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西法师答:《入菩萨行论》回向品科判中:回向福德、忆念恩德之作礼,二者有何区别?
2014/9/7   热度:770
生西法师答:《入菩萨行论》回向品科判中:回向福德、忆念恩德之作礼,二者有何区别? 问(一):顶礼法师!回向品的科判,圆满结尾分二,一、回向福德,二、忆念恩德之作礼,为什么分为这样的两个科判,只是回向福德,而没有回向功德呢? 生西法师答:其实福德和功德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有些地方说的是福德,有的地方说的是功德。如果从理解的意义,去看福德和功德,我们所造的这些善因,或者福德,可以成为以后获得安乐的因,从这个角度来讲,就成了福德,这里的福德就是善根的意思。所以功德也是一样,既可以从果的方面讲,也可以从因的角度来讲。 从因的角度来讲,比如我们今天放生了,这个放生的功德以后会成熟安乐。这里的功德就成了善根。我们说今天所造放生的福德很大,或者说今天所做放生的功德很大,从这个角度来讲是一个意思,都是指善根。此处回向福德,就是回向善根。 最后一个科判,是忆念恩德而顶礼。寂天菩萨造完《入菩萨行论》之后,在这个过程中懂得了这么多的道理,或者造了《入菩萨行论》利益无边的众生,其实是来自于龙树菩萨的加持和诸位善知识的恩德,所以他要忆念这些恩德,在最后恭恭敬敬的顶礼。就像有些时候我们在听完法之后,觉得今天听的法非常受用,所以在听完法之后,顶礼上师,感谢上师,这是一样的。 问(二):科判回向福德分三,一、回向所化他利;二、回向作者之自利;三、回向共同所受之意,请问共同所受之意具体指什么? 生西法师答:“共同”就是自他共同的意思。因为前面的科判是单独回向他利和单独回向自利,那么回向共同所受就是回向于自他共同的利益,所安立的这样一种法义。 --------------------------------------------------------------------------------------------- 更多生西法师问答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问答: 社区推荐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教你修财布施,是叫你断悭贪,而不是叫你把钱财都布施掉。何况,有些布施,不需要花钱!佛法里面,布施有两种:一种是外财布施,另一种是内财布施。财布施是外财布施,内财布施是什么?做义工。你们这里需要帮忙,我到这里来帮忙,这是用我的体力,用我的能力,用我的智慧来布施,这个比外财布施的功德还大。内财布施,人人都可以修。除此之外,别人在精神上感到痛苦、有很多疑虑解不开,我们去教导他、去劝勉他,把他心里面的痛苦和疑虑解除,这是属于法布施。别人处在危难之中,我们帮助他脱离,这是属于无畏布施。由此可见,布施的范围很大很深,如果你只想到钱上面去,那你就错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