的「集总修」。因为这个初果圣人,初果圣人也修不净观,也是修不净观的,不要说我们一般的凡夫,初果、二果也修不净观的,所以也有事相的修行。那么初欢喜地也和初果圣人相比,当然是超过初果圣人,但是也有相同的地方。所以这个「念念中销融一切粗重依止」,就是他与这个真如相应了的时候去修止观,不管是事相修,是无相修、无功用修、炽盛修、无喜足修,都是「念念中销融一切粗重依止」,这个每一念每一念,就是在止观中的时候念念分明的这样修行的时候,能「销融」,就是消灭了、融解了一切的烦恼种子。
  这个「粗重」,就是烦恼的种子叫做「粗重」,粗劣沉重,他不是一个轻妙的东西,「粗重」。这个使令人会造出来种种的错误,使令人会有种种的过失,这种粗重的种子有这种功能。这个「依止」怎么讲呢?阿赖耶识就是粗重种子的依止处,叫「依止」;或者是种种的罪过都是以粗重的种子为依止。那么现在是说这位圣人他在地地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的时候,念念中能破除去一切烦恼的种子,能破除烦恼种子。这个破烦恼种子这个地方在经论上也有很明白的一句话:一定要深入法性才能破除烦恼种子的,说是若是不能够深入法性是不能够破除烦恼种子的。所以这个非佛教徒的修行也可以成就四禅八定,但是烦恼种子不能动,你不能破坏烦恼的种子,所以怎么样的成就四禅八定,你有什么神通变化,在佛教徒的观察都是生死凡夫,还是生死凡夫,不是圣人。只有佛教徒,佛法里面修行才有圣人,当然这是佛教徒自己这样说,外道还是不承认这个,不过佛教是有道理的。
  「谓念念中销融一切粗重依止」,这是第一个果。所以这上面的意思告诉我们修行,你有没有修行就是你有没有烦恼,问题在这里。你若有烦恼,怎么能说有修行呢?修行的目的就是要破烦恼,你烦恼没有了,表示你有修行,这是第一个修行的相貌,第一个果。
 
「离种种相得法苑乐,」
  这是第二个果。这个二个果这里边「离种种相」,这个「相」刚才我们解释过,你心里面有相的时候,你心就有分别。前面有相识和见识,这个相是见识所分别的境界,你有所分别就有能分别,他们两个是互为伴的,不可以有相而无见,也不能说有见而无相的。现在说「离种种相」,那就是到了无分别境界了。这个时候呢,「得法苑乐」,这个「法」是什么呢?「法」就是指诸法如说的。那么就是离了一切种种的戏论分别,你那无分别智安住在诸法如这里面的时候,有乐,有种种的法乐,种种的禅悦。佛教里面说到乐呢,两个乐:一个是法乐,一个是禅悦,这两种乐。这个「苑」这个字是个形容词,是形容这个法乐的。或者是这个「苑」,就是那个广大的地方有种种的花,有种种的树,也有种种的鸟,怎么怎么地,还有种种的兽,就是一个花苑,一个公园了,人到那里面去游览去,心情很自在、很快乐。现在说这个修行人的时候,离种种相的时候,证悟到真如境界的时候有乐,有广大不可思议的法乐,那么这就是真如三昧乐,得真如三昧。前面「销融一切粗重依止」是断除去这个烦恼的种子,现在这里是成就了真如三昧的乐。
 
「能正了知周遍无量无分限相大法光明,」
  这是第三个果。「能正了知」,这个第三个果呢,「能正了知」,这个「正」就是你了知的没有错误,叫「正了知」。说了知是了知了,但是错了,那不能算是正知。「能正了知周遍无量」,这个「周遍」是一切,周遍一切处;其量周遍,其数无量。「无分限相」,没有分际也没有界限的隔碍,没有这种相貌。是「大法光明」,这个「大法光明」,我看就是佛所说的修多罗叫「大法」,就是文字的佛法,文字的佛法就是光明,所以叫做「大法光明」。我们说是太阳的光明,月亮的光明,日光灯的光明,或者是日月的光明,现在说佛说的法就是光明,佛说这个文字的修多罗这就是光明。那么这是「能正了如周遍无量无分限相大法光明」,这个「周遍无量」是一切的意思,很多的意思。「无分限相」,是说佛说的无量无边的修多罗是「无分限相」的,都是圆融无碍的,无障碍的境界。就是这位修行人他能够念念地消融一切烦恼,他还能得真如三昧乐,他还能通达无量无边的佛法,就是这样意思。这个通达佛法的智慧他增长了,我看这句话应该这么讲。
 
「顺清净分无所分别无相现行,」
  这个通达无量无边的佛法这种智慧是有分别的智慧,也就是后得智,也叫做如量智,如来的如,无量无边的量,如量智就是后得智;这个「顺清净分无所分别无相现行」,这就是根本智,这两个都属于智慧。「离种种相得法苑乐」是禅定,是禅,是定。这底下这两个果,这个第三、第四是属于智慧,前面那个「能正了知大法光明」那是后得智,「顺清净分无所分别无相现行」这是根本智,就是如理智。
  这个「顺清净分」,这个「清净」就是圆成实性那个离垢清净,也就是平等法界也叫做清净,他能顺于这个清净分。譬如说初地有这个顺清净分,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到十地都有这个顺清净分。「无所分别」,顺于真如,顺于平等法界的那个智慧是无分别的。「无相现行」,那个智慧是离一切相的。这样的智慧现行了,成就了,这个时候就是根本智。这两种智慧,这是第四个果。
 
「为令法身圆满成办,能正摄受后后胜因。」
  这个修行,我们若是静坐的时候,心里面懒,不愿意修毗钵舍那,就愿意修奢摩他的时候呢,有可能,如果是正念没有失掉的话,目的是希望得禅定。我们不修毗钵舍那,就修奢摩他的话,心里面老想要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目的是在那里,所以修这个无分别,心里面无分别住,明静无分别住。但是若修毗钵舍那的话呢,他的目的就想要见到法性理,见到真如理,见到诸法如。「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若见那个诸相的非相,即见如来;那个就是法身,就是法身的境界。这样子呢,修奢摩他是帮助毗钵舍那的,所以修毗钵舍那的目的是为见到法身的真如理,是这样意思。可是初地也有这种境界,初地、二地乃至到第十地都是有这个境界,但是他修的时候呢,目的是「为令法身圆满成办」,就是希望自己的修行能够有进步,能令这个诸法如能圆满地成办,而不是一部份,不是的,不是一部份。这个世亲释上面说,圆满是第十地,到佛地的时候成办。这两个字这个界限是这样的。
  这样说呢,这个第三个「能正了如周遍无量无分限相大法光明」,第四个「顺清净分无所分别无相现行」,这两个属于智慧。「为令法身圆满成办,能正摄受后后胜因」,「为令法身圆满成办」这是理,这是如如理,这是理性的果。第五个果是「为令法身圆满成办」,这是第五个果。第五个果那么就是法身,第三、第四就是般若,那么「念念中销融一切粗重依止,离种种相得法苑乐」这就是解脱;一个解脱德,般若德,法身德。这个天台智者大师常好用三德来配合的,这也可以这么说。
  「能正摄受后后胜因」,这是总结这一段文。你由初地乃至到第十地,前前诸地所修行的能证摄受后后诸地的胜因。这个「摄受」也就是成就的意思,前前的修因就是证得后后诸地的胜因。初地就是二地的因,二地就是三地的因,乃至九地就是第十地的因,第十地就是佛地的因,所以「能正摄受后后胜因」,前前能够摄受后后,那么逐渐地你就功德圆满了。所以叫做「如是五修,令诸菩萨成办五果」,能够成办这么多的功德。这是第四节「办修习」,「修此诸地,云何可见?」第一项这是「修止观」。地地中修止观呢,这里有五修和五果的不同,这样子。
 
  第二项、修十度
「由增胜故,说十地中别修十种波罗蜜多。」
  前面第一项是「修止观」,有五修、五果。现在第二项「修十度」,修十波罗蜜。
  「由增胜故」,这个「增胜」这个意思呢,就是你所修的功德很多很多,但是某一种功德特别强盛,特别殊胜,那么这个「增胜」就是这样意思。「说十地中别修十种波罗蜜多」,初地修布施波罗蜜多特别增胜,特别殊胜,特别多,特别殊胜,修布施波罗蜜多修得特别多,也特别殊胜。二地修戒波罗蜜多,三地就修忍波罗蜜多,乃至到第十地是修智波罗蜜多。那么十地中别修十种波罗蜜多,这是约增胜说的。若是约他所修的,只要他修了,由总相来说呢,每一地都修六波罗蜜多,每一地都修十波罗蜜多的,不只是一种。但是约增胜说呢,就说一种,这样意思。
 
「于前六地所修六种波罗蜜多,如先已说。」
  这底下要解释这个十波罗蜜,先简别一下。在前六地,初欢喜地到第六现前地,他所修的六波罗蜜多「如先已说」,如前面「彼入因果」分里面已经说过了,那个「十门分别」,所以这里不说了。
 
「后四地中所修四者:」
  现在这以下就解释后边的四地所修的四波罗蜜多,先解释第一个,叫做「方便善巧波罗蜜多」。这个「方便善巧波罗蜜多」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方便善巧波罗蜜多,谓以前六波罗蜜多所集善根,共诸有情回求无上正等菩提故。」
  这叫做「方便善巧波罗蜜多」。「方便善巧」是这样意思,就是回向,回向叫做「方便善巧」。「谓以前六波罗蜜多所集善根」,这是那个就是第七地菩萨修这个方便善巧波罗蜜多,他怎么修呢?谓以前面他所修的六波罗蜜多所集成的善根,所集成的功德。那么所集成的功德,现在要把这个功德「共诸有情回求无上正等菩提故」,这样做。他所做的功德,他不自己单独受用,他要用这个功德与诸有情共有的,共有,这就是他的慈悲,大悲心,大悲心的关系。「回求无上正等菩提故」,回转过来不希求世间上的富乐的果报,人天的果报他不希求,他要回转来去希求无上正等菩提,愿与一切有情共得无上菩提,这正是大智慧境界,这是大智慧境界。这样说,「共诸有情」是大悲心,这个「回求无上正等菩提故」是般若的智慧;悲智双运,是名为「方便善巧波罗蜜多」。这里面是这样意思,用慈悲心的行动、用智慧的行动,叫做「方便善巧」,这个「方便善巧」这样解释。
 
「二、愿波罗蜜多,谓发种种微妙大愿,引摄当来波罗蜜多殊胜众缘故。」
  后四波罗蜜多,第一个是「方便善巧」解释完了。现在第二「愿波罗蜜多」,这个「愿波罗蜜多」怎么讲呢?「谓发种种微妙大愿」,是说这个菩萨他会发出来,他会建立种种不可思议的大愿力,他会这样子。发这个愿是做什么呢?「引摄当来波罗蜜多殊胜众缘故」,由这个愿的关系,他能够引摄,能够引来,能够招感来,招感来什么呢?「当来波罗蜜多殊胜众缘故」,你将来成就波罗蜜多的种种因缘,由愿波罗蜜多能摄取,能摄取来种种的众缘,由这个众缘能成就种种的波罗蜜多。这个我们看《维摩诘经》的〈佛国品〉有这样的意味,他发种种愿能够去摄化众生,他就能够成就种种波罗蜜多的众缘。印顺老法师的讲记上的意思呢,这个发种种愿也就是成就净土,他将来他由他种种的愿,当然有愿就是有行,不会空发愿而没有实际的行动的,有了实际的行动来圆满所愿的时候,将来就会有成就,成就一个清净的佛世界,你创造一个清净的佛世界。清净的佛世界,就是「当来波罗蜜多」的「殊胜众缘」,与你有缘的一切众生,大家集会到这个清净的世界来,共同的努力继续地修学圣道,得无上菩提,那叫做「谓发种种微妙大愿,引摄当来波罗蜜多殊胜众缘故」。这个文应该是这么说,这个发的种种微妙大愿能引摄殊胜众缘,由殊胜众缘能成就种种的波罗蜜多,是这样意思。成就了种种波罗蜜多就是得无上菩提了,是这样意思。
  佛教的确是这样意思,什么事情都是由自己创造的。这个愿实在就是计划,我预先有一个广大的计划,按照这个计划去创造,是这样意思,发愿实在就是一个计划。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发愿的时候就是我成佛的时候这个国土怎么怎么地,我成佛的时候佛是怎么怎么地,我度化的弟子是怎么怎么地,所居住的国土是如何如何的庄严,就是发这个愿。发这样的愿,然后由六波罗蜜多的实践就成就了这样的清净国土,这样的国土成就了,你发愿的时候你去度化众生的这些和你有关系、有缘的众生都来了,也就都到这个世界来了,这个来了呢,那就正好就是「引摄当来波罗蜜多殊胜众缘故」,是这样意思。
 
「三、力波罗蜜多,谓由思择、修习二力,令前六波罗蜜多无间现行故。」
  这是解释第三个,这个「力波罗蜜多」。怎么叫做「力波罗蜜多」呢?这个「力」,「谓由思择、修习二力」,谓这位菩萨他由于这个思择、修习两种力量,令前六种波罗蜜多「无间现行故」。这个「思择」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思惟、简择、观察的意思。这个由于你会思惟这件事,我若是这样子创造呢,我就会有这样的成果;别人创造呢,别人有成果;我若不创造,我就没有成果。这个我若想要成佛,我一定要有这样的功德,那么不创造就是不行,所以这个智慧的思择就使令自己会采取行动。「修习」,就是采取行动叫做「修习」。由这个思择的力量、修习的力量,所以使令前面六种波罗蜜多「无间现行故」,就是不间断地会现出来行动,一直地我能修行六波罗蜜多。这个方法呢,也很实际。前面说这个十地那是圣人的境界,我们现在凡夫其实也是一样,我们凡夫若修行的时候,凡夫多数是懈怠,与生俱来的懈怠,就是不想要做。不想要做,你也用这个「思择、修习」两个力量来调整自己,去思惟,思惟思惟这个智慧来了,智慧来了这个勇猛心也来了,那么就可以有行动了。如果你不用智慧来调整,不行,这个事情做不来。这上面说到菩萨用「思择、修习二力」,使「令前六波罗蜜多无间现行」,使令自己不退失,能令自己有胜进,能有进步。
 
「四、智波罗蜜多,谓由前六波罗蜜多成立妙智,受用法乐,成熟有情故。」
  思择也是智慧,思择实在是智慧,我们凡夫与生俱来的懈怠,有与生俱来的烦恼,懈怠和烦恼使令自己向后退,向后退。但是凡夫能用智慧思择呢,就能令自己向前进,能令自己向前进,所以这个智慧在佛教徒来说倒是非常重要了。
  「四、智波罗蜜多」,第四个名字叫做「智波罗蜜多」,怎么叫做智呢?「谓由前六波罗蜜多成立妙智」,这是由于自己的努力不懈怠修行了前六种波罗蜜多,修行的六波罗蜜多的成果就是使令自己得到智慧了,由智慧来推动六波罗蜜多的现行,现行了以后又增长了自己的智慧,就是这样意思,循环的。「成立」也就是成就,成就了这个不思议的智慧。「受用法乐」,这个印老的讲记上讲的好,就是这个菩萨在十方世界的诸佛法会之中受用法乐;你有这样智慧了,你就有资格听佛说法,你能听得懂了,得大法乐。因闻法而有乐,那是要有智慧的,成就了这个智慧在诸佛的法会中能够「受用法乐」。「成熟有情故」,你由六波罗蜜多所成就的妙智,你有大悲心在十方世界观察众生的根性,可以去修六波罗蜜多来成熟众生的善根,使令有情的善根得成熟,所以叫做「成熟有情故」,这是利益众生,前面「受用法乐」是自己的功德。那么这就叫做「智波罗蜜多」,这个「智波罗蜜多」真是不可思议。
 
「又此四种波罗蜜多,应知般若波罗蜜多无分别智后得智摄。」
  前面是个别的解释这四种波罗蜜多,方便、愿、力、智这四种波罗蜜多,这底下总起来说。这个四种波罗蜜多我们应该知道它是「般若波罗蜜多无分别智后得智摄」,这个般若波罗蜜就是无分别智,就是根本智,由这个根本智开出来这四个波罗蜜多,那么那四个波罗蜜多就属于那无分别智以后所成就的那个智慧,就是后得智,后得智分出来这四种波罗蜜多,原来是这样子,这么意思。那么这样说呢,这个说六波罗蜜多的时候呢,般若波罗蜜是无分别智,包括了这四种波罗蜜多在内的。若说十波罗蜜多呢,般若波罗蜜多只是无分别的根本智,那么后四波罗蜜多属于后得智,属于这四个波罗蜜多的,是这样子。
 
「又于一切地中,非不修习一切波罗蜜多。如是法门,是波罗蜜多藏之所摄。」
  「又于一切地中,非不修习一切波罗蜜多」,这底下还是说这个意思,前面这个十地菩萨里边,这个每一地约增胜说呢,都说一个波罗蜜多一个波罗蜜多;初地是施波罗蜜多增胜,乃至第十地是智波罗蜜多增胜。那么其他的波罗蜜多他们不修行吗?不是,「一切地中,非不修习一切波罗蜜多」,这十地里面不是不修行一切波罗蜜多的,也是修行的,但是约增胜来说呢,就是每一地有一个波罗蜜多殊胜,是这样意思。
  「如是法门,是波罗蜜多藏之所摄」,就是前面说的这个十个波罗蜜多,这么多的法门,每一个波罗蜜多都是一个法门,他是「波罗蜜多藏之所摄」的,属于波罗蜜多藏。这个印老的解释呢,这个「波罗蜜多藏」这句话就是一切大乘佛法的总称,总名,总名为「波罗蜜多藏」。但是这个不包括密,不包括密乘,密乘他名之为陀罗尼藏,陀罗尼藏。那么陀罗尼藏是属于密乘,其余的一切大乘佛法叫做「波罗蜜多藏」。总合起来,连小乘佛法总合起来只是一个佛教,佛教里面有大乘、有小乘,大乘里面有波罗蜜多乘、有陀罗尼乘,就是这样分类。所以这里「波罗蜜多藏」是指一切大乘佛法说,不单是指般若波罗蜜多说,不是的。
 
 第五节、修习位时2
  第一项、长行
「复次,凡经几时修行诸地可得圆满?」
  这底下是第五段,修习的位、修习的时,修习的位次和修习的时间。这里分两科,第一科是「长行」。「复次,凡经几时」,就是总起来说,经过多少时间,修行诸地才能圆满呢?这个十地修行多少时间才能圆满?这个时间也是很重要,也要讲一讲。
 
「有五补特伽罗,经三无数大劫:」
  先总起来这一句回答。
 
「复次,凡经几时修行诸地可得圆满?有五补特伽罗,经三无数大劫:」
  这第六章「彼修差别」,这一章里面一共有五大段,现在是最后一段,是第五节「修习位时」。「凡经」多少时间修行十地可得圆满?这底下回答,「有五补特伽罗」,就是有五个位次,就是这一个修行人他要经过五个位次。在时间上说呢,要经过「三」个「无数大劫」,那么「诸地可得圆满」。这个「无数大劫」就是阿僧祇劫,阿僧祇中国话就翻个无数。这底下解释这五个补特伽罗三大阿僧祇劫的差别。
 
「谓胜解行补特伽罗,经初无数大劫修行圆满;」
  五个补特伽罗,第一个就是「胜解行补特伽罗」。这个「胜解行」,这一位菩萨他初发无上菩提心,他还没能够证悟真如的理性,但是他对于佛法有深刻的信解,依自己的信解而修行的这位菩萨,就叫做胜解行菩萨。若是已见到圣位的菩萨呢,他是依理而行;没得圣道的凡位的菩萨是依解而行。现在这是凡位的菩萨,所以叫做胜解行菩萨。「经初无数大劫修行圆满」,这位菩萨要经过第一个阿僧祇劫,他的修行圆满了。这位凡位菩萨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时间真是长啊。这个小乘佛法里面,由初开始栽培善根到得初果,最多三生,最多三生就成就了。这个菩萨要经过这么长久,一个阿僧祇劫修行才圆满。
 
「清净增上意乐行补特伽罗,」
  这个第二个补特伽罗呢,这个名字叫做「清净增上意乐行」。这位菩萨就是已经得无生法忍了,他是已经见到圣道了,入圣位了,他的内心有根本无分别智相应,所以他的心里有清净的殊胜的意乐,有清净的增上的无上菩提心,这是第二个补特伽罗。这个第二个补特伽罗是通于十地的,初地乃至到第十地,都可以名之为「清净增上意乐行补特伽罗」的。
 
「及有相行无相行补特伽罗,于前六地及第七地,经第二无数大劫修行圆满;」
  在十地菩萨里面,就是在这个「清净增上意乐行补特伽罗」的位次里面,这个前六地菩萨叫做「有相行补特伽罗」,第七地名为「无相行补特伽罗」,是这样不同。这个「有相行、无相行」怎么讲呢?这个「相」,就是内心所分别的相,所分别的相还是有差别。譬如说我们凡夫心里面有所分别的时候,就是我执、法执,不管是执着什么,就是见佛了也好,心里面也有执着。这个执着不是我执就是法执,不是法执就是我执,这个执着就是染污。有分别的执着,这也就是「相」;就是我执、法执的一切染污相,就叫做「有相行」,这个凡夫是这样子。入了圣位的时候,他正念现前的时候是「无相行」,没有我执也没有法执的这一切戏论的分别,都是没有的。但是初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一直到六地,在这个阶段之内,他不能长时期的无相,他也有相的间杂,他还要出观,出定。出定的时候呢,就有「相行」,就有相的间杂,所以叫做「有相行」的菩萨。由初地乃至第六地,都名之为「有相行」的「补特伽罗」。到第七地「无相行」的「补特伽罗」呢,就是他能够长时期的无相,长时期的圣道现前。
  这个圣道现前也分两种:一种是他内心里面与真如相应,是离一切相的,那是不思议境界。第二种是有相,譬如说后得智现前的时候,他也分别一切法,种种的行相的。这个唯识的经论上说呢,就是佛的后得智也是有分别的,也是有分别,分别这个众生是什么根性,怎么样来度化他,为他说什么佛法与他的根性相应,佛也有这些分别,那么这都是相,但是这个没有染污;虽然有分别而没有染污,这也都统属于无相之内的。现在说「有相行、无相行」,是指这个染污相,有执着的分别心的相,叫做「相」。那么前面由初地至六地还是有相行,到第七地的时候没有了,没有了的时候是纯无相的境界。这个由初地乃至到第七地是「第二无数大劫修行圆满」,又经这么长的时间圆满了。
 
「即此无功用行补特伽罗,从此已上至第十地,经第三无数大劫修行圆满。」
  这个第七地是纯无相的,但是还是有功用,心里面还是有身心动念的事情。到第八地的时候呢,就是无功用了,他心里面没有身心动念的事情,也是纯无相;就是他那个纯的无分别智,纯净的无分别智是纯熟了。这可见从这样的境界上看,初地也有无相,所有的圣人都是有无相的境界的,不然不是圣人。但是到第六地以前还有有相的间杂;这个到第八地的时候就是无功用的无相的境界,但是还没有圆满。由八地经过第九地到第十地,这无功用的境界圆满了。「从此已上至第十地」,这三个地呢,「经第三无数大劫修行圆满」,这三个无数大劫就是这样划分的。五个补特伽罗呢,就是:胜解行补特伽罗、清净增上意乐行补特伽罗、有相行、无相行补特伽罗、无功用行补特伽罗,这一共是五个。五个,而这个「清净增上意乐行补特伽罗」是包括了「有相行」、「无相行」、「无功用行」三个补特伽罗,这三个补特伽罗都可以名之为「清净增上意乐行补特伽罗」的。所以实在这个在时间上的划分呢,就是四个补特伽罗,是四个补特伽罗的。
 
  第二项、偈颂
「此中有颂:清净,增上力,坚固心,升进,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
  「此中有颂」,这里还有一个颂。前面这个长行说完了,这里面说这个颂。这个颂是说的什么意思呢?是说从什么时候开始才入于初阿僧祇劫?从什么时候开始可以计算劫了?是颂这个意思。那么这就是在胜解行地的开始,就是计算初无数大劫了。这个颂里边的意思有四个条件:一个清净力、一个增上力、一个是坚固心力、一个升进力,这一共是四个力量。
  这个「清净力」,这个「清净」怎么讲呢?「清净」就指善根说的。就是在胜解行地之前,这个胜解行地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个位次的菩萨。在这个位次的菩萨之前还有个十信位,十信位在其他的经论上说有十千劫,要经过十千劫就是一万劫,经过一万劫在佛法里面的修学才成就了十信位的这个程度。可见对于佛法的信心能够坚定不退还是不容易,要经过十千劫这么久。那么这个「清净」指善根说,就是在十信位的菩萨栽培的善根达到清净的程度了。这个清净怎么讲呢?就是这位菩萨还是有烦恼的,但是他也有不烦恼的正念,就是也有清净心也有染污心,但是这个清净心能战胜染污心,这叫做清净。这个清净心能降伏烦恼,这个时候叫做清净。如果有清净心,烦恼来了的时候清净心就没有了,那就是正念胜不过染污念,那个时候还不及格,还不及格。现在这个时候他是有力量了,能降伏这个染污心了,所以叫做「清净力」。
  「增上力」,「增上力」是什么力量呢?是善知识的力量。善知识有什么力量呢?帮助你清净。善知识有这种威力能帮助你清净,有力量帮助你,所以叫「增上力」。能帮助你加强你的清净的力量,那叫「增上力」。这个善知识,怎么会有善知识呢?有愿力。你发过愿,你栽培善根的时候你发过愿,「我希望我能够遇见善知识,能帮助我修学圣道,容易成就」,你发过这些愿,那么你就能容易遇见善知识。遇见善知识呢,善知识对你有增上力,这叫做「增上力」。是「清净力」,还有一个「增上力」;「清净」是自己本身栽培的力量,「增上力」是由善知识的帮助的力量。这可见在胜解行地的这个时候,虽然自己栽培了清净的善根了,但是还是要有善知识的帮助才行,不然还是靠不住。
  「坚固心」,这个「坚固心」是什么呢?就是恶知识,有善知识也有恶知识。这个恶知识来破坏你,你说你要出家,他就不许你出家,他就是要破坏你的道心、菩提心,但是不可以,你的菩提心特别坚固,恶知识破坏也破坏不了,所以叫做「坚固心」。这个菩提心非常的坚强,所以能够不退失,虽然有恶知识的败坏,但是你这个道心不失掉,还能不退转,所以叫「坚固心」。
  「升进」,「升进心」,「升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由于自己的「清净力」,「增上力」和「坚固心」的力量,时时的用功修行,使令自己的善根时时的进步,时时的增长。不但是不退转,而且还能增长,那么就叫做「升进」,「升进」的力量。
  由于你成就了这四种力量呢,你就「名」为「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三大阿僧祇劫你就开始了。那么也就是表示你已经入于胜解行位的补特伽罗了,你是胜解行位的菩萨了。这是说明胜解行菩萨初开始的相貌,也就是初无数大劫这个相貌,初无数大劫开始的相貌。
 
 

--------------------------------------------------------------------------------------------------------------------

扩展阅读:

妙境法师佛教文集

妙境法师佛学讲座视频在线观看下载

--------------------------------------------------------------------------------------------------------------------

推荐访问:

佛教听书手机客户端下载 /zhuanti/tsweb/

最新佛教音乐在线收听下载 http://vod.fjdh.com/fjdh-vl/179/

佛教音乐台 佛教音乐大全 http://vod.fjdh.com/music/

佛教电影大全 http://vod.fjdh.com/fjdh-va/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大乘经教里说,六道从见思烦恼变现出来的虚幻境界,是从我们错误的见解、思想变出来的。你把事实真相看错了,造不善业,就现这个境界;看错了、想错了,就有这个境界。你的看法、想法正确,看到事实真相,这境界就不见了。三途六道都不是真的,是业力变现出来的境界,如同作梦一样。梦中境界很清楚,但在梦中我们不知道那个境界是假的。实际上,我们现在这个世间不是真的,就跟梦境一样。所以永嘉大师说“梦里明明有六趣”,就是有六道轮回,“觉后空空无大千”,你真正觉悟过来,这六道就不见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